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腿部製作篇】13:足踝與腳掌的建構 後篇

更新 發佈閱讀 20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活用立壁、多段壓印與澆淋技巧,佐以打磨和鏡射檢驗等方法,巴力指標性的腿部修飾、高跟的腳掌在前回的製作中以前後兩段夾組PC零件的形式完成輪廓。在借助實體零件群的定焦數位攝影輔助下,足踝的機構將由預期的區段空間決定─製作在本回進入尾聲。

raw-image

如果是熟悉鋼普拉模型結構的朋友,在前回的PC-001-3出現時便應該感到不對勁:球臼形零件代表頂端插入的球棒擁有自由旋轉的空間,這意味著腳踝的可動已經在腳掌製作階段就被決定─既然腳踝在原設計已是球形,為什麼不依賴半切可轉動的構造搭配軸棒創造出多段的迴轉空間,而要多此一舉的做一個沒有實際功能的關節,然後用上其他零件來產生可動?

raw-image

追根究柢,17公分級的巴力因生產適性的考量,使用了較厚的膠板製作殼層、大幅減少了內部空心的體積。在此前提下,若堅持採用小於裝甲內襯而深入的真球形多段轉動構造,除自我限制踝關節對腿長比例提供的修正量外,更無法迴避關節與小腿內壁裝甲摩擦導致的掉漆問題、一併增加轉軸磨耗後的保養麻煩、甚至增添過小殼層零件在各個階段中的軸棒連接點強度的顧慮。
總而言之,巴力的假球踝關節提供了小腿內中空區的遮蔽、彈性的原型製作規劃、生產性與上色後把玩體驗,就算犧牲了可動儀態中些許的自然感,也仍是利大於弊。若讀者仍想實作真球形半剖關節,老師建議各位參考【腿部製作篇】0405二回,配合鋼普拉的結構來嘗試─我們歡迎您的分享。

raw-image

在踝決定使用假球關節後,以當前全腿數位零件排列預估的踝間隙數據為基礎,大頭老師前往手工藝品店購買了適當直徑的塑膠珠作為加工的材料。

raw-image

如同在弧面裝甲上以徒手 (或尺規) 配鉛筆繪製規劃、紙膠帶取形後複製出賽璐璐輔助板的刻線法,欲完成漂亮且左右鏡射對稱的環狀刻線加工,則需自製能安置球型零件、平放刀片好旋轉操作的平台型輔具。
一切由游標尺量測塑膠珠自帶貫通球心的串孔徑,逆推並標示出通過球心的半切軸線起頭。

raw-image

確認半切軸 (同時也是中線) 後,若只是單純地將球型放在載台凹口中仍有自由旋轉的可能,為了減少後續設置連結PC零件與機身的軸棒步驟、並避免上述不安定干擾刻線的施作,大頭老師以等同PC-001-10號件內長方口長邊的數據做為貫通串孔再拓寬的施作依據 (原因請見後段),並插入恰好可卡住的方型膠棒當作臨時的固定。

raw-image

接著取比球直徑略寬的膠管,將管面整平後在頂端用瞬間膠貼上開有球直徑圓孔與容納串方棒空間而截斷的兩片膠板,調整對應的的板高至半切軸線下預留下刀厚度的些許,即可完成最初的輔具。

raw-image
raw-image

在雕刻中環刻線的基線時,老師建議手持整個輔具並以指尖壓在球面固定、將薄刃壓在平板上沿球面輕推出凹痕。
完成基準線後解下輔具,只要依序用三角挫刀邊刃與雕刻刀 (有些人偏好鷹嘴刀) 置入槽口內以單次下刀單一方向的手法拓寬,即可得到近ㄩ口樣、形成充作偽關節視覺上和連結軸搭配的中環寬槽。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為了豐富球面的外觀,創造出宛若真的有內軸貫通固定以供兩半球旋轉的樣貌,所以老師會在串珠的左右側各自追加較細的刻線。與基座平面相同,邊緣的環狀刻線必須有良好的施工面才能與中環線 (拓寬後也可稱為中環槽) 平行。

