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地名故事—桂花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來到南庄鄉走走,必定會品嘗了道地的客家美食以及老街風情。在地風味的南庄手工麵一直都是過去出外工作的遊子回到家鄉時的最愛,Q彈有勁,外表似油麵條卻又不完全像是油麵條,濃厚的紅蔥頭融化在湯汁中,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的共演一齣美好的午餐時光。

走在南庄老街上,四處可見客家人的米食文化精神。粄條、客家麻糬、手工水粄等等的小吃等著挑戰您的味蕾。濃濃的客家風味以及山光水景更是能讓遠從都市前來的人放下身心的疲憊,好好的享受南庄的好山好水。

不過在南庄街上有一條小巷子是每一位遊客都會造訪的,它雖然不大,且隱身在南庄老街之中,可是路過此地就可以聞到巷子內飄來的桂花香味,這個地方就是我們這篇文章的重點:桂花巷。

隱身在南庄老街內的桂花巷。

隱身在南庄老街內的桂花巷。

桂花巷附近的有許多彎曲的巷弄,其實也有它存在的特別意義。過去南庄地區在開墾的時候,時常害怕山區的原住民下來出草,於是創造了彎曲的巷弄可以使人多藏在其中,隨時可以抵禦原住民的攻擊。

桂花巷中的彎曲巷弄是為了抵禦原住民出草。

桂花巷中的彎曲巷弄是為了抵禦原住民出草。

桂花巷內有許多有關桂花的周邊商品,如鼎鼎有名的桂花釀、酸甜滋味的桂花湯圓、香酥可口的桂花蛋捲都是桂花巷內的人氣商品呢!不過有許多人一定會非常疑惑,為什麼這裡要叫桂花巷呢?這裡的桂花感覺也沒有那麼多啊?

關於桂花巷這個地名的說法有很多種,不過由於筆者比較喜歡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黃祈英與桂花巷的故事:

清領時期,有一位客家移民於嘉慶十年(1805)渡海來台,結果在船上遭匪徒搶光旅費盤纏。徬徨無助的情況下被台灣當地的閩南人收留,並在當時的番界斗煥坪一帶與賽夏族人進行物品交易為生。

後來,賽夏族的頭目樟加禮見黃祈英聰明伶俐,於是讓他迎娶自己的女兒樟氏。黃祈英也改名為黃斗乃。黃祈英運用他個人能力及文化的優勢,將漢人的社會組織模式架構在賽夏族之上,並幫助賽夏族改善經濟生活;此外又積極幫助客家人進入開墾的就在賽夏族與客家族群通力合作之下南庄地區的開墾順利進行,黃祈英的勢力日漸龐大。那時候的漢人進入山區,必須由黃祈英發給腰牌,才可以得到安全。

桂花巷中的黃祈英簡介

桂花巷中的黃祈英簡介

道光六年時,發生閩粵大械鬥。以員林地區為中心,戰禍蔓延甚廣。北至大甲溪以北,南至虎尾以南。客家人士逃亡至南庄,被黃祈英所收留。當時黃祈英已經是一方之霸,對於客家人被害十分生氣,於是率領賽夏族人加入械鬥,夜襲殺掠竹南中港地區的閩南人,釀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事件過後,清朝政府以煽動土番作亂為由,通緝黃祈英。而黃祈英在紅粉知己徐桂花不顧自身安危的幫住下,藏身於南庄上崁地區,此地居高臨下、巷弄貫通且鄰近後山便於黃祈英隨時離開。黃祈英聯合賽夏族攻打閩南人,在中部地區勢力威脅朝庭,但朝庭不敢隨便進入番界,於是派閩浙總督孫爾準來台灣處理此事件,設局殲滅中港地區客籍黃姓人士脅迫黃祈英出面,黃祈英為避免族親受到牽連,告別徐桂花後就出面去竹塹城投案,押解至彰化城斬首 享年四十一歲。

黃祈英斬首後,其原配樟夫人,以頭撞樹殉情於百段崎。黃家派徐桂花長途跋涉至彰化領回首級交予黃家,之後徐桂花為免藏匿事件牽累族人而上吊自盡而亡,並在遺書中寫道與黃祈英頭顱合葬,此為後世流傳一身二首故事由來。後人就把現今南庄文化路及上崁區域統稱為桂花巷以紀念徐氏。

