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真的安全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文/凌谷

很多網友迴響,網上資訊太多,不知該信誰。我只能說,分辨言辭背後涉及的利益關係,能讓許多事情水落石出,加上理智上的判斷,選擇一條保護自己的路,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raw-image


資訊越發達,人的心靈力量越重要,因為如果個人不具備獨立感受和反思的能力,就會成為權力、資本甚至集體無意識所操控的奴隸。

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為什麼所有哺乳動物斷奶後都不需要喝奶,人卻一直在喝奶呢?為什麼人要喝牛奶而不是豬奶、馬奶、貓奶、狗奶?患有乳腺炎的母乳,你不會給嬰兒喝,你卻可以放心地從生活在集約式養殖場的母牛身上喝奶?為什麼大部分蔬菜的鈣質含量高於牛奶,而且更易於吸收,卻從來沒有人在電視上勸你吃青菜補鈣,而是一直勸你喝牛奶呢?是什麼使得牛奶成為補鈣的代名詞?其實答案很簡單──

有人希望依賴人的無知和錯誤知識賺錢

筆者曾用近十篇文字在本欄討論關於牛奶的問題,有些朋友確實因此開始對牛奶產生戒心,但估計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因為我是個“偏激的”純素食者,所以才在這裡胡說八道、危言聳聽。


幾年前,台灣《商業周刊》曾刊登一篇名為“牛奶駭人”的專題報道,文中指《商業周刊》找專業機搆對市面鮮奶進行了化驗,發現六成產品裡殘留抗憂鬱藥、激素、避孕藥和塑化劑之類的東西。此文一出,引發軒然大波。於是,台灣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就不得不化驗牛奶,結果是在所有產品中沒有驗出任何“塑化劑、荷爾蒙類、抗憂鬱劑、止痛劑以及八十六項動物用藥殘留抗生素”。也就是說,《商業周刊》驗出來的,官方半點都驗不出來。官方本來高調表示要告《商業周刊》,後來又說算了。《商業周刊》也在巨大壓力下,發表聲言:“對於造成社會的紛擾,我們深感抱歉。……追求事實,是媒體的使命。但我們報導的方式,可以再更全面。”


不明所以的大眾肯定都看糊塗了:究竟牛奶能喝嗎?當然,心裡還存有這種疑問的人,一定是心地特別單純的人,或者說肯定是太天真的人。

那些產品得以一直上市開售,肯定是已經打通各個環節的,涉及的利益鏈條之龐大可想而知

在資本統治的世界裡,人都已被逼住進籠子一樣的小房子裡,更何況作為財產的奶牛?奶牛一輩子吃喝拉撒就待在一個卡位上動彈不得,還要在青春期前提早生小孩,並開足馬力生產四倍於正常情況的奶。有點常識都知道,怎麼可能不感染不吃藥?飼料裡怎麼可能沒有藥?


如果心裡仍存疑問的人,其實應該參閱過去曾是牧場主的霍華·李曼(Howard F.Lyman)所寫的《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 一書。(筆者曾寫一文介紹。)

很多網友迴響,網上資訊太多,不知該信誰。我只能說,分辨言辭背後涉及的利益關係,能讓許多事情水落石出,加上理智上的判斷,選擇一條保護自己的路,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raw-image


百年謊言下的限奶令


香港2013年3月起實施“限奶令”,不但讓攜帶超過兩罐奶粉的旅客罰款入柙,更在內地輿論引起了軒然大波。


有指這是香港人對內地人的歧視;有批評這加深了香港人和內地人的矛盾;有傳媒指,香港不產奶,內地人被逼去香港買奶粉,以至成為奶梟被抓捕、被羞辱,認為取消奶粉進口稅正當其時;更多的是指責內地政府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的無能……


