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失憶了》simple and naiv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政績人品皆差勁的首相,透過一次失憶從良拾回初心,不再官商勾結而推行仁政,這樣的政治童話對現在的香港人來說,實在超現實的「天方夜譚」,但《首相失憶了》叫人提不起勁的,不單只是日本人骨子裡崇尚威權的維穩,而是一代「喜劇鬼材」三谷幸喜變得越來越模式樣辦,無論笑料或人物設定皆有種「這個時候我要笑嗎?」的尷尬,看罷只有無奈與納悶。

raw-image

回不去的三谷幸喜

對不少日本戲迷來說,三谷幸喜並不是只靠《古畑任三郎》系列成名的編劇,同時是編導兩相宜的電影鬼材,例如《爆肚風雲(ラヂオの時間,台譯:心情直播不NG )》、《笑之大學》(只擔任編劇,由本人的舞台劇改編)、《有頂天大飯店(THE 有頂天ホテル)》、《黑幫有個荷里活(ザ・マジックアワー,台譯魔幻時刻)》,由抵死過癮的小型舞台劇,進化成群星拱照熱熱鬧鬧,三谷風格獨樹一幟自此一家。

raw-image

或者是過了創作高峰期吧?總覺得自從《搵鬼打官司(ステキな金縛り,台譯:鬼壓床了沒)》開始,三谷的作品越來越搔不著癢處,雖然明星陣容繼續強大,但令人有共鳴的感動及笑點越來越少,亦可能是三谷銳意繼續挑戰大河劇,除了接下《真田丸》及兩年後播出的《鎌倉殿的13人》之外,自編自導的電影當中,《清須會議》及這次《首相失憶了》皆走政治戲劇路線。

《首相失憶了》講述首相黑田(中井貴一)失憶,從迷戀金權女性的爛人,變得為人民著想、重視家庭的好男人,甚至現在的「好人」要為過去的「爛人」擦屁股,這種常見的失憶人格反差老梗通通在電影出現,例如失憶前跟很多女人有一腿、忘記了以前跟奸商的約定,甚至還有面對貴賓(戲中是美國總統)意想不到的反應,當中還夾雜了日本近期的時事話題如MeToo等。

raw-image

雖然部份笑位仍然聊搏一粲,像秘書官(小池榮子)豁出去的舞蹈、反對黨領袖(吉田羊)挑逗色誘首相的場景,但戲中更多笑位像田中圭以小巡警或SP登場,又或者是日裔美國總統(木村佳乃)的那種尷尬笑點,而且還是看罷全片後想不出有什麼印象深刻的場口…

老掉大牙的政治童話

撇開可能只有我笑不出的笑位(畢竟現場還有不少觀眾笑得蠻大聲),《首相失憶了》最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是把現實的政治矛盾用最童話的方式包裝,最天真的方式了結這個「首相改過遷善」的故事,尤其剛看完另一部沉重得令人抖不過氣的《逆權公僕(新聞記者)》,知道日本的「白色恐怖」藏於生活細節中,無論是職權騷擾或者官商勾結的陰謀,都不是可以輕鬆帶過的話題。

雖然《首相失憶了》已經表明只是架空國度,但既然宣傳提到安倍晉三,就不能避免與現實的日本比較,尤其故事提到首相其實靠娶到官二代,成為政治家女婿才能扶搖直上,就更易聯想到日本政局著名的門閥政治,只有透過人脈家世才能成為萬人之上,這樣的人就算自稱清廉、為人民著想,都未必輕易得到大眾認同吧。或者電影最現實的一幕,就是變成好人之後的首相,最後民望都只錄得0.3%的升幅,自稱存好心做好事就能得到大眾認同讚賞。


raw-image

戲中另一條副線是一臉「不是好人」的首相秘書官(藤岡靛),原本想利用首相達成自己的政治理想,甚至為此勾引首相夫人(石田百合子),他卻輕易地被失憶後的老好人首相說服,只因為首相說出自己的政治願景,他就完全願意放下私心,全心全意輔助首相改革政壇,這樣「理想」的「童話」,真的合理嗎?

日本就是不敢面對必要之惡?

之前曾經看過有人批評,相比歐美韓國等地區,日本的政治影視作品是最天真、最童話、最拒絕接受現實的政治之惡,我們比較熟悉的日劇《CHANGE》、《民王》或《民眾之敵》,皆是強調主角威能及主觀良好願望,對日本政界烏煙瘴氣的陰暗面避重就輕。

