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腿部製作篇】02:單件鏡射型腿甲的多重加工 大腿殼後篇

2019/11/25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為了進行帶有收斂特徵的大腿殼ㄩ型三面結構搭建,在上回的「大腿殼前篇」中,大頭老師替目前尚無機構的內部運用PC零件不沾黏及立柱校正等技巧,追加了暫時的支架。該如何安裝出假封閉的腿機構、又應使用那些技巧確保後續造型的倒角能符合大腿由腿根的粗朝小腿變細的連續面特徵?
更多的內容,盡在本回揭曉。
承接前回、「造型支架」的基礎造型,藉由已知的底面膠板上側往上丈量,直到PC件插入並用水平棒的棒深底側止得到立柱開孔最低側數據
之後移除水平棒,運用該垂直數據在切齊底側的腿殼左右襯打上適當的鑽孔孔徑邊點,配合PC零件本身是固定的空心壁厚、左右突起的卡榫長和膠板厚度等數據,規劃出約略的打孔範圍。
接著,利用手鑽或電動工具,挑選適當直徑─建議略大些許的鑽頭─於兩側腿殼內襯平面相接的狀況下一氣垂直通穿,然後和支架進行假組整合。
不像純垂直貫通使用完全等直徑的鑽頭的原因,是因為裝假面實際上是傾斜的、投影平面會使鑽孔的面積在垂直柱體上投射出橢圓形,所以要預留足夠的長度。
在立柱校正前,活用桌面與原先預留的底邊延伸寬度為基準平面,進行腿部的左右鏡射校正。如果發現如上圖輕微的不對稱狀態,可試著調整內部PC零件與支撐接觸立壁底面的相對位置或重新拆開口型支架的部分補以斜邊打磨。
確定校正無誤後,在腿殼底側與支架底部延伸平面緊接的狀態下將假組群集躺下,在PC棒兩側墊上等厚的輔助穩定材、澆淋上適量的補土並等待乾燥。由於PC零件不沾黏的特性,乾燥後只要抽出並切除突出的補土並做最低次數的打磨便能在最小鏡射損失的前提下維持兩件腿殼側襯的對稱。
為了提供未來腿殼正面蒙附裝甲時所需的結構強度,老師建議抽換原先插入PC件的PC棒為較為堅固的塑膠棒
如果一開始就想便利的使用塑膠棒來設置開孔與假組的朋友,不妨改採膠帶包覆隔絕法替代
完成了腿部必須的左側壁面收束傾斜特徵的框架,借助假組狀態的腿殼和攝影機的輔助,可以輕易地確認對比原設計稿和CG粗模間造型的差異,使製作更能貼近圖紙想表達的視覺感受。
老師特別提醒讀者注意:本處的所有動作必須配合左右側腿殼兩半鏡射製作一次
運用軟體繪製二條平行線分析設計的立體透視可知,大腿左右襯殼的後側坡面並非單純的線性到底,而是粗分成三級彼此有部分段落平行差的段落。其中,接近大腿腿根─髖關節設置處─的一段式次突出原始製作坡面的,必須加厚補正
最直接的坡面外凸作法,是直接裁切比原本打磨後側坡長度更長的細膠板,運用其厚度將一側邊沿著裝甲襯外側邊線貼墊出延伸量。膠板的厚度除了單片貼附的手法外,也可以用多重積層的重複累進法創造出目標厚度。
之後只要運用表面打磨削去表面與底面額外突出的膠板邊角,就可以在保持坡面斜度一致下創造出適當的造型。
如同實際人類的大腿並非是銜接臀部處為最粗的特徵,位於大腿腹的造型是整塊裝甲後段坡面最為突出的一處、同時也是細拆造型干涉最多的部分
使用超薄膠板上方貼上方塊膠條的同時,底面多出來的薄板區域可以當作鉗夾固定方便持握的區域,可運用夾子的邊抵住膠條邊緣提供額外的結構強度,便利打磨或整面於平面磨剉的進程。
慾完成向外突出的新坡段並和舊坡底邊整合,大頭老師取用CG粗模疊合攝影和設定稿角度,確認其額外延長的坡底總長。
以此坡底總長切取同長的方塊膠條底下貼上超薄膠板逼近腿殼厚度,採近似原始基層的手段來重置整段坡面其磨剉刪除的面僅只達到形成平坡為止,後續須與腿殼整合後配合假組傾斜和填補補土來進行額外再修
粗樣可參照下圖。
之後,截斷原本充作夾子固定冗餘的超薄膠板,得到實心三角柱的造型。
從圖中紅色框起的倒角旁側還多了一層次的轉折得知,修整面時的打磨勢必要分成兩段以不同方向磨剉才行。打磨時,請務必規劃好屬於自己最順手的方向來施工;活用假組部件強化與補土可回補整修等特點,徹底熟悉多段面的打磨吧!
