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生活 要如何面對封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外地生活要如何面對封城


raw-image


最近的疫情把不少人原本的生活節奏都打亂了。 特別是在外地的留學生和旅居人仕,離開了家人,離開了熟悉生活環境,需要獨自面對這次疫境是一件很無助的事。英國可怕的對抗政策一出,不少旅人和留學生人馬上回家。但堅持留下來的人便需要面對疫情,努力生活,有的是因為工作,有的是因為學業,有的是因為責任。仲然只有自己,仲然面對不少不帶口罩的外國人,留下來了,便要積極生活。


我便是其中一人,在英國努力生活中。原本到了新城市生活繼續工作旅遊生活,也成功找到了工作。但因為封城工作失去了,而四處旅遊的機會也失去了。只能在家每天看着感染數字不停上升,知道朋友工作的地方總有一兩個帶病者,更有朋友的朋友因染病去世,而且很年輕。疫情很真實的在發生,但生活還是要過。既然選擇了留下,才不會給輕易打敗。


如果疫情沒有發生,這時的你會是在做什麼呢?有的會遇上上班,有的一如既往在家打理 ,一切午後接小孩放學, 有的照常上學下課。生活日復日,月復月,年復年。


人總愛活在舒適圈當中,當2020來到,把全世界的舒適圈打破。 既然全世界都面對一樣的問題,哪裏能埋怨此時勢? 當在家中吐槽,要家中作業,或要全時間看顧孩子,或生意因此減少。


為甚麼不換一個正面的角度看逆境? 多點時間在家中,終於可以能做自己的興趣,多點時間和自己相處和認真思考到底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不再用工作主導生活。要回家照顧孩子的父母就更易理解,平日能夠與小孩子相處的機會未必多, 重點是終於可以一家人一起分享時光。 生意因此受影響的商戶, 能夠在此時檢視自己的業務和分析發展方向。


封城到現在已經三個月了,雖然無力感一直都在,但我不讓自己習慣停下來。現在考了一張證書,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考到的。更從拾畫筆,看更多的書,當然也不忙多和家人報平安。把握時間,裝備好自己才能更遠,也可以走更多不同的路。


‘ 疾病根本不是惡,而是警告信號,生活的助手。’卡夫卡


這個機會正正迫使我們正視自己的人生,珍惜親朋好友的見面時光 ,把握能做自己愛做的事的每分每秒。 我相信經過這次的災難,大家會更珍惜自己擁有的,更明白一切並不是理所當然。你是說人生不再需要長遠的計劃嗎?反正前面的路很難預料。錯! 面對變幻莫測的人生,我們需要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要靈巧像蛇,積極面對, 訂立一個不管世界如何變遷也要完成的目標。


