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文學驚悚劇場》經營IP影視的實驗場

2019/08/1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鏡文學驚悚劇場》5分鐘官方片花釋出
台北電影節x鏡文學之夜,《鏡文學驚悚劇場》世界首映
因為台北電影節的機會,欣賞了《鏡文學驚悚劇場》第二場的三部短片放映:《虎》、《隧道》、《完美Lily》;接著也很高興受到鏡文學的邀約,把另外四部《肇事者逃逸》、《住戶公約第一條》、《樂園》、以及《打掃》補完;總共七部短篇故事由七位導演、七組拍攝團隊、七種不同議題和類型集結而成的短片集,《鏡文學驚悚劇場》的推出,確實讓我看完後感到驚艷。原因正是電影創作者勇於挑戰議題,試著將原本只以文字型式的創作,轉變為大銀幕製作,先不論短片的品質,這對台灣電影創作環境而言,都是值得一試的實驗。
由溫貞菱、蔡淑臻主演的《打掃》,入選富川奇幻影展 (圖片來源:鏡文學、華文創)
《鏡文學驚悚劇場》七部短片:由溫貞菱、蔡淑臻主演的《打掃》,描寫了一位女房客清除租屋牆上的詭異污漬,卻越清越失控的詭異故事;由吳昆達主演《虎》,描述了一位牛肉麵攤老闆,如何一步步策畫一場對外遇嬌妻的報復計畫;由林鶴軒主演的《肇事者逃逸》,則描述了一位會在固定時間發生車禍而死亡的研究生,結合了台灣民俗傳說的抓交替,呈現了另類的時空輪迴類型電影;《住戶公約第一條》,描述了兩位分別來自單親家庭和富有家庭的小孩,偷偷在不能養寵物的家裡養小貓,並試圖隱藏一個天大的祕密;由許時豪和廖雅珺主演的《樂園》,描述了一對老夫妻前往一個號稱能夠回朔青春肉體的「樂園」,希望能夠重回當時初戀愛的美好時光;由黃河主演的《完美Lily》,探討了時下網紅現象,以及網路霸凌等議題;《隧道》則描述了一位假釋犯與失落的舞蹈家邂逅,如何探索迷惘人生的愛情故事。
由林鶴軒主演的《肇事者逃逸》入圍台北電影節最佳短片 (圖片來源:鏡文學、華文創)
這七部短片乍看之下是完全不相關的七部獨立故事,但都觸及到「驚悚」電影,利用人性面對未知的恐懼,觸及到我們在生活周遭可能會面對的事物,加以延伸創作,並在探詢恐懼和心理黑暗面上,思考我們曾經可能都沒有想過的問題。《鏡文學驚悚劇場》確實利用了這樣的概念,創作出七部不同主題類型的短片:顯示了創作者的多元性、豐富性,但其實創作的核心價值和出發點,都是相類似的。
《住戶公約第一條》劇照 圖片來源:鏡文學、華文創
而當中的《住戶公約第一條》,是我個人印象最深,也是我認為較好入門且衝擊性最強的故事:它描述了一棟「住戶公約第一條」禁止養寵物的公寓內,房東兒子小洋無視母親的警告,私下與酒女房客的女兒-晴晴來往,並在晴晴家中偷偷眷養一隻小貓。而某日晴晴無故曠課,小洋才發現晴晴的家中隱藏著重大的秘密。
「規矩」和「秘密」,始終都是「驚悚」電影將劇本時空限制的最佳法寶:當劇中的角色在面對規矩,而遭遇到可能「打破規矩」或是「身不由己」的變因,人性直覺性地「隱藏」,成功製造了不可告人的「秘密」,則成為接下來整個故事發展的推動力。而片中的兩位兒童演員表現精彩,劇情的焦點也不斷地在小洋和晴晴兩者間切換,透過兒童的視角觀察,我們或多或少也能夠看得出大人世界普遍存在的壓力與無奈。
縱使電影的故事格局不大,但劇情藉由兩個兒童在校園以外的日常生活,逐步觀察到在既定社會秩序下,一步步失序的過程,應用了心理學上的「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它是一個由心理學家詹姆士威爾遜,與喬治凱林于1982年3月發表的心理學理論,描述了環境中若存在著小型的不良現象,但被放任不管時,便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就像是一個社區大樓有一戶出現破掉的窗戶,那麼放任不管的話,便會出現更多破掉的窗戶。
