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還是劫
方格精選

節還是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凌谷攝影作品

凌谷攝影作品

一天的好生之德,遠勝於萬句祝賀之辭。

文/凌谷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最大的節,但對一方來說是節慶,對另一方來說反而是劫難。記得一位朋友曾跟我說,其實人類的節慶就是動物的大屠殺日。

日前(*)新聞報道,鄰埠因為擔心禽流感傳播,已於之前一天撲殺活雞二萬多隻,並將關閉活禽市場二十一天。業界人士表示,這將使他們少賣活雞三十萬隻。

看到那些平靜的數字,不知各位做何感想。我心裡想到的是,那麼小的一個地方,那麼短的一段時間就能賣出並殺掉三十萬隻活雞!三十萬!據日本的統計,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是二十萬。如果用屍堆成山來形容南京大屠殺,血流成河也照樣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城市過一個節日的“盛況”。即使我們並不相信什麼輪迴,這個數字應該也照樣足夠嚇人的。因為養殖業本身所耗用的資源非常龐大,每一隻禽鳥牲畜背後都是非常嚴重的環境破壞,而環境的破壞又意味着一連串的生靈塗炭,也意味着讓人們所恐懼的禽流感。

換個簡單的說法,養殖業意味着浪費、污染、疾病和死亡。許多人卻依然喜歡以養殖業的恐怖產品來慶祝節日。這真是莫大的諷刺。

人類正在以史無前例的規模禁錮、虐待、剝削和殘殺動物,所以動物的疾病也以史無前例的規模在人類身上傳播。

這時候有人又會跳出來說,動物的生命怎麼可以跟人命比呢?植物不一樣也有生命?就在這個流感盛行的季節,病毒卻以鐵一般的現象給出了一個再明確不過的證據:動物的病會傳給人,植物卻沒有病傳給人。這證明人和動物其實是在同一個生命層次!最少是極端接近的層次,不然怎麼會有着共同的疾病呢?而人類正在以史無前例的規模禁錮、虐待、剝削和殘殺動物,所以動物的疾病也以史無前例的規模在人類身上傳播。這種顯淺不過的因果關係,卻被分門別類的西方“科學”思維所蒙蔽。豬流感來了就殺豬、停賣豬肉,禽流感來了就殺雞、停賣活雞。然後,可憐的賣肉小商販一而再再而三地蒙受損失。從來沒有人在這種關鍵時刻說出實話:這根本是大可不必的!

印度有一位科學家曾做過一個統計研究,結果發現節慶日發生災難的頻率和規模要比平時大得多,據說那是因為節慶時人們喜歡屠殺動物,而大量動物死亡時發出的負面震動波可以觸發巨大的災難。這大概就是中國人傳統在初一、十五受月球牽引影響最大的時候選擇素食的原因,那是希望通過減少殺生來減少災害。

大年初一,很多人都會吃素齋,那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良風美俗。無論大家相信什麼,或者不相信什麼,但心存善念,必獲天佑。一天的好生之德,遠勝於萬句祝賀之辭。

希望我們的節日,是節儉好生之節,而非劫奪好殺之劫。節還是劫,存乎一心而已。

(*此文寫於2014年春節,時隔數載,武漢肺炎當道,重讀舊文,無限感慨。)


凌谷攝影作品

凌谷攝影作品


殺生和天災


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一個關於動物生態與自然災害的節目,其中介紹一位印度科學家關於屠殺動物引起地震、風災和水災的研究。

那位科學家就全世界有記錄的大災害進行分析,發現在那些巨大災害發生前,附近區域都有大量的動物被屠殺。據那位科學家的解釋,動物在被殺害時會散發出一種極度沉重而負面的波振,這種停留在大地、海洋和大氣中的波振會在較細微的層面對地球這個有機體造成影響,像推動小齒輪一樣,一步步啟動更大的齒輪,當積累到一定強度時,那股無形的振動力就會最終觸發異乎巨大的物理災難,也只有這樣,這種能量才能得到釋放與中和。

那位科學家認為,這正解釋了為何許多重大自然災害都是發生在一些重大的喜慶節日——人們在這些日子前會集體大量宰殺禽畜。

這讓我想起老子《道德經》裡的一句話:“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知道大量的殺生一定會觸發災難。關於這一點,幾乎所有大宗教都是這樣說的。佛教的《大智度論》中有云:“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聖經·新約》中,耶穌說:“凡動刀的,必死於刀下。”說的其實都是“其事好還”這個道理。