Lan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na wong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提到新冠疫情,你腦中浮現出的關鍵字是什麼?是確診、社區感染、重症、死亡、疫苗、管制,是居家隔離、在家工作、停課、自主學習、遠距工作與學習,還是群聚限制、封城、歇業、紓困補助…? 今天,撇開是非對錯的爭論,我只想來談談疫情對我的影響
Thumbnail
提到新冠疫情,你腦中浮現出的關鍵字是什麼?是確診、社區感染、重症、死亡、疫苗、管制,是居家隔離、在家工作、停課、自主學習、遠距工作與學習,還是群聚限制、封城、歇業、紓困補助…? 今天,撇開是非對錯的爭論,我只想來談談疫情對我的影響
Thumbnail
這樣常態性的生活只會更頻繁,與其改變,那不如試著與疫情共處吧!在疫情期間除了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同時要將自己準備到最好的位置,蹲得越低在未來一定跳得更高,機會絕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Thumbnail
這樣常態性的生活只會更頻繁,與其改變,那不如試著與疫情共處吧!在疫情期間除了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同時要將自己準備到最好的位置,蹲得越低在未來一定跳得更高,機會絕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Thumbnail
台灣疫情爆發邁入第三週了,看著每天的染疫人數以百來計算,還有著死亡案例,更能體會全球籠罩在病毒風暴中的氛圍與生活轉變,也考驗著每個人用甚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個關卡。 我的外展工作得要暫停,回到辦公室以電話關懷中追蹤個案;同時,我的孩子停止上課,兩個孩子在家需要有人照顧,在居家辦公的規定下來之前,我也面
Thumbnail
台灣疫情爆發邁入第三週了,看著每天的染疫人數以百來計算,還有著死亡案例,更能體會全球籠罩在病毒風暴中的氛圍與生活轉變,也考驗著每個人用甚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個關卡。 我的外展工作得要暫停,回到辦公室以電話關懷中追蹤個案;同時,我的孩子停止上課,兩個孩子在家需要有人照顧,在居家辦公的規定下來之前,我也面
Thumbnail
圖片 疫情增溫後,雖然台灣並沒有宣布封城,但人民的自主封城早已開啟,並且也都開始在家工作和上課了。這樣長時間待在家的日子,來到了第四天了,大家的心情還好嗎? 隨著確診數並未減少,“ Stay Home”的時間可能會增長。「或許更讓人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不能與想念的人見面的孤獨。」 圖片 新冠肺
Thumbnail
圖片 疫情增溫後,雖然台灣並沒有宣布封城,但人民的自主封城早已開啟,並且也都開始在家工作和上課了。這樣長時間待在家的日子,來到了第四天了,大家的心情還好嗎? 隨著確診數並未減少,“ Stay Home”的時間可能會增長。「或許更讓人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不能與想念的人見面的孤獨。」 圖片 新冠肺
Thumbnail
原本因為工作需要,每年都會台灣法國二邊住,自從法國疫情不斷升高後,為了減少流動,來不及回台灣就只好選擇繼續困住在法國了,但沒想到這一待卻是二年。雖然經歷法國數度封城,但是法國的封城並沒有很嚴格,加上人們自制力及不同種族之間的各種複雜因素,導致無法簡單用框列相關名單再要求隔離等等措施就可以解決, 甚
Thumbnail
原本因為工作需要,每年都會台灣法國二邊住,自從法國疫情不斷升高後,為了減少流動,來不及回台灣就只好選擇繼續困住在法國了,但沒想到這一待卻是二年。雖然經歷法國數度封城,但是法國的封城並沒有很嚴格,加上人們自制力及不同種族之間的各種複雜因素,導致無法簡單用框列相關名單再要求隔離等等措施就可以解決, 甚
Thumbnail
如果現在才是抗疫真正的起點,身為住在所謂「國外」、被封城封到懷疑人生的我,一定要趕來寫一篇封城生活指南,希望能讓在台灣的大家心情好一點。
Thumbnail
如果現在才是抗疫真正的起點,身為住在所謂「國外」、被封城封到懷疑人生的我,一定要趕來寫一篇封城生活指南,希望能讓在台灣的大家心情好一點。
Thumbnail
2020對我來說,也是很糟糕的一年。 2020年,疫症捲席全球,全世界的人都被逼限足於家裡。 在年初還在準備回港參與好姊妹婚禮而興奮期待的我, 也萬萬沒想到會有一整年(甚至更久)的時間無法回家。 在這一年,能生活在台灣是非常幸運的。 從一開始馬上就封關、採取防疫措施、注資大量生產口罩等, 讓我們
Thumbnail
2020對我來說,也是很糟糕的一年。 2020年,疫症捲席全球,全世界的人都被逼限足於家裡。 在年初還在準備回港參與好姊妹婚禮而興奮期待的我, 也萬萬沒想到會有一整年(甚至更久)的時間無法回家。 在這一年,能生活在台灣是非常幸運的。 從一開始馬上就封關、採取防疫措施、注資大量生產口罩等, 讓我們
Thumbnail
自武漢肺炎疫情蔓延開來之後,世界各地許多城市封城又解封...
Thumbnail
自武漢肺炎疫情蔓延開來之後,世界各地許多城市封城又解封...
Thumbnail
在外地生活要如何面對封城  最近的疫情把不少人原本的生活節奏都打亂了。 特別是在外地的留學生和旅居人仕,離開了家人,離開了熟悉生活環境,需要獨自面對這次疫境是一件很無助的事。英國可怕的對抗政策一出,不少旅人和留學生人馬上回家。但堅持留下來的人便需要面對疫情,努力生活,有的是因為工作,有的是因為
Thumbnail
在外地生活要如何面對封城  最近的疫情把不少人原本的生活節奏都打亂了。 特別是在外地的留學生和旅居人仕,離開了家人,離開了熟悉生活環境,需要獨自面對這次疫境是一件很無助的事。英國可怕的對抗政策一出,不少旅人和留學生人馬上回家。但堅持留下來的人便需要面對疫情,努力生活,有的是因為工作,有的是因為
Thumbnail
我回顧這段期間生活上的總總逐步限縮,才意識到自己正活在一件未來會被仔細記下的歷史裡,才意識到是否也該提筆記下這段期間的光景,卻發現我的生活其實與上週之前並沒有變化。
Thumbnail
我回顧這段期間生活上的總總逐步限縮,才意識到自己正活在一件未來會被仔細記下的歷史裡,才意識到是否也該提筆記下這段期間的光景,卻發現我的生活其實與上週之前並沒有變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