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嘲男孩 ---- 愛、自由、跳舞與彼此相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兔嘲男孩》預告
從來沒有看過一部描述戰爭的電影是用這樣的方式呈現,幽默又童趣地述說德國在二戰末期的情形,本片由 Taika David Waititi (塔伊加・維迪提)執導,這名導演也同時飾演了片中的重要角色,喬喬的幻想朋友,希特勒(而且還常常給喬喬非常重要的建議)。
導演非常厲害,並不是用戰爭的可怕和當時納粹的暴行來進行譴責,而是用一個一心嚮往報效國家,參加希特勒青年團的男孩眼中的世界來告訴觀眾其中的道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喬喬重新認識了猶太人的一切,還有喬喬的母親愛的展現,這兩個主軸貫穿了整部電影。
喬喬面對的世界是納粹的世界,他的偶像是希特勒,希望自己可以報效國家,而自己對於猶太人的認識,也全都是身邊的大人告訴他的,因此常常可以看到以現在眼光會覺得非常荒謬的事情發生,像是喬喬認為猶太人都有長角,像個妖魔鬼怪一般。和艾莎的相遇,逐漸地讓喬喬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這個世界。
喬喬的母親,多次和喬喬討論愛以及一些世界正在發生的事,而她的愛的表現,更是透過一些行為不斷的表達她的愛。而母親的鞋子,凸顯了綁鞋帶這件事對喬喬的成長象徵,當喬喬發現她被吊在廣場,鏡頭只用了母親的鞋子,就讓觀眾瞬間安靜,被這突如其來的悲劇給震懾到。母親過世後,喬喬漸漸瞭解到自己受到母親的愛有多麽的多,她又是如何分給其他人她的愛。當最後美國戰勝德國後,喬喬帶著艾莎要出門,在走出家門那一刻,喬喬幫艾莎綁鞋帶,這正是母親一直以來為自己做的(而且喬喬一直學不會),儘管只是這一件小細節,但還是可以看到喬喬經歷了這一切,成長了不少。
跳舞在這部電影象徵著自由,艾莎提到,當她自由後,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跳舞。不單單只是艾莎受到壓迫,發生戰爭時,許多人們都會受到許多的恐懼與壓迫,還有不知道何時才會來臨的自由。當喬喬和艾莎走出家門,開始跳起舞時,就會不自覺地對他們說聲:致自由。
除了主角,配角的表現更是十分出色,喬喬的朋友優奇,常常和喬喬一起討論社會現況,童言童語的他其實透露了很多當時國家的政策下人民的生活;喬喬的母親和長官K上尉,分別由史嘉蕾喬韓森和山姆洛克威爾飾演,就是鋼鐵人2裡頭的黑寡婦和反派漢默,看這兩人飆戲非常過癮(儘管兩人對手戲並沒有特別多,都是互相跟喬喬有許多的鏡頭);而瑞貝爾威爾森飾演的女軍官為整部電影的幽默增添更多色彩。
這部電影的劇情安排都很合適,不會有過度沈悶的地方,也沒有讓搞笑的程度一發不可收拾,雖說內容是一段歷史上敏感的一段時期,但我覺得能夠看到這樣的電影非常的棒,讓人大笑之餘也能有傷心難過,最後還能反思我們身處的時代,自由是多麽可貴,當我們處在自由的時代,不妨就跳起舞彼此相愛吧!
42會員
196內容數
我是巴斯光綸,一位喜愛電影的數學教師。 喜歡讓人願意一看再看的好電影,也喜歡用數學看待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壁花男孩》談談創傷背叛- 為什麼我們只接受自己認為配得上的愛《壁花男孩》是一本關於青春的相簿,將琥珀般的時光輾碎再秩序地收藏。我私心想: 也許每個人都可以在這部電影找到自己的影子,在電影離場過後仍細細地品味著一個關於友情、愛情,以及成長傷痕的故事。
Thumbnail
avatar
顏鈺杰/南島電影迷
2021-08-09
《兔嘲男孩》:自由之時,我們跳舞自由、平等,或許於現在的我們習以為常,然而縱貫歷史,種族的對立與迫害也曾真實發生,更直接與間接導致千萬人的喪命與流離失所。 如納粹時期。 而《兔嘲男孩》特別之處,便在於在幽默的笑點與沉重、敘事性的劇情中,以一個小男孩的視角,與幻想的希特勒、母親及猶太人女孩艾莎的互動中,隱晦的諷刺當時納粹政權的極端。
Thumbnail
avatar
LBB 嚕嗶啵
2020-09-29
《兔嘲男孩》你會繼續丟失自己,但也會再重新找回看完兔嘲男孩之後,我覺得這部電影是在描寫如何面對人生,以及怎麼和自己相處下去。JOJO有世界上最熱情開朗而溫柔的媽媽,原本應該好好騎單車、跳舞玩樂的童年,卻因為現實的殘酷與扭曲的社會價值觀,讓他提早「自以為」長大了。他不惜為了納粹理念跟媽媽吵架;明知道與自己理念不合卻硬著頭皮想成為希特勒的夥
Thumbnail
avatar
里歐娜
2020-08-11
《兔嘲男孩》:愛,是我們自由的哭泣與跳舞國家教喬喬如何當個男人,母親則是教喬喬如何做個人。 戰爭與生命的結束都不是終點,失去感受的能力才是,不去愛才是。
Thumbnail
avatar
CHOO|看電影的人
2020-02-19
觀後隨寫│《兔嘲男孩》活出自由便是對殘酷現實最好的嘲笑任何一個在今日可以用玩笑口吻訴說的歷史,都可能是由一道深刻的傷痕所換得。 
Thumbnail
avatar
藍墨鋼筆
2019-12-29
搖擺男孩 - 縱情的舞出自我一部關於韓戰集中營的電影,或許許多人對這個集中營有點陌生,但對我來說是一個模糊的記憶,那是關於123自由日的故事,在維基百科上有比較完的紀載,在談論電影之前,先來認識一下這個世界自由日的由來。
Thumbnail
avatar
布雷克
2019-02-16
讓家成為每個男孩的Saturday Church—老師導讀《男孩愛最大》與《穿裙子的男孩》以「愛情音樂劇」來評論《男孩愛最大》就可惜了! 取材自美國 St. Luke in the Fields教堂為無家可歸的LGBTQ+青年所設置的藝術接納計畫,《Saturday Church》為臺灣點亮了實施同志教育的明燈
Thumbnail
avatar
家安老師
201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