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如何正確使用賽局理論來推導「防疫策略」?/Vivian Fang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最近疫情肆虐,各國因應方法不一;有些靠經驗、有些靠佛心,但也有人試圖用學術方法,推導出合理的、將損害壓到最低的策略。「賽局理論」也是這些學術方法之一,但遺憾的是,部分相關的論述方式並不準確。

Vivian Fang
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學教授經濟系課程7年,精通賽局理論、主攻關懷社會的公共經濟。離開學術界後征戰商業戰場、深耕國際市場商業開發十餘年;橫跨電子、製造、媒體、品牌相關等領域,擔任智囊、幕僚、業務、行銷、商業開發等職務。目前提供商業智庫服務,商業顧問教學等。心願是為社會盡力,身體力行柏拉圖(Pareto)改善與最優化。
筆者忝為教授賽局理論的老師,就以本文來說明一下在這個題目上的應用方式、以及為什麼「謹慎防疫」應該是目前最適合台灣的策略。

以賽局理論看防疫策略

在某篇日前被廣傳的「以賽局理論分析防疫」文章中、以及一些其他類似作品中,都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將賽局中的「策略」(strategy) 和可能的「結果」(outcome)混為一談,而這兩者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事實上,在筆者以賽局矩陣表(payoff matrix)解釋該文的數字設計、並以賽局理論工具正確推導出來的結論,竟然跟該文想表達的論點恰恰相反。
賽局中的「策略」和「結果」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例如該文提到「全面防堵或是全面減災都是辦不到的事」,但用它的賽局架構推導出來的結論,跟這句話竟然是自相矛盾的。
由於這篇推導有問題的文章受到廣傳,所以或許讀者對賽局理論是有興趣的,所以筆者寫下這篇文章,說明賽局理論的適當應用方式、以及比較正確的觀念。
在本文中,筆者會以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防疫時事為題目,以賽局理論架構中的「賽局矩陣表」(game matrix)架構及工具,來拆解目前面對防疫局勢的策略。

賽局理論入門

先來談談賽局入門(熟悉的人不妨跳過)。賽局的基本要素包括:
  1. 玩家(player):玩家必須多於一人,兩人才能成局的概念。
  2. 策略(strategy):指的是在所有可能發生情況下的一套完整行動計畫;這完全決定了玩家的行為。
  3. 得失/支付(Payoffs): 「得失」指的是賽局裡玩家在每個可能的行動的「得」與「失」;簡單來說,可以想成玩遊戲裡的「得分」。由於這個「得失」取決於對手玩家的策略,學術上一般以支付(payoffs)的函數來計算。
  4. 最佳反應(Best Respond,以下簡稱BR):針對「對手玩家」的某一策略,能帶給此玩家最佳「得失」(payoff)結果的策略,就是「最佳反應」。換個角度想,最佳反應(BR)問的就是:「當對手出某一招時,你出哪一招才能才會高分?」
  5. 均衡(Equilibrium):均衡就是平衡,也是最終的賽局結果。在賽局裡一般簡單的均衡指的是「納許平衡」(Nash Equilibrium)。

防疫策略賽局

好,介紹完基本因素之後,現在進入正題,來談談防疫策略的各種計算條件。
假設:
  1. 兩位玩家:A國與B國;
  2. 兩個策略:「封鎖」 (Lock-down)或「防疫 」(Containment,也就是不封鎖,但在必要時管制特定行為);
  3. 兩位玩家在下列條件上都有相似背景:醫療資源、人文、政治態勢、經濟體系及規模,而且目前皆處在「未爆發重度社區感染」的狀態;
另外還包括兩個假設:
4. 採取「封鎖」策略時的得分:
  • 如兩位玩家都同時採取「封鎖」策略,成本為80,得分為-80分(因為是負面結果,所以分數為負分);
  • 如果單方採取「封鎖」策略,因為封鎖的一方必須加派人員,防止對方人員入境,所以成本為100、得分為-100分。
5. 採取「防疫」策略的得分:
  • 如果兩位玩家同時採取「防疫」策略,成本為40,得分為-40分;
  • 如果單方採取「防疫」策略,因為還得加派醫療人員,協助追蹤境外移入感染,所以成本為60,得分為-60分
從上述的得分設計,可以看出此賽局假設中的「防疫」成本比「封鎖」低。
當然,「防疫」策略對醫療體系造成的衝擊、以及社會成本也都很高;但畢竟「封鎖」的先期成本(軍方、官方、海關等)相對高,更不用說可能造成的恐慌效應,以及企業、勞工等其他社會成本了。
所以,將「封鎖」成本設定得比較高,應該是合理的假設。