raw-image

要達到此一目標,老師依循著一開始鉛筆在串珠兩側打好的基礎草稿,選擇適當的膠棒在基礎平面上向上砌出左右側同高也面平行的放置架。

raw-image

在此同時,取用文具店的圓孔板尺在墊高後的新平行點上放置,選擇喜歡並能恰好齊放的洞口 (若高度不足可墊入新的膠板調整平面高點) 的孔位。確認欲刻邊環的圓形直徑後,將砌高的膠條與基座平面點膠貼合、乾燥後才能承受加工的施力。

raw-image

只要再次將圓孔板選定的孔位疊上堆高的新平面,在手持夾緊塑膠珠的情境中,持握著以模型刻針 (或針形雕刀) 壓環繞圈,就可以獲得邊環的細節。至於是否要考慮刻意切開球面創造出L形段差,則在未來最後的機身造型收尾中再行補充即可;方法同樣採用循序開寬的方式壓刃,唯一需注意的是弧面起始的基礎線深入結構的方向性和開出的溝槽方向不一定相同,必要時還需要透過其它輔具來校正。
完成的成品如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如前面所提及的顧慮,偽球關節於小腿側的球形會被削平,以避免不必要的零件接觸和可動增加維護的麻煩。在取得有著基本輪廓的串珠後,只要將珠推到方棒的邊緣直接擠入當前無構造的小腿下段開口,就能用鉛筆環繞標示出球形的削除量、決定PC件的設置點與可用空間。

raw-image
raw-image

如果只是單純的打磨或者切削,不免會因為球面的弧形問題留下需要修整的破綻、而且可能會在多次加工期間損失更多不必要的體積。

raw-image

以減少不必要損耗為前提,老師建議在取下加工過造型的塑膠珠後,依照實際押入後用鉛筆沿著球面做出的削除估計線道保留球體遠點的垂直交點最長線長,決定要運用多少膠板/棒砌出打磨輔具的框高。
該打磨輔具的構造十分單純,僅在等同開口直徑的短圓棒垂直立柱在膠板平面後,以墊高後彼此平行的板棒組繞出最小內邊相距等於球直徑的口形框即可完成。

raw-image

使用時,把串珠直接置入口形框內確定穩固後,直接以電動磨砂輪或大型挫刀逐步下磨,直到恰好挫到提供基準點的框為止。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接下來的連接件安置步驟中,因為同樣使用串珠本身自帶的貫通孔,所以並沒有明顯的絕對先後。請依照自己喜歡的步驟施作即可─此處是老師自己最順手的安排法。

raw-image
raw-image

取用市售的透明圓珠搭配等同拓寬後的串孔直徑的膠管,插入銅棒後點膠固定。為求上段口形插槽、PC-001-10插入的板塊設置便利性,該空心膠棒 (圓管) 的長度略短於球直徑數據些許最佳。
同是便利性的考量,時可在銅棒上標示出插入球臼接點所需的總長,在不與結構完全黏死的情境中,待膠乾燥後抽出作下一小節用。

raw-image
raw-image

承接前段,取PC-001-10內口等長與寬適宜的膠板 (厚度不足可用堆疊黏貼積層獲得) 在一側開出恰可塞入銅棒的凹口,在平面貼膠帶的桌上以膠帶固定出邊線平行的狀態後,於插入的凹口內注入瞬間膠補土固定。乾燥後經些許打磨,就能得到完美的柄棒外觀。

raw-image

之後重新插回上節的球臼插槽端,視破綻程度補點上少量的瞬間膠補土、同樣經過修整後,就可以得到下上連結的偽關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稍微將時間點拉回前段偽球關節尚未加工的評估期間,在嘗試將球塞入構造並標記削除線的同時,也要記錄向上削除的最高點長、作為內部設置最佳無破綻點的PC件向小腿內裡延伸的底側點,標記於小腿後半鰭片與簡易內購連動的平面上。