進一步,為了創建同時和上下兩階坡面相接,各有不同坡度的斜面基礎,借助前述CG粗模─實體假組圖片─設計稿加上平行線標註的同角度疊圖得出上下段延展的施作評估
運用超薄膠板三角形直接立壁銜接於三角柱兩側,接著使用下圖補土壓印構成轉角段落雛形。由於只是粗造型還需在後續步驟中進行造型補正,為了減少製作的困難,老師採用左右兩側腿殼上下坡全複製─四個同等大的超薄膠板三角形─進行坡面創作。
待乾燥硬化後,借助前述評估的延展所需的數據和感覺,同樣配合適當的攝影角度和軟體疊合術得知延展落點。
注意:此處的坡面並不完全與最初的腿殼坡底完全平行。其用意是創造出新坡面非平行的收斂造型,使設計稿的特徵還原。詳細的對應位置仍需要多次於平面排列測試後才得以知曉。
經確認無誤,便可以對切出斜角的腿殼零件和延伸坡零件兩件相夾、內部留有空隙的溝槽處灌注瞬間膠補土。不要忘記對輔助平面的桌面或超薄膠板表面提供瞬間膠補土沾黏保護!
最後,在假組輔具的協助下打磨精修出概念稿中驚人的多層次造型、確認彼此鏡射狀態正確無誤。在此老師特別提醒動手做的朋友們:位於中坡延長下段的倒角是二段倒角而非上端的一段到底與坡連結,需額外改變打磨方向並小心迴避頂面造型的損傷。
相較於【上身製作篇】的正胸甲有著過激的弧度,腿殼正面凸顯造型的弧度不大,是工序較少、製作難度相對較低的構造。
切除後的假組箱形結構強度不若過往,蒙皮時,請盡可能避免由單邊往另一側帶有拉扯風格的蒙貼方向。
在多次整修與鏡射調整的過程中,大腿腿殼左右側的總面積會難免縮小些許。在進行後續的蒙皮作業前,應檢查口形立壁與大腿前緣左右側坡面內襯是否產生任何交點。無可跳過此節;反之則如上圖概念,視情況拆開箱體,切除恰當比例的突出面預留蒙皮固定用內襯通過的厚度、重新回組借助立壁和通穿的假組棒來支撐箱形。
首先,取用兩片一大一小的薄膠板於點入瞬間膠固化前沿著左右襯殼前沿的弧度壓出弧面;乾燥定形後取下。
理論上,大腿左右襯殼的前緣理當是完全平行的。如果拆下後發現放置於平面時的膠板頂與底邊無法平放帶有扭曲特徵時,就應該回頭進行鏡射檢修。注意!這是較無痛校正的最後機會,一旦封閉、製作的公差就必須動用更大的功夫彌補!
雖然膠帶與膠板的步驟並沒有強制的先後,但因為檢查鏡射用硬面比較間單的因素,故老師推薦以膠板優先,確認造形無誤才改用膠帶勾勒特徵。
接著使用紙膠帶以同樣手法覆蓋在裝甲邊緣,以鉛筆刮擦出嵌入用的邊緣輪廓。
先校正後裁切硬面製作弧面和式大小的膠板有時會因為熟練度的不足而無法在弧面邊緣加工出足夠筆直的切痕;如果擔心有這個問題,不妨放棄校正面的弧面雙層膠板,直接將膠帶貼在全新的單板上預留頂端的冗於後複製一次形成兩片等寬的長板,然後重複一次弧面膠板的強固動作。
將膠帶貼如上圖附於硬面的二疊定形弧面膠板上,然後將多餘的部分裁去。接著按下圖手法,沿著裝甲前緣弧面邊緣點上瞬間膠予以固定,配合假組棒左右二側推入的PC零件維持夾壓的施力,完成第一層蒙皮。
雖然內文沒有提及,但為了方便以鉛筆繪製中軸點,會建議把前一張圖(上一節最後一張圖)的冗餘突起先行截斷使之和左右襯殼的頂端切齊。
在直接貼上第二層向腿殼前方延伸、用以補償造型打磨和強固裝甲連結的膠板前,為了後續鏡射校正的需求,須先針對現有的殼正面裝甲內襯的上下兩端以游標尺取量長度,除二後用鉛筆標記在正裝甲頂底二側的厚度面上,做出中軸所在的位置
選取一片明顯輪廓大於當前腿正面裝甲的薄膠板貼附於前端,以中軸錨點搭配當前第一層蒙皮後的腿殼裝甲三片黏貼縫交界點,在第二層蒙皮的基底膠板上透過十字交叉線和T字尺拉出中軸。完成後可得下圖。
