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為、西方吸引力法則和印度瑜伽背後的共同思維──感受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不論是中國的無為或西方的吸引力法則,都與印度瑜伽思維有一點點相近之處──人必須與天理合一地執行感知,該行動就必須行動,該停歇就必須懂得收攝。這道理看似簡單,其實背後有一股力量在支撐。當心念能夠時常練習到專注呼吸往內在運行,我們的感官會對外界干擾逐漸失去敏感,反過來強化對自身的感受覺知,這就是收攝的力量,收攝是練習瑜伽重要的關鍵──也是我在《靈修訓體與瑜伽的精采對話》中想分享的幾個核心思想之一。

  瑜伽不是馬戲團特技演員,兩者最大的差別是,前者是將心放在自己身上,而後者是為取悅他人的心。

  印度聖哲維杜拉(Vidura)說:「也許命運的力量很強大,但是人有自由意識,而宇宙主人的力量也會回應我們的願望。我們避免不了的是行動後的結果,而非行動本身。」

  中國道家所謂的無為,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進入明心,順應宇宙天理、符合天時去執行它──「明心」,就是不憎不愛、不貪不戀的中道思維。

  吸引力法則最源頭的思維來自於亞伯拉罕這位高靈,心想事成並非執著在「想要」的念頭,它近似中庸之道,要你更細緻地去感受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個信念不能被物質世俗左右,更不是意圖改變外在的人事物。與這股靈知能量契合而發出念頭後,剩下的就交給宇宙來運作,你必須以無為的態度來等待結果。這兩者的背後,都有著相同的理論在支撐──沒有私欲,只有順應感知。

  順應感知而展開行動時,你不能帶著預期的結果來執行。

  《薄伽梵歌》有段話:「如果不刻意執著追求行動後的結果,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時,當下內心必定是平靜的,只有不帶私欲的行動,才會產生專注的智慧。」

  無明(無知),是指以過去的煩惱看待眼前世界的一切,使得思緒被煩惱覆蓋,而做出愚鈍的行為與心念,心便帶著無限的欲望追求短暫安逸。

  其實,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感知經驗,只是你不敢、不願親進(合一、信任)感知的力量──當你真正進入感知一次,就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心也會更有力量為未來做出明確的選擇。