raw-image

由於我們已經知道PC-001-10號件的基本各項數據,以內口兩對角線交叉等同球心所在的中點為起點、串珠球半徑為該PC件圓軸安裝點中央到簡易內構襯板的距離,就能決定適當安裝用的ㄈ形件三段膠板該有的各項數據。
三段膠板以拼接沾黏的方式固定後,便可以在膝裝甲PC固定件用的膠板箱外如下圖延伸貼上一段增厚結構的轉角立面輔助下,轉垂直貼立在小腿簡易內構的底平面上、藉此填滿內部大部分的空隙來改變配重與強化構造。

raw-image
raw-image

一如往常,為了能提供PC件旁側的圓柱形嵌入咬合所需的接觸面,使用瞬間膠補土配合PC零件棒壓印塑出弧口實屬必要。
至於位於小腿前側裝甲處額外設置、防止圓柱嵌入咬合後的PC件滑出的止停板,則依照個人喜好決定是否安裝。

raw-image

考慮巴力屬於商品用原型,老師採腿殼裝甲當初鏡射兩側的內襯為基準面,借助假組標記貼附點後,採簡易內構上成雙平形的ㄈ字安裝點在凹處同間格距離的方式堆疊膠板、平行設置。集成組裝的雛型如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注意:由於翻模時,小腿殼在脛骨處有刻意開孔貫通的關係,所以複製有顯著的方向性存在 (以腿殼ㄇ形的剖面為複製基準方向)。為了使生產不會因為死角而導致成形不完全,位於前小腿裝甲板到PC件止停擋塊間的空隙,將在後續腿部造型細節修整完畢後才填入補土封閉

raw-image

由於足背的製作時機沒有太強的時序性,考慮其與小腿、踝前側裝甲的修形有較直接的關係 (特是後者將設置於足背上),故我們決定將內容置於偽球關節完成後的段落。

raw-image
raw-image

前回腳底板的雙拼中軸線製作法相似,大頭老師直接取用實體的腳掌量測數據配合內嵌底部的接觸面起伏,先用膠板搭配少量的瞬間膠補土完成簡易的折曲板狀分件、然以鉛筆在腳掌前段件便弧面的分件交界處立壁上勾出腳背所需的形變提示。

raw-image

接著以踝關節下段PC件容納箱形前段與腳掌即將固定的立面作為引導輔壁,補貼出箱接觸面的膠板。取下將凹口填入的整體輪廓壓在大片的膠板上、用鉛筆描出作為打磨指示用的中線頂板後切裁,立於正中雙併的拼軸上方。
之後同樣採用多次反覆澆淋瞬間膠補土的積層工法堆出想要的粗胚,運用數位攝影鏡射檢查法搭配相對明顯白色膠板構成的中脊線打磨指示,完成多層弓起宛如穿入高跟鞋樣貌的足背。

raw-image

為協助決定踝關節下段的PC零件箱形和腳底板兩件未來的定位點,老師決定在腳掌、足背與踝關節箱三件交界的區域設置凹槽與突起的嵌合扣狀機構,提前替未將會透過上膠而一體化PC件箱形前段與腳掌的二件做好應對的規畫。

raw-image

借在塊狀的足背內襯平面上沿中軸在當前三件的交界處鑿切的凹口,老師同步配合凹入量削出膠棒可嵌入的體積、並在押嵌的同時借助足背靠PC件前段箱形的壁面點標記裁斷邊緣處。

raw-image
raw-image

透過上圖假組的方式,在膠棒對鞋底內襯的接觸面點上瞬間膠後貼附、借立壁切斷造型取出多餘的膠棒。斷除尾段後固定的成果展示於下圖: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經腳背打磨後,衡量原設計正面呈現的「如同人穿在鞋子中自然露出足弓」的細部造型,同時替經翻磨或上色後的零件預留可拆卸的便點,老師決定以刻槽造型加以還原稿件、並追加適切的衍生功能。
本處的施作時間可與槽扣凸點同時併行,也能事後補作。