現在的桂花巷在地方發展協會的規劃下,搖身一變成為人氣景點。

現在的桂花巷在地方發展協會的規劃下,搖身一變成為人氣景點。

雖然這個故事可能只是稗官野史,不過對於來南庄走訪的旅客們,這樣富有傳奇性的故事即使可能是後人美麗的幻想,不過卻會使大家對於這條小巷印象深刻吧!下次如果有機會再到南庄遊玩,可以再造訪一次桂花巷,或許會有不一樣的心境體驗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巴萊茵‧歐拜的沙龍
20會員
43內容數
2023/05/01
首先,先要跟大家說聲抱歉,巴萊茵沉寂、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對於我來說,寫作的停滯往往跟生活中的巨變有關,我的工作換了一個新的職位! 為了能夠讓自己更符合他人的期望以及對自我的要求,於是乎過度投入在工作上的時間,回到家總是沒有心思再持續更新文章。 不過,故事還是要把它說完才可以!
Thumbnail
2023/05/01
首先,先要跟大家說聲抱歉,巴萊茵沉寂、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對於我來說,寫作的停滯往往跟生活中的巨變有關,我的工作換了一個新的職位! 為了能夠讓自己更符合他人的期望以及對自我的要求,於是乎過度投入在工作上的時間,回到家總是沒有心思再持續更新文章。 不過,故事還是要把它說完才可以!
Thumbnail
2022/11/14
校長!妳看看我們,看看我跟竣育,難道我們還不夠盡心盡力嗎?難道我們還不夠認真努力嗎?
Thumbnail
2022/11/14
校長!妳看看我們,看看我跟竣育,難道我們還不夠盡心盡力嗎?難道我們還不夠認真努力嗎?
Thumbnail
2022/11/09
我一直不能理解紅布條的功用,當我了解到它的二次價值時,是在某位族人的菜園裡! 今天仙園的天空是陰天,不過電視上的氣象報告顯示中午之後會出太陽,不過傍晚氣溫又會轉涼。 小小的仙園國小因為籌備已久的城鄉共學活動開始如火如荼的運轉起來。
Thumbnail
2022/11/09
我一直不能理解紅布條的功用,當我了解到它的二次價值時,是在某位族人的菜園裡! 今天仙園的天空是陰天,不過電視上的氣象報告顯示中午之後會出太陽,不過傍晚氣溫又會轉涼。 小小的仙園國小因為籌備已久的城鄉共學活動開始如火如荼的運轉起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您帶朋友來屏東潮州鎮玩時,也許直接就跑去吃燒冷冰、廟口黑輪、三山國王廟旁的炒粿仔、大腸包香腸..........。你可知道,除了燒冷冰,其他都是「潮汕食品」! 嗯?什麼是潮汕?潮州人的先祖從哪裡來開墾的? 散步到建基路,只能手指著三山國王廟說:「這是潮州老街」,然後你就說不下去了.......
Thumbnail
當您帶朋友來屏東潮州鎮玩時,也許直接就跑去吃燒冷冰、廟口黑輪、三山國王廟旁的炒粿仔、大腸包香腸..........。你可知道,除了燒冷冰,其他都是「潮汕食品」! 嗯?什麼是潮汕?潮州人的先祖從哪裡來開墾的? 散步到建基路,只能手指著三山國王廟說:「這是潮州老街」,然後你就說不下去了.......
Thumbnail
前言: 現在大家嘴巴所說的「桃園市」,是在2010年五都升格以後才出現,之前叫做「桃園縣」。升格前的「桃園市」則是現今的「桃園區」。升格前後,「桃園」的面積沒有什麼改變,看起來相當穩定,幾十年來沒有重大變化。我想,使用這個比較穩定的框架來談桃園平埔族,讀者的接受度會比較高,也比較容易理解。 如果用地
Thumbnail
前言: 現在大家嘴巴所說的「桃園市」,是在2010年五都升格以後才出現,之前叫做「桃園縣」。升格前的「桃園市」則是現今的「桃園區」。升格前後,「桃園」的面積沒有什麼改變,看起來相當穩定,幾十年來沒有重大變化。我想,使用這個比較穩定的框架來談桃園平埔族,讀者的接受度會比較高,也比較容易理解。 如果用地
