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羽原圓華的保鑣武尾徹看到的都是些不痛不癢的瑣事,在他心中卻早已留下不少問號,然而真正令他困惑的並非瑣事本身,而是對方的反應:「即使發生了這些事,不光是圓華,就連目擊者之一的桐宮玲也似乎完全無動於衷。照理說,不是應該會說『幸好帽子又漂回來了』,或是『沒想到妳這麼會玩紙飛機』,或是『剛好躲過了雨,真是太幸運了』之類的感想嗎?但是,她們兩個人就悶不吭氣,似乎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武尾徹思考過程中的「照理說」,指的是符合他意料範圍(常理)的發展。例如,武尾徹推測掉進河裡的帽子撿不回來,是參酌了河水的流速、帽子和河岸之間的距離等因素,綜合歸納而成的結論,但羽原圓華的反應(跑去追帽子)顯示她的推測有別於他的推測版本。由於帽子撿不回來這個可能性的比重持續增加,逐漸佔據了武尾徹的思路,當他發現結果受其他因素(風向改變)影響,自然覺得萬分驚訝。
武尾徹之所以將類似情形解讀為「幸運」、「奇蹟」、「巧合」,未再進一步深究,代表該現象的發生儘管出乎意料,還算是他可以理解的型態,如果整件事荒謬到難以思議的地步,他的好奇心恐怕就不只這樣了。
同樣的道理,為何刑警中岡祐二在讀了新聞標題後會感到慌張呢?因為他擔心的情況應驗了。
中岡祐二在三個月前收到水城三善寄來的求助信,明知「這種事很常見」的他,前往拜訪了水城三善本人,他的作法並不像是意圖推諉責任、敷衍了事,可是後來他竟然選擇相信上司的判斷,並未再追查下去,實在很可惜。意外發生前,比重持續增加,逐漸佔據中岡祐二思路的,曾是上司判斷的版本,沒想到最後事實證明,中岡祐二當時的顧慮反而才合理。大家普遍希望好事成真壞事失準,既然如此,那麼意外發生後,中岡祐二的反應(「中岡把看完的信重新放回了信封,再度看著網路新聞,微微搖著頭。太可笑了。無論怎麼看,都只是單純的意外,根本沒必要在意。」),或許就是為了引導自己的思路避開自己在事發前的判斷版本吧。
武尾徹視推測失準為巧合,中岡祐二則視推測應驗為巧合,「照理說」這個概念對他們而言,有不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