[永續建築專題]建築產業的終極革命:循環建築(三)

[永續建築專題]建築產業的終極革命:循環建築(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終於!經過了三篇,我們來到了本專題介紹的眾多建築中,最為重要的一種。

循環建築

用了這麼多篇幅講以友善環境為目標,節能減碳又減廢的綠建築與被動式建築。其實建築與環境共生共榮,遠遠不只有節能減碳及減廢。所謂的「循環建築」,是一個比綠建築新穎許多的概念,也可以把它想成綠建築的升級版。

在開始介紹循環建築之前,先想像一下~

小時候玩樂高,自己親手用積木蓋的城堡、城市,所有建築物都是一塊一塊積組而成,等到大功告成,享受完成就感以後,我們會再把它拆掉,用之前蓋房子的積木,蓋出新的建築。

此時,在想像這棟在你腳下的建築,突然間,變得很大很大很大,大到與你的房子一樣。這個比喻,就是所謂的循環建築。房子的建材像積木一樣。蓋出來的建築可以輕易的拆卸。這些拆卸後的建材經過保養,能夠重複使用,蓋出其他不同的建築。這便是循環建築。

荷蘭的循環建築案例

眾所週知,荷蘭在循環經濟的發展上,與德國的建築產業一樣,幾乎是獨步全球。荷蘭在2016年公佈了「循環經濟願景」目標在2050年達成零廢棄物,資源全循環。

在循環建築上,以在荷蘭史基浦機場旁,的商業園區開發案「Park 2020」為例。根據「天下雜誌」的報導,這個商業區全面落實循環建築。它約占地1.6萬坪,從2007年開始執行,將新建七棟循環建築,包含商業辦公樓、會議中心、飯店等等。

這個園區的建築,除了有基本的綠建築功能,更重要的是這些建築物採用的建材全部都是可回收的,而且在建造過程,幾乎不使用水泥灌溉,而是陳剛才所說,用像樂高一樣的方式把建材扣再一起。這樣將來如果有什麼新技術,還可以方便改建或增加設施。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商業園區的建材,全部都是租來的,也就是說,建築製造商並未擁有這些建材,他們只是跟供應商借用這些建材蓋房子。這樣的方式,建商不用購買建材,可以大幅降低建造和拆除的成本。

建材最後回到供應鏈的最源頭,由他們修復保養,可以再次把建材租出,這個概念叫做建築銀行。

台灣首棟循環建築

台灣在2018年,也終於有了首棟循環建築。在「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由46組台灣及荷蘭團隊共同打造的「荷蘭館」,是台灣首棟循環建築。荷蘭館主要用於展示循環經濟的理念與實踐,建築的電燈採取「以租代買」的模式,展示循環經濟下的新商業模式。這棟建築展現了台灣建築的新選擇。在今年四月展覽結束後,將會把它拆解,並回收建材。屆時這棟建築會成為全球第一棟被拆解的循環建築。

除了建材可回收外,循環建築同時也包含建築內部各種資源的循環。從剛剛這些案例可以看得出來,循環建築這個新穎的概念在世界各地都還很不普及,雖然如此,但它真的是建築與環境共生共榮,非常好的選擇,筆者也期待未來,循環建築可以逐漸在世界各地實行,讓我們共同邁向一個永續的未來。


責任編輯:曹立寬 核稿編輯:賴澤霖

前往粉專了解更多

閱讀更多:

[永續建築專題]從工業革命到現代:文明的躍進,生存的危機(序)

校慶減塑強化版—師大附中「無塑」園遊會

養豬業=用水大戶? 養豬強權又是如何解決


avatar-img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的沙龍
78會員
281內容數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上篇講到綠建築的概念,本文除了會介紹另一種建築以外,也將進入實際面,進一步探討,在不同國家友善環境建築的發展與政策。
綠建築是一種追求建築與環境共生共榮的建築型態,它從設計、取材、建設到保養各個生命週期都做到對環境友善與可持續發展。綠建築有四大原則,分別是:生態、節能、減廢、健康。 在理論上,綠建築似乎是一種很理想的建築型態,可惜天下沒有那麼好的事,實際上,綠建築的發展仍然有許多不完備的地方...
我們在百年內讓整個地球幾乎變了一個樣子,工業革命的確是人類史上極為重大的突破,它使人們的生活徹底翻轉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世界,也幾乎都是工業革命後的成果。但是這樣的巨大成就,以某個角度來說,它也是一把雙面刃。
唐青,一個追尋夢想、努力改變世界的女孩。 我們夠了解自己嗎?其實還不夠!唐青只能透過不停地練習、不停的認識與改造,漸漸更了解自己與社會,還著一顆開放的心,去嘗試、創造、接受挑戰、甚至隨遇而安。
高中生原創小說,期待讀者朋友們能在歡笑中,也認識到循環經濟在我們生活中的蹤影!
園遊會,幾乎是每個台灣高中生生涯中難忘的一塊。當我們從課堂中學習了經濟模型、科技運用,從社團中學會了統籌規劃、分工合作,終於能在園遊會上,將所學、所思、所想付諸行動,相信對所有人都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舉辦無塑園遊會(不是減塑而是「無塑」)對於任何高中都是一大難題,更別談在校生將近三千人的師大附中了
上篇講到綠建築的概念,本文除了會介紹另一種建築以外,也將進入實際面,進一步探討,在不同國家友善環境建築的發展與政策。
綠建築是一種追求建築與環境共生共榮的建築型態,它從設計、取材、建設到保養各個生命週期都做到對環境友善與可持續發展。綠建築有四大原則,分別是:生態、節能、減廢、健康。 在理論上,綠建築似乎是一種很理想的建築型態,可惜天下沒有那麼好的事,實際上,綠建築的發展仍然有許多不完備的地方...
我們在百年內讓整個地球幾乎變了一個樣子,工業革命的確是人類史上極為重大的突破,它使人們的生活徹底翻轉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世界,也幾乎都是工業革命後的成果。但是這樣的巨大成就,以某個角度來說,它也是一把雙面刃。
唐青,一個追尋夢想、努力改變世界的女孩。 我們夠了解自己嗎?其實還不夠!唐青只能透過不停地練習、不停的認識與改造,漸漸更了解自己與社會,還著一顆開放的心,去嘗試、創造、接受挑戰、甚至隨遇而安。
高中生原創小說,期待讀者朋友們能在歡笑中,也認識到循環經濟在我們生活中的蹤影!
園遊會,幾乎是每個台灣高中生生涯中難忘的一塊。當我們從課堂中學習了經濟模型、科技運用,從社團中學會了統籌規劃、分工合作,終於能在園遊會上,將所學、所思、所想付諸行動,相信對所有人都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舉辦無塑園遊會(不是減塑而是「無塑」)對於任何高中都是一大難題,更別談在校生將近三千人的師大附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