raw-image

詳細的方式可參照過去在多層膠板構造上鑿出凹槽的防火線法。
類似刻線的規劃,先在乾燥穩固的足背分件上以鉛筆規畫好鑿去的邊緣路徑、使用紙膠帶複製後轉到透明賽璐璐板上切出想要的造型後壓邊以刻針勾出凹槽,再用雕刻刀推邊修出內凹如下圖的平面即可。

raw-image
raw-image

僅遵守獅子心老師在概念稿上正面的表現、並考慮修出貫通足背區塊與偽踝關節連動的設計有連接上的困難,巴力的踝前擋裝甲造型採用以腳背頂端開出槽口供支撐架插入的簡單同步可動構造還原了圖稿中內凹後的平面設計。
如果踝關節考慮自製真球形關節的朋友,此處不妨可與上下固定的軸棒轉軸整併─雖然會使製作的步驟大幅增加、也會新增許多結構的弱點,但對於儀態的呈現大有幫助─這也就是為什麼MG規模的組裝模型就算無可避免的妨礙可動,仍多會將前擋裝甲安裝點與球形多重轉軸關節增加接點的原因。
兩種手法各有優缺,我們竭誠歡迎自製的愛好者們分享結構設計的經驗與心得!

raw-image

雖然構造相對中腰曲折又外擴的造型簡單許多,但兩者基本的接面斜切貼合─蒙皮的概念是完全一致可相通應用的。

raw-image

首先是使用膠條墊出中間間格、運用膠條兩面彼此平行的面貼上各自雙拼中軸鏡射複製的梯形 (兩片鏡射的直角梯形以垂直邊對貼展開就變成了等腰梯形),構出蒙皮用的框架。
接著運用等腰梯形的兩邊長裁出對應的長方型膠板,點膠貼在蒙皮的輔助支架上;利用銼刀整平膠板因厚度突出等腰梯形頂與底突出的冗料,便可以直接在短頂上固定前擋側的膠板、並對運用兩坡的斜面輔助修出外開連續的ㄇ字造型。
三步驟全完成後,使用鉗子撤下靠外側的梯形蒙皮支架留下位於中央的構造,就可以形成下圖的零件造型:

raw-image
raw-image

而為了表現前擋帶有些許弧度的造型,則可另外在外部的平面上沾滴上及少量的瞬間膠補土進行向上增厚,利用圓形打磨棒、弧型打磨板或打磨海綿的輔助,修飾出下圖的樣子:

raw-image
raw-image

反向運用前段槽扣凸點的概念,前擋裝甲的塊面將以固定栓插入足背上設置的槽形式立於造型之上。

raw-image

製作固定栓的凸段時,大頭老師先以懸空比對的方式決定前擋裝甲對小腿、腳掌所呈現的斜度與距離。
由於固定栓夾留於擋板中段強固的平面在裁切可填補兩零件空隙的多轉角的厚膠板太過麻煩,所以當呈現法決定時,則直接從長方型膠棒上切下與足背同斜度面的梯形段、放置在膠帶包裹隔離的板上配合同樣隔離的棒填入瞬間膠補土、壓出上圖中對擋板的連接造型。

raw-image

之後只要與帶有中軸標示的支架板切齊中線貼合,就可以完成固定前擋板的支架。
至於對應足背上的內凹與平面呈現,則在刨鑿出約略的粗凹點後,反過來用膠帶包裹並用內平面的中軸切齊灌注腳背高點的軸線膠板,向下配合補土壓印出合適的槽供安裝使用。

raw-image
raw-image

確認無誤而不反悔外觀後,則針對轉折處施作倒角打磨。
順帶一提,經評估安設後的可動減損在可接受的範圍下,老師會建議盡可能使支架的坡面不要凸出腳背高點處太多,讓兩面自然切齊、減少視覺上不自然的破綻。
至於設計稿上向外延展的翼狀裝甲面,則在第一階GK複製後,取複製品用刻刀刮出凹槽、讓點膠的厚膠板插入強固成形。