那些唯物論的信奉者也許會認為這只是勸人向善的迷信思想。但在嘲諷別人“迷信”之前,我們最好細心思量一下自己的“科學觀”是否正確。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能量和物質是可以互相轉換和推動的——物質分解到最後只是振動力。通過量子物理學,人們也得知反物質的存在。宇宙其實是通過非常微細卻強大的多維能量系統在運作,生物圈正是這個龐大無比的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如果大量動物產生巨大的負面振動能量,影響到整個生物圈磁場的和諧,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凌谷攝影作品

凌谷攝影作品

據聯合國的統計,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肉食比例一直在增長,地球上每年供人食用而被殺的動物一直急速增長,近年已超過五百五十億——相當於全球總人口的八倍;加上數百億條魚,平均每天有一億五千五百萬個生靈遭到屠殺。如果有人能把人類畜牧業在這個世紀的擴張數據化,並將之與天災發生的頻率做比較,我相信這兩條增長曲線很可能是平行地往上走的。

所以,有人認為全球暖化的根本問題並不是光從物理層面能完全解決的。

(**此文寫於2011年)

摘自凌谷散文集《從愛到虛無》(其他購書管道)



avatar-img
有一種永恆的沙龍
16會員
37內容數
那是一個沒有抱怨的世界, 在那裡, 一雙無形的手, 同時向外也向內觸摸真相的美。 一隻無形的眼睛, 測量光線的溫度。 美, 總是無邊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有一種永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網友迴響,網上資訊太多,不知該信誰。我只能說,分辨言辭背後涉及的利益關係,能讓許多事情水落石出,加上理智上的判斷,選擇一條保護自己的路,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以健康長壽而聞名於世的高加索山區的埃布爾加西亞人有 一句諺語:“我們每個人都有兩位醫生,那就是左腿和右腿。” 此話除了表明步行對他們的治療作用,也顯示出這個長壽民族 對自我健康的負責意識。
肉體生命其實是以感覺計算的。當一個人心 里焦躁,全身細胞都會因緊張而不斷消耗元氣,一分鐘就像過 一整天,他的肉體生命就真的減少了一天;當一個人很寧靜穩 定,細胞會像太陽能吸收器一樣吸收各種宇宙能量,一個小時 就像十分鐘,他的肉體生命不但只耗費十分鐘,還很可能通過 能量的吸收而延長一個小時的生命。
“Your heart is free.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it !(你的心是自由的,要有勇氣去追隨它!)”我喜歡用這句《勇敢的心》裡的經典對白鼓勵那些在十字路口躊躇跂望的朋友。這話很美。   它的美在於“courage”(勇氣)一詞
2012年的冬至適逢瑪雅曆第十三伯克盾的終結日,也就是被盛傳的『世界末日』。幸而我們的世界沒有終結。 瑪雅人從沒有說過第十三伯克盾後就沒有第十四、十五了,人家一直都在說這是新紀元的開始。這跟東方思想裡周而復始的概念是一致的。
霍華·李曼(Howard F.Lyman)是曾擁有數千頭牛的美國畜牧業大亨。他在事業巔峰之際面臨脊椎病變,在冰冷絕望的病床上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很多網友迴響,網上資訊太多,不知該信誰。我只能說,分辨言辭背後涉及的利益關係,能讓許多事情水落石出,加上理智上的判斷,選擇一條保護自己的路,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以健康長壽而聞名於世的高加索山區的埃布爾加西亞人有 一句諺語:“我們每個人都有兩位醫生,那就是左腿和右腿。” 此話除了表明步行對他們的治療作用,也顯示出這個長壽民族 對自我健康的負責意識。
肉體生命其實是以感覺計算的。當一個人心 里焦躁,全身細胞都會因緊張而不斷消耗元氣,一分鐘就像過 一整天,他的肉體生命就真的減少了一天;當一個人很寧靜穩 定,細胞會像太陽能吸收器一樣吸收各種宇宙能量,一個小時 就像十分鐘,他的肉體生命不但只耗費十分鐘,還很可能通過 能量的吸收而延長一個小時的生命。
“Your heart is free.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it !(你的心是自由的,要有勇氣去追隨它!)”我喜歡用這句《勇敢的心》裡的經典對白鼓勵那些在十字路口躊躇跂望的朋友。這話很美。   它的美在於“courage”(勇氣)一詞
2012年的冬至適逢瑪雅曆第十三伯克盾的終結日,也就是被盛傳的『世界末日』。幸而我們的世界沒有終結。 瑪雅人從沒有說過第十三伯克盾後就沒有第十四、十五了,人家一直都在說這是新紀元的開始。這跟東方思想裡周而復始的概念是一致的。
霍華·李曼(Howard F.Lyman)是曾擁有數千頭牛的美國畜牧業大亨。他在事業巔峰之際面臨脊椎病變,在冰冷絕望的病床上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