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英雄的殞落,韓國瑜固粉虐粉策略的硬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美麗島電子報民調

美麗島電子報民調


facebook:黃天的雜想聚集地


寫韓國瑜系列文章一開始,韓國瑜的民調數次還是贏過蔡英文不少。幾個月過去,他的民調數字雪崩式下跌,不只中間選民離開,很多死忠的國民黨員也沒有辦法再支持他。

最近韓國瑜的「唯一支持蔡英文」民調蓋牌策略,被泛綠陣營解讀為焦慮的示弱;副總統候選人張善政認為這是「高明的鬼點子」,黃暐瀚在節目中直接說開盲車不等於亂開。究竟是高招還是蠢招,必須等到真實的投票日才能見分曉。


固粉虐粉


固粉虐粉是中國大陸演藝圈粉絲中的次文化名詞,意思是以虐粉的方式鞏固粉絲,台灣類似的說法叫做打悲情牌。具體怎麼做呢?首先先確認這個明星的人設,人氣狀況,以及粉絲的屬性。

所謂虐粉不是真的傷害粉絲,虐粉是藉由展示偶像面臨的逆境,激起粉絲保護忠誠心態。做得好叫做悲劇英雄,粉絲會景仰,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老人與大魚搏鬥,最後大魚被海中的小魚吃到變成骨架,老人做了白工,讀者看見堅忍不拔的老人感到惋惜又覺得敬佩老人對待生命的韌性。

適合固粉虐粉的明星人設,或說包裝出來的人格特質,分成三個等第。最高級,本人實力強大,遇上巨大逆境而不倒,是為悲劇英雄;次一等的本人實力普通,遇到普通逆境仍然挺身,可以當普羅大眾的心靈雞湯;最次等的本人實力差,遇上不怎樣的逆境,卻包裝成天大的考驗,為展現自己的強大,不惜假造洗腦包,用謠言墊高對手的可惡,使粉絲脫離現實的常識,甚至有的粉絲已經失去辯證能力,無法跟常人溝通。



人氣狀況與粉絲屬性



如日中天的偶像根本不需要固粉虐粉,只要利用現有的高人氣繼續外擴即可,人氣不足、遭遇人氣更強的敵手才有必要固粉虐粉,藉此凝聚人心。所以韓國瑜在四月應對郭台銘的策略一開始就錯誤。

他的韓粉基底比郭粉多很多,至今他的粉專人數還是輾壓郭台銘的人數,當時他們決定將郭台銘打成大魔王,藉此跟韓粉賣慘,的確可以凝聚狂韓粉的熱度,但是路人粉會逐漸消散。

「路人粉」也是中國娛樂圈的一種名詞,意思是對偶像初步印象不錯,進來湊熱鬧的路人。總統大選的行銷操作方式也是大同小異,第一凝聚狂粉,第二拉攏路人粉。路人粉並不會吃悲情牌這一套,狂打虐粉策略只會趕跑這些人。



BBC新聞網資料照片

BBC新聞網資料照片



慕強


路人粉,或者說台灣中間選民,有個最大的特點是慕強,傾慕強者。這很好理解,因為大家總希望自己國家領導者是個強者。

對慕強的人要操作固粉虐粉策略,只能走悲劇英雄路線,你必須在處理困境的同時處處彰顯自己的實力強大;必須在異常難受的時候表現得從容大度。透過態度證明自己比對手還要強大,方能贏得萬民擁戴。


邪惡的民進黨


韓國瑜甫上任市長,泛藍政論節目便不斷的說民進黨側翼做假民調等等(假民調並不是最近才出來的東西,去年就有如此風聲了。),將民進黨當成邪惡的化身,網路上很多貶義詞如「綠共」、「綠色恐怖」等等。

我們把韓國瑜對於民進黨的一切指控都當作100%真實,推斷慕強的中間選民會怎麼想。既然民進黨這麼邪惡,那我們選韓國瑜當總統,就是希望他能夠處理這些民進黨執政下的不公不義。

指責對手同時賣慘自己成為黑韓產業鏈的消遣對象,可以收穫一些同情,但絕對不能拉攏中間選民。韓國瑜陣營必須提出具體的對策,要怎麼一步一步的防堵黑韓產業鏈,提出對抗民進黨的策略並且實行出成效,中間選民才會肯定你是有能力的領導人。

可以賣慘,但是賣慘之後要奮力向上。可惜韓陣營現在每次的記者會公開說話,都僅止於賣慘,僅止於自己被黑,僅止於和廣大韓粉取暖。取暖可以,只能短暫取暖之後站起來奮鬥,而不是永無止境的沉醉在韓粉的溫柔鄉裡面不起來。



民調蓋牌


韓國瑜說,因為太多假民調,索性叫韓粉們唯一支持蔡英文。照著剛剛所說的固粉虐粉,還有應對慕強中間選民而言,是很糟糕的策略。

最基礎的固粉虐粉是「我很可憐,大家來同情我」,絕非「我很可憐,大家走吧去支持我的敵人」。號召大家來同情你,大家不見得真的會同情你;然而號召大家去支持對手,可是真的有人會倒戈去支持對手的


現在的韓粉剩下誰?


