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的「皂」,到底傷不傷皮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常常會遇到消費者提問說,市面上常見一塊塊的皂.到底是否含有皂性成分?是否都是偏鹼性的?

其實要回答這問題,就要先了解什麼是「皂性成分」

簡單來說,皂性成分就是「脂肪酸金屬鹽類」。講得更明確一點,常見的就是
脂肪酸鏈長在12-18個碳之間的鈉鹽或鉀鹽。

raw-image


這幾年由於「soap」跟「cleansing bar」已經混用,所以要確定是否純皂,最簡單的方法還是參考成份表,目前「皂」依照皂性成分的比例不同,可以分成以下三大類,相關差異與細節如下表所示:

raw-image

皂性成分的標示方法有以下3種,如下表:

raw-image

舉幾個例子大家就可以暸解,像是以下這產品,其成份前兩個是:

  • SODIUM PALMATE
  • SODIUM PALM KERNELATE

所以是皂性成份沒有問題。

但在台灣官網上寫著「滋養皂」、「不含皂鹼」,這真的需要修改,因為在國際官網並沒有寫「不含皂鹼」這件事!


raw-image

以下的產品也是以上述兩種皂性成份為主要成分,其國際以及中文官網上並沒有寫「不含皂鹼」!

raw-image

除此以外,像以下這產品,前幾個成份如下:

raw-image

畫紅線的部分也就是皂性成份,但在中英文官網上都寫著「不含皂鹼(free of soap)」,實在有需要修改。

raw-image

此外這產品在中英文產品官網上有寫到「非皂性配方(soap-free)」,但產品成份表中還是有看到皂性成份sodium laurate,雖然不是產品主要清潔成分,但這樣寫是否得當,可能也需要斟酌一下。

raw-image

另一個比較有趣的是,以下的產品在2012年以前曾經出了一款「無皂基潔膚皂」,的確當時產品中是沒有添加皂性成份。

raw-image

但在2013年改版後,出了新產品「活泉滋潤柔膚皂」,就有添加皂性成份,但美國官網上還寫著「soap-free」其實不太正確,不過在台灣中文官網則沒有沿用這樣的錯誤說明。

