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流程設計中「不拉馬的兵」:確診故事多#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raw-image
編按:由於內容管理時間與人力分配的緣故,我們即將結束在主站以外的文章刊登;如果您以後希望繼續閱讀《吐納商業評論》的文章,請前往主站繼續訂閱,謝謝!

在上一篇文章〈防疫的分工與合作:確診故事多#3〉的結語中提到:

除了各種失誤和錯誤之外,至今我仍然不清楚:

  • 究竟是哪個單位負責,正式通知我PCR檢測結果是確診?
  • 關懷箱中沒有檢測儀,居隔者如何測量,然後在app上報血氧和血壓?
  • 為何電視上報導的名人,在確診之後都知道自己的Ct值?而作為小老百姓的我,卻無從得知?

其實即使得到這3個問題的答案,對於確診隔離患者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我之所以提出來,只想指出:

1. 組織中的流程,應該越簡單越好,不要「疊床架屋」或是增加「審查」步驟。

既然確診資料已經進入電腦系統中,任何單位去電都可以是「正式通知」;不必再增加一個步驟,由專責單位來「正式通知」。

2. 確診居隔的主要目的在於「隔離」。

期間有任何嚴重症狀出現,居隔者或其家人就必須採取行動就醫,而不是只靠網路app的紀錄。

尤其當確診人數爆衝、政府資源匱乏時,網路app的紀錄根本沒有人看。所以說,iCare和關懷箱都是「不拉馬的兵」,既花錢又沒有作用。

3. Ct值只有對進行「疫調」的專業人員有用,知不知道Ct值,對確診者毫無意義。

所以,對於「管理者」真正的重點在於:

  • 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
  • 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
  • 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我的三個問題都是「被告知」的,做PCR檢測時,被告知會有電話正式通知;關懷中心告訴我會有「關懷箱」,內有各種測量體徵的儀器;電視媒體報導的名人確診案例,確診者都提到自己的Ct值。

所以我認為,在以「清零」為目標的疫情初期,中重症和致死率雖然比較高,但是確診者為數不多的情況下,有些事情稍微「矯枉過正」(over kill)仍然還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疫情進入「共存」階段時,「實用和簡化」就成為關鍵。這時,快篩取代PCR,新北iCare健康雲的app、關懷箱,甚至於「居隔通知書」、「疫調」等等,都可以不要做了。

新聞媒體都在報導,疫情遲早會轉向流感化或是感冒化,政府處理流感和感冒,有那麼複雜嗎?