raw-image
raw-image

雖然魔法具現的巴力不像是一般機動戰士會在腳掌底部存有噴射口等機構,但為了呈現「如同穿著馬靴一般」的造型,鞋底的抓地紋路雖然做法簡單,卻絲毫不得馬虎。

raw-image

首先如上圖,老師用鉛筆打稿,粗略地勾勒出想像中的鞋底紋路。

raw-image
raw-image

接著針對前段與箱型整合時可能潛在的打磨損失與放置不平點在底側貼上超薄的雙拼中軸膠板,並沿邊切出象徵斜底存在的垂直外框。這段非常薄但存在的直立壁將提供游標刻線尺鑿出防火線所需的安定面,仔細的微調尺刻、壓出如同下圖可供雕鑿內削指示的線構。

raw-image

後續繁瑣的推鑿─再刻線─加深鑿入的步驟就不再贅述,完成後的鞋底紋路如下:

raw-image

至於鞋弓與底交界處凸出的造型,則是唯一採用與本段顛倒的順序:先切入後重新填上膠板構成的。

raw-image

至於鞋弓彎弧上的造型則沒有如底部那麼複雜的加工,就只是借助尺筆規劃走線後,直接補貼硬質膠帶充作臨時輔壁、採一般弧面刻線而成的紋理。

raw-image
raw-image

全腳底紋路處理完畢的樣子如下:

raw-image
raw-image

經過本回前半完成偽球關節、並將腳掌整合成前後夾組扣入PC零件的兩件對夾箱形構造後,當初需要依賴整腿比例足跟刃與連動的鰭片構造有了正確的實體比例,現在是加工收尾的時刻。

raw-image

取用與腿後跟現成的數據,基於概念稿的造型將雙拼長方形膠板切出L形缺口後塞入現有的空口內,以鉛筆大致勾勒出向外些凸出的草稿線。修除多餘膠板的基礎樣貌如下圖所示,該板要進行如同膝刃相同的加工步驟─先兩面刨出倒角、再延長性的接上馬刺概念的刃形。

raw-image
raw-image

由於機身比例縮小到1/100後,要呈現腳跟這樣高密度又要保持一定厚度的鰭片群在GK複製與玩家塗裝上有困難,老師便取巧的將左右兩側的鰭片面板刻意取量出能恰好填滿中鰭旁邊空隙的厚度,沿著中鰭倒角內收段落末尾轉平形面處並貼,並於各自裸露的單面削出單面的倒角,創造出擬似三片並排的構造。

raw-image

這樣編列的情況就不需要額外針對之前鞋根預留的空槽追加任何卡榫就能單靠接觸面積的摩擦力咬住零件;同時內縮兩側的鰭片低點會略嵌於實際鞋根的兩側輪廓,就能在大多數的角度─除正後方例外─藏起假的緊密鰭片的事實。
安裝起來的樣子可參考下系列圖: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在前段踝關節裝甲前擋安置的設計中,由於並不是採用真正可讓擋板活動的機制─擋板會隨足背對嵌入PC球臼造型的對應點而跟著連動,故無可避免的還是會發生些許的干涉問題。
最初的干涉情況如下:

raw-image
raw-image

雖然低可動保證了機體不會在未來真的軟腿的同時往前過度傾斜而摔倒,但損失的可動量仍超過預期,且對妨礙腰身仰、斜骨盆前凸、雙腿後斜具備高張力的「海馬瀨人立」擺設,難免得進行相關的補救。
慶幸的是,因為當初腿部在概念稿中留有被遮擋的視覺空白與繪製時透視難免的模糊地帶,所以還可以透過削除部分小腿正面底段的些許裝甲、進而爭取踝關節零件在腳掌上抬動作中的位移所需的空間。

raw-image

考慮到直接憑感覺切除修整多層膠板與補土堆砌的原型失手會有不可補救的影響,所以當這類的補救構型變動發生時,都應該盡可能先以GK簡易複製技術生產無修正的造型,再用複製品進行調整評估。
當初評估的切口類型如下。