raw-image

《靈修訓體與瑜伽的精采對話》

博客來:http://bit.ly/2MP3NA6
金石堂:http://bit.ly/2YFPbd1
誠 品:http://bit.ly/2ThOwJC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persimmonnewworld/
YOUT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vege51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柿子文化的沙龍
12會員
37內容數
柿子文化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07
命運是一個雕塑自我的過程,探天知命,只是在幫助你自我認知! 一般大眾對算命總是又愛又害怕,很怕砸大錢卻愈算命愈差。除了分享百年命算家族的故事,和自己走向塔羅&占星師的心路歷程,天空為限更以犀利、嗆辣又逗趣的口吻,針對「一般人」和「想當算命師的人」提出各種算命迷思並一一攻破,提供大家另一種獨特的命理
Thumbnail
2021/07/07
命運是一個雕塑自我的過程,探天知命,只是在幫助你自我認知! 一般大眾對算命總是又愛又害怕,很怕砸大錢卻愈算命愈差。除了分享百年命算家族的故事,和自己走向塔羅&占星師的心路歷程,天空為限更以犀利、嗆辣又逗趣的口吻,針對「一般人」和「想當算命師的人」提出各種算命迷思並一一攻破,提供大家另一種獨特的命理
Thumbnail
2021/07/06
國家繁榮與否,端看國民人的財力狀況是否雄厚。身上沒錢,所有的人都不會給好臉色。我們之所以一直沒有賺到財富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去追求過。財富就是力量,財富能讓許多事都變可能。
Thumbnail
2021/07/06
國家繁榮與否,端看國民人的財力狀況是否雄厚。身上沒錢,所有的人都不會給好臉色。我們之所以一直沒有賺到財富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去追求過。財富就是力量,財富能讓許多事都變可能。
Thumbnail
2021/07/05
30年靜坐修練的探索體悟! 承接靈性訊息的無字天書、 看見靈動的內在小孩、開啟預知能力…… 一旦打通人體空間通道, 便能幫助自己療癒身心、成長蛻變、開發創造力, 找回自己與宇宙和諧關係的途徑! 作者以修練動意功為起點,隨著功力漸增,她不僅看到了無字天書、內在小孩與微型小黑人等幻景,同時也領悟到,只要
Thumbnail
2021/07/05
30年靜坐修練的探索體悟! 承接靈性訊息的無字天書、 看見靈動的內在小孩、開啟預知能力…… 一旦打通人體空間通道, 便能幫助自己療癒身心、成長蛻變、開發創造力, 找回自己與宇宙和諧關係的途徑! 作者以修練動意功為起點,隨著功力漸增,她不僅看到了無字天書、內在小孩與微型小黑人等幻景,同時也領悟到,只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明心見性並非修行而來 明心見性,是多少人窮其一生都未必能夠達成的目標。在歷史的長河上又有多少人,能夠找到生命本源。 釋迦摩尼佛,也就是悉達多太子的故事,祂花了六年把當時世界上最殊勝的秘法學完,也透過極端苦行的方式來尋找解脫的答案,卻也還是沒有結果。 但在楞嚴經中記載,釋尊請文殊師利菩薩跟摩登伽女說法
Thumbnail
明心見性並非修行而來 明心見性,是多少人窮其一生都未必能夠達成的目標。在歷史的長河上又有多少人,能夠找到生命本源。 釋迦摩尼佛,也就是悉達多太子的故事,祂花了六年把當時世界上最殊勝的秘法學完,也透過極端苦行的方式來尋找解脫的答案,卻也還是沒有結果。 但在楞嚴經中記載,釋尊請文殊師利菩薩跟摩登伽女說法
Thumbnail
世間萬物有其運行規律,所有的發生都不是偶然。 誠如星雲大師談「悟」,透過一次一次的「我知道了」、「我懂了」、「喔!原來是這樣啊」,就像是有一天忽然打開開關。 佛法說:「千年暗室,一燈即明。」結合很多的小悟,將來就有大悟。
Thumbnail
世間萬物有其運行規律,所有的發生都不是偶然。 誠如星雲大師談「悟」,透過一次一次的「我知道了」、「我懂了」、「喔!原來是這樣啊」,就像是有一天忽然打開開關。 佛法說:「千年暗室,一燈即明。」結合很多的小悟,將來就有大悟。
Thumbnail
欲是體的事,引發分別與爭占。如果「意」以為己是體,意即會用體的方式帶來感受與情緒,侯王即不是守在自己的位置。 你是「炁」,你跟體的互動是專注於呼吸之間的感受。「吸」時感受生命的「喜」悅,「呼」時其意由複雜而專一,如此「神」得以示「福」。依著「德慮安靜定」的功夫,於無中「定名」即是「謀」。
Thumbnail
欲是體的事,引發分別與爭占。如果「意」以為己是體,意即會用體的方式帶來感受與情緒,侯王即不是守在自己的位置。 你是「炁」,你跟體的互動是專注於呼吸之間的感受。「吸」時感受生命的「喜」悅,「呼」時其意由複雜而專一,如此「神」得以示「福」。依著「德慮安靜定」的功夫,於無中「定名」即是「謀」。
