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箭穿山林—箭竹(下)

飛箭穿山林—箭竹(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削剪好的箭竹,準備進入烤直的程序。

削剪好的箭竹,準備進入烤直的程序。

點點的花火從我的眼前飛逝,木炭再度燃起陣陣白煙,火爐旁的談話依然持續著。修剪的工作也終於告一個段落了,即使還有不完整的地方,長老叮嚀我用火烤直箭竹後,還是可以繼續修整。

這時長老忽然起身往屋外走去,感到驚訝的我躡手躡腳地跟在後頭,想瞧瞧長老又有甚麼神奇的步數嗎?

只見他在倉庫旁來回的翻找,卻依然沒有拾起任何東西。「mama,你在找甚麼?」我疑惑地詢問著。「沒有啦,我在找手套,不拿手套你會很燙。」長老搔搔頭的回答我。

「很燙?」我心裡思考著甚麼東西會很燙。長老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便笑著說:「等下要用噴燈烤那個boe:oe'(箭竹),你要直接用手抓喔?」我們相視一笑後,我也加入了尋找手套的行列,最後也發現一大包沒有用過的新手套。

長老點燃了噴燈也順便點燃了一根菸,開始屬於他特有的身教法。將已經修整好的箭竹利用目視觀察那裡是彎曲的部分,之後便用噴燈的火焰去燃燒該部分。當燃燒的部分轉白後就可以放下噴燈,慢慢地把彎曲的部分凹直或拉直,這個過程切記不可太急,不然箭竹很容易應聲折斷的。

火烤過的部分會呈現白色,這時就可以開始凹直的工作了。

火烤過的部分會呈現白色,這時就可以開始凹直的工作了。

當箭竹的彎曲處都凹直後,就可以暫時把它放在一旁降溫,但要記得立起來,不可以平躺在地上,爾後收藏的時候也只能直放,這樣地板上的溼氣才不會對整支箭身產生影響。這時我才恍然明白,原來每一個舉動的背後都有其意義。

烤直後的箭竹,切記要直放,不可平放。

烤直後的箭竹,切記要直放,不可平放。

就這樣,我按照長老的示範也親自操 刀剩下的箭竹。一支支烤直的過程,就好像我們在成長中的那段青春歲月一樣,經歷了各式各樣的考驗,才能讓自己成為一支可以飛越山林的好箭。

天氣越來冷,喝了點糯米酒的長老,開始和我聊起了許多過去南庄地區的故事還有自己年輕時的往事。話題的內容天南地北,我們暢所欲言的聊著每一段時代的經歷。筆者的祖父在筆者出生之前就已經過世了,聽著長老訴說著很久以前的故事,就好像一段與祖父相處的時光。

當最後一根的弓箭被火烤的反白後,長老看著沒有停下手邊工作的我,也默默地到了一杯熱茶讓我暖暖身子。就在即將處理好最後一根箭竹時,長老也向我示範了最後一個步驟,要將箭竹的尾端刻出可以架弓繩的凹槽。

「boe:oe'比較細的那一邊才是要用來做尾巴的。」長老看到我手中的工具剪即將往粗的那一頭剪下,趕忙阻止且引導我要下刀在哪一邊。下刀必須是剪下較為圓胖的那一面,然後再用刀具去將凹槽修平。這個工作手必需要靈巧才能勝任,不然很容易將前面辛苦的過程毀掉。

長老親自示範如何削剪箭上的凹槽。

長老親自示範如何削剪箭上的凹槽。

又是一段修修剪剪的時光,早上新鮮現採的箭竹已是一支支可以瞄準獵物的箭了。不過如果要獵捕動物的話,前頭就還要在裝上尖刺才可以,而通常又因為要獵捕的動物不同,前端的尖刺形式也會有所不同。

雖然長老在檢查後笑著對我說:「這個箭自己玩可以了啦!以後你在自己慢慢研究。」但看著一支支的弓箭製作完成後,我的心中已是滿滿的成就感與尊敬、感恩之情。感謝長老願意讓我打擾,而且還不吝嗇的教導我許多的技巧與步驟,同時對於他在文化方面的了解不禁肅然起敬。

用烤過的芒草就可以牢牢地綁住箭身。

用烤過的芒草就可以牢牢地綁住箭身。

打擾了長老一整天,最後要臨走時,也讓長老教育了一堂環保課。我要離開時,因為弓箭數量的關係,必須要找繩子綁起來,避免弓箭四散然後去破壞了已經烤直的箭身。只見長老到屋外隨興的摘了三條芒草葉,放在火爐上烤一下,就形成了天然的繩索,這樣不僅牢靠還兼具環保的概念。也許,原住民的祖先本身就是最尊重自然生態且永續經營的一群人吧!