raw-image

最後像是以下幾款產品,其中就沒有含有皂性成份(皂鹼).屬於標準的合成介面活性劑皂。

raw-image

由此可見,看得懂成分表的確是可以多了解很多事情,雖然產品名稱都常稱「皂」,但成分組成與產品性質真的天差地遠。

最後還是建議,皂品可以標示其1%水溶液酸鹼值(pH),這樣可以讓消費者更可以參考,也能更了解產品特性。

相關產品成份參考網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
31.6K會員
308內容數
在「邱品齊醫師的幸福美肌學院」付費訂閱專題中,我將持續發表有關肌膚養護、疾病治療、化妝保養品評測、新聞剖析以及熱門話題等精彩文章。加入專題訂閱會員,不僅可暢讀所有付費限定文章,更可享加購付費提問諮詢等,各種額外福利。
2024/09/16
這幾年門診中常會遇到皮膚敏感或過動的民眾,有不少人都深受其困擾,甚至得知自己是敏感過動膚質後就直接崩潰的也有。但其實大家不需要這麼難過也不需要這麼絕望,因為很多皮膚敏感的狀況,只要找到找到背後的誘因、儘快排除、早期處理,其實預後是很好的,甚至是可以根治的。
Thumbnail
2024/09/16
這幾年門診中常會遇到皮膚敏感或過動的民眾,有不少人都深受其困擾,甚至得知自己是敏感過動膚質後就直接崩潰的也有。但其實大家不需要這麼難過也不需要這麼絕望,因為很多皮膚敏感的狀況,只要找到找到背後的誘因、儘快排除、早期處理,其實預後是很好的,甚至是可以根治的。
Thumbnail
2024/09/02
防曬是這幾年相當重要的皮膚基本保養一環,但在市場上卻有相當多的迷思與誤解;甚至有不少民眾想要防曬,但面對林林總總的防曬品,卻根本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以下就跟大家說明一下重要的防曬觀念,讓大家輕鬆做好防曬沒煩惱。 重點一:到底防曬是要防什麼? 防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防止陽光中的「紫外線」對於皮
Thumbnail
2024/09/02
防曬是這幾年相當重要的皮膚基本保養一環,但在市場上卻有相當多的迷思與誤解;甚至有不少民眾想要防曬,但面對林林總總的防曬品,卻根本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以下就跟大家說明一下重要的防曬觀念,讓大家輕鬆做好防曬沒煩惱。 重點一:到底防曬是要防什麼? 防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防止陽光中的「紫外線」對於皮
Thumbnail
2023/12/11
有關防曬產品的選擇其實有很多的考量點,除了防曬係數、質地、清爽度、抗水力以及使用方法之外,有不少消費者還需要考量的就是潤色性。一般來說,防曬品是不需要有特別潤色,可以先用沒有帶特殊顏色的防曬品打底後再用彩妝品潤色,這樣一方面防曬的使用量可以比要夠,另一方面彩妝的顏色也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再來決定。
Thumbnail
2023/12/11
有關防曬產品的選擇其實有很多的考量點,除了防曬係數、質地、清爽度、抗水力以及使用方法之外,有不少消費者還需要考量的就是潤色性。一般來說,防曬品是不需要有特別潤色,可以先用沒有帶特殊顏色的防曬品打底後再用彩妝品潤色,這樣一方面防曬的使用量可以比要夠,另一方面彩妝的顏色也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再來決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類可能一輩子用不到保養品,但是用清潔用品會。 我們在琳琅滿目的架上找尋符合需求的清潔用品,可能是強調洗淨力,洗完沒有乾澀感;或是溫和潔淨,洗完身體會有一層保濕感;洗頭髮時我們希望他可以一罐到底,簡單方便,柔柔亮亮閃閃動人,或是可以蓬鬆輕盈,空氣感十足。 上面這些都是過去我選擇洗沐用品曾經遇到的
Thumbnail
人類可能一輩子用不到保養品,但是用清潔用品會。 我們在琳琅滿目的架上找尋符合需求的清潔用品,可能是強調洗淨力,洗完沒有乾澀感;或是溫和潔淨,洗完身體會有一層保濕感;洗頭髮時我們希望他可以一罐到底,簡單方便,柔柔亮亮閃閃動人,或是可以蓬鬆輕盈,空氣感十足。 上面這些都是過去我選擇洗沐用品曾經遇到的
Thumbnail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其實在選擇化妝保養品時也是一樣,不能只光看包裝與廣告,有興趣的話看一下成分表,多了解一些細節,將更容易讓皮膚趨吉避凶。即使是同一個品牌,也不代表所有品項都值得買、都一樣安全,仍需要一一審視了解才能夠確認。
Thumbnail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其實在選擇化妝保養品時也是一樣,不能只光看包裝與廣告,有興趣的話看一下成分表,多了解一些細節,將更容易讓皮膚趨吉避凶。即使是同一個品牌,也不代表所有品項都值得買、都一樣安全,仍需要一一審視了解才能夠確認。
Thumbnail
這幾年來誇大行銷主導化妝品廣宣的狀況很常見,產品常被講的天花亂墜、飛天遁地,但實際上卻又不是這樣一回事。如果在選擇產品時,光是只看產品名、看廣告、看宣傳、看網紅、看代言人,實在無法了解產品的真實走向。這時候如果能先看看成分表的內容多了解一點,很多事情要判斷就變得很容易了。
Thumbnail
這幾年來誇大行銷主導化妝品廣宣的狀況很常見,產品常被講的天花亂墜、飛天遁地,但實際上卻又不是這樣一回事。如果在選擇產品時,光是只看產品名、看廣告、看宣傳、看網紅、看代言人,實在無法了解產品的真實走向。這時候如果能先看看成分表的內容多了解一點,很多事情要判斷就變得很容易了。
Thumbnail
有時候光看化妝品名稱實在很難了解產品全貌,但只要看一下成分表,很多事情就能了解了。最近市場上有則文宣吸引了我的注意,產品說是是「沐浴油」,但宣稱洗的時候不油膩,洗之後也容易沖乾淨。由於跟我原本的認知有差異,所以就認真研究了一下產品成分表,結果發現原來這邊的「油」,跟我想像不一樣...
Thumbnail
有時候光看化妝品名稱實在很難了解產品全貌,但只要看一下成分表,很多事情就能了解了。最近市場上有則文宣吸引了我的注意,產品說是是「沐浴油」,但宣稱洗的時候不油膩,洗之後也容易沖乾淨。由於跟我原本的認知有差異,所以就認真研究了一下產品成分表,結果發現原來這邊的「油」,跟我想像不一樣...
Thumbnail
肥皂、清潔劑vs皮膚敏感(刺激性)──背後的科學原理簡述...
Thumbnail
肥皂、清潔劑vs皮膚敏感(刺激性)──背後的科學原理簡述...
Thumbnail
在化妝品宣稱中其實有很多意義不清、模糊甚至錯誤的說詞,像是在先前其他文章中提過的深層清潔、油水平衡、瞬效美白、無添加、經醫師測試、不致痘或不致粉刺…等等。今天跟大家說明另一個名稱-無油(oil-free),其實也是個相當錯亂的名稱。
Thumbnail
在化妝品宣稱中其實有很多意義不清、模糊甚至錯誤的說詞,像是在先前其他文章中提過的深層清潔、油水平衡、瞬效美白、無添加、經醫師測試、不致痘或不致粉刺…等等。今天跟大家說明另一個名稱-無油(oil-free),其實也是個相當錯亂的名稱。
Thumbnail
常常會遇到消費者提問說,市面上常見一塊塊的皂.到底是否含有皂性成分?是否都是偏鹼性的?其實要回答這問題,就要先了解什麼是「皂性成分」。簡單來說,皂性成分就是……
Thumbnail
常常會遇到消費者提問說,市面上常見一塊塊的皂.到底是否含有皂性成分?是否都是偏鹼性的?其實要回答這問題,就要先了解什麼是「皂性成分」。簡單來說,皂性成分就是……
Thumbnail
市售洗髮產品種類不少,除了常見的洗髮精之外,還有洗髮粉、露、水、膏以及洗髮餅(皂),其實產品主要成分就是清潔成分,也就是界面活性劑,而且產品對於頭髮與頭皮的溫和度(刺激性),清潔成分的選擇就決定了大半,但大多數廠商其實不會把這些訊息告訴消費者……
Thumbnail
市售洗髮產品種類不少,除了常見的洗髮精之外,還有洗髮粉、露、水、膏以及洗髮餅(皂),其實產品主要成分就是清潔成分,也就是界面活性劑,而且產品對於頭髮與頭皮的溫和度(刺激性),清潔成分的選擇就決定了大半,但大多數廠商其實不會把這些訊息告訴消費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