第二層蒙皮基底經粗修符合腿殼當前輪廓後,準備貼上延展後度的膠板。
為了後續小腿殼裝甲和內構彼此能在三維空間彼此擁有相對應錨點,這條不容易受到打磨過程與檢查用的簽字筆塗布而完全消失的中軸線將由兩片略大於大腿裝甲左右半寬和弧全長的膠板來拼接創造
中央的裁切壓印痕則配合染黑的瞬間膠點上。
之後可參照下圖圖序,裁去冗邊、打磨正面的裝甲連續倒角坡面 (包含上端與左右側)後,腿殼的蒙皮到此告一段落。
在最初的設計稿繪製階段,原案的作者先生和機械設計的獅子心老師針對可動進行了一系列的討論。
考慮前裙甲無可避免地會增加腿部和髖部彼此之間的干涉複雜程度、機身的構造想要表現宛如騎兵軍裝的褲感外觀,故巴力最終以最單純的髖部設計定案,好讓製作的大頭老師自由地視教學撰寫需求進行額外的機構擴增。
雖然說「單純」,但作畫上為了創造出腿殼獨特的起伏並凸顯出根元處跨下的布料轉折感,巴力還是在腿與骨盆交界處的大腿連接球形關節處做出了內收的起伏特徵。
為了凸顯殼頂面的平行於左右襯殼頂端倒角內襯線的裝甲面,最簡單的作法便是將腿殼倒轉置於桌上,取量內襯長寬切下填入的裝甲膠板後,配合其他膠板堆疊出適當的厚度併用瞬間膠補土進行接著
乾燥後拆下的成果可見下圖。
雖然當前並無實質的座標參考點,但從CG粗模1:1列印的圖紙、概念稿和零件放置的視覺感來衡量,三併膠板的上二片對稱膠板的高度數值應明顯短於【臀部製作篇 PART 1】中的骨盆框架底到腰環基座平面的最短處、才不會發生機構的干涉
經直接量取前一小節的填入膠板厚度當作立壁底座所需的切齊高度後,以染色瞬間膠標示中軸的三併膠板拼接出遮蔽關節的裝甲施工面、並於其邊上以膠條進行框圍。
配合假組膠的手法將此片檔板 (或點上極少量的瞬間膠) 暫時固定於裝甲頂面的嵌入平面處,以下圖形態確認當前規劃的造型符合預期。
接著拆下該片檔板,針對倒角特徵進行切除和膠板補加
移除頂邊左右側的轉角後,如同【腰部製作篇】02的翻模死點補正細節,補上頂邊的坡面後再配合切角重圍膠板和壓印法,於施加打磨後造出內側的倒角造型
本處與該篇較為不同的是─因為頂邊坡坡長短、凹槽很淺不便壓印修整,故老師直接切取超薄膠板覆蓋出坡度後,點入瞬間膠補土固定
接著重新回組零件(考慮強度,這次只建議使用少量的瞬間膠固定)、打磨外框厚度使之能與腿殼左右的頂倒角整合。
確認鏡射和外框坡面整合表現無誤後,再次拆解檔板、移除三拼膠板中央區一部分的面積形成簍空。其挖空的用意,在於預留球關節前緣的覆蓋整合造成呈現。
不厭其煩地再次點膠立壁。經過反覆的組起與拆解,累積的瞬間膠和少量的補土能減少零件之間的縫隙,透過快速的修飾便能夠掩蓋兩件在封閉前實為彼此分離的狀態。
最後,取簍空挖孔的數據向外擴增數釐米,以雙併的方式製作帶有中線的膠板貼在框前的平面完成造型並加固。後續大腿殼零件的再加工,則在【腿內機構篇】與【複製零件篇】有縮敘述。

次回的【腿部製作篇】:小腿殼前篇─活用膠板立壁與壓印、打磨與支架手法互補;更多的鏡射、細膩的多重補土膠淋造型的規畫,滿彈(ダム)的小腿肚、現在、全力發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鑽磨誌》
《鑽磨誌》
暱稱SAM (Self-Assembly Modification的縮寫)。成立於2014年,結合企劃、原案、設計、插畫、原型製作與其教學,探索想像固著方式邊疆的跨領域的社團與創作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