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獨創味噌的「噌」字,是因為把這種中國傳來的醬視為「日本食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味噌與豆醬的由來,與豆豉和醬油密不可分(豆豉或稱「豉」,日文叫做「濱納豆」,西方通常稱作「鹹黑豆」)。最早的豆豉是在中國湖南長沙,約西元前168年封墓的馬王堆一號漢墓所發現;而豆豉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出現在司馬遷的《史記》。看來,身為味噌與豆醬祖先的豆豉,早在漢朝之前就已經出現在中國了。
味噌的祖先是豆鼓,早在漢朝之前就已經出現在中國了。
醬油出現在中國的時間似乎與豆豉差不多:「醬油」二字,同樣最早出現於《史記》,不過無法確定當時的醬油是否為黃豆製品,也有可能是肉或魚的醬汁。一直到1578年的《本草綱目》,才明確指出醬油是黃豆製成的,兩書相距十六個世紀之久,因此關於中國的醬油起源為何的議題,還有許多爭議。比如由發酵黃豆製成的豆醬,起源於西元前一世紀的中國,是味噌的近親,早期是以抹醬的形式現身,不是用來壓製提煉出液體醬油。

「味噌」語詞的演變

「醬」泛稱各種塗醬,這個字早在西元前三世紀就已出現,至於首次用來指黃豆製的醬,則是被記錄於西元535年的《齊民要術》。此後,黃豆做成的醬,在中國官話就叫做「豆醬」,而其他含有黃豆的醬料也都紛紛發展。豆醬傳到中國南方以及東南亞時,發音起了變化:粵語的發音是tau cheung,福建語唸作tau ch’iu、印尼話稱作tauco(taucho,原本拼作tao-tjo,誤讀福建語「豆醬」而來)、馬來西亞語是說tau-cheo或tau-chio,而泰國則叫做tao-chio或tau-cheaw,至於越南話則從「醬」衍生,稱作tuong,醬字東傳到韓國,就讀作jang。
中文的「醬油」一詞是表示「從豆醬壓製的液體」,衍生自早期的「醬」。
中國字「醬」傳進日本時,它的發音是hishio,到了730年,「醬」這個字可唸做hishio或miso,現行用來表示味噌的詞語首次出現在886至901年間。
由於味噌在西方沒有相對應的食物,因此從最早與西方接觸開始,歐洲語系國家往往用味噌的日語miso來稱呼之,只有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才以「黃豆醬」稱之。中國的豆醬從未在西方廣為人知,可能是因為它在中國是相當次等的食物,也可能是它不像味噌可以吸引到大多數西方人。1976年,夏利夫和青柳昭子(《味噌之書》的作者)替日本6種基本形式和28種變化形式的味噌,首次分別取好特定的英文名稱,此外像是中國九種變化形式的醬、韓國五種變化形式的醬(Jang),以及印尼四種變化形式的豆醬(taucho),也都有了特定的英文名稱,而味噌的法文是le miso,德文則是das miso。
夏利夫和青柳昭子所著的《味噌之書》。

日本獨創的「噌」字

平安時期初期,書寫時已用現在使用的漢字「味噌」來代表這種醬料。「味」表示味道,「噌」表示喉嚨,而後者是日本人自己的發明,沒有其他替換字,「噌」字首次出現在806年的日本官方文獻中,是跟一種名為「enso」的鹹味調味料有關。根據川村表示,現代的「味噌」二字首次出現在史書《三代實錄》中;不過一山則表示,「味噌」首次出現在938年的《扶桑略記》中。
我們可以仔細探究為何這個時期的日本人,要創造新字「噌」取代前兩個世紀所使用的「醬」字,而且為何他們要把意為「味道」的味字跟噌字組合在一起。原因似乎在於當時的日本人,已經將醬視為符合他們文化和口味的食物,認為應該替它取一個獨特的日本名字。事實上,《三代實錄》記載的味噌已是真正的日本食物,而非只是從中國進口的食物;然而在文字改變的背後,還存在著更全面的文化改變:在894年平安時期初期,日本基本上完全斷絕與外界連絡的管道,開始對傳入的中國文化進行同化與轉型工作。與此同時,日本也發展出平假名和片假名的書寫系統,而在十世紀時全面完成,這是味噌和其代表漢字產生改變時出現的較大文化轉型背景。
一般學者都同意味噌在新名出現前100年,就已培養出本身的特性,然而傳統的書寫習慣卻改變得很慢,以至於到了十八世紀,還經常使用「醬」而非「噌」字來表示味噌。這種「味醬」的可能意義是「有很多味道的醬」,「醬」字也可以讀作sho,就跟醬油shoyu的sho發音一樣;若「味醬」發作misho,可能成為味噌miso的祖先,而「醬油」的漢字可能早700年就會消失。