“奶梟”事件所折射的,是一個集合了政治、社會、經濟、地緣和心理等一系列問題的綜合癥。而筆者卻從奶粉的供求情況看到了人間最大的鬧劇和悲劇。


有人很粗線條地作了一個分析:中國人口約十三億,如果每人每天一杯奶,每年需求就是一億三千萬噸,需要三千五百萬頭奶牛,如果全部放養,中國北方草原只能供養 一百萬頭牛;如果全部圈養,每年需要七千萬噸粗糧。2011 年全國粗糧總產量為二點一五億噸,也就是說光奶牛就吃掉粗糧總量的 32%。這根本不是一個質檢總局加檢測力度就能解決的問題,這是一個無解方程式:人們對一種資源消耗極端浩大的產 品有着過大的需求,窮一國之力仍難保證其正常供應。西方乳業全球營銷成功在前,中國粗暴式發展推動在後,中國牛奶商依樣畫葫蘆,借“科學”權威從頂層入手,成功游說政府,瘋狂發展,經多年洗腦式教育和媒體廣告,把意念深植社會大眾,成為不容置疑的剛性需求,最終讓整個行業在喧囂和狂熱中走向瘋狂擴張。在急功近利的思維驅動之下,土地、淡水、糧食、空氣、生態、國民健康等最難能可貴的資源,因為這一杯奶而通通元氣大傷。


事實上,這遠遠不止是中國本身的問題,只是中國幾近自殺式的發展速度實在讓世界震驚而已。事實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 2010 年的報告中就指出,肉類和乳類產品實際是人類社會永續生存的最大障礙。報告指出:

“隨着食用動物產品的人口增加,來自農業的對全球生態乃至氣候的衝擊,會大大增強。要想降低衝擊強度,人們就必須遠離動物產品。”

艾德迦·赫爾維玆(Edgar Hertwich)教授表示:“動物產品的破壞比所有水泥、塑料、金屬等工業加起來還要巨大。為了餵養動物造成的破壞也比所有石油燃料要大得多。


圖說:榮獲多項國際電影獎項紀錄片Dominion《統治》免費線上觀看! Robbie Lockie表示:「對現實置之不理很容易,閉上眼睛、堵住耳朵就好了。但這部電影可能讓許多人採取行動。非純素人士很容易覺得我們總是很生氣、好戰或者癡狂。但我想挑戰任何一位非素食人士把這部電影從頭看到完,看他會不會對我們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所作所為產生質疑。」


如果牛奶真的能讓人更健康,這種毀滅式的消耗也許還算有其價值的。可悲的是,牛奶能讓人健康強壯,是這一百年來最大的謊言之一。牛奶消耗越多的地區,國民體質越差,平均壽命也越短!


作為中國人,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祖宗幾千年來一直都沒有喝牛奶的習慣,癌症和骨質疏鬆遠遠沒有今天喝牛奶長大的人多!


raw-image


從蒙牛到“牛奶進校園”


繼三聚氰胺后,中國蒙牛被查出致癌物黃曲霉素 (黃麴毒素aflatoxin),已經被“震驚”得麻木的中國人又不得不再“震驚”一下!黃曲霉素不但被證實對動物有致癌作用,對人體而言,黃曲霉素容易跟乙肝病毒協同誘發肝癌。

蒙牛乳業回應稱:“黃曲霉素是飼料放置過久發霉導致。雖然量很小,也沒有造成傷害,但飼料發霉,蒙牛確實有責任,公司需要反思。”據不完全統計,這已是蒙牛年來第五次出事。很多人指責蒙牛乳業管理不善,仿佛只要謹慎一些就能產出“好牛奶”——其實工業時代的好牛奶,只存在於廣告製造出來的幻想之中

