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Social Distancing—社會排除?還是社區互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愛丁堡街上的無家者
瘟疫蔓延,伴隨著英國每日一變的政策,從上週四被圍剿的物競天擇防疫,到這週的避免非必要社會接觸(social distancing)、盡量Work from home (WFH)、宣布無限期關閉學校(停課不停學)、最後在週末開始前建議關閉所有pub,cafe,餐廳的內用,僅提供外帶服務。(對繞彎的英國人來說,Please avoid, suggest, advise...諸如此類的話語就近乎於強制)。愛丁堡昔日絡繹不絕的遊客走了,剩下的,是當地與如自己這般寄居於此的人們。
Social Distancing, 在西方的防疫宣導與政策不斷反覆被提起的詞彙;主政者與專家說,為了健康與安全,人民應當在這樣的時刻與他人保持一定的社會距離,避免不必要的社交。在家工作、線上課程成為日常;縱然是春暖花開與難能可貴的長日照時刻,街上僅見提著購物袋採買民生的人群、零星的公車、還有總在提款機、超市前徘徊的無家者。
有「家」可歸的,生活單純地規律,少了頻繁的面對面社交,更甚倚靠著網路維繫的支持網絡;無「家」可歸的,一如往常地在街頭生活著。因為Work From Home (WFH) 的措施,使得社福機構(尤其是residential care home 和nurseries)人力吃緊,求職網站處處可見臨時招工的需求;避免不必要的出門,則使無家者少了收入、少了食物,基本需求難以被滿足的狀態下,遑論防疫與衛教。以前總說,西方這種個人主義的風氣下,難以見到所謂的「社區感」,而 Social Distancing 似乎讓人與人的距離更遠了,每個人更加地為活命而活;為主流社會所排除的人群,似乎也因此更被他者化與邊緣,更被遺忘。
街頭攤販的告示說:在維持社會距離之下,請依然記得支持在地商家
然而,社區互助真的不在了嗎?週五的午後終於把即將發霉的自己弄了出門,從市中心的自己家一路走往朋友在住宅區的家,開門的店家確實少了,但也因為如此,店門口從原先獨自一人的無家者,多了一兩個身影一起,見他們鋪著睡袋裹著大衣,一搭一唱的聊著天;有些當地店家corner shops(英國小型的商店,類似台灣的雜貨店)扮演起 Food Bank的角色,供給物資給無家者。被列作染病高風險的70歲以上年長者,超市為了讓他們也能擁有應有的民生物資,特地設定專屬年長者採買的時段;有的社區裡,青壯世代的家戶會協助老年世代的家戶「順便」帶一些什麼回來。
*註:英國縱使是在愛丁堡這樣的城市,除了市中心以外,住宅區並沒有辦法像台北一樣下樓有便利商店、走一個街角就有超市或傳統市場
或許生活的步調慢了,也或許是真的有「患難見真情」的存在,找尋半年多的社區感出現了;那種「我順便幫你做了什麼」的雞婆為 Social Distancing後冰冷的城市添加了一點溫度。人味,回來了。
家具店的Zero Waste Food Sharing 計畫
雖然每天依然有幾則panic buy的新聞,但親愛的台灣友人們,愛丁堡的超市仍然有好多新鮮的生鮮蔬果,留下來的我們每天都吃的好,也在彼此的幹話中建立起支持。少出門、social distancing的存在不是讓我們只顧好自己而已,還有讓每個人珍惜難得的出門,放慢腳步去觀看太平常的生活、去思考我可以因為什麼,順便為誰做一點什麼。
瘟疫蔓延,那些雞婆的互助,也同樣蔓延。
有人說,當你想吃的時候,菜就會做出來了。 作為一個從小被好手藝的台灣媽媽們餵養的在地小孩,也就一直到離開故土,才開始用一通通的電話,學會一道道太平凡的家常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SW, Master of Social Work 的簡稱。在英國是兩年制的碩士學位,拿到學位同時也可以拿英國的社工師證照,也因為如此所以每一個作業都要及格;而在兩年裡面同時要上課、實習(總共約180天全職)、寫論文。
MSW, Master of Social Work 的簡稱。在英國是兩年制的碩士學位,拿到學位同時也可以拿英國的社工師證照,也因為如此所以每一個作業都要及格;而在兩年裡面同時要上課、實習(總共約180天全職)、寫論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由於還在疫情期間,市場上找房的人較少,也因此暫時供給大於需求,大明有想過人都在倫敦了,是不是應該要乾脆點找個英式風格的兩層樓House感受一下英倫生活,但考慮到還需花心力整理花園以及會超出預算,所以一開始就先務實地鎖定兩房Flat。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不知道為什麼,前幾天有一個噗友突然提到移工稱呼的問題,這就讓我想到在我南部鄉下老家發生的情景。 有一天從醫院離開,到家已經接近晚上九點了,在這個偏僻的小鄉村,很多餐廳已經打烊,或者準備打烊,只有幾家鹽酥雞、烤肉等攤販還開著。這天經過老家附近的羊肉店時,店還開著,我馬上停車保握時間進去吃羊肉米粉和炒
