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電影】新聞記者︱你憑什麼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是事實?

2019/11/2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ource:Sky Digi Entertainment Co.
來這些地方找我 👇

►電影戲劇與一堆貓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imletter.w/
►看電影新訊看看貓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im.letter/
►看影評劇評看時事 medium:https://medium.com/imletter-w

《新聞記者》改編自東京新聞記者望月衣塑子同名暢銷小說,新生代導演藤井道人執導,日韓跨國合作,由實力派演員松坂桃李與韓星沈恩敬擔綱主演。
題材影射當代日本政界與新聞界的權力失衡,當國家機器過於強大之時,媒體第四權如何與之抗橫?《新聞記者》亦深入探討閱聽者的媒體識讀問題,社會大眾如何判別新聞真假,不被風向給帶著跑?
《新聞記者》劇情描述日韓混血記者吉岡某日收到一封匿名傳真,內容是政府推動新設立大學的機密文件,驗證資料真假與否的過程中,吉岡與在內閣情報調查室工作的衫原相遇,種種原因下,最終兩人攜手追查,卻發現真相背後是政府刻意隱藏的驚人黑幕。
為了讓社會大眾了解事實並且阻止政府實行計劃,他們面臨各方勢力的強大壓迫……。

看《新聞記者》時,讓我回想起先前幾部改編真人真事,探討媒體與政府角力的電影作品,分別是2014年的《揭密風暴》與前陣子上映的《瞞天機密》
前者改編自2005年震驚韓國的黃禹錫幹細胞造假事件,描述記者與離職的幹細胞研究員,合力追尋線索,排除萬難,合力揭發整起案件。後者則是描述英國政府通訊總局的翻譯情報員與記者、律師們,合力揭發美英試圖不法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真相。
上述兩部作品皆是小蝦米的人民對抗大鯨魚政府的故事,而其結尾都算是完美落幕,成功將真相公諸於世,不讓國家一手遮天掩蓋事實,給予觀影民眾對現實一絲希望。
與之相比,《新聞記者》呈現的冷淡氛圍以及開放式的結尾卻似乎意謂著對現今大環境的失望與無力。
source:Sky Digi Entertainment Co.
電影中有個令人既視感強烈的橋段,劇情描述國家內閣情報調查室(男主角所在的工作崗位),為了政治利益,培養一大批訓練有素的情報人員,利用國家提供的資料,在網路上各大社群媒體扮演不同角色,留言帶風向,操弄輿論,攻擊對象上至官員,下至小老百姓。
雖然故事架空背景是日本,但對照現今各國狀況,卻是不謀而合。
一個假新聞,要靠無數澄清新聞,才有可能讓大眾不再誤導。中國的紅色滲透,操弄大批網軍與媒體,假新聞層出不窮,外患已難以應付,內憂更是堪憂,臉書、Line或者其他社群平台,每日都有假訊息漫天紛飛。
縱使各大社群為了維護選舉的公正性,紛紛祭出對策,但面對不斷增生繁殖的錯誤訊息,仍是讓人疲於招架。
謠言風向、假新聞成為當前虛擬網路上最強力的攻擊武器,加上實體媒體的夾攻,一旦操弄者掌握輿論方向,民眾的視線被改變,原來討論的問題是什麼,誰都不記得。
例如,劇情中影射的時事之一,安倍晉三御用政治記者性侵女記者伊藤詩織案,明明原本該被關注的重點是性侵,而後風向卻被帶至檢討被性侵者,一定是被性侵者有什麼環節做錯,更甚是懷疑一切都是自導自演,另有所圖。
source:Sky Digi Entertainment Co.
在電影開頭時,「新聞媒體存在意義是什麼?」女主角吉岡如此自言自語著。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媒體間競爭更為激烈,為爭取廣告收入、點閱率,媒體利用聳動標題、吸睛照片,甚至是剪輯過的片段事實做新聞。這是新聞媒體存在的意義嗎?
《新聞記者》將當今社會黑暗的一面呈現在大眾面前,不帶批判,而是讓觀眾看著一切,或許你我都曾是促成風向的一員,成為幕後操盤手的棋子。閱聽人應當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不人云亦云,不確定事實前,不該妄下結論。如同電影中不斷出現的核心台詞:
「你要比任何人都相信且懷疑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九號球
九號球
在影劇間尋找生活動力的不務正業法律系,不是在電影院就是在前往電影院的路上,經營FB與IG:「九號球工作室」,合作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