Thumbnail
我們確實需要正視且好好思考郭光天、薛啟隆這些墾戶與閩粵移民對桃園平埔族人的傷害,但前提是他們的生平事跡要清楚明確,不能背離史實太遠,否則花那麼多力氣去批判那些虛假不實的人事,去推行轉型正義,不但無法保障現今原住民的權益,也不能還給受害先民及其子孫遲來的正義。
Thumbnail
我們確實需要正視且好好思考郭光天、薛啟隆這些墾戶與閩粵移民對桃園平埔族人的傷害,但前提是他們的生平事跡要清楚明確,不能背離史實太遠,否則花那麼多力氣去批判那些虛假不實的人事,去推行轉型正義,不但無法保障現今原住民的權益,也不能還給受害先民及其子孫遲來的正義。
Thumbnail
坪林故事採集團隊 計畫團隊設計文字、聲影、宗教工作坊,帶著坪林國小的同學採集家中老物件的故事;並在坪林國中開啟八週的採集課程,以小組方式採訪當地長者,最後拍攝剪輯短片、製作圖畫書。 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人走出來的路徑,是歷史
Thumbnail
坪林故事採集團隊 計畫團隊設計文字、聲影、宗教工作坊,帶著坪林國小的同學採集家中老物件的故事;並在坪林國中開啟八週的採集課程,以小組方式採訪當地長者,最後拍攝剪輯短片、製作圖畫書。 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人走出來的路徑,是歷史
Thumbnail
《新民街的奇聞傳說》是因展覽《新民街與他的遺跡》而誕生的演出,這是我們召集民眾,以歷史最悠久的新民街為中心,一同創作全新的桃園傳說與歷史故事。 史官 — 李夏苹 話說昭和11年(西元1936年)春天,青年畫家阿和,背著他的寫生背包,來到了新民街的楊家宅院寫生。 「哎,這不是徐家的阿和嗎?
Thumbnail
《新民街的奇聞傳說》是因展覽《新民街與他的遺跡》而誕生的演出,這是我們召集民眾,以歷史最悠久的新民街為中心,一同創作全新的桃園傳說與歷史故事。 史官 — 李夏苹 話說昭和11年(西元1936年)春天,青年畫家阿和,背著他的寫生背包,來到了新民街的楊家宅院寫生。 「哎,這不是徐家的阿和嗎?
Thumbnail
菊科紅花屬植物起源於南亞,是古老作物之一,也是一味中藥材,栽培歷史悠久。最遠可追溯到埃及第十二王朝,在古埃及紡織品中即有川紅花所染製的布料,更在法老圖坦卡門的陵墓中發現了由川紅花所製成的花環。此植物適應熱帶地區乾旱氣候,如今已不再最初的任何地方被發現,目前廣布全球熱帶地區,台灣歸化於南部低海拔地區。
Thumbnail
菊科紅花屬植物起源於南亞,是古老作物之一,也是一味中藥材,栽培歷史悠久。最遠可追溯到埃及第十二王朝,在古埃及紡織品中即有川紅花所染製的布料,更在法老圖坦卡門的陵墓中發現了由川紅花所製成的花環。此植物適應熱帶地區乾旱氣候,如今已不再最初的任何地方被發現,目前廣布全球熱帶地區,台灣歸化於南部低海拔地區。
Thumbnail
還在想著門牌號碼下方的標誌到底是什麼,直到導覽完才知道原來是這裡的舊地名——犁頭;南屯路上不少戶人家的門牌號碼都有這個標誌,看來這裡的居民對於南屯應該很有認同感吧。 瑞濟堂、煙寮、萬和宮、百年老店林金生香的麻芛糕餅體驗,雖然沒有什麼打卡景點,卻是很充實的一趟人文之旅。
Thumbnail
還在想著門牌號碼下方的標誌到底是什麼,直到導覽完才知道原來是這裡的舊地名——犁頭;南屯路上不少戶人家的門牌號碼都有這個標誌,看來這裡的居民對於南屯應該很有認同感吧。 瑞濟堂、煙寮、萬和宮、百年老店林金生香的麻芛糕餅體驗,雖然沒有什麼打卡景點,卻是很充實的一趟人文之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