今天,奶製品似乎已經是地球人的基本食物,很多人難以想像沒有芝士、牛奶的生活,更多人相信牛奶是補鈣聖品。前一陣子就有大陸朋友想托我在澳門買美國奶粉給他媽媽補鈣。

現在,人們已經忘了奶製品成為所謂的“主流食品”,其實只是幾十年前的事。過去,農業文明社會如古希臘、古羅馬和中原的人都把“不播種,以奶類和肉類維生,穿着毛皮”的游牧民族視為野蠻人。過去,人們認為直接飲用乳品是很危險的,健康書籍經常提醒人們謹慎攝取奶類食品。有些西醫甚至指責奶類會散播痲瘋病,而教會禁止人們在齋戒日(一年裡有一百二十多天)食用乳製品。文藝復興之後,教會才有所軟化,只要交錢就可以在齋期食用黃油。後來火車的出現和巴斯德滅菌法的成熟,才大大促進了奶產品的消費。直到 20 世紀,冰箱的普及終於使得牛奶和雪糕一起進入了千家萬戶。 1934 年,英國政府通過《牛奶法案》(Milk Act),密集的游說活動(當然涉及利益輸送),讓政府採取“牛奶進校園”措施,所有小學生每天飲用一杯由政府補助的牛奶。這個乳品商成功的營銷案例,直接啟動了西方世界的牛奶校園時代,美國和歐洲各國商人紛紛仿效,讓人們在最容易信任別人的年齡就深深植入了“牛奶就是健康”的思想。直到 1971 年,柴契爾夫人才終止了這場瘋狂的飲宴。英國《衛報》記者在 2003年 12 月的一篇文章中說道:“今天,我們終於了解到乳製品的潛在健康問題!回頭想想,我們還真的該感激柴契爾夫人。”


而這個被西方視為慘痛教訓的“牛奶進校園”戲碼近年正在澳門上演。幾年前,我拒絕讓兒子在學校喝那盒免費牛奶時,被所有人嘲笑為異類。三聚氰胺事件後,大家都笑不出來了。但過了不久,牛奶又捲土重來了……


raw-image


奶之非奶,肉之非肉


俗話說得好:有奶就是娘。以此推之,以奶牛為娘者實非少數。

但“三鹿門”爆出後,全世界大小奶民們談乳色變,眾多含奶的名牌食品紛紛下架。澳門政府一度積極推動的“牛奶計畫”更搞得家長們心驚膽跳,悔恨不已。於是大陸同胞來港澳買奶,有條件的港澳人則遠赴東瀛求乳。

如果人們光為奶感到不安,那是幼稚了。據業內人士表示,因近年魚粉、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持續攀升,內地絕大多數動物飼料生產商紛紛尋找蛋白原料替代物,降低成本。而三聚氰胺廢渣就此以“蛋白精”之名進入了各種肉類之中,經過一連串生化過程,再混着各種美味的香料進入了人們的身體裡。三聚氰胺,老早已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了,只是人們直到今天才記住了這個光輝無比的名字。

要是換個角度看,也許可以看到好的幾方面。第一,大眾和傳媒在監督食品安全方面“大膽”了。第二,人們看到了來自動物的食物的風險其實是非常高的——好肉幾乎是不存在的。第三,也許人會重新想想,為什麼人一定要跟小牛搶奶喝呢?那些生命唯一活動就是假懷孕和產奶的病態奶牛真的能成為力量的來源嗎?

從植物中汲取我們所需的營養,不是相對更安全、更環保、更健康嗎?吃素,不是多了個理由了嗎?