raw-image

依照右側的外型,後方觀看的樣子無法保證與概念稿近似且容納的深入量不足;故左側成為最終定稿的樣式。後續如打磨出偽球形所需呈現的凹弧與踝前擋裝甲兩側延展飛簷的安設,都以複製品進行加工─原件便成為「最終出錯修正防線」的存在,不會實際參加產品量產。
修正後,允許同時往側邊與向前上提的幅度增大,不但能擺出RF展場中首日使用海馬立、同時替二日的高跪姿細節爭取了適當的空間。

raw-image

2021元月,決戰下推引出式髖關節!
萬眾期待,借鑒MG新世代機構並調整生產適性、運用PC零件和機身裙甲隱蔽破綻的高跪姿骨盆驅動干涉終極手作解決方案,即將到來!

巴力線上第三期預購即將進入尾聲,請點選此處超連結、掌握可能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鑽磨誌》的沙龍
36會員
56內容數
對模型技術渴望更上層樓、對原型世界充滿想像、對創作實踐懷抱憧憬? 由創作社團《鑽磨誌》企劃,小說「世界最高最強(化不可能為可能)的結婚」一作的主角機「魂殼裝攻 巴力」,現在準點整時超越次元、完全無欠地與製作攻略一併抵達!
2020/11/29
穩固的自立於大地是原型製作技術掌握的總考驗、也是模型玩家必須獲得滿足的關鍵─透過對機身重心的估計、當前可動期望範圍的安排,如何規劃適切的腳掌造型、鞋跟高度並營造機身比例的視覺修飾感? 迎向把玩與可動極限的高跪姿製作挑戰,現在,於嶄新的腿部製作篇揭開序幕!
Thumbnail
2020/11/29
穩固的自立於大地是原型製作技術掌握的總考驗、也是模型玩家必須獲得滿足的關鍵─透過對機身重心的估計、當前可動期望範圍的安排,如何規劃適切的腳掌造型、鞋跟高度並營造機身比例的視覺修飾感? 迎向把玩與可動極限的高跪姿製作挑戰,現在,於嶄新的腿部製作篇揭開序幕!
Thumbnail
2020/08/31
超弩級聯合製作篇、到著! 「二段可動式膝裝甲的製作與造型修飾」與「雙轉軸膝可動關節的腿內構與造型整合」二大完結篇章,終於在睽違兩個月後畫下句點。 借助零件彼此的干涉決定製作的順序,發揮瞬間膠補土灌注的特長與膠板搭建可預留的中軸對稱系統,完整呈現機構連動與密緻細節的膝部製作最終章、你絕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0/08/31
超弩級聯合製作篇、到著! 「二段可動式膝裝甲的製作與造型修飾」與「雙轉軸膝可動關節的腿內構與造型整合」二大完結篇章,終於在睽違兩個月後畫下句點。 借助零件彼此的干涉決定製作的順序,發揮瞬間膠補土灌注的特長與膠板搭建可預留的中軸對稱系統,完整呈現機構連動與密緻細節的膝部製作最終章、你絕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0/06/30
在「雙轉軸膝可動關節的腿內構與造型整合 後篇」到來前,為了減少分件留下的造型斷點、設計止轉的停點與串聯複數零件以利腿後續的加工,製作的篇章、突入分歧的番外篇! 如何拆解複雜的造型成簡單構型進行個別加工?又該怎樣安排製作的流程減少干涉的發生?補土澆淋積層的完全型、盡在本回登場!
Thumbnail
2020/06/30