Thumbnail
我住的社區只有16戶,在台中市太平區,是中庭透天,每家門口停車。 社區鄰居回家就不出門,躲在家裡,很奇怪。   我和鄰居來往不多,有時見面點頭打招呼。 只有兩位老太太常出門散步,每次我遇到老太太就聊幾句。  
Thumbnail
最近在因緣際會之下重返雙北市,卻在一些日常生活選擇的當下,突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篇文章還描述了看似熟悉的事物卻帶來陌生感的感受,以及對時間、空檔的掙扎與感悟。
Thumbnail
在居家隔離的日子中,我們習慣性地減少了與陌生人的交流,缺少了外界的各種聲音。然而,這樣的安靜反而讓我感到孤單與害怕。因此,我希望能趁著現在,重新與很久沒聯絡的老朋友取得聯繫,並重新挖掘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透過與朋友的交流,讓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充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觀察了現代社會中孤單一人的情況,包括在不同地點和場合觀察到的人們。文章探討了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並提出了對此現象的觀點和見解。
今天,因為之前的新冠肺炎肆虐,導致慈惠醫院的各單位尾牙,暫時以分流的各單位為主。 因為,疫情前,是在仁愛之家的禮堂,進行正式尾牙。 而經過疫情,沒有歌唱表演,取而代之,是趣味活動。 因為,沒有豐盛的料理,取而代之,是餐店的套餐或便當。 簡單說,因為疫情,完全變樣。 難怪,在肯納基金會的受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由於還在疫情期間,市場上找房的人較少,也因此暫時供給大於需求,大明有想過人都在倫敦了,是不是應該要乾脆點找個英式風格的兩層樓House感受一下英倫生活,但考慮到還需花心力整理花園以及會超出預算,所以一開始就先務實地鎖定兩房Flat。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不知道為什麼,前幾天有一個噗友突然提到移工稱呼的問題,這就讓我想到在我南部鄉下老家發生的情景。 有一天從醫院離開,到家已經接近晚上九點了,在這個偏僻的小鄉村,很多餐廳已經打烊,或者準備打烊,只有幾家鹽酥雞、烤肉等攤販還開著。這天經過老家附近的羊肉店時,店還開著,我馬上停車保握時間進去吃羊肉米粉和炒
Thumbnail
我住的社區只有16戶,在台中市太平區,是中庭透天,每家門口停車。 社區鄰居回家就不出門,躲在家裡,很奇怪。   我和鄰居來往不多,有時見面點頭打招呼。 只有兩位老太太常出門散步,每次我遇到老太太就聊幾句。  
Thumbnail
最近在因緣際會之下重返雙北市,卻在一些日常生活選擇的當下,突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篇文章還描述了看似熟悉的事物卻帶來陌生感的感受,以及對時間、空檔的掙扎與感悟。
Thumbnail
在居家隔離的日子中,我們習慣性地減少了與陌生人的交流,缺少了外界的各種聲音。然而,這樣的安靜反而讓我感到孤單與害怕。因此,我希望能趁著現在,重新與很久沒聯絡的老朋友取得聯繫,並重新挖掘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透過與朋友的交流,讓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充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觀察了現代社會中孤單一人的情況,包括在不同地點和場合觀察到的人們。文章探討了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並提出了對此現象的觀點和見解。
今天,因為之前的新冠肺炎肆虐,導致慈惠醫院的各單位尾牙,暫時以分流的各單位為主。 因為,疫情前,是在仁愛之家的禮堂,進行正式尾牙。 而經過疫情,沒有歌唱表演,取而代之,是趣味活動。 因為,沒有豐盛的料理,取而代之,是餐店的套餐或便當。 簡單說,因為疫情,完全變樣。 難怪,在肯納基金會的受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