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小說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自我實現的困境,不只因為性別和婚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韓國影視戲劇最讓人驚嘆的一點,是能夠及時、精確地反映社會現象。不一定是戲劇化的社會事件,而是以故事呈現長久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並演活各式各樣的人們身在其中的心態和處境,去年討論度最高的電影《寄生上流》和《82年生的金智英》都是如此。儘管後者的電影表現很一般,但對我而言引起的共鳴和反思非常豐富。

《82年生的金智英》的小說讀來真實得令人心驚,菜市場名的「金智英」從小到大經歷的性別待遇,幾乎是所有生長在東亞社會的女性縮影:小時候長輩們偏愛男孩,小學裡男生對她惡作劇,中學遇到暴露狂或跟蹤狂,大學聽見學長私下對女性的貶低言語。面試碰到對女性求職者不友善的提問,職場上男女薪資和工作有別、升遷機會不平等,婚後的婆媳相處、家事育兒分配、工作因此中斷等等。儘管自己是晚了她近十年出生的台北女生,卻仍每一段都讀得心有戚戚。

小說拍成電影之後,作了一些關鍵性的改編,使得兩者傳達出的觀點不盡相同,卻也成為很有意思的對照和互補。比如孔劉飾演的丈夫,許多人認為電影將這個角色塑造得太理想、體貼,從而弱化、美化了小說表達的女性困境。不過我反而覺得,這樣的設定加倍凸顯出女性處境的結構性問題——金智英們的壓抑和失語,從來不是換個男人或換個婆婆就能有所改善的,很多時候,即使身邊伴侶已經做到所能做的最好,可是職場和社會上的觀念、制度、潛規則依然暗潮洶湧,足以令許多女性感到窒息。

raw-image

然而,結構性的調整長路漫漫,當下身處其中有什麼樣的希望和出路?小說內容本身並沒有提供正面的可能,只能說作者寫下這樣的故事,引用韓國社會真實的數據呈現性別不平等,並引起廣泛的共鳴、討論、批評,這樣的現象帶來了一份改變的契機。不過,最後一章以男性精神科醫生視角做的總結,顯示了作者對於眾人關注和理解之後、能不能作出進一步行動和改變,依舊悲觀。醫生雖然因為金智英的案例,更加了解自己妻子和同事的處境,卻仍希望在職場上避開這些麻煩,他的心聲成為全書最後一句話:

不論是多麼有能力、表現優秀的人,只要解決不了育兒問題,女職員都免不了會帶來困擾。我暗暗決定,下一個人一定要找未婚單身的才行。

相對而言,電影溫馨明亮許多,也提供了幾個不同的希望和可能:女主管帥氣堅定地立足職場,邀請智英加入新公司發揮所長,即使後來她無法如期上班也能支持理解;智英母親的成長和婚後處境都更為艱難,母女倆只需簡短溫暖地對話就能安撫對方的辛苦、心意連通;智英在丈夫支持下,最終找到了與目前生活育兒相容的寫作、工作模式。不過,這些情況都非常理想化,也十分仰賴他人、家庭條件以及運氣。因此我最喜歡的改編,還是金智英自己的轉變,她開始能正視自己的壓抑失語,並在聽見上班族調侃她是媽蟲時,抬頭挺胸勇敢為自己發聲:

你看到我可能還不到十分鐘,你認識我嗎?你知道我經歷了什麼,遇過什麼人,還有我的想法嗎?我也評論一下你是怎樣的人如何?為何要那樣費心傷害別人?
raw-image

不過,改編中我很不認同的部分,是電影將「工作」和「追尋自我」作了強烈連結,然而小說裡對於職場上男女差別待遇的深刻描寫,其實充分體現了工作與自我價值的脫節。實際上,大多數工作雖然能帶來一定的成就感,卻離自我實現還很遙遠;很多時候,為了公司忙碌付出,到頭來仍發現自己是可以被輕易取代的存在。此外,也有許多女性在婚後繼續工作,是因為光靠丈夫的薪水不足以提供一家人舒適的生活而不得不然,幾乎無關意義的追尋。