Thumbnail
在一些傳統的戲台前面,會有ㄧ些傳世的對聯,其中有ㄧ對肯定是高人留下的,其文如下, 「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結局,或今或古誰知著眼好排場」 「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結局,是虛是實當須著眼好排場」 前文提到「在當下感受」純然臨在,而「臨」跟「觀」是一對的卦。一在戲台上,ㄧ在戲台下。臨觀之義,或與或求。
Thumbnail
在一些傳統的戲台前面,會有ㄧ些傳世的對聯,其中有ㄧ對肯定是高人留下的,其文如下, 「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結局,或今或古誰知著眼好排場」 「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結局,是虛是實當須著眼好排場」 前文提到「在當下感受」純然臨在,而「臨」跟「觀」是一對的卦。一在戲台上,ㄧ在戲台下。臨觀之義,或與或求。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感覺也是一樣。這些東西都必定要有。如果沒有感覺,你就無法增長智慧;如果沒有錯,也就沒有對可言了;在你可以看見什麼是錯的時候,你必須要先看見正確的;你要正確之前,必須先了解錯,事情就是如此。 良因曰 : 這就是透過經驗的直觀,以無常的智慧,來「看破、放下、自在」的方法,在此先有個概念。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感覺也是一樣。這些東西都必定要有。如果沒有感覺,你就無法增長智慧;如果沒有錯,也就沒有對可言了;在你可以看見什麼是錯的時候,你必須要先看見正確的;你要正確之前,必須先了解錯,事情就是如此。 良因曰 : 這就是透過經驗的直觀,以無常的智慧,來「看破、放下、自在」的方法,在此先有個概念。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任何情況下,在我們的修行中,不論你是從什麼樣的角度來說,都必須從「心」開始。你知道這顆心是什麼嗎?心是什麼樣子?它是什麼?它在哪裡?沒有人知曉。我們只知道我們想去這裡或那裡,想要這個,想要那個,我們覺得好或不好……,可是心本身似乎不可能知道。心是什麼?心沒有任何形相。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任何情況下,在我們的修行中,不論你是從什麼樣的角度來說,都必須從「心」開始。你知道這顆心是什麼嗎?心是什麼樣子?它是什麼?它在哪裡?沒有人知曉。我們只知道我們想去這裡或那裡,想要這個,想要那個,我們覺得好或不好……,可是心本身似乎不可能知道。心是什麼?心沒有任何形相。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下面我們來分別學習這八個「覺」的內容。 第一、無常無我覺,這說到正見。 就像一輛車子,它可以開到任何地方,但如果方向錯誤,則開得越快,離目標越遠。車子本身並沒有對錯,對錯在於司機的認知。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下面我們來分別學習這八個「覺」的內容。 第一、無常無我覺,這說到正見。 就像一輛車子,它可以開到任何地方,但如果方向錯誤,則開得越快,離目標越遠。車子本身並沒有對錯,對錯在於司機的認知。
Thumbnail
本來就是佛心,修行人不能看破虛妄的根源,直下承當佛心,卻還要「拿著」佛心去「造作扭捏」意識心,以意識心的禁伏不起、堅凝不動,甚或潛伏到潛意識的深處,以為這樣的修行,就是佛心了,不知,佛心是本來現成的,無始時來,未曾虧欠,不是造作而得來的,所以這樣的修行,難道不是正如「騎牛覓牛」般的大錯嗎?
Thumbnail
本來就是佛心,修行人不能看破虛妄的根源,直下承當佛心,卻還要「拿著」佛心去「造作扭捏」意識心,以意識心的禁伏不起、堅凝不動,甚或潛伏到潛意識的深處,以為這樣的修行,就是佛心了,不知,佛心是本來現成的,無始時來,未曾虧欠,不是造作而得來的,所以這樣的修行,難道不是正如「騎牛覓牛」般的大錯嗎?
Thumbnail
  不論是中國的無為或西方的吸引力法則,都與印度瑜伽思維有一點點相近之處──人必須與天理合一地執行感知,該行動就必須行動,該停歇就必須懂得收攝。這道理看似簡單,其實背後有一股力量在支撐。當心念能夠時常練習到專注呼吸往內在運行,我們
Thumbnail
  不論是中國的無為或西方的吸引力法則,都與印度瑜伽思維有一點點相近之處──人必須與天理合一地執行感知,該行動就必須行動,該停歇就必須懂得收攝。這道理看似簡單,其實背後有一股力量在支撐。當心念能夠時常練習到專注呼吸往內在運行,我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