在「雙轉軸膝可動關節的腿內構與造型整合 後篇」到來前,為了減少分件留下的造型斷點、設計止轉的停點與串聯複數零件以利腿後續的加工,製作的篇章、突入分歧的番外篇! 如何拆解複雜的造型成簡單構型進行個別加工?又該怎樣安排製作的流程減少干涉的發生?補土澆淋積層的完全型、盡在本回登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轉折、弧面與上下件延伸的一次到位! 隨著製作的進行,帶有底邊轉折、上層弧面變化與厚度不一的側裙甲進入全新製作的階段。活用過去登場過的紙樣評估、借重膠板熱烘打底基礎弧度並配合適當的樣板支援,瞬間膠補土澆淋不沾黏的新施工方式、油土支撐面的應用,盡在此回!
Thumbnail
轉折、弧面與上下件延伸的一次到位! 隨著製作的進行,帶有底邊轉折、上層弧面變化與厚度不一的側裙甲進入全新製作的階段。活用過去登場過的紙樣評估、借重膠板熱烘打底基礎弧度並配合適當的樣板支援,瞬間膠補土澆淋不沾黏的新施工方式、油土支撐面的應用,盡在此回!
Thumbnail
送別2020! 在足踝與腳掌建構的後篇,大頭老師將帶領大家活用生活中勞作的塑膠珠與圓孔板,配合基礎材料的膠管和膠板,製作球形圓刻專用的治具、並在小腿殼的集成輔助下製出難以直接辨識功能性的偽關節。 延伸前篇所留下的修整課題、可動克服,年度最末最大級的製作內容,燃燒著熱情替2021揭開新幕!
Thumbnail
送別2020! 在足踝與腳掌建構的後篇,大頭老師將帶領大家活用生活中勞作的塑膠珠與圓孔板,配合基礎材料的膠管和膠板,製作球形圓刻專用的治具、並在小腿殼的集成輔助下製出難以直接辨識功能性的偽關節。 延伸前篇所留下的修整課題、可動克服,年度最末最大級的製作內容,燃燒著熱情替2021揭開新幕!
Thumbnail
穩固的自立於大地是原型製作技術掌握的總考驗、也是模型玩家必須獲得滿足的關鍵─透過對機身重心的估計、當前可動期望範圍的安排,如何規劃適切的腳掌造型、鞋跟高度並營造機身比例的視覺修飾感? 迎向把玩與可動極限的高跪姿製作挑戰,現在,於嶄新的腿部製作篇揭開序幕!
Thumbnail
穩固的自立於大地是原型製作技術掌握的總考驗、也是模型玩家必須獲得滿足的關鍵─透過對機身重心的估計、當前可動期望範圍的安排,如何規劃適切的腳掌造型、鞋跟高度並營造機身比例的視覺修飾感? 迎向把玩與可動極限的高跪姿製作挑戰,現在,於嶄新的腿部製作篇揭開序幕!
Thumbnail
拉近想像與現實的距離! 目標媲美塑膠射出成型模型的高可動腿部,奠定未來造型與機構表現件必須的基礎回─活用膠板與棒的垂直立柱與汽車補土壓印技巧,使用夾件安定結構、充填部件內部空洞增進零件咬合力代表的開發中篇,到著!
Thumbnail
拉近想像與現實的距離! 目標媲美塑膠射出成型模型的高可動腿部,奠定未來造型與機構表現件必須的基礎回─活用膠板與棒的垂直立柱與汽車補土壓印技巧,使用夾件安定結構、充填部件內部空洞增進零件咬合力代表的開發中篇,到著!
Thumbnail
面對具備中隔板分成上下段落又彼此干涉的段落造型隔板,上通膝蓋、下達腳踝又前推膝裝甲的小腿內構,究竟該如何規替預留未來施作的空間、細緻的呈現複雜的造型? 大腿摩擦力咬合式簡易內構的延伸,舉一反三,製作的變通與更多細節的提點,盡收小腿內構回中!
Thumbnail
面對具備中隔板分成上下段落又彼此干涉的段落造型隔板,上通膝蓋、下達腳踝又前推膝裝甲的小腿內構,究竟該如何規替預留未來施作的空間、細緻的呈現複雜的造型? 大腿摩擦力咬合式簡易內構的延伸,舉一反三,製作的變通與更多細節的提點,盡收小腿內構回中!