這篇文章先談談這幾個簡單的管理觀念,至於組織橫向合作的障礙,下一篇再討論。

參考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5/25
恐懼深植在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中,而恐懼又分為「內生」的和「外加」兩種;「內生的恐懼」來自相對正常的事物,「外加的恐懼」則來自外在的事物。然而「恐懼」不見得都是壞的,如果善用「恐懼」,反而可以產生正面的力量,達到善良的結果。 對於這些朋友的低調和心情,我非常瞭解。因為我們在確診時,都曾經惶恐不安。
Thumbnail
2022/05/25
恐懼深植在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中,而恐懼又分為「內生」的和「外加」兩種;「內生的恐懼」來自相對正常的事物,「外加的恐懼」則來自外在的事物。然而「恐懼」不見得都是壞的,如果善用「恐懼」,反而可以產生正面的力量,達到善良的結果。 對於這些朋友的低調和心情,我非常瞭解。因為我們在確診時,都曾經惶恐不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有時我們不再追逐絢爛的外在,而開始在意質樸的本質。 工具大白話好書分享 專案管理-玩一場從不確定到確定的遊戲 作者:郝旭烈(郝哥) 商業周刊出版 不論我們所處產業或位階,難免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專案",大的可是能一個據點工廠的建置,產品開發,小到辦一場員工座談會,都可以當作專案。只是當我們專注於很多的
Thumbnail
有時我們不再追逐絢爛的外在,而開始在意質樸的本質。 工具大白話好書分享 專案管理-玩一場從不確定到確定的遊戲 作者:郝旭烈(郝哥) 商業周刊出版 不論我們所處產業或位階,難免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專案",大的可是能一個據點工廠的建置,產品開發,小到辦一場員工座談會,都可以當作專案。只是當我們專注於很多的
Thumbnail
如果你也自認為簡報能力不錯,很會作簡報(presentation),但總是得不到肯定或好的結果。或許問題出在簡報(Present)沒做好,其中有三個關鍵,不容易被注意到卻又深深影響著簡報成敗。
Thumbnail
如果你也自認為簡報能力不錯,很會作簡報(presentation),但總是得不到肯定或好的結果。或許問題出在簡報(Present)沒做好,其中有三個關鍵,不容易被注意到卻又深深影響著簡報成敗。
Thumbnail
廣東話中有一句術語「有大搵大」,意即是遇上困難或是分歧的時候,找來德高望重的人來作決定。雖然有點推卸責任的味道,在企業世界中,像是社會中的縮影,自然也會有不少情境需要去提請管理層去作出決定。有些提請的場合需要進行簡報,上班族準備以先,就要先明白這些提請管理層作決定的簡報,與平時預備的會有甚麼不同。
Thumbnail
廣東話中有一句術語「有大搵大」,意即是遇上困難或是分歧的時候,找來德高望重的人來作決定。雖然有點推卸責任的味道,在企業世界中,像是社會中的縮影,自然也會有不少情境需要去提請管理層去作出決定。有些提請的場合需要進行簡報,上班族準備以先,就要先明白這些提請管理層作決定的簡報,與平時預備的會有甚麼不同。
Thumbnail
因疫在家工作後,原本以為減少了人事應酬可以有很多的時間做事情,結果反而更忙了,還不知道自己在瞎忙什麼,原來問題全卡在溝通成本上。
Thumbnail
因疫在家工作後,原本以為減少了人事應酬可以有很多的時間做事情,結果反而更忙了,還不知道自己在瞎忙什麼,原來問題全卡在溝通成本上。
Thumbnail
首次面對執行WFH的企業,某程度是很考驗危機管理與執行效率的,同時危管與執行這二個議題,也伴隨著經營者和決策者的團隊水平。
Thumbnail
首次面對執行WFH的企業,某程度是很考驗危機管理與執行效率的,同時危管與執行這二個議題,也伴隨著經營者和決策者的團隊水平。
Thumbnail
事情總是源源不絕地來,然而,時間有限,注意力更是有限,所以我們需要有基本的做事原則:要事優先、以終為始、拆解執行。
Thumbnail
事情總是源源不絕地來,然而,時間有限,注意力更是有限,所以我們需要有基本的做事原則:要事優先、以終為始、拆解執行。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有朋友在臉書上分享衛生署的這張簡報圖,覺得在現在這樣流感橫行的當下,讓民眾能比較了解「流感」與「一般感冒」的差別將會是一個滿棒滿需要的資訊! 在這邊也與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在改造上的想法與思路,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囉。以改造流程來說,我會主要分成兩個步驟:(1)資訊判讀 以及 (2)訊息設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有朋友在臉書上分享衛生署的這張簡報圖,覺得在現在這樣流感橫行的當下,讓民眾能比較了解「流感」與「一般感冒」的差別將會是一個滿棒滿需要的資訊! 在這邊也與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在改造上的想法與思路,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囉。以改造流程來說,我會主要分成兩個步驟:(1)資訊判讀 以及 (2)訊息設
Thumbnail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加劇擴散到各國,許多台灣與海外廠人資夥伴繞著地球跑,卯起來做防疫工作。一方面要訂定公司政策布達員工知悉、另一方面採買防疫物資,又要留意勞動部發布的請假相關規定,實在是蠟燭兩頭燒啊!有人資夥伴分享,這根本是接下了班長、副班長、風紀股長的角色(別忘了還有輔導股長唷)。
Thumbnail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加劇擴散到各國,許多台灣與海外廠人資夥伴繞著地球跑,卯起來做防疫工作。一方面要訂定公司政策布達員工知悉、另一方面採買防疫物資,又要留意勞動部發布的請假相關規定,實在是蠟燭兩頭燒啊!有人資夥伴分享,這根本是接下了班長、副班長、風紀股長的角色(別忘了還有輔導股長唷)。
Thumbnail
這篇提到的東西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但預測常常被預言弄混,做計劃也往往被當成浪費時間。筆者必須說,小單位就算了,越是組織龐大,就越需要計畫跟某種程度的預測,不然未來必定會有重大損失。
Thumbnail
這篇提到的東西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但預測常常被預言弄混,做計劃也往往被當成浪費時間。筆者必須說,小單位就算了,越是組織龐大,就越需要計畫跟某種程度的預測,不然未來必定會有重大損失。
Thumbnail
最近筆者家父住院,抽空當中有一些經營上與管理上的心得,想與大家進行分享,其實是在疫情嚴峻的考驗下,我們能發現許多管理制度面,因應外部環境調整了許多作業模式,包含重新設計、責任歸屬、管理動因確認...等
Thumbnail
最近筆者家父住院,抽空當中有一些經營上與管理上的心得,想與大家進行分享,其實是在疫情嚴峻的考驗下,我們能發現許多管理制度面,因應外部環境調整了許多作業模式,包含重新設計、責任歸屬、管理動因確認...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