有些學者相信「味噌」的發音出自日本最早的字典《和名抄》中,它是由平安時代的源順於908至938年所寫的一本百科全書式的字典,除了以中國字典為範本外,並列出許多種類的醬,包括發音為「miso」 、「misho」和「kara hishio」的醬和豆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3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柿子文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論是中國的無為或西方的吸引力法則,都與印度瑜伽思維有一點點相近之處──人必須與天理合一地執行感知,該行動就必須行動,該停歇就必須懂得收攝。這道理看似簡單,其實背後有一股力量在支撐。當心念能夠時常練習到專注呼吸往內在運行,我們
女性比男性或孩童之所以更容易罹患念珠菌相關病症,治療念珠菌症先驅威廉.克魯克(William Crook)博士指出有下列原因--
自從詹姆斯.林德證明壞血病可以藉著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來預防與治療後,營養學者便假定這些食物是維生素C的絕對必要來源。話雖如此,我們仍要注意一個關鍵點:研究只是證實壞血病是一種可用補充新鮮水果和蔬菜來治療的膳食缺乏症,但不一定表示缺乏維生素C是由於缺乏新鮮蔬果──缺乏維生素可能有其他原因。
你知道嗎?大自然蘊藏著一間真正的魔法儲藏室,就在這顆星球上所生長的植物中。我們的祖先早就知道植物具有神秘的魔力,時至今日,儘管藥草的魔力已經被多數人所遺忘,但它從未消失過。
  食安問題這幾年來不斷被爆發出來,摻假、劣質、人工添加……搞得大眾人心惶惶不安,而其中最大的食品問題,就出在人人每日必需的食用油上。   
咖啡會和緩地消除身體的覺察力,消除疲勞並振奮大腦和身體,不過,用借來的活動力,遲早要付出代價!
  不論是中國的無為或西方的吸引力法則,都與印度瑜伽思維有一點點相近之處──人必須與天理合一地執行感知,該行動就必須行動,該停歇就必須懂得收攝。這道理看似簡單,其實背後有一股力量在支撐。當心念能夠時常練習到專注呼吸往內在運行,我們
女性比男性或孩童之所以更容易罹患念珠菌相關病症,治療念珠菌症先驅威廉.克魯克(William Crook)博士指出有下列原因--
自從詹姆斯.林德證明壞血病可以藉著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來預防與治療後,營養學者便假定這些食物是維生素C的絕對必要來源。話雖如此,我們仍要注意一個關鍵點:研究只是證實壞血病是一種可用補充新鮮水果和蔬菜來治療的膳食缺乏症,但不一定表示缺乏維生素C是由於缺乏新鮮蔬果──缺乏維生素可能有其他原因。
你知道嗎?大自然蘊藏著一間真正的魔法儲藏室,就在這顆星球上所生長的植物中。我們的祖先早就知道植物具有神秘的魔力,時至今日,儘管藥草的魔力已經被多數人所遺忘,但它從未消失過。
  食安問題這幾年來不斷被爆發出來,摻假、劣質、人工添加……搞得大眾人心惶惶不安,而其中最大的食品問題,就出在人人每日必需的食用油上。   
咖啡會和緩地消除身體的覺察力,消除疲勞並振奮大腦和身體,不過,用借來的活動力,遲早要付出代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牛粒/gû-lia̍p,據說是日本時代隨著喫茶店文化來到台灣的小西點,一說原型是法國的手指餅乾「biscuits à la cuillère」(雖然cuillère原意是湯匙),當年台語取其最後一字發音譯為「牛粒」或「牛力/gû-li̍k」
Thumbnail
說實話還算常吃味噌,但經常聽到的念法是(ㄗㄥ)的讀音而不是(ㄘㄥ)。而除了傳統的日本味之外,這本書描述的日本風食物也一樣,是讀者可能下意識覺得就是日本料理,殊不知很多都是其來有自的外來食物改造。 明治維新不僅是制度上的改變,也有許多深入生活的部分。牛丼就是個明顯的例子,而丼這個字也要打(ㄉㄢˇ)才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發酵食品在臺灣文化與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介紹發酵食品的歷史、製作過程以及近年科技對其影響,期望能將臺灣傳統飲食文化透過發酵食品的發展更廣為人知。
Thumbnail