因此,金智英迫切地想用工作喚回自我,甚至願意做自己沒有真正興趣的店員打工,其實反映了社會以及她自己都還是忍不住以賺錢能力來衡量自身價值。近來高度強調的女性獨立自主、以工作自我實現,也加深了這樣的想法,讓身為母親、或其他原因需要依賴丈夫的女性,更容易懷疑自我、陷入心理困境。除此之外,工作和追尋自我的連結,也讓人忽略身為丈夫、父親的處境,他們肩負著家中的經濟重擔,在職場上兢兢業業,其實也沒有餘力探尋自我和意義,這大概也是中年危機的原因。

raw-image

看《82年生的金智英》,會覺得許多問題來自東亞傳統觀念,但同時間看了《婚姻故事》卻發現,關於工作和家庭、婚姻和自我,各地夫妻都有相似的處境。表面上、直覺上,很容易以為這些困境源於婚姻。就連孔劉飾演的丈夫,看著病容憔悴的智英都忍不住自責流淚:「我很害怕,很擔心失去妳。我總覺得,妳是因為和我結婚,都是因為我,才會生病的。」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這些困境裡,藏著從小到大所受到的教育、家庭和社會觀念,藏著現代資本社會對工作和意義的過度美化,藏著自己心底對於自身價值的懷疑不安。婚姻生活如果加深了困頓和窒息感,也是因為生命中重要的、無可放棄的事情變得更多了,因為有個人妳在他面前可以盡情表達自己所有的貪心想望,因為妳以為在愛裡就能夠成為自己、過上理想生活——還是可以的,只不過那自我和生活的模樣,有可能與單身時的想像完全不同。

繞了一大圈,電影最後,金智英再一次站上家中陽台,夕陽西下的餘暉映著她淺淺的笑容,與片頭恍惚鬱悶的神情截然不同。就整體社會和職場的結構性問題而言,小說的結語或許更貼近真實,但對每一個金智英而言,自己、家人和身邊友人都擁有足以改變她們人生的力量,或至少,讓她不再覺得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孤身面對這場戰爭。這正是為什麼這本小說、這部電影值得所有人閱讀、觀看。