raw-image

摘自凌谷散文集《從愛到虛無》(其他購書管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一種永恆的沙龍
16會員
37內容數
那是一個沒有抱怨的世界, 在那裡, 一雙無形的手, 同時向外也向內觸摸真相的美。 一隻無形的眼睛, 測量光線的溫度。 美, 總是無邊的。
2022/12/22
聖誕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全球性節日。 其起源跟耶穌基督沒有關係,倒是跟冬至(winter solstice)有關,因為就在這幾天,日照時間由最短的極值(至)開始增加,所謂“一陽生”是也,故《易經》以復卦代表冬至,指陽氣開始回復。
Thumbnail
2022/12/22
聖誕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全球性節日。 其起源跟耶穌基督沒有關係,倒是跟冬至(winter solstice)有關,因為就在這幾天,日照時間由最短的極值(至)開始增加,所謂“一陽生”是也,故《易經》以復卦代表冬至,指陽氣開始回復。
Thumbnail
2020/06/01
想起鄉下奶奶輩的生活,想到他們真的都很長夀,而且九十多歲時沒病沒痛,睡著睡著就走了。但看看我們這些人,那麼年輕,落得全身是病!
Thumbnail
2020/06/01
想起鄉下奶奶輩的生活,想到他們真的都很長夀,而且九十多歲時沒病沒痛,睡著睡著就走了。但看看我們這些人,那麼年輕,落得全身是病!
Thumbnail
2020/05/26
母牛產奶是要用來餵小牛的,而人們把小牛帶走關在小箱裡挨餓,然後拚命地從日夜悲鳴呼喚自己骨肉的牛媽媽那裡搾取牛奶,運到城市給人喝。你知道人們是如何報答這些奶牛的哺育之恩的嗎?首先,人們把沒有再見過媽媽的極度營養不良的小牛宰了,切成嫩滑的肉片,作為高檔的‘小牛肉’出售。
Thumbnail
2020/05/26
母牛產奶是要用來餵小牛的,而人們把小牛帶走關在小箱裡挨餓,然後拚命地從日夜悲鳴呼喚自己骨肉的牛媽媽那裡搾取牛奶,運到城市給人喝。你知道人們是如何報答這些奶牛的哺育之恩的嗎?首先,人們把沒有再見過媽媽的極度營養不良的小牛宰了,切成嫩滑的肉片,作為高檔的‘小牛肉’出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看新聞很久了,網路新聞多數也只看標題,還是看了朋友臉書,才知道缺蛋缺這麼「嚴重」。 對施行醫療靈媒的人來說,這完全不構成影響,安東尼每本書都在說身體健康首重戒掉No food,尤其是蛋奶麩。 不管怎麼文攻武嚇,「反正現在身體沒什麼大毛病嘛,蛋奶麩哪有你們說的那麼嚴重啊?」 「蛋奶超好吃的耶!我超愛
Thumbnail
不看新聞很久了,網路新聞多數也只看標題,還是看了朋友臉書,才知道缺蛋缺這麼「嚴重」。 對施行醫療靈媒的人來說,這完全不構成影響,安東尼每本書都在說身體健康首重戒掉No food,尤其是蛋奶麩。 不管怎麼文攻武嚇,「反正現在身體沒什麼大毛病嘛,蛋奶麩哪有你們說的那麼嚴重啊?」 「蛋奶超好吃的耶!我超愛
Thumbnail
一位營養師解釋了為什麼牛奶可以成為您日常飲食的健康部分,有時甚至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如今,您所要做的就是走進當地的咖啡館,您可能會面臨一長串非乳製品替代品,例如杏仁、燕麥、澳洲堅果、椰子或大豆。事實上,仍然點牛奶咖啡似乎是一種禁忌,當你詢問咖啡師時,這可能會給你帶來評判性的目光。儘管這種飲料已被證明
Thumbnail
一位營養師解釋了為什麼牛奶可以成為您日常飲食的健康部分,有時甚至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如今,您所要做的就是走進當地的咖啡館,您可能會面臨一長串非乳製品替代品,例如杏仁、燕麥、澳洲堅果、椰子或大豆。事實上,仍然點牛奶咖啡似乎是一種禁忌,當你詢問咖啡師時,這可能會給你帶來評判性的目光。儘管這種飲料已被證明
Thumbnail
