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盪不安的一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0年一月過去了,剛度過了農曆春節假期,但一切好像有更多的考驗
回顧這一月裡,好像不那麼平靜,籃球巨星的殞落,武漢肺炎的恐慌,口罩之亂....
好像就沒什麼好事!?令人非常焦慮的一月
打開筆電,敲敲鍵盤,總想寫點什麼...
有些事是不是因為年紀到了才有的感嘆?
好像明白了一些事,是不是無可奈何?
天生就比較憂鬱.心思複雜,其實就是想太多了
忍著頭痛與心悸,找不到可以放鬆的情緒
那就寫點什麼好了,就算只是寫給自己看也無所謂
每一天都是一樣的,得過且過,只想躲在舒適圈
然後羨慕著別人的生活,多消極啊~~~
因為找不到何謂”自己喜歡的事”
除了工作,自己還有什麼價值可言?
生命中沒有熱忱,甚至不知道存在的意義
這樣是不是很可悲呢?
是不是有很多人也這樣想呢?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一直在等待。」那是她的巴赫曼,即使外貌老去,聲音仍舊迷人 「是嗎?」羅雅的聲音比自己預期的還要有力,「不過,我想要問你,你那次、那一天為什麼沒有等我?」 埋藏在心中超過半個世紀的疑問,那段影響了羅雅幾乎一生的戀情,她終於可以和初戀情人巴赫曼問個清楚,在說好要結婚的當天,為什麼他沒有依約到廣場
Thumbnail
人類天生的能力「心理韌性」,碰到外在環境變化下的適應能力,不過適應能力不一定靈活及完美,源自於人類先天抗拒改變本質,需要後天學習才能適應。你我或多或少都知道這個概念,但這本書的作者是位著名的心理學與情感神經科學方面的專家,由她引經據典且提出她個人研究創見,結構式的分析成因,以及如何去落實的方式。。
Thumbnail
生病後發現有長新冠 我最近吃吃喝喝,這一年來有嚴重腰傷 常常一個人在台北晚上哭 假日只能躺在租房休息 上班壓力很大 工作、醫院、家 就是我一年多的生活 最近比較能站(主要是休息) 前兩週流感躺一週 目前是「長新冠症狀」 還是咳嗽、沒有食慾、一直睡、疲憊 但比之
Thumbnail
情緒波動通常不會持續太久( 撐過關鍵的 6 秒情緒波動 )。 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你在面對恐懼和不安時, 迅速恢復控制的技巧 :
Thumbnail
五月的來臨,對我而言是個讓腦袋關機休息、挖掘內在並做好自我調整的一個月。一開始的我是有點逃避心態的,我不想去想任何未來的事,未來就這樣瞬間變得一點都不讓人期待,甚至是讓人感到沮喪的。但我那沒用的自尊心又不甘讓自己就這樣被擊垮,不容許自己一直這樣傷心沮喪下去。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最近臺灣發生了一連串不安的事件,包括地震、虐童案、貪官汙吏等。本文分享了對這些負面事件的觀察與感想,以及如何正面祝福這些受苦受難的眾生。
Thumbnail
又是一個好久不見,這三個月我在幹嘛? 沒想到再打開來寫作又是三個月後的事,平常時,瑣碎的時間很多,一月的暑假、二月的年假、三月的下學期,很奢侈的擁有了一些空閒的時間,每每想動筆,卻又覺得無法沉澱,鼠標就不斷地閃爍,閃爍到三月。有些似乎改變了,有些仍然沒變。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一直在等待。」那是她的巴赫曼,即使外貌老去,聲音仍舊迷人 「是嗎?」羅雅的聲音比自己預期的還要有力,「不過,我想要問你,你那次、那一天為什麼沒有等我?」 埋藏在心中超過半個世紀的疑問,那段影響了羅雅幾乎一生的戀情,她終於可以和初戀情人巴赫曼問個清楚,在說好要結婚的當天,為什麼他沒有依約到廣場
Thumbnail
人類天生的能力「心理韌性」,碰到外在環境變化下的適應能力,不過適應能力不一定靈活及完美,源自於人類先天抗拒改變本質,需要後天學習才能適應。你我或多或少都知道這個概念,但這本書的作者是位著名的心理學與情感神經科學方面的專家,由她引經據典且提出她個人研究創見,結構式的分析成因,以及如何去落實的方式。。
Thumbnail
生病後發現有長新冠 我最近吃吃喝喝,這一年來有嚴重腰傷 常常一個人在台北晚上哭 假日只能躺在租房休息 上班壓力很大 工作、醫院、家 就是我一年多的生活 最近比較能站(主要是休息) 前兩週流感躺一週 目前是「長新冠症狀」 還是咳嗽、沒有食慾、一直睡、疲憊 但比之
Thumbnail
情緒波動通常不會持續太久( 撐過關鍵的 6 秒情緒波動 )。 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你在面對恐懼和不安時, 迅速恢復控制的技巧 :
Thumbnail
五月的來臨,對我而言是個讓腦袋關機休息、挖掘內在並做好自我調整的一個月。一開始的我是有點逃避心態的,我不想去想任何未來的事,未來就這樣瞬間變得一點都不讓人期待,甚至是讓人感到沮喪的。但我那沒用的自尊心又不甘讓自己就這樣被擊垮,不容許自己一直這樣傷心沮喪下去。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最近臺灣發生了一連串不安的事件,包括地震、虐童案、貪官汙吏等。本文分享了對這些負面事件的觀察與感想,以及如何正面祝福這些受苦受難的眾生。
Thumbnail
又是一個好久不見,這三個月我在幹嘛? 沒想到再打開來寫作又是三個月後的事,平常時,瑣碎的時間很多,一月的暑假、二月的年假、三月的下學期,很奢侈的擁有了一些空閒的時間,每每想動筆,卻又覺得無法沉澱,鼠標就不斷地閃爍,閃爍到三月。有些似乎改變了,有些仍然沒變。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