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施學庸
據媒體報導,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於2020年3月18日的防疫記者會中,通報新增23例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其中本土案例2例、亞洲境外移入2例、歐亞境外移入19例,累計確診病例達100例。而在18日另一場記者會上,陳時中宣布,3月19日起將實施"入境管制”,試圖最大限度地提高防疫工作的警戒程度。
而在日常的防疫工作之外,外交部長吳釗燮、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於3月18日共同發表“台美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除了物資交換外,台美今後也將在藥物、疫苗開發,以及各項防疫及抗疫措施方面加緊合作。
吳釗燮表示,“台美關係密切,抗疫中也在同一陣線。台美雙方為因應未來防疫需要,在全球防疫抗疫物資發生缺料、搶料的情況下,美方已為台灣保留30萬件防護衣原料,而台灣方面在口罩產能穩定後,也計劃每週供應美方10萬枚口罩,以利攜手對抗疫情”。
對於口罩的供應,陳時中則補充一個“但書”,他表示台灣口罩每日生產量能已達1,100萬片,未來會持續增產至1,300萬至1,500萬片,考量台灣在實體販售方面,還有民眾仍買不到,會緊急處理相關情況,處理完畢後才會開始提供美國口罩。不過此舉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引發爭議。
由美國和台灣共同發表的“台美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除了在“口罩外交”上引發爭議,另一方面也有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疑慮。
而台灣每週供應美方10萬枚口罩的訊息則在大陸媒體上“瘋傳”,觀察者網以“打臉”來形容這個台灣支援美國口罩的舉動將會和經濟部1月底推出的“口罩禁止出口”以及在2月13日宣布將其延長至4月底的禁令“自相矛盾”,言下之意其實就是台灣的“口罩禁令”是針對中國大陸的疫情,而面對美國的疫情就沒有所謂的出口限制。這個說法顯然必然會引發大陸民眾的憤怒情緒。
不過如果深入分析,則可以發現台灣在1月底的“口罩禁令”,是從防疫的角度禁止口罩出口以防颱灣陷入“供需失衡”的社會恐慌,而且台灣在2月初的口罩每日產能因為適逢春節僅約有400萬,和目前每日產能已是“不可同日而語”。另一方面,台灣每週提供美方10萬口罩是政治行為,為“台美防疫合作”的六個項目之一,而對台灣來說,更重要的是未來有機會取得美國生產的疫苗和快篩。此外,它是屬於物資交換的範疇,用台灣能夠穩定生產的口罩換取防護衣的原料,對於台灣的防疫工作其實是互利雙贏的局面。不過大陸民眾從情感的角度仍然可能會對台灣當局的做法感到失望或“心寒”,也普遍認為台灣當局錯過了“雪中送炭”挽救兩岸關係的最好時機。
與其關注在台灣援美10萬口罩的表面意義,更值得關注的其實是台美防疫合作的戰略意涵,以及它對於衝擊“一個中國”原則的背後意圖。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翁明賢指出,“台美高規格發布防疫合作聯合聲明,足以凸顯雙邊戰略同盟關係,並進一步製約中國在印太地區的擴張,美方也藉此表態台美關係不受中美關係影響或製約”。
此外,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則認為,“防疫和醫療屬於非傳統安全合作,敏感度相對低,但正當性很高,台美選擇在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之際發布相關聯合聲明,可謂展現高度政治藝術,也為台灣爭取更多包括拓展國際空間的籌碼”。
台灣問題始終被中美的大國博弈所框架。而今,中美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擴散也陷入新的對立,不管它叫“媒體戰”或“輿論戰”。近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面對美國疫情擴散、股市大跌、經濟下滑等連鎖反應,同時伴隨美國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即將在民主黨內勝出所感到的“芒刺在背” ,都讓特朗普認為必須贏得這次疫情的“輿論戰”,才不致於讓2020總統大選提前“崩盤”。
其中的關鍵便是如何將美國的社會動盪成功“甩鍋”給中國政府的防疫不力,這便可解釋為何特朗普近來要“口無遮攔”的說“中國病毒”,就是要替當前的難堪局面解套。而美國在此刻接連打出“台灣牌”,便是認為台灣“親美抗中”的社會情緒必然能在這場“輿論戰”中成功扮演華語文化圈的“馬前卒”,重新將全球疫情擴散的矛頭指向中國,而這或許才是美台防疫合作的深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