Thumbnail
和近全數位可直接規劃外殼輪廓到內軸棒插槽的鋼普拉不同,手工製作的巴力必須由外向內規劃零件集成的布局,才能賦予散件組裝的能力。 緊接而來的腿部製作五連章,大頭老師將沿著大腿、小腿與膝關節的順序展開教學─如何借助干涉判定確認順序?要如何整合內構與外部造型的漸變?距離站立大地的目標、迎接全體的中段!
Thumbnail
和近全數位可直接規劃外殼輪廓到內軸棒插槽的鋼普拉不同,手工製作的巴力必須由外向內規劃零件集成的布局,才能賦予散件組裝的能力。 緊接而來的腿部製作五連章,大頭老師將沿著大腿、小腿與膝關節的順序展開教學─如何借助干涉判定確認順序?要如何整合內構與外部造型的漸變?距離站立大地的目標、迎接全體的中段!
Thumbnail
說起機械人的造型,位於肩、髖和踝常見的球形關節總是令人印象深刻─但市售現成的套件和定規卻時常限制了製作的想像。該如何快速的加工、突破現成的拘束? 從粗分件規劃起始,透過膠棒、膠管與膠板堆疊、立柱與組裝集成,延展【上身製作篇】寶玉的車床/簡易車床加工技巧,毫不藏私、製作的極意,在此完全解放!
Thumbnail
說起機械人的造型,位於肩、髖和踝常見的球形關節總是令人印象深刻─但市售現成的套件和定規卻時常限制了製作的想像。該如何快速的加工、突破現成的拘束? 從粗分件規劃起始,透過膠棒、膠管與膠板堆疊、立柱與組裝集成,延展【上身製作篇】寶玉的車床/簡易車床加工技巧,毫不藏私、製作的極意,在此完全解放!
Thumbnail
造型、繼續前進! 繼承了前章大腿殼系列的基本技巧,將操作聯合更上層樓!如何從設計圖中取樣相似構造統合、活用補土與膠板適合的減法製作優勢,聚合箱型、進氣葉與漸變自由弧度坡等多重造型,全於本回完成!
Thumbnail
造型、繼續前進! 繼承了前章大腿殼系列的基本技巧,將操作聯合更上層樓!如何從設計圖中取樣相似構造統合、活用補土與膠板適合的減法製作優勢,聚合箱型、進氣葉與漸變自由弧度坡等多重造型,全於本回完成!
Thumbnail
承接前回、大腿裝甲的製作進入集成與精修的篇章! 面對複雜的精修需求,該如何活用假組冶具提供的快拆便利性、分析造型關連並一一攻克製作的難關?完整解構概念造型付諸實踐,多段連續的【腿部製作篇】:大腿製作系列、迎來堂堂完結!
Thumbnail
承接前回、大腿裝甲的製作進入集成與精修的篇章! 面對複雜的精修需求,該如何活用假組冶具提供的快拆便利性、分析造型關連並一一攻克製作的難關?完整解構概念造型付諸實踐,多段連續的【腿部製作篇】:大腿製作系列、迎來堂堂完結!
Thumbnail
回顧【頭部製作篇】的安排與軸轉型髖關節機制的經驗,在髖關節打樁前,作為與腰─臀基座平面互相干涉的可動部件,我們必須先取得實體的大腿組件,以便規劃出對應的抬舉、橫劈與後踢範圍。 如何呈現多重坡面與倒角複合的裝甲?要如何將製作手續減到最低?再次集結【上身製作篇】複雜的膠板技術,製作,朝站立邁開大步!
Thumbnail
回顧【頭部製作篇】的安排與軸轉型髖關節機制的經驗,在髖關節打樁前,作為與腰─臀基座平面互相干涉的可動部件,我們必須先取得實體的大腿組件,以便規劃出對應的抬舉、橫劈與後踢範圍。 如何呈現多重坡面與倒角複合的裝甲?要如何將製作手續減到最低?再次集結【上身製作篇】複雜的膠板技術,製作,朝站立邁開大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