很明顯的示弱會推走慕強的,所以現在的韓粉是固粉虐粉套路之下留下來,最核心最凝聚的一群力量,他們真的可以為了韓國瑜出生入死,叫他們做什麼就做什麼,馬首是瞻,為名符其實的韓家軍,可以打仗的軍隊。

現在的問題是,韓陣營虐粉的素材,是確有其事呢?還是強灌洗腦包給韓粉呢?如果是指控民進黨確有其事的卡韓行為,怎麼賣慘都不為過;但,只要是靠著虛假的洗腦包賣慘,等到群眾不再被洗腦,醒過來之後,屆時那種反撲的力量可是之前韓粉力量的數倍有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天的沙龍
45會員
54內容數
專門評論社會事件、政治、人物
黃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1/19
主觀意見大爆發,一部份講理一部份開炮。選前沒說的心裡話現在說出來。
Thumbnail
2020/01/19
主觀意見大爆發,一部份講理一部份開炮。選前沒說的心裡話現在說出來。
Thumbnail
2019/10/01
台灣亡國感大家都知道,那中華民國的亡國感呢?解嚴幾十年都沒有變動的國號為什麼會激起大家的情緒?
Thumbnail
2019/10/01
台灣亡國感大家都知道,那中華民國的亡國感呢?解嚴幾十年都沒有變動的國號為什麼會激起大家的情緒?
Thumbnail
2019/09/02
韓粉更深度的分析評論,說國民黨的現況,韓國瑜崛起的原因,為什麼支持度能夠維持不墜。
Thumbnail
2019/09/02
韓粉更深度的分析評論,說國民黨的現況,韓國瑜崛起的原因,為什麼支持度能夠維持不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就像渣男對你說愛你一萬年至死不渝的海枯石爛。
Thumbnail
就像渣男對你說愛你一萬年至死不渝的海枯石爛。
Thumbnail
☣️警告:本篇有批判性 蔡總統支持者誤入請速離。 之前趁著過年回到老家,和鐵藍『樁腳』長輩閒聊,得到許多有趣的回應。正確性有待商榷,但我的著眼點是心態...其車藍綠支持者的思維模式異常的神似
Thumbnail
☣️警告:本篇有批判性 蔡總統支持者誤入請速離。 之前趁著過年回到老家,和鐵藍『樁腳』長輩閒聊,得到許多有趣的回應。正確性有待商榷,但我的著眼點是心態...其車藍綠支持者的思維模式異常的神似
Thumbnail
破殼小雞會認主,再用網軍餵食將牠們養大,於是能讓牠們轉向的就只有網軍。這篇記錄的是2018年底我對柯粉、韓粉的特質側寫和形成的原因。
Thumbnail
破殼小雞會認主,再用網軍餵食將牠們養大,於是能讓牠們轉向的就只有網軍。這篇記錄的是2018年底我對柯粉、韓粉的特質側寫和形成的原因。
Thumbnail
以現在韓穩定下跌的聲量來看,這將形成:郭台銘晚一天宣布參選,韓國瑜回防固守游移的泛藍選民和中間選民的難度就越高。時間久了,不用國民黨操作棄保,泛藍選民就會自行棄(韓)保(郭)。
Thumbnail
以現在韓穩定下跌的聲量來看,這將形成:郭台銘晚一天宣布參選,韓國瑜回防固守游移的泛藍選民和中間選民的難度就越高。時間久了,不用國民黨操作棄保,泛藍選民就會自行棄(韓)保(郭)。
Thumbnail
韓粉更深度的分析評論,說國民黨的現況,韓國瑜崛起的原因,為什麼支持度能夠維持不墜。
Thumbnail
韓粉更深度的分析評論,說國民黨的現況,韓國瑜崛起的原因,為什麼支持度能夠維持不墜。
Thumbnail
有粉就有黑,這次我們來講韓黑。
Thumbnail
有粉就有黑,這次我們來講韓黑。
Thumbnail
競選總統只是取得流量的手段。身為偶像,背後自然有經紀公司當作推手。
Thumbnail
競選總統只是取得流量的手段。身為偶像,背後自然有經紀公司當作推手。
Thumbnail
從凱道大會師開始一周一造勢到了現在,韓國瑜的聲量跟媒體版面仍然是所有檯面上政治人物最強的,從Google的趨勢報告中可以看出來,其他可能出來角逐的候選人的線圖如絞在一起的毛線,韓國瑜則是一支獨秀。
Thumbnail
從凱道大會師開始一周一造勢到了現在,韓國瑜的聲量跟媒體版面仍然是所有檯面上政治人物最強的,從Google的趨勢報告中可以看出來,其他可能出來角逐的候選人的線圖如絞在一起的毛線,韓國瑜則是一支獨秀。
Thumbnail
韓國瑜的宣傳戰術很清楚:表面全講經濟,實質全完政治;看來是走中間無差別主義,基礎卻是極右老黨國意識形態。這讓他有機會站在傳統基本盤的選票上,俟機進攻中間選票,或是騙到中間選票。
Thumbnail
韓國瑜的宣傳戰術很清楚:表面全講經濟,實質全完政治;看來是走中間無差別主義,基礎卻是極右老黨國意識形態。這讓他有機會站在傳統基本盤的選票上,俟機進攻中間選票,或是騙到中間選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