賽局矩陣

此賽局有2位玩家、雙方有2個可選用的策略,所以共有 4個可能發生的結果(outcome);而賽局矩陣(game matrix),就是將玩家的得分(payoffs)放入一個2×2的表格,如表一示意。
玩家的得分(payoff)讀法是,每一格的左邊數字代表國家A的分數,右邊的是國家B的分數,如表右上標示的定義。
那麼,就讓我們用賽局矩陣的小技巧,來拆解國家A的最佳反應(BR):當國家B採取「封鎖」策略時,請看表二的左欄中,圖示的綠色箭頭處:
從表二可知:國家A採取「封鎖」策略的得分為-80,採「防疫」策略的得分為-60;而因為-60大於-80,所以當國家B採用「封鎖」策略時,國家A的最佳反應應該是「防疫」。
在賽局矩陣中,將高分數字圈起來就代表是最佳反應分數,如表三中的綠圈:
而如果國家B採「防疫」策略,則請看表格中的右欄。用同樣計算方法,在表四中可以看到-40大於-100,所以國家A的最佳反應一樣是「防疫」。所以我們將把最高分圈起來,如表四右邊的綠色圓圈:
這邊先再介紹一個賽局新名詞「優勢策略」(dominant strategy):不管對手出哪一招,只要玩家出這招都可以拿高分,就叫做優勢策略。
而由於不論國家B採哪個策略,國家A都是「防疫」分數高,所以「防疫」就是國家A的優勢策略。
依照同樣的方法來分析國家B的策略,這邊就不重複過程了;結果如表五所示:
用紫色圈出來的,就是國家B的最佳反應;從圖中不難發現,國家B的優勢策略一樣也是採取「防疫」措施。
畫圈圈這個賽局技巧,是用來幫助尋找均衡點;當矩陣裡每位玩家的最佳得分都被圈出來,就代表找到了賽局終點。
當有個「可能的賽局結局」 (possible outcome)是雙方都獲得最佳反應時,賽局就找到了稱為「納許均衡」的平衡點,也就是雙方都應該理性採取「防疫」策略。
結論:兩國都應該採「防疫」策略,而非「封鎖」策略。

結語

當然,上述的賽局模型簡化了很多其他可變的因素及參數,也假設了政府有能力追蹤每一位入境者的旅遊史和感染史,而且醫療體系也尚足夠應付。
此賽局也只探討靜態(static game),實際上這些情勢隨時在變化,應該是動態賽局(dynamic game);不過,這個簡單的賽局分析結論,剛好呼應了台灣當局目前的策略。
在社區疫情未大爆發前,應該採取的是「防疫」策略;包括審慎查詢每一位確診案例染症來源、追蹤確症個案接觸人士、謝絕疫情嚴重區之入境、並加強自疫區返國人士的自我居家管理,以隔離患者、杜絕傳染。
如果是未染症的國人,則最好能勤於洗手、出入人多場合時戴口罩、延緩舉辦大型活動、減少外出等等,透過這些措施來自我保護,應該相對比「全面封鎖」來得理智。
上述的賽局理論分析,也說明了對台灣而言,現階段「嚴謹防疫」應該是目前最理想的策略。

參考閱讀

  • 逃之夭夭〉:此篇談及「策略」、「possible worlds」等面向。
  • 又毀了?〉:此篇談的是賽局的結果(outcome)。
  • Just Do It (JDI)-1 〉:此篇針對最佳回應(Best Respond)提供了介紹及案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如何在疫情自封中,使用“社交軟體+科學平衡+推拿按摩“等手技,來自助助人。自己已是66歲的老人:也拿到區公所給予的老人交通卡。進入疫情三級後,自己只能,每週陪伴太太去市場,當買菜的挑夫,瞬間,感覺自己好像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然四年前,因為母親90歲衰老與妻子帕症的照護,開始學習科學平衡+按摩調理後,沒想到可在自封中藉虛擬+實境,自助助人喔!
Thumbnail
avatar
老驢
2021-09-04
如何使用估值思維來解讀新聞?估值思維 與 如何使用估值思維來解讀新聞
Thumbnail
avatar
stock gossiper
2021-08-12
簡單事重複做,如何在道氏理論中使用2B法則抓到趨勢轉折?月有陰晴圓缺,年有四季變化,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股市中技術分析理論的起源,很神奇的也都是從大自然中所領悟,而由查理斯.道 (Charles Henry Dow)所創立的道氏理論,更是技術分析的基礎,看著海浪一波一波的向前與後退,是不是像極了股市的趨勢變化。
Thumbnail
avatar
JC@財富自由的路上
2021-08-08
人資如何使用商業思維來規劃策略與行動方案?在台灣的組織分工相當精細、且訊息依權責管控不透明,如果不是C字輩或是長字輩的人資夥伴,是很難接觸到公司第一手的營運資訊。在海外參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優點,是可以實際了解公司各部門的運作以及公司的營運狀況,試著擬定策略與行動計畫。
Thumbnail
avatar
鄭智維 Wesley
2021-07-12
簡單事重覆做,如何使用均線來判斷趨勢與轉折?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圈,這幾天的上下波動極大,比特幣5/19日下跌14%,當天上下振幅可以來到29%,另外,上下振幅來到40%以上的比比皆是,這樣可怕的跌幅,怎會是做一個貨幣屬性應該要有的波動呢?這完全是一個貪婪屬性所驅動的商品,赤裸裸的把人性攤開,擺上架來做交易。
Thumbnail
avatar
JC@財富自由的路上
2021-05-23
週三_客座教授川普_教文法~ 如何準確使用簡單式來否認一切 對於教做過的事,如果被指正,而你無法接受,(怎麼可能是我錯啊!怎養也是別人的錯啊~)可以學學客座教授川普(D. Trump )如何用英文初階就學到的簡單式來否認一切。讓大家X話罵在心裡,最後,決定用選票來對付他。 總統川普的 標準流程。 E 一定要精準的使用過去式喔~ I didn’t do it
Thumbnail
avatar
露西
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