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部2019年於台灣上映的韓國電影,改編自作家趙南柱的同名小說,以主人翁金智英的人生歷程作為劇情主軸,討論著也許是大部分的女性都曾遭受過的差別待遇。金智英(鄭裕美 飾)是一個平凡的韓國女生,三年前和老公鄭代賢(孔劉 飾)結婚,在去年因生了一個女兒而離開職場。某天開始,金智英偶爾會像是被附身,化身已逝世的社團學姐和丈夫對話,或是換上自己母親的口吻,以「親家母」的身分向婆婆訴說委屈。鄭代賢於是為妻子安排接受心理治療,想要了解妻子一連串異狀背後的原因。
和大部分電影不同的是,電影並非極力描寫一個多麼特別、多麼與眾不同的人物如何反抗社會的普世價值,而是以極盡平淡的筆觸,刻劃金智英平凡的一生,更以其周遭不同的女性角色寫照拼湊出社會對女性不同面向的壓迫,讓這部作品贏得廣大的共鳴。也許電影版本提及的面向不如小說般完整,但已足夠讓觀眾重新思考價值觀中女性的定位。
金智英,一個韓國80年代最多人取的名字,在故事中則像是乘載了整個世代的女性共同的人生縮影。她們往往需要迎合社會期待而扮演著許多不同的角色,凡是需要讓著弟弟,穿著必須檢點,需要為父母親分擔家事的乖女兒、需要為了照顧孩子被迫離開職場,放棄夢想成全家庭的好媽媽、以及每逢佳節必須回家孝敬長輩的好媳婦。
電影中花較多篇幅描寫的育兒責任即是個人在故事中比較有感觸的,印象很深刻的是小說裡金智英對老公說的一段話: 「你不是說叫我不要老是只想失去嗎?我現在很可能會因為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職場、同事、朋友等社會人脈,還有我的人生規劃、未來夢想等種種,所以才會一直只看自己失去的東西,但是你呢?你會失去什麼?」先前曾觀看過的《厭世媽咪日記》同樣細緻描繪了育兒的職業婦女們所需背負的龐大責任及時間成本,不僅失去了生活的規律,更要將所有心力聚焦在小孩的一舉一動。
記得在網路上看過一句話:「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但綜觀來看,為了家庭而做出退讓的卻往往是女性。就像《婚姻故事》中妮可為了家庭離開故鄉、折衷夢想、全心的成為老公事業上的助力,或是金智英的媽媽為了整個家庭的家計而犧牲自己成為教師的志願。這樣的案例實在太多太多了,女性難免在「做一個好媽媽、好太太」的過程中被迫拋棄自己的追求,漸漸在不同角色的扮演及轉換中忘記了自己原本的模樣。
片中藉由今昔交錯的呈現方式提及了女性在社會脈絡下深陷的種種困境,從金智英小時候家中長輩對於小孩性別的嚴重偏好、性騷擾事件檢討被害人、一路談到職場中的性別地位不均和玻璃天花板現象、更觸及到女性應背負的養兒育兒責任。但即使心有不甘,金智英卻只能像其他女性一樣默默接受這樣的安排,因為對於整個社會而言,這些現象都太過於理所當然,她們不旦沒有心力,更沒有權力反抗。電影中描寫的絕對不僅是金智英一個人受到的壓迫,也是韓國的金智英們,甚至是存在於我們周遭、抑或是現代的女性們普遍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壓力。
我們都要試著推翻這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不平等。
回想起近年來韓國的性別對立情形逐漸嚴重,舉凡2014年發生的「媽蟲」事件,韓國網友認為育兒的媽媽整天無所事事還有辦法休閒,根本是吸榨老公的蟲,於是將原本用來形容「追求榮華富貴,不把小孩教導好」的貶抑詞「媽蟲」不分青紅皂白地套用在所有帶孩子的母親身上。2017年朴槿惠總統下台時,輿論也帶動了「女性不應擔任要職」的浪潮。《82年生的金智英》小說宣布改編成電影時,韓國甚至掀起了一波仇女風潮,不僅飾演該電影的鄭裕美遭到男性網友謾罵,就連公開支持或分享作品的演藝人員也遭受砲火攻擊。
然而,電影和小說的誕生絕對不是為了大力宣揚女權主義或挑起整個社會的爭端,而是希望作為一個醍醐灌頂的力量,喚起大家反思這些一直以來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現象有多麼不合理。作品在這樣的社會之中的確達成了某程度的目標,不僅打破既定印象讓許多人明白,女性為了家庭及孩子所做出的付出和犧牲絕對沒有表面上容易,更讓這個世代的許多女性找回了話語權及追逐夢想的勇氣。
推薦看完電影意猶未盡的觀眾可以閱讀其同名原著小說,篇幅不長,卻是金智英整個人生歷程的大事件和內心想法,也是筆者少數接觸到以時間線順序呈現劇情的小說。當時看到封面沒有太大感想,直到讀完整部作品,才明白封面裡金智英臉頰上金色的淚滴,代表的是多麼龐大的無奈。只希望有那麼一天,如同電影中提及多次的「做妳想做的事吧!」,社會可以真正剝除對女性的角色框架,讓女性不必一肩扛起育兒責任、可以在職場上和男性公平競爭、能不顧一切地擁有一個目標,並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心中想要的模樣。
■以下也附上《82年生的金智英》預告。
82年生的金智英 82년생김지영
導演:金度英|南韓|2019.
主演:鄭裕美、孔劉
■同場加映:
厭世媽咪日記 Tully|2018.
婚姻故事 Marrige Story|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