raw-image

但相比於以上三部日劇還有政治人物的自省,《首相失憶了》完全依賴「人性本善」,只要回到初心,過去做過的錯事就可以被原諒,還可以安穩地坐在位置上,以自以為「為人民著想」的態度決定國家大事,這樣就「真的太奇怪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福同學的沙龍
72會員
195內容數
雖然偏好日本影視,亦會討論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戲劇作品,觀點未必獨特創新,就是愛胡言亂語,希望能找到同好交流。
大福同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塚原亞由子導演近年從電視圈跨足影壇,執導多部賣座電影,本文探討她最近三部跟香港觀眾見面的作品:《摘星廚神.巴黎夢》、《Last Mile:全面引爆》及《穿越時空の初吻》,比較其在電視劇及電影製作上的差異,並點出優缺點。她擅長處理細膩情感及氛圍,在電影中則努力嘗試展現視覺衝擊,但仍未完全擺脫日劇風格。
Thumbnail
2025/04/24
塚原亞由子導演近年從電視圈跨足影壇,執導多部賣座電影,本文探討她最近三部跟香港觀眾見面的作品:《摘星廚神.巴黎夢》、《Last Mile:全面引爆》及《穿越時空の初吻》,比較其在電視劇及電影製作上的差異,並點出優缺點。她擅長處理細膩情感及氛圍,在電影中則努力嘗試展現視覺衝擊,但仍未完全擺脫日劇風格。
Thumbnail
2025/04/14
《Grand Maison Paris》引發兩極評價,其國際版與日本版差異以及劇情走向成為討論焦點。本文分析電影版更動的原因,包括目標市場轉移、料理監修顧問更換、編劇風格與篇幅限制等面向,並比較其與特別篇《Grand Maison Tokyo Special》的差異,探討為何特別篇在粉絲間口碑較佳。
Thumbnail
2025/04/14
《Grand Maison Paris》引發兩極評價,其國際版與日本版差異以及劇情走向成為討論焦點。本文分析電影版更動的原因,包括目標市場轉移、料理監修顧問更換、編劇風格與篇幅限制等面向,並比較其與特別篇《Grand Maison Tokyo Special》的差異,探討為何特別篇在粉絲間口碑較佳。
Thumbnail
2025/04/02
日劇《Doctor X~外科醫·大門未知子~》劇場版影評,分析劇情、演員表現、製作層面等,並點出其優缺點,例如染谷將太的反派角色塑造成功,米倉涼子展現大門未知子脆弱的一面,但de-aging技術略顯不自然,主題曲更換也令人惋惜。
Thumbnail
2025/04/02
日劇《Doctor X~外科醫·大門未知子~》劇場版影評,分析劇情、演員表現、製作層面等,並點出其優缺點,例如染谷將太的反派角色塑造成功,米倉涼子展現大門未知子脆弱的一面,但de-aging技術略顯不自然,主題曲更換也令人惋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三谷幸喜的知名電影改編成舞臺劇的過程,著重於角色發展和劇情的獨特性。劇中透過黑田啟介的失憶故事,揭示了政治與現實的心靈碰撞,面對社會期望與個人掙扎的矛盾。作者讚美劇中幽默的元素以及其中的角色扮演,特別是對禮真琴和舞空瞳的表現。文章也反思了舞臺劇中的政治諷刺和人性的深層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三谷幸喜的知名電影改編成舞臺劇的過程,著重於角色發展和劇情的獨特性。劇中透過黑田啟介的失憶故事,揭示了政治與現實的心靈碰撞,面對社會期望與個人掙扎的矛盾。作者讚美劇中幽默的元素以及其中的角色扮演,特別是對禮真琴和舞空瞳的表現。文章也反思了舞臺劇中的政治諷刺和人性的深層思考。
Thumbnail
《我的事說來話長》、《slient》原班團隊,皆帶新作與觀眾見面!
Thumbnail
《我的事說來話長》、《slient》原班團隊,皆帶新作與觀眾見面!
Thumbnail
BG終極保鑣第一季、第二季/天國與地獄/我家的故事/Red Eyes 監視搜查組/瀕死之眼/寬鬆世代又怎樣/唯有在想死的夜晚
Thumbnail
BG終極保鑣第一季、第二季/天國與地獄/我家的故事/Red Eyes 監視搜查組/瀕死之眼/寬鬆世代又怎樣/唯有在想死的夜晚
Thumbnail
日劇版《新聞記者》算是電影的加長版,更細緻描述這宗政治醜聞的來龍去脈,把事件經過與始末,賤賣國有土地,內閣情報調查室,網路輿論操控,竄改公文,涉案官員自殺等細節,如數家珍般神還原,只是事件與人物換個名字,令自己不禁佩服導演藤井道人的氣度與魄力,羨慕日本影視圈的開放氛圍。
Thumbnail
日劇版《新聞記者》算是電影的加長版,更細緻描述這宗政治醜聞的來龍去脈,把事件經過與始末,賤賣國有土地,內閣情報調查室,網路輿論操控,竄改公文,涉案官員自殺等細節,如數家珍般神還原,只是事件與人物換個名字,令自己不禁佩服導演藤井道人的氣度與魄力,羨慕日本影視圈的開放氛圍。
Thumbnail
【有頂天大飯店】很成功地做到最高級的喜劇,是來自於人生中的苦,不管貧富貴賤,在人生的某個時刻,都會是最耀眼的一個主角。 祝 2022新年快樂
Thumbnail
【有頂天大飯店】很成功地做到最高級的喜劇,是來自於人生中的苦,不管貧富貴賤,在人生的某個時刻,都會是最耀眼的一個主角。 祝 2022新年快樂
Thumbnail
這些比較如果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而是化為如那光頭佬般的心魔,那就是必須摒除的不必要之惡。
Thumbnail
這些比較如果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而是化為如那光頭佬般的心魔,那就是必須摒除的不必要之惡。
Thumbnail
電影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祭典,或者說,是一件盛事,所以會盡量想辦法把整個電影變得很『豪華』、很『開心』,讓大家有『目不暇給』的感覺,這樣最好~~日本導演 三谷幸喜
Thumbnail
電影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祭典,或者說,是一件盛事,所以會盡量想辦法把整個電影變得很『豪華』、很『開心』,讓大家有『目不暇給』的感覺,這樣最好~~日本導演 三谷幸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