幾年前過做了敏原檢測,才知道牛奶是我的超級大剋星(牛奶是重度過敏、優格和起司等乳製品是中度過敏),經過慢慢調整飲食、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確實不喝牛奶會讓鼻腔腫脹(過敏)狀況減輕,腸胃道也不再那麼敏感了。
Thumbnail
幾年前過做了敏原檢測,才知道牛奶是我的超級大剋星(牛奶是重度過敏、優格和起司等乳製品是中度過敏),經過慢慢調整飲食、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確實不喝牛奶會讓鼻腔腫脹(過敏)狀況減輕,腸胃道也不再那麼敏感了。
Thumbnail
今天一進辦公室,就被同事抓著問:「我這幾天開始喝救肝果昔,可是一直拉肚子,是不是先停止喝幾天?」 我真的對於這種「有錯一定是水果的錯」非常反感!(有些症狀是療癒反應也是排毒反應,之後會再聊聊) 於是我問:「你有戒蛋奶嗎?」 同事忙不迭地點頭:「我很久沒有吃蛋奶了⋯」 我睜大眼睛:「你昨天明明在臉書還
Thumbnail
今天一進辦公室,就被同事抓著問:「我這幾天開始喝救肝果昔,可是一直拉肚子,是不是先停止喝幾天?」 我真的對於這種「有錯一定是水果的錯」非常反感!(有些症狀是療癒反應也是排毒反應,之後會再聊聊) 於是我問:「你有戒蛋奶嗎?」 同事忙不迭地點頭:「我很久沒有吃蛋奶了⋯」 我睜大眼睛:「你昨天明明在臉書還
Thumbnail
在我親身體驗醫療靈媒飲食法的好處之後,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不斷的跟親朋好友分享。 多數人聽到要喝西芹汁,「好麻煩喔!」「我怕芹菜味。」⋯ 聽到要戒蛋奶麩質豬肉玉米,「喔不!我最愛蛋奶。」「為什麼?這麼多不能吃,還能吃什麼?」 建議多吃水果蔬菜,「天啊,水果那麼甜!」「不行,中醫說不能吃水果。」「吃那
Thumbnail
在我親身體驗醫療靈媒飲食法的好處之後,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不斷的跟親朋好友分享。 多數人聽到要喝西芹汁,「好麻煩喔!」「我怕芹菜味。」⋯ 聽到要戒蛋奶麩質豬肉玉米,「喔不!我最愛蛋奶。」「為什麼?這麼多不能吃,還能吃什麼?」 建議多吃水果蔬菜,「天啊,水果那麼甜!」「不行,中醫說不能吃水果。」「吃那
Thumbnail
常識範疇內,請參考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瘦肉精。 這就結束了欸。
Thumbnail
常識範疇內,請參考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瘦肉精。 這就結束了欸。
Thumbnail
剛開始吃素時吃的是蛋奶素。但在看了紀錄片 Dominion,知道畜牧業95%的生產方式,再加上有一次去一家觀光農場,親眼目睹一隻剛生產,小牛被帶離身邊的母牛,帶著失神的雙眼,淒厲的嚎叫,從此決定要改喝植物奶。但植物奶健康嗎?
Thumbnail
剛開始吃素時吃的是蛋奶素。但在看了紀錄片 Dominion,知道畜牧業95%的生產方式,再加上有一次去一家觀光農場,親眼目睹一隻剛生產,小牛被帶離身邊的母牛,帶著失神的雙眼,淒厲的嚎叫,從此決定要改喝植物奶。但植物奶健康嗎?
Thumbnail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說的是有網友在PTT上詢問「鮮乳哪裡來?」,後來有達人回應「當然是懷孕的母牛。」,然後眾人才恍然大悟「那這樣不就母牛要一直懷孕才會一直有鮮乳嗎?」 對的,其實乳牛,特別是大家印象中這種黑白相間乳牛,也就是荷斯登牛(Holstein),和雞豬一樣都是為了符合人類需求而篩選出的品種
Thumbnail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說的是有網友在PTT上詢問「鮮乳哪裡來?」,後來有達人回應「當然是懷孕的母牛。」,然後眾人才恍然大悟「那這樣不就母牛要一直懷孕才會一直有鮮乳嗎?」 對的,其實乳牛,特別是大家印象中這種黑白相間乳牛,也就是荷斯登牛(Holstein),和雞豬一樣都是為了符合人類需求而篩選出的品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