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3月11日:八堵火車站事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1947年3月11日,基隆308大屠殺剛過去3天,中華民國政府為了安定民心,不斷廣播要大家出門上班、恢復正常作息,八堵火車站的副站長許朝宗選擇相信政府,出門前往他工作的八堵火車站。

許朝宗的妻子許江春,多年後接受訪問時,回憶起那天。

「阮頭家欲去上班,我koh叫伊不要去,伊講無去kah人換班mā袂使。」
(我丈夫要去上班,我還叫他不要去,他卻說不去跟人換班不行。)

那是她此生最後一次見到丈夫。

不聽妻子勸阻的許朝宗,與其他共17名前往八堵火車站上班的員工,全都因為他們的盡忠職守而失去了性命,以復仇為名的中華民國軍隊,當場射殺了4名車站員工,另外被押走的,包含許朝宗在內的13人,至今仍下落不明,不知屍首何處。

懷有身孕的許江春聽聞消息後,不顧害喜虛弱的身體,從暖暖一路跑到八堵,但現場只留下血跡斑斑,早已不見丈夫蹤影。許江春從司令部、鐵路局、警察局到軍營到處找人,最後,她問到一個外省兵,沒想到對方卻流下眼淚,跟她說:

「不用找了。」

但是,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從此,許江春阿嬤只要聽說哪裡又發現了屍體,就去現場試圖尋找許朝宗的臉龐。當時,由於基隆大屠殺剛結束,處處都是一堆一堆的屍首,有的被丟棄在荒郊野外,有的被軍人強迫挖坑,然後陳屍在自己挖的坑裡,更多的,則是海面上的浮屍,家屬們集資雇用了漁船,出海撈回海面上的屍體,再排放在港口邊等人來認,屍體被浸泡太久浮腫,家人必須忍著心痛用腳用力地踩,才能把屍體塞進棺材中。

在《二二八走過一甲子》節目的訪談中,許江春阿嬤提到在尋找丈夫的過程中,她看到那些屍體的手掌被鐵線穿過綁在身後,臉都被曬成了肉乾,她既害怕又難過。在《查某人的二二八》一書中,她提到有一次,她的哀傷已經超越了極限,差點自殺的經驗。

「找尪的心情是真艱苦,阮也曾去海邊認屍,屍體一塊浮起、一塊浮起,但是都不是咱們的人。有一次我真可憐,我走到基隆和平島去找,看到海,清冷冷,啊!我想到自己真歹命,心內真艱苦,腹肚面對著海,想講,啊!要來把伊衝下去,死了也較袂艱苦,但是想回來,啊!我還有二個囝仔,一個八歲,一個六歲,我不能死,阮若死,阮二個囝仔要怎麼辦?」

為了兩個兒子,加上自己還懷有身孕,許江春阿嬤鼓起勇氣活了下來,那年七月,女兒出生了,本來應該是一件充滿喜悅的事情,也因為二二八而變了調。

「生的那早時,嬰仔一出世,親像是歌仔戲在扮,我嬰仔抱起來就哭,這囝仔一出世就無老爸。」

許多人覺得二二八就是一天,但對受難家屬來說,那一天只是個開始,隨之而來的痛苦則是一輩子的事情,面對政府百般的刁難,忍受旁人異樣的目光,大多數的親朋好友為了自保都選擇離開,只剩下受難家屬孤苦伶仃地、堅強又哀戚地生活下去,許江春從此身兼嚴父慈母,由於身分特殊,她常常教育孩子不要惹事。

「要乖,咱無老爸,要乖。」她總是這麼說。

有一次,年幼的兒子在外面跟人吵架,一回家就被許江春抓起來打,一邊打,許江春一邊哭,看媽媽哭了,兒子也跟著哭。

「你這馬靠誰人?」許江春哭著罵。
(你現在要靠誰?)

