豔陽下的寒牢,不義的綠洲山莊
方格精選

豔陽下的寒牢,不義的綠洲山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綠島,是許多人心中的避暑勝地。

每到夏季,總有無數觀光客來到這個小島,度過歡鬧的夏日。優美的海島風光與海洋活動,盡讓人感到快活,彷彿夏天就該是這般過法才標準。

但在小島的北端,卻有著迥異的淒寒氣氛,埋藏著極不相稱的傷痛。

raw-image

原名「火燒島」的綠島,在1949年國民黨遷台後,便成為監禁並改造思想犯與政治犯的監獄。當時建起的「綠洲山莊」,便是如今「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的主體,昔日關押到這裡的人犯,大多是被統治當局片面認定對國家穩定有危險性的人,因此身上的罪名往往是經歷刑求逼供後炮製出來的,且在官方長期監控下,若在刑期結束後仍被認定思想不純正,還會被移送感訓繼續洗腦,所以彼時只要被送進綠洲山莊,通常沒人能知道返鄉之日是何年……

另外也有不少人在服刑過程中因受虐或其他因素而身亡,因而讓園區後方多了個被稱為「13中隊」的區域,那是當年處理人犯遺體的亂葬崗,由於埋下無數冤死的白骨,當地人至今仍敬而遠之。


2015年規劃走訪綠島時,特別挑了旅遊淡季,當時是正午時分,偌大的園區僅有我一位參觀者。走進主建築「八卦樓」的那一瞬間,全身馬上起了雞皮疙瘩,可能因為前身是監獄的建築原貌已有相當的壓迫感,加上園區的空間並沒有太多裝修,所以極像是回到當年犯人受監的時空中,且建築內還有模仿滴水聲的背景音效,以及為還原場景而設置的人像立牌與舊照,整棟樓因而漫起更陰森的氛圍,如果不是當時是大白天,大概待沒有多久就想腳底抹油了。

raw-image

另外在開放參觀的牢房樓層,還有間只能關一人的「黑房」,是用來監禁有特殊傳染病或受到額外處罰的犯人。牢房關起門後暗無天日,才走進去待沒幾分鐘就冒起強烈的恐懼與焦慮感,有股「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絕望,也難怪四面牆都貼滿軟墊,因為犯人崩潰撞牆自殺不是難想像的事。

raw-image

在八卦樓的另一側,還有幾間被整理為展覽空間的中隊營舍。當時去正好遇上園方特別企劃的【政治受難者與綠洲山莊故事特展】,帶人更加理解犯人們在綠島的生活以及生命的故事。其中有一段特別辛酸,是講述因為離島的地理條件不怕犯人逃跑,因此初期連監獄都還沒蓋好就把受刑人送來,結果這些人被送到島上後,馬上被命令投入勞動,工作內容便是幫忙蓋監獄的圍牆。

「自己去海邊打石,把自己關起來。」

這是當時犯人們的自嘲,苦笑中帶著深深悲涼.就算用文字呈現彷彿也能聽見。

raw-image

那次去過「綠洲山莊」後,爾後每次只要聽到人提起綠島,我都無法將它與奔放餘悅的情緒聯想在一起。典雅的表面命名,就像是國家為了掩飾醜惡迫害的自欺,反而使人更加警醒,有些歷史不能忘,因為若當一切沒發生過,便辜負了當年那些曾為爭取自由而流的血淚。

※歡迎追踪IG:Jed0820

avatar-img
林浮的沙龍
63會員
77內容數
再近,沒出門都很遠;再遠,出門就開始變近。 旅行不用趁年輕、不用辭職、不用花光存款、不用鼓起勇氣,只要挽起背包,踏出門就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