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例外論?美國大選分歧的反向外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中國時報 2020/11/20 版12

 

美國選舉的記票爭議尚未落幕,由於各州選舉人團將在12月14日投票,選舉結果至少要到當天之後才能決定。川普總統必須在多個州都逆轉目前落後的近70選舉人團票,同時還要得到州政府、法院甚至最高法院支持,這可能性相當小。所以雖然白宮仍拒絕開啟移交,但部分官員甚至情治界與共和黨上層都默認大局已定。

 

現在令全球關注的,短期是不認輸而變得更不可預期的川普,是否要導演美國首齣「歲末驚奇」;長期的問題則是拜登在「沒有川普的川普主義」美國,能有多少作為。後者意味著即使拜登就職、民主黨又勉強控制兩院,從歐巴馬第一任以來美國日益深化的分歧仍很難緩和。

 

美國社會分歧嚴重,不僅影響華府政局;因為美國是二戰以來國際上各種制度的設計者和執行者,美國對世局的躊躇,也使戰後秩序動搖。這樣的分歧首先體現在媒體報導選情時的地圖上:看似壓倒性的大面積「紅色幻象」(red mirage),竟不敵東西岸與湖區的幾塊「藍色浪潮」(blue wave)。布魯金斯學會一項新研究顯示,拜登全國票數優勢的郡只有約500個,但其GDP總和卻達全國70%。而川普在逾2,400個郡領先,但這些地方GDP總和不足全國30%。

 

美國的州郡間不僅經濟發展懸殊,人口亦然。有些民主黨領先七成以上的都會大郡人口達數百萬,如洛杉磯郡與舊金山郡都開出約4百萬票。共和黨一些鄉村區小郡比臺灣的一些村里還小,只有數百人。這次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加州的一面倒或川普取勝佛州,而是有大量通訊投票的人口大城如費城,漫長開票最後拜登拿到80%,喬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拜登最後開出70%,都逆轉全州,使川普陣營質疑後來海量湧到的都市票,是軟體舞弊或死人投票。

 

川普律師團甚至進一步懷疑,涉及記票問題的選務軟體多米尼恩系統(Dominion Voting System)背後,有來自委內瑞拉與古巴的投資,曾經幫委國左派總統馬度羅(Nicolas Maduro)做票。而中情局、聯調局、主流媒體、矽谷、外國利益團體乃至某些共產國家都共謀,無端劃給拜登的甚至可能達到3,000萬票。誇大疫情以推動通訊投票,歷來被指是民主黨陰謀,如果最後總投票數確定為1.5億,等於美國大選舞弊票數達到20%。

 

這樣的臆測不僅被美國國土安全部駁斥,多數盟國主要媒體也不隨之起舞。有趣的倒是狂熱美選的兩岸媒體與社群,對「拜登舞弊」各種故事大量轉載。筆者自己就曾提醒海外群友,一則微信所謂民主黨州級官員選務弊案認罪的新聞,時間是2016年。假如依川普團隊與川粉指責的,微信受中共控制,理應反川挺拜,不應放任「拜登舞弊」訊息漫灌。又或許北京不特別抵制川普連任,這實際上已經見諸中外學界許多分析。

 

與中共的媒體政策相比,臺灣媒體與網路生態「理論上」應較不受政府影響。但臺灣近年來的社會分歧,卻呈現出一種美國「反向外延」的現象。與美國相同,中國大陸在全球化中獲益甚多,台美都有社會貧富、城鄉差距問題,將這類社會問題歸責所謂「中國因素」,情感上輕鬆無礙,甚至在美國也多少是兩黨共識。但臺美社會連動,卻是「反向外延」: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此番卻更熱烈擁護僅不足一年前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民粹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保障示威、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普惠、高薪增稅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社會主義、全球獲益、脫離在地的傲慢「黑命貴」,與毫無憲政信念的腐敗科技界與做票「白左」。這在所有西方民主國家中,幾乎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臺灣社會對美選的這種「反向外延」現象,如果只是「反中」的簡單反射,或許只需要拜登繼續制衡北京,可療癒一半。但如果美國新政府自己也無法緩和其社會分歧,臺灣的憲政民主道路,恐怕將更為艱難扭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登及的沙龍
26會員
102內容數
版主服務於臺大政治學系,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張登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0/11/6 舊的紅線是單一指標:臺灣法理地位改變,這雙方都容易把握與規避。新的「紅線區間」定義權恐將在對岸:從台美關係升級、攻擊性軍售、駐軍建制化到社會脫鉤措施等等,都可能是指標。兩岸若在區間中繼續累積誤解,也將更硬化北京拉掉三角、單邊解決的決心。
Thumbnail
2020/11/6 舊的紅線是單一指標:臺灣法理地位改變,這雙方都容易把握與規避。新的「紅線區間」定義權恐將在對岸:從台美關係升級、攻擊性軍售、駐軍建制化到社會脫鉤措施等等,都可能是指標。兩岸若在區間中繼續累積誤解,也將更硬化北京拉掉三角、單邊解決的決心。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許多移民到美國的臺灣選民都特別關心2024年臺灣總統大選,因為候選人的對外政策會影響臺灣與美國、中國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全球事務上的立場。移民希望透過投票,為臺灣的未來發聲。
Thumbnail
許多移民到美國的臺灣選民都特別關心2024年臺灣總統大選,因為候選人的對外政策會影響臺灣與美國、中國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全球事務上的立場。移民希望透過投票,為臺灣的未來發聲。
Thumbnail
首先象徵性的事實是對中國介選的成功反擊,而侯柯配整合的失敗,實際上是中國介選資源的枯竭。也能夠注意到美國這次大選協助台灣的力度也變少,除了中國的力量變小之外,美國這幾年來進入到相對混亂的情況也是一個原因。台灣人必須要注意2024年美國的總統大選結果,因為那場結果將會是另一個影響國際關係大局四年的
Thumbnail
首先象徵性的事實是對中國介選的成功反擊,而侯柯配整合的失敗,實際上是中國介選資源的枯竭。也能夠注意到美國這次大選協助台灣的力度也變少,除了中國的力量變小之外,美國這幾年來進入到相對混亂的情況也是一個原因。台灣人必須要注意2024年美國的總統大選結果,因為那場結果將會是另一個影響國際關係大局四年的
Thumbnail
這次大選,因為我自己現在論文趕稿的地獄當中,關心歸關心,沒空多寫文章。 但投票在即,在怎樣都要寫一篇。 台灣是個很不正常的國家,首先,我們曾被一個獨裁國家殖民,那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當年二戰後接受美軍託管,卻強佔台灣 ,結果後來自己在東亞大地區的國家亡國了,反倒把自己接受託管的地區當成自己的國土
Thumbnail
這次大選,因為我自己現在論文趕稿的地獄當中,關心歸關心,沒空多寫文章。 但投票在即,在怎樣都要寫一篇。 台灣是個很不正常的國家,首先,我們曾被一個獨裁國家殖民,那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當年二戰後接受美軍託管,卻強佔台灣 ,結果後來自己在東亞大地區的國家亡國了,反倒把自己接受託管的地區當成自己的國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