「靠媽媽。」兒子也哭著回答。

「你靠我?那我要靠誰?」

「我靠你,你也靠我,從現在開始,我會乖!」

母子抱在一起,哭成了一團。未來,每當回憶起這段往事,許江春依然會自責沒能給孩子們好的生活。「這些囝仔跟我也真艱苦,我真嚴。」她始終這麼說。

1994年,在八堵火車站事件受難者家屬的推動下,以蒸汽火車頭為造型的八堵二二八紀念碑落成;2017年,我們為事件後留下的受難家屬寫下《海港少女》這首歌;2018年,《少了一個之後》製作團隊,則邀請受難者家屬回到八堵火車站,重演了這段歷史,但就像所有228及白色恐怖的悲劇一樣,至今,我們仍然只能述說受害者的故事,而始終,沒有任何一名加害者為此付出過代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2022/11/01
週末看了《流麻溝15號》,晚上7點的場次坐了8分滿,電影結束後,沒有任何一位觀眾離開。黑暗的戲院,螢幕上只剩下工作人員跟贊助者名單在跑,曹雅雯的歌聲唱著:「閣較黑暗,嘛總有一點光,照入心內,永遠的所在。」絕對是好看的電影。
Thumbnail
2022/11/01
週末看了《流麻溝15號》,晚上7點的場次坐了8分滿,電影結束後,沒有任何一位觀眾離開。黑暗的戲院,螢幕上只剩下工作人員跟贊助者名單在跑,曹雅雯的歌聲唱著:「閣較黑暗,嘛總有一點光,照入心內,永遠的所在。」絕對是好看的電影。
Thumbnail
2022/04/07
自1989年4月7日鄭南榕自焚至今33年,從今天起,中正廟的常設展示除了「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之外,新增了「自由的靈魂 vs. 獨裁者 - 台灣言論自由之路」。
Thumbnail
2022/04/07
自1989年4月7日鄭南榕自焚至今33年,從今天起,中正廟的常設展示除了「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之外,新增了「自由的靈魂 vs. 獨裁者 - 台灣言論自由之路」。
Thumbnail
2022/02/24
直到某天深夜,她聽見客廳有哭聲,走出房門,發現是盧鈵欽趴在桌上哭,身上滿是血跡。那時候她就知道,她的丈夫永遠不會回來了。
Thumbnail
2022/02/24
直到某天深夜,她聽見客廳有哭聲,走出房門,發現是盧鈵欽趴在桌上哭,身上滿是血跡。那時候她就知道,她的丈夫永遠不會回來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戰爭之下老弱婦孺的無助淒慌與驚懼,身心創傷在戰後亦歷久難弭
Thumbnail
戰爭之下老弱婦孺的無助淒慌與驚懼,身心創傷在戰後亦歷久難弭
Thumbnail
白色恐怖受難者郭萬福次子——郭哲芳: 「聽說父親在臺中師範學校就讀時,常利用晚上大家睡覺時,偷聽地下電臺收音機,結果要畢業前一個月差點被退學。學校就通知祖父到校約談,祖父是當過保正也見過世面的人,到學校之後直接找校長,請求校長不要開除父親,但是怎麼拜託怎麼求,校長就是不肯答應,於是祖父站起來用威脅
Thumbnail
白色恐怖受難者郭萬福次子——郭哲芳: 「聽說父親在臺中師範學校就讀時,常利用晚上大家睡覺時,偷聽地下電臺收音機,結果要畢業前一個月差點被退學。學校就通知祖父到校約談,祖父是當過保正也見過世面的人,到學校之後直接找校長,請求校長不要開除父親,但是怎麼拜託怎麼求,校長就是不肯答應,於是祖父站起來用威脅
Thumbnail
連名字都不見時,就是真的消失, 就沒有人會記得他們的存在了。 這裡面有外省人、有本省人, 每年二二八這一天放假, 都是在提醒我們, 有機會就去讀讀這些人的故事, 知悉在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的事情, 找回消失的人們的故事, 並且希望不要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更多二二八的故事請見: https://www.
Thumbnail
連名字都不見時,就是真的消失, 就沒有人會記得他們的存在了。 這裡面有外省人、有本省人, 每年二二八這一天放假, 都是在提醒我們, 有機會就去讀讀這些人的故事, 知悉在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的事情, 找回消失的人們的故事, 並且希望不要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更多二二八的故事請見: https://www.
Thumbnail
172:準備行刑 幾乎全鎮的人,都聚集到軍營,擠的水洩不通。 哥哥特意駕著馬車,進入軍營,車廂開口對著,讓秀花姊能看見。 鎮民們都已經知道亡魂就在車廂內,或是敬畏膜拜,或是驚恐不安的交頭接耳。 所有綁在木柱上準備受刑的人,只有十七歲的王銅哭喊吼叫,其他人默不作聲。 眾人猜想著,還要多久才會
Thumbnail
172:準備行刑 幾乎全鎮的人,都聚集到軍營,擠的水洩不通。 哥哥特意駕著馬車,進入軍營,車廂開口對著,讓秀花姊能看見。 鎮民們都已經知道亡魂就在車廂內,或是敬畏膜拜,或是驚恐不安的交頭接耳。 所有綁在木柱上準備受刑的人,只有十七歲的王銅哭喊吼叫,其他人默不作聲。 眾人猜想著,還要多久才會
Thumbnail
直到某天深夜,她聽見客廳有哭聲,走出房門,發現是盧鈵欽趴在桌上哭,身上滿是血跡。那時候她就知道,她的丈夫永遠不會回來了。
Thumbnail
直到某天深夜,她聽見客廳有哭聲,走出房門,發現是盧鈵欽趴在桌上哭,身上滿是血跡。那時候她就知道,她的丈夫永遠不會回來了。
Thumbnail
歡樂列車的下個停靠站是第六紅區。這是個工廠林立,空氣呈鏽色的地方。 楊菁在公路上從一輛車跳到另一輛車,衣服因為連串打鬥而破爛,露出來的不是血便是泥塵。 這不是她遇過最糟糕的狀況,她還能逃,就怕被擄去的羅綺伊等不了。 殺手駕著電單車追近了。她看看路牌,亮著通訊手鐲的導航系統便跳下車斗往鬧巿跑。
Thumbnail
歡樂列車的下個停靠站是第六紅區。這是個工廠林立,空氣呈鏽色的地方。 楊菁在公路上從一輛車跳到另一輛車,衣服因為連串打鬥而破爛,露出來的不是血便是泥塵。 這不是她遇過最糟糕的狀況,她還能逃,就怕被擄去的羅綺伊等不了。 殺手駕著電單車追近了。她看看路牌,亮著通訊手鐲的導航系統便跳下車斗往鬧巿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