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茉莉的最後一天】─透過死亡,重新理解「林茉莉」

看【茉莉的最後一天】─透過死亡,重新理解「林茉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劇情的一開始,茉莉就選擇跳樓身亡了。母親不理解那麼優秀的孩子,為什麼會選擇自殺?為了找尋茉莉自殺的答案,她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用科技探究往生茉莉的記憶。


這趟旅程,不僅是要釐清茉莉的死因,更是母親要清楚,為什麼在自己的悉心照料下,會出現這樣的結果。而在找尋答案的過程中,媽媽愈發現自己愈來愈不認識這個小孩。他不斷找尋害死茉莉的兇手,是文學同好聲耀?是各式文學作品?最後,他發現了原來,是自己


其實,母親的反應中,不難得知,他從未真正放手,讓茉莉長大。監視器是為了照看年紀小的孩子,但茉莉和可莉都已是青少年,媽媽仍監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當他發現茉莉生前的借閱記錄,有那麼多她無法接受的議題:自殺、自虐、同性戀。她哭訴著說:「他還那麼小,他沒辦法判斷是非的。」。當媽媽去找尋心理醫師,醫師問著他:「為什麼他不願意告訴你?」「因為他做壞事不想被我發現」。


raw-image


正因為這樣的想法,媽媽對於孩子有著全面性的掌控,特別是成績。劇中一直不斷強調,媽媽是留美的碩士,為了孩子放棄成為教授的資格。所以媽媽把孩子的成就,視為自己的成就。雖然媽媽對外總是一笑置之,但對茉莉與可莉的學業成就,更視為是不可丟失的面子。


而在這樣的狀況下,劇情設定了茉莉和可莉截然不同的性格:茉莉順從內斂、可莉率性自然。在面對課業壓力時,茉莉選擇自己承受,但可莉卻是直接反抗。可莉的不受教,也讓母親更加不捨茉莉的離開。


但愈是追尋茉莉生前的生活,母親就感覺到自己和孩子是多麼的陌生,這個孩子的思緒早已比她想像複雜。母親去找尋茉莉腦中「媽媽」的記憶,淨是要求、斥責的點點滴滴。那樣的印象深根孩子心中。茉莉喜愛文學,熱愛創作。但念中文系的欲望被母親視為沒有出息的行為,台大醫科才是茉莉的唯一目標。媽媽甚至也為他規畫好美國的碩士之路。


raw-image


探究起茉莉的記憶:當她遞給媽媽手工的花束,媽媽質疑著她為何做這個;遞給媽媽成績單,才是媽媽真正關心的部分。她很清楚,唯有完成母親的期待,才能讓媽媽真正的開心,但成長的壓力與喜好無處宣洩,寫作成了他的出口。「我受的教育不允許我創作,但是我所受的教育卻逼迫我開始創作。」她企圖藉由小說療傷,寫下〈當我們坐在一起吃頓飯〉。

全家人明明每天都坐在一起吃飯,但是話題總是不脫功課成績,茉莉期待的晚餐氣氛何在?也許盡在不言之中。


全篇中,最令人揪心的,是茉莉的懂事與早慧。所以他不讓任何人擔心,即便是他最親愛的家人,特別是媽媽。即便是自己最喜愛的作者簽書會,在收到媽媽的訊息後,仍然默默抱著自己的作品離開場景。劇中用茉莉一個人獨坐在會場及落淚回家的場景,放大了茉莉的孤獨。沒有人可以理解茉莉的抑鬱,他甚至於用偷竊自殘的方式,來排解這樣的矛盾 。


raw-image


其實並沒有決定性的關鍵點讓茉莉走上絕路,而是那種看不見未來的絕望。她知道自己的人生脫離不了母親的安排。她的性格不行,也不能。而她熱愛文學,甚至得到創作獎的那份才華,不能夠被家人欣賞,特別是媽媽。深沉的孤單,如同片中沒有窮盡的迴旋樓梯,讓他決心踏出迴圈,一躍而下,因為自己是「可悲又沒人愛的林茉莉」。


劇末,是最令人動容的部分。新生兒的誕生畫面,和茉莉人生的最後一天交錯出現。當年的茉莉,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出生,卻也在種種壓抑中選擇結束生命。藉由生與死的對比,也許也提醒著為人父母,孩子的生命,該如何被經營?


茉莉最後的現身,對母親道謝,也對母親道歉。道謝,因為在母親探索他的記憶過程中,終於理解了茉莉的想法與感觸;道歉,是因為茉莉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那個被母親期待而細心照料的生命。她再也回不到母親的懷抱,即便母親多想用雙手溫暖著茉莉,告訴她「媽媽愛你」,但一切都已枉然。


raw-image


隨著茉莉的逝去,媽媽才正視著自己的過往。那樣全面而窒息的愛,包含著自己人生的延續與期待。媽媽終於了解茉莉的想法,也終於認知到,他不再需要靠著監視器來看管他的孩子,不再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僅存的可莉。如同閱讀茉莉作品時,背後射出的光芒。讓觀眾在茉莉逝世低壓中,得到些許的安慰與省思。

avatar-img
洛洛的沙龍
10會員
3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洛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哇哇哇!馬上就要開學了啊!」 剛剛接到一個剛接班同事的電話,問我開學要做些什麼好呢?   對老鳥教師來說,應該只要打開資料夾,就一應俱全了 但對新手教師來說,好不容易打完新生訓練的仗,一時間腦袋真會反應不過來 其實剛開學,處理的事件不外乎兩種:班規及班經   班規   每個老師面對班規這件事,
為期兩個半天的新生訓練,是新手老師們面對的第一個問題。不只如此,很久沒當導師的老師,恐怕也要回想一下新生訓練的細節及項目。既然也要帶新生班,就來分享一下新生訓練的細節吧!   【帶新班如何快速上手】   新進教師會面臨到的第一點,通常是如何建立班級秩序。我們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特別是老師走進
【新手教師的工作提醒】   相信在路上,你一定有看過車上貼著「新手上路,請多包涵」的標誌,但「馬路如虎口」,既然選擇上路,就不能沒有一些準備及能力,踏入教師工作亦是如此。當你帶著既興奮又期待的心情進入職場時,期待盡快進上軌道,卻又有些摸不著頭緒之處,以下是過來人給大家的幾點小小提醒:   笑臉
  「哇哇哇!馬上就要開學了啊!」 剛剛接到一個剛接班同事的電話,問我開學要做些什麼好呢?   對老鳥教師來說,應該只要打開資料夾,就一應俱全了 但對新手教師來說,好不容易打完新生訓練的仗,一時間腦袋真會反應不過來 其實剛開學,處理的事件不外乎兩種:班規及班經   班規   每個老師面對班規這件事,
為期兩個半天的新生訓練,是新手老師們面對的第一個問題。不只如此,很久沒當導師的老師,恐怕也要回想一下新生訓練的細節及項目。既然也要帶新生班,就來分享一下新生訓練的細節吧!   【帶新班如何快速上手】   新進教師會面臨到的第一點,通常是如何建立班級秩序。我們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特別是老師走進
【新手教師的工作提醒】   相信在路上,你一定有看過車上貼著「新手上路,請多包涵」的標誌,但「馬路如虎口」,既然選擇上路,就不能沒有一些準備及能力,踏入教師工作亦是如此。當你帶著既興奮又期待的心情進入職場時,期待盡快進上軌道,卻又有些摸不著頭緒之處,以下是過來人給大家的幾點小小提醒:   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