語言學裡有句名言:Language is rooted in its culture.(語言植基於文化)。拿台灣曾被日本殖民的歷史來看,日本許多外來語(borrowed words)源自於英文,而台語(因各地口音略有差異)但許多字的用法承襲自日語。例如:pan(胖=麵包),beer(r作lu發音
Thumbnail
「我以前確實討厭納豆。」 納豆是一種具有獨特氣味和粘稠外觀的日本傳統食品。當我第一次看到它時,感到非常害怕。 現在,在台灣的超市裡也能輕鬆買到納豆,但它最初主要是在茨城、福島、東京等東日本和北日本地區食用的食物。 因此,在我童年時期居住的大阪,「大阪人討厭納豆」這種說法,因為納豆對那裡
Thumbnail
韓式中華料理最早還要從1882年開始說起,當時的清朝趁著韓國發生「壬午兵變」,出兵入侵仁川要求劃定租借地,在那之後中國人就大舉湧入在韓國建立中國城賣起「中華料理」,最早出現的料理是符合中國口味的炸醬麵。
Thumbnail
明治35年(1902年)創業的壽司老店,店裡百年屹立不搖的兩大招牌商品,「稻荷壽司」、「干瓢巻き」兩種壽司種類裡最素樸也非主角的,簡單的東西做到極致,醬油滷到非常入味的豆皮,口感軟中帶Q,吸滿了湯汁的豆皮一口咬下在嘴裡炸開
Thumbnail
人類の歴史を動かした香水原料-胡椒 香水原料の王様-胡椒  中華料理ではよくルーバオ(滷包)と呼ばれる異なるスパイスが複数入った煮込みパックをお肉や卵などが入った食材の鍋の中に一緒に入れて煮込みます。また西洋料理ではスパイスを使ってお肉をその中に漬けさせます。優れたシェフからすると中華・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牛粒/gû-lia̍p,據說是日本時代隨著喫茶店文化來到台灣的小西點,一說原型是法國的手指餅乾「biscuits à la cuillère」(雖然cuillère原意是湯匙),當年台語取其最後一字發音譯為「牛粒」或「牛力/gû-li̍k」
Thumbnail
說實話還算常吃味噌,但經常聽到的念法是(ㄗㄥ)的讀音而不是(ㄘㄥ)。而除了傳統的日本味之外,這本書描述的日本風食物也一樣,是讀者可能下意識覺得就是日本料理,殊不知很多都是其來有自的外來食物改造。 明治維新不僅是制度上的改變,也有許多深入生活的部分。牛丼就是個明顯的例子,而丼這個字也要打(ㄉㄢˇ)才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發酵食品在臺灣文化與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介紹發酵食品的歷史、製作過程以及近年科技對其影響,期望能將臺灣傳統飲食文化透過發酵食品的發展更廣為人知。
Thumbnail
語言學裡有句名言:Language is rooted in its culture.(語言植基於文化)。拿台灣曾被日本殖民的歷史來看,日本許多外來語(borrowed words)源自於英文,而台語(因各地口音略有差異)但許多字的用法承襲自日語。例如:pan(胖=麵包),beer(r作lu發音
Thumbnail
「我以前確實討厭納豆。」 納豆是一種具有獨特氣味和粘稠外觀的日本傳統食品。當我第一次看到它時,感到非常害怕。 現在,在台灣的超市裡也能輕鬆買到納豆,但它最初主要是在茨城、福島、東京等東日本和北日本地區食用的食物。 因此,在我童年時期居住的大阪,「大阪人討厭納豆」這種說法,因為納豆對那裡
Thumbnail
韓式中華料理最早還要從1882年開始說起,當時的清朝趁著韓國發生「壬午兵變」,出兵入侵仁川要求劃定租借地,在那之後中國人就大舉湧入在韓國建立中國城賣起「中華料理」,最早出現的料理是符合中國口味的炸醬麵。
Thumbnail
明治35年(1902年)創業的壽司老店,店裡百年屹立不搖的兩大招牌商品,「稻荷壽司」、「干瓢巻き」兩種壽司種類裡最素樸也非主角的,簡單的東西做到極致,醬油滷到非常入味的豆皮,口感軟中帶Q,吸滿了湯汁的豆皮一口咬下在嘴裡炸開
Thumbnail
人類の歴史を動かした香水原料-胡椒 香水原料の王様-胡椒  中華料理ではよくルーバオ(滷包)と呼ばれる異なるスパイスが複数入った煮込みパックをお肉や卵などが入った食材の鍋の中に一緒に入れて煮込みます。また西洋料理ではスパイスを使ってお肉をその中に漬けさせます。優れたシェフからすると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