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剛從西藏回來的人,確實被西藏的大山大川給震懾住了。
但如果你問我西藏好玩嗎?還會想再進藏嗎?推荐進藏嗎?
老實說,我沒辦法給出明確的答案。
又或者,如果只是想看藏文化,可能不需要進藏,外藏也有很多好地方。(尼泊爾和印度可能也可以選擇)
所以進藏前,有六件你不能不知道的事:
一、目前台灣人不能自由行,只能跟團
你沒有看錯!當我捧著謝旺霖的〈轉山〉打算要進藏前,並不清楚這件事。
西藏,一直是我的旅行清單之一,覺得一生至少要去朝聖一次。
但當我開始著手進行規劃參與的時候,才發現在政策的原因下,目前我們只能跟團。全團必須全為台灣人(外國人應該也可以),大家必須在同一天進&出藏。
所以我們不能跟大陸人湊團,並且要住三星以上的酒店,大部分的行動都是以團體為主。
所以那種書上在瑪吉阿米看著八廓街上叩拜人潮,在岡拉梅朵酒吧搖晃著手中酒杯,和旁邊鄰座來自各地的人閒談對拉薩的感想。恐怕是不可得了。(至少我們這團是沒有的啊!)
這大概是我覺得整趟旅程最可惜的地方了
二、入藏証下來與否都是未知數,所費不貲
入藏証是整趟行程的第一個變數。在網路上也不時能夠聽到有人在出發前發現入藏証下不來的狀況(這點我們的主揪和旅行社確實是很給力啊!)
如果入藏証下不來,那……最好先準備個B方案。
而且西藏的花費,可能不亞於去歐美國家。
我們這次是選擇在台灣拼團,在成都會合然後進藏。尋找的是西藏當地的旅行社。整趟花費下來,確實會比台灣團進團出來得便宜。
但仔細比較行程下來,其實會發現台灣團雖然貴了一點,但也是有他的原因(可能包含所有門票、吃食、住在五星瑞吉,觀看文成公主藏戲等等)
這個待後文再來詳述。
(請參考:西藏行程規畫篇)
三、好的行程跟導遊帶你上天堂
好的導遊和行程安排,絕對是整趟旅程中最為重要的部分。
在思考進藏前,曾經去過的朋友和我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只是要看風景,那麼藏外就有很多大山大水,不用特別跑到西藏。所以如果你要進藏,那就是要看他的佛教文化。」
所以一個能為你細細講解佛教文化的導遊,更是重點中的重點。
但這次有點可惜的是,在整趟行程中,我好像沒有太大的感受。(除了紮什倫布寺比較有感覺)
所以,在請旅行社安排導遊上,請注意「對佛教文化的講解」程度,將會為你的旅程帶來更多的深刻。(只好從大陸搬回三本書自己再細細了解一番)
四、高山症不是病,發作起來要人命
對於一個平常很少登山的人來說,通常都沒辦法體會什麼是高山症,也是大陸人所謂的「高反」(高原反應),這次我就親身體驗了一輪。
高山症不見得是到了會有立即的反應,而是漸進式的。
剛開始可能會覺得都還好(畢竟不是立刻缺氧的狀態),後面可能就會開始出現頭痛、呼吸不順,嚴重的會有嘔吐,高原腦水腫,所以真的是不能不注意的啊!
五、瘋狂拉車不是夢
西藏,因為景點的距離多半都十分遙遠,所以長途拉車是很正常的事。一般十天左右的景點,都會去日喀則、珠峰、納木錯等地,單趟坐六個小時,300公里,然後坐那麼久的車,只在景區待一個小時就離開,這都是很正常的事。(大概就是一天來回基隆屏東的概念)
長途拉車下,身體自然容易覺得疲累。而且進入納木錯景區,有很長一段的路途完全是顛簸的狀態,也很考驗每個人的體力。
六、溫差大,體驗一日四季
以前在地理課本上有一句話:朝穿棉襖午穿紗,在這裡也是深刻的體會。
七月的拉薩,中午時也是短袖即可(外出加件防曬外套),但只要一沒有陽光照射到的地方,立刻就會變冷。(有日光的時間約為7:00-21:00)
而且不同景區的海拔也不同,跟隨著天氣的變化,不停穿穿脫脫也是很常見的事。
不是熱到,就是冷到。這也是很常見的狀況。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想去西藏?」
我曾經很夢幻的覺得,因為布達拉宮在呼喚我
但實際走訪了一遍,發現很多政策上的問題,讓身為台灣人的我們,並沒有辦法好好品味著藏區的文化與特色,而是在不斷的拉車和跑景點中,結束了這趟旅程。
晚上在旅館的時候,常常覺得我今天明明看到了很多東西,但為什麼沒有那麼深刻的感動?可能就是如此吧!
但如果你像出發前的我一樣,抱著不去一趟不甘心的感覺,那麼先明白這幾件事,可能會讓你的旅程更加的順利與符合期待喔!
札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