---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幫我按下方的Like,以及追蹤作者:D
也歡迎按讚我的臉書粉專:藝文日常,會有更多電影、書、展覽短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郁書的沙龍
871會員
64內容數
我所喜愛的,有藝術、電影和文學陪伴的日常。
黃郁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5
在這長期由男性主導的世界,作為「女性」本身就持續存在於某種自我與社會、個人與集體間的張力之中,這讓她們在成為哲學家的路上,加倍需要勇氣和獨立性——我想這是蘭德、波娃、韋伊和鄂蘭的共通之處,那就是她們都擁有不在意他人和社會眼光的勇氣,在思想上亦各自成一格,難以被簡單歸類到單一特定的哲學類別當中。
Thumbnail
2022/04/25
在這長期由男性主導的世界,作為「女性」本身就持續存在於某種自我與社會、個人與集體間的張力之中,這讓她們在成為哲學家的路上,加倍需要勇氣和獨立性——我想這是蘭德、波娃、韋伊和鄂蘭的共通之處,那就是她們都擁有不在意他人和社會眼光的勇氣,在思想上亦各自成一格,難以被簡單歸類到單一特定的哲學類別當中。
Thumbnail
2022/04/25
《黑暗年代的女哲學家》在時序上承接了前作,來到政治氛圍更險峻動盪的納粹崛起、二戰爆發時期;內容上,哲學家哲思的對象也從個體存在和抽象領域,轉為對他者、群體和政治的關注——若用鄂蘭的概念作區分,可說是從「沉思的生活」來到了「行動的生活」。其實,本書的德文書名直譯正是「自由之火:黑暗時代的哲學救贖」。
Thumbnail
2022/04/25
《黑暗年代的女哲學家》在時序上承接了前作,來到政治氛圍更險峻動盪的納粹崛起、二戰爆發時期;內容上,哲學家哲思的對象也從個體存在和抽象領域,轉為對他者、群體和政治的關注——若用鄂蘭的概念作區分,可說是從「沉思的生活」來到了「行動的生活」。其實,本書的德文書名直譯正是「自由之火:黑暗時代的哲學救贖」。
Thumbnail
2021/12/01
昆德拉認為,小說的定義和本質,是洞見、發現人性隱晦而尚未被看清楚的面向;是傾聽、深入探究事物的精神。一位優秀的、夠資格的小說家,該要看穿那些所謂的「理所當然」或「平凡無奇」身上,其實披掛著一層「預先詮釋」的簾幕,並像賽萬提斯將唐吉訶德送上征途那樣,將簾幕一舉撕破,直面世界赤裸裸的滑稽模樣。
Thumbnail
2021/12/01
昆德拉認為,小說的定義和本質,是洞見、發現人性隱晦而尚未被看清楚的面向;是傾聽、深入探究事物的精神。一位優秀的、夠資格的小說家,該要看穿那些所謂的「理所當然」或「平凡無奇」身上,其實披掛著一層「預先詮釋」的簾幕,並像賽萬提斯將唐吉訶德送上征途那樣,將簾幕一舉撕破,直面世界赤裸裸的滑稽模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自同名小說,與原作的批判意識落差巨大。看完電影,一定有人納悶金智英是否太小題大作?先生都做成這樣了,還有什麼好不滿足呢?身邊圍繞這麼多愛和包容還要憂鬱,金智英有事嗎?
Thumbnail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自同名小說,與原作的批判意識落差巨大。看完電影,一定有人納悶金智英是否太小題大作?先生都做成這樣了,還有什麼好不滿足呢?身邊圍繞這麼多愛和包容還要憂鬱,金智英有事嗎?
Thumbnail
《82年生的金智英》 女人一生 嫁的不是丈夫,是家庭。累得不是身體,是心理。 忍的不是脾氣,是婚姻。要的不是同情,是同理。 愛的不是自己,是能依靠的你。 當第23對染色體不一樣時,男女就不再平等。 但是做為夫妻,我們卻可以對等。
Thumbnail
《82年生的金智英》 女人一生 嫁的不是丈夫,是家庭。累得不是身體,是心理。 忍的不是脾氣,是婚姻。要的不是同情,是同理。 愛的不是自己,是能依靠的你。 當第23對染色體不一樣時,男女就不再平等。 但是做為夫妻,我們卻可以對等。
Thumbnail
「石頭滾過來的話,你要站著不動嗎?躲不開的話,是躲不開的人的錯」一部探討女權卻溫柔又堅毅的作品,也是屬於你我身邊的故事。
Thumbnail
「石頭滾過來的話,你要站著不動嗎?躲不開的話,是躲不開的人的錯」一部探討女權卻溫柔又堅毅的作品,也是屬於你我身邊的故事。
Thumbnail
《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部2019年於台灣上映的韓國電影,改編自作家趙南柱的同名小說,以主人翁金智英的人生歷程作為劇情主軸,討論著也許是大部分的女性都曾遭受過的差別待遇。
Thumbnail
《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部2019年於台灣上映的韓國電影,改編自作家趙南柱的同名小說,以主人翁金智英的人生歷程作為劇情主軸,討論著也許是大部分的女性都曾遭受過的差別待遇。
Thumbnail
小說拍成電影之後,作了一些關鍵性的改編,使得兩者傳達出的觀點不盡相同,卻也成為很有意思的對照和互補。比如孔劉飾演的丈夫,許多人認為電影將這個角色塑造得太理想,從而弱化了小說表達的女性困境。不過我反而覺得,這樣的設定加倍凸顯出女性處境的結構性問題——金智英們的壓抑和失語,從來不是換個男人就能有所改善,
Thumbnail
小說拍成電影之後,作了一些關鍵性的改編,使得兩者傳達出的觀點不盡相同,卻也成為很有意思的對照和互補。比如孔劉飾演的丈夫,許多人認為電影將這個角色塑造得太理想,從而弱化了小說表達的女性困境。不過我反而覺得,這樣的設定加倍凸顯出女性處境的結構性問題——金智英們的壓抑和失語,從來不是換個男人就能有所改善,
Thumbnail
過年才能回娘家?《82年生的金智英》以平凡的日常勾勒現代普遍女性的處境,同時提出一個關鍵問題:是我還是社會病了?
Thumbnail
過年才能回娘家?《82年生的金智英》以平凡的日常勾勒現代普遍女性的處境,同時提出一個關鍵問題:是我還是社會病了?
Thumbnail
這部電影改編得最好的地方,是把對女性的歧視跟壓迫,這些如芒刺在背的箝制,真的收到女主角金智英的背後。這些刺在全體女性身上的刺,都透過鄭有美用表情演戲的強大演技:那完全的人格轉換,長時間定在她臉上的鏡頭,讓我們從這位女性因過度壓抑無法表達而爆發的其他人格,才看到那背後血淋淋帶刺的肉體。
Thumbnail
這部電影改編得最好的地方,是把對女性的歧視跟壓迫,這些如芒刺在背的箝制,真的收到女主角金智英的背後。這些刺在全體女性身上的刺,都透過鄭有美用表情演戲的強大演技:那完全的人格轉換,長時間定在她臉上的鏡頭,讓我們從這位女性因過度壓抑無法表達而爆發的其他人格,才看到那背後血淋淋帶刺的肉體。
Thumbnail
正視女性所承受的待遇和限制吧。《82年生的金智英》所創造出的討論熱度,無論是否觀賞過此片,都能因它的上映而正視性別與社會,或許,這才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正視女性所承受的待遇和限制吧。《82年生的金智英》所創造出的討論熱度,無論是否觀賞過此片,都能因它的上映而正視性別與社會,或許,這才是最重要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