《住戶公約第一條》劇照 圖片來源:鏡文學、華文創
從一個小貓,打破了「禁止養寵物」的規矩;為了養小貓,而開始準備貓砂防止貓的屎尿氣味外溢;再到為了防止更強烈的氣味外溢,而開始防堵房門縫隙、清洗屋內床單的次數頻繁、走廊貓砂撒了一地等等的失控現象。或許,劇情的一隻小貓,只是打破兩個小朋友生活的催化劑,實際上它顯示了更多我們可能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小問題,所引發的「蝴蝶效應」。
電影在最後的晴晴淚崩畫面結束,慢動作的鏡頭下,去除掉哭聲,僅以低沉的配樂作結,讓整部片的戲劇張力達到巔峰高潮。晴晴後來會去哪兒?小洋失去了晴晴這個朋友後,對他將來的成長過程中會有什麼影響?而這個社會將會怎麼看這起晴晴家人的事件?還有身為房東的小洋媽媽,未來將要如何處理這場事件所帶來的後果?
電影最後在東窗事發中結束,給了觀眾一記紮紮實實的有力結局。如何善後?才是我們在這個現實生活中需要去面對的問題。編劇完整將事情的醞釀、鋪陳,帶到了整起事件的始末,也在最後留下了空白讓觀眾們思考,「如果是你,你將會如何處理」的問題。《住戶公約第一條》帶給我的感受,從關懷社會弱勢,到反映我們社會階級的不平等或歧視刻板印象,再到每個角色人物的刻劃,我想都是相當全面且值得深思的。
《住戶公約第一條》劇照 圖片來源:鏡文學、華文創
或許電影呈現了「破窗效應」和進而引發的「蝴蝶效應」,在失序的情況後,我們或許也該正視「修補破窗」的重要。這是提出「破窗效應」的凱林,和另一位學者凱薩琳柯爾斯,於1996年提出的「修補破窗理論」(Fixing Broken Windows Theory),建議執法者應在發生「破窗效應」前,盡早辨識或緊密留意、控制高危險族群,以保護守法的廣大民眾。
或許《住戶公約第一條》的結局留白,往積極面來思考,或許最初那個排擠房客的房東,像孩子一樣提供多一份關心或支持,所謂的「住戶公約」才會更有意義,而不是放在牆壁上那個破舊的公告欄裡。
也或許我們反觀我們的生活環境,一牆之隔,百樣人生;我們在許多水泥森林中生活,也似乎藉由高牆來阻隔了人們彼此應該交流的機會。執法者在發生問題時即時補救、社會公共福利機構在建置社會福利制度時能夠有更多更完善的資源,去關心服務更多人、社區大樓內的人們能夠彼此互相關心,協調和解決問題,那麼我們也能夠避免遺憾的事情發生。
七部短片即將於8月15日 Netflix、 愛奇藝台灣站、friDay影音上架
9月8日起,公視粉絲團首播
★ Netflix https://s.yam.com/NF5gF
★ 愛奇藝台灣站 https://s.yam.com/aUeJh
★ friDay影音 https://s.yam.com/bKf5g
《鏡文學驚悚劇場》短篇故事集:
★ 博客來 https://bit.ly/2Rd8YdB
★ 誠品 https://bit.ly/2MMTRce
★ 金石堂 https://bit.ly/2wQGtsG
★ 讀冊 https://bit.ly/2X6WpW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18會員
339內容數
XXY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