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九柑仔店》已在2019年8月16日於華視、三立都會台、衛視中文台、FOX+、Vidol、愛奇藝台灣站、LINE TV各大平台播出上架
《用九柑仔店》Yong-Jiu Grocery Store 首映會15分鐘片花:
若要說電影或是影集等相關影視作品,就是一場魔術;觀眾們在不揭穿魔術師手法的情況下,享受這場騙局中帶來的樂趣;那麼《用九柑仔店》或許正是一場時間與空間的魔術,讓我享受其中。它玩著一種以「回憶」作為主軸的魔術,觸及到許多台灣早期的共同記憶,相信是當今影劇圈吹起「復古風」的潮流下,屬於台灣相當重要而且極具指標性的影劇作品。
改編自阮光民的同名漫畫,《用九柑仔店》是根據阮光民童年在雲林的祖父,所開的雜貨店作為原型,並透過返鄉的年輕人接手祖父的雜貨店故事,呈現出台灣鄉村的溫暖民情。該原著漫畫曾在「金漫獎」上獲得最佳青年漫畫與年度漫畫大獎兩項肯定,如今被翻拍成影集故事,是我認為本劇在劇情故事外,另一個值得注意且值得鼓勵、推廣的原因。加上本劇獲得文化部補助,由華人創作及福斯傳媒集團共同製作,不論是幕前幕後都相當精彩。
男主角-張軒睿、女主角-莫允雯,兩人有非常多精彩的對手戲(圖片來源:三立)
「如何經營IP」(IP, Intellectual Property,原指智慧財產權、知識產權,延伸至影劇圈則是一種可授權於不同創作型式的品牌經營模式,適用於不同介面的娛樂媒體創作),已成為當今影劇圈的主流,創作者不僅只是將原本的二次元轉變成三次元、照本宣科地還原,而是必須在不同的娛樂產業或媒體介面上做出改變及調整,並重新思考拍攝方式、敘事技巧,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出無限的可能。
《用九柑仔店》確實是一部屬於台灣的故事,也是屬於台灣自有特色的原創作品,如何透過IP影視化的過程,將本土化的故事推廣至國際,進而帶動台灣新世代的創作能量,找到原生作品的另一條可長久經營的道路?我想《用九柑仔店》的創作是值得鼓勵和學習的。
集結龍劭華、林義雄、雷洪等資深演員,堅強卡司值得一看!(圖片來源:三立)
《用九柑仔店》從第一集的「回家」,再到第二集的「外地人」,劇情緊密圍繞在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隨著時代流轉而慢慢出現變化的微妙關係。以現代和過去的時空交錯,有輕鬆詼諧的編排,亦有沉重無奈的動人劇情,更有呈現出現代人在面臨工作與家庭間的兩難困局;《用九柑仔店》絕對不是僅止於消費復古情懷,而是透過不同時空下的關鍵元素,讓人重新思考我們的生活是否真的隨著科技進步而真的獲得改善?還是只讓我們更加迷失、迷惘了呢?
從首集的開頭「台北到老家的距離大概三個半小時的車程,但我往往需要花上365天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到」:道盡了多少在外打拼的遊子們,內心多麼無奈的苦衷?再到第二集中,描述了海潮村當地的風土民情,村民間彼此緊密的連結,以親戚稱謂互相稱呼,實際上卻沒有血緣關係;對比到那位即將被都更釘子戶,為了利益而重新團圓的大家庭;時代的進步似乎永遠無法用金錢衡量一切,人心的轉變,也似乎永遠無法用金錢來填補、挽回。
藉由一間柑仔店,道出了台灣世代更迭的酸甜苦辣,編織了一場你我共同記憶裡的純真故事。(圖片來源:三立)
《用九柑仔店》已播放兩集內容,紮實而且明確的劇情定位,可說是今年目前為止讓我驚艷且著迷的戲劇作品。它跳脫了過去以往偶像劇經營「演員」為主的目的,而是建構出我們生長在台灣的台灣人共同記憶,又能夠透過這些幕後團隊和新型態的商業操作上,取得更多本劇或台灣戲劇在未來發展的可能。
就劇情而言,它讓我們理解到為什麼現代的台灣社會在不同世代間為何出現隔閡的原因,為何老人們總是「憶當年」、年輕人總是「無法溝通」;就演員群而言,每個角色各司其職,都有相當亮眼的精采演出;不論是年輕演員還是資深演員,角色之間的互動相當有趣而且充滿溫度,各自也帶出了本劇希望傳達各個層面的議題內容,是我喜歡本劇的重要原因。
驚人的幕後團隊,還原了60年代的台灣。滿滿的復古情懷,也是本劇一大賣點!(圖片來源:三立)
《用九柑仔店》回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微妙情感,用一種溫暖的筆觸呈現了現代台灣社會最缺乏的人性關懷。或許,我們的記憶都有所不同,但回顧過去,若是能夠時空倒轉,相信每個人都會想要和自己最愛的人,不論是否有血緣關係,好好相處,感受、傾聽對方的內心聲音。《用九柑仔店》帶給我的感動是具有層次、而且豐富多元,也期待本劇在接下來的劇情發展和內容,能夠繼續讓人細細品味,體會純樸純真的人際互動所帶來的美好滋味。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