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從右側月台上車
車廂卻開啟了
左側車門
昨天,延著軌道,和他相遇了二十八次
而倔強的右門
至今,未曾打開過
->
中年人,從左側車門下了車
留下一整排,坐在右側的情緒
被太陽曬得通紅
今天,又多了幾個人,將自己的
東西,遺忘在車廂裡頭
和那些無法下車的情緒一起
困在車廂內,搖搖晃晃
->
老人,望著敞開的左側車門逐漸關上
卻仍拄著拐杖,吃力地,前進
明天,列車依然盲目地向前
以一種,斷,斷,續,續的步伐
「還會再經過同一站嗎?」顫抖的聲音詢問
但,冰冷的鐵門沒有回答
只是用一貫的冷漠
回應著,敲打它的每一雙手
->
我,在終點站
車廂依然開起
左側車門
人們各自走向屬於自己的,出口
但車廂內的少年,卻仍在坐位上打盹兒
鏡子中,右側車門即將再度關上
宣布此段旅程就此結束
而錯過最終站的我
接下來,會前往
何方?
----------
註1:本詩以上車、在車上、和下車分別代表三個時間點。上車為昨日,在車上則為現在、而下車則代表前往未來。詩中的小男孩已被遺落在過去,因此他上不了車;中年人為了明日而奔走,把夢想都拋下了;而老年人則下不了車,象徵他們只能活在當下,已經沒有明天了。
註2:左側通常代表著平等與集體主義,而右側則為自由和個人主義;同時,也有左腦屬於理性而右腦感性的說法。只能從左邊出去,就代表了人們為了現實的考量而不得不放棄自我(從眾)的理性選擇。
註3:然而,事實上左和右只是人們虛構出來的概念,只要一面簡單的鏡子就可以使左右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