回程的路上,看著副駕駛座位的一把弓箭,回想一整天的學習。打獵這項曾經可以影響生存的技能,在時代無情的轉變下也逐漸的式微了,但這卻也是最能代表原住民傳統文化與精神的象徵,筆者只希望能夠透過文字與圖片的方式,來記錄這項即將消失卻又不能消失的—狩獵文化。





avatar-img
巴萊茵‧歐拜的沙龍
20會員
4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弓箭的狩獵文化逐漸凋零,箭竹的使用也保留在長老的腦中慢慢地被世人遺忘了。筆者希望透過學習與紀錄,讓大家知道箭竹不是只能夠食用而已,這可是以前狩獵工具之一喔! 箭竹的使用以及箭的製作,希望大家透過這篇文章能夠有更多的認識。
「你有沒有看到我的老公?」婦人向每一位經過的行人詢問丈夫的下落,可惜卻沒有人能夠回答她。久而久之,婦人在這裡的等候丈夫的事蹟傳了出去,大家就漸漸稱此地為「望夫崖」。 想知道這背後完整的故事嗎?那就點閱欣賞這次的文章,體驗南庄的風土民情吧!
你還有打獵的經驗嗎?雖然我是原住民,但卻尷尬的只能回答沒有。不過對於打獵這件事,賽夏族還是存在著一些特別的事物,這次的故事是由一位小朋友透過他的所見所聞告訴我的,小小的竹葉能夠做甚麼?請各位有興趣的讀者點閱吧!
南庄老街有一個桂花巷,是南庄鄉的人氣景點,桂花飄香巷子內,到底巷內有怎樣的光景?而桂花巷又有怎樣的故事呢?請大家看下去吧!
每到秋天的時候,台灣地區就會看到許多隨風搖曳的芒草花,每當遇到這種情景總是讓人忍不住駐足欣賞一番。不過芒草這種植物在賽夏族的傳統中,也有它神秘的力量,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芒草的神祕吧!   
山區裡總是給人一種神祕的感覺,這次的鄉野傳奇就是講述有關山洞的奇幻故事,究竟在南庄的山區裡存在著什麼樣的傳說呢?就請大家點開來好好閱讀吧!
弓箭的狩獵文化逐漸凋零,箭竹的使用也保留在長老的腦中慢慢地被世人遺忘了。筆者希望透過學習與紀錄,讓大家知道箭竹不是只能夠食用而已,這可是以前狩獵工具之一喔! 箭竹的使用以及箭的製作,希望大家透過這篇文章能夠有更多的認識。
「你有沒有看到我的老公?」婦人向每一位經過的行人詢問丈夫的下落,可惜卻沒有人能夠回答她。久而久之,婦人在這裡的等候丈夫的事蹟傳了出去,大家就漸漸稱此地為「望夫崖」。 想知道這背後完整的故事嗎?那就點閱欣賞這次的文章,體驗南庄的風土民情吧!
你還有打獵的經驗嗎?雖然我是原住民,但卻尷尬的只能回答沒有。不過對於打獵這件事,賽夏族還是存在著一些特別的事物,這次的故事是由一位小朋友透過他的所見所聞告訴我的,小小的竹葉能夠做甚麼?請各位有興趣的讀者點閱吧!
南庄老街有一個桂花巷,是南庄鄉的人氣景點,桂花飄香巷子內,到底巷內有怎樣的光景?而桂花巷又有怎樣的故事呢?請大家看下去吧!
每到秋天的時候,台灣地區就會看到許多隨風搖曳的芒草花,每當遇到這種情景總是讓人忍不住駐足欣賞一番。不過芒草這種植物在賽夏族的傳統中,也有它神秘的力量,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芒草的神祕吧!   
山區裡總是給人一種神祕的感覺,這次的鄉野傳奇就是講述有關山洞的奇幻故事,究竟在南庄的山區裡存在著什麼樣的傳說呢?就請大家點開來好好閱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