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傷心話題

巴黎的傷心話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理解和原諒需要時間──評論與見解也是

寫於夏理週刊遭受攻擊之際

當然「有識之士」多少都知道一點這個世界失衡的狀況,然而對無差別的攻擊進行類似法國對敘政策咎由自取的結論,或者怎麼以黎巴嫩、奈及利亞的恐攻的死亡人數與閱聽人的反應大作諷刺,都和這些無差別攻擊犯了同樣的「恐怖」。是說,翻過這一世紀以來這種無差別的攻擊接二連三,過去是美國、黎巴嫩,現在是法國,明天是?也不只是三兩年的事了,十幾年來攻擊的方式一再演化,而類似的評論卻只是原地踏步,複製前人之言,藉批評以抬高自己罷了,這幾起攻擊不只國家不同,背後的組織仇恨也不盡相同吧,要拿來相比,又不深究。急著搶做先發,無需等候調查報告。這與無視於民眾差別只由政權仇恨,而大肆屠殺的作為,當中的相似之處令人冷汗直冒。是的,「大國」得到的關注眼光是不一樣的,然而無論美、法和敘利亞、巴勒斯坦的傷亡民眾都是無辜的,把政權的仇恨報復的因果栽到他們頭上,不也是一樣的無腦。
傷亡的一刻,像他們致哀表達同在,有何可笑呢?是的,世界是傾斜的,臉書當然也在其中,而攻擊那一刻,你住在巴黎的親友,還是黎巴嫩的多呢?甚至只是被波及的遊客都有可能自己認識的人,捨此而故做高蹈之論,難道不矯情嗎?(重點是不只一起兩起了,對媒體/閱聽批判也該要求深化、演化吧)世界的脈絡牽扯的如此之深,對無辜傷亡的同情,有什麼好背負責難的。這些二流的「急先發」不就是昆德拉說的忌屎嗎?用些時間,待進一步深究剖析後批判(如有真值得敬佩)。先對災難沈默致哀,並不傷腦的,是吧。或者,難道傷了你的心?

Nov,2015

avatar-img
鄭立明的沙龍
20會員
87內容數
921大地震後,災區展開了重建,我先是到了東勢、然後日月潭遇見邵族,是這二十年間陸續寫成的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鄭立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苗栗大埔怪手毀田事件而作 曾經以那般溫柔的慈悲撫平地震傷痕的你 在運轉的機械後面,幾乎有一張臉了 昨日,當你又剷著孩子渡河上學 信誓旦旦的囝仔,洶湧的水流,幾乎都相信你的心跳了 然而今日,以鋼鐵意志擊向來不及收成的稻穗的 竟是同一個你嗎? 可知道,本來天雷無法劃破,地震無法扭曲的臉,就這
(中略的申論都很精彩) 我認為在愛和電影之間存在著某種親密關係,首先,因為愛就像電影一樣,是奇蹟在存在中的降臨。問題就在於要知道這個奇蹟能夠持續多長久的時間…… 其次,電影之所以與愛相似是因為它不是一門說話的藝術。…… 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電影的運動來自於愛、走向政治,而戲劇的運動則是從政治到愛。它
翕相: 發音作Hip的台語單字,漢文寫作「翕」,有攝取的意思。入聲字的短促特質,帶有一種迅雷不及之感。此外,它還有蓋住、壓住,「翕」著造成的「翕熱」悶熱,以及「翕氣」窒息。另外,翕豆菜(孵豆芽)指將豆芽菜泡水,用東西覆蓋以保持溫度,使其發芽,這麼一來,翕相不也就有使影像萌芽的意思了嗎? 爾且,「翕」
在暴雨中歷經漫長的警方強拆,馬躍、巴奈、那布等人舉著傘聚在凱道十字路口轉角 下午記者會馬耀說警察搶走了他的太陽眼鏡。馬躍不是耍酷,也不是要唱搖滾樂(今早警察來拆,一向靦靦的老兄他,卻開口用族語慷慨激昂地唱了一早的歌)、前些日子他一邊駐守凱道,一邊到醫院白內障開刀,墨鏡是為了保護剛開過刀的眼睛。我出門
波特萊爾寫道「戲劇是水晶枝形吊燈」。這個光輝奪目、複雜和環形的人造水晶體把四周的光芒折射到它的中心,使我們沈浸在那神奇的光環之中,倘若我們要用另一個象徵與之對立,就可以說,電影是帶位員拿著的小手電筒,那搖曳的燈光像閃爍不定的彗星,劃過我們醒著作夢的黑板:那是銀幕周圍向四面擴展的漫無邊際的空間。 ──
我們觀賞一幅畫的時候,能直接抓住其總體結構──但是我們在小說裡必須以想像構造每一個樹,逐漸穿越廣袤的森林,這樣我們才能到達總體結構,獲得那種「超越時間」的美。 是這種將把要走的一整個自行摸索出來的路徑變成圖畫的慾望,決定了往寫字或是畫圖的路走;又或許這種不想要讓人一開始整個摸清你的企圖的頑性,自然走
─為苗栗大埔怪手毀田事件而作 曾經以那般溫柔的慈悲撫平地震傷痕的你 在運轉的機械後面,幾乎有一張臉了 昨日,當你又剷著孩子渡河上學 信誓旦旦的囝仔,洶湧的水流,幾乎都相信你的心跳了 然而今日,以鋼鐵意志擊向來不及收成的稻穗的 竟是同一個你嗎? 可知道,本來天雷無法劃破,地震無法扭曲的臉,就這
(中略的申論都很精彩) 我認為在愛和電影之間存在著某種親密關係,首先,因為愛就像電影一樣,是奇蹟在存在中的降臨。問題就在於要知道這個奇蹟能夠持續多長久的時間…… 其次,電影之所以與愛相似是因為它不是一門說話的藝術。…… 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電影的運動來自於愛、走向政治,而戲劇的運動則是從政治到愛。它
翕相: 發音作Hip的台語單字,漢文寫作「翕」,有攝取的意思。入聲字的短促特質,帶有一種迅雷不及之感。此外,它還有蓋住、壓住,「翕」著造成的「翕熱」悶熱,以及「翕氣」窒息。另外,翕豆菜(孵豆芽)指將豆芽菜泡水,用東西覆蓋以保持溫度,使其發芽,這麼一來,翕相不也就有使影像萌芽的意思了嗎? 爾且,「翕」
在暴雨中歷經漫長的警方強拆,馬躍、巴奈、那布等人舉著傘聚在凱道十字路口轉角 下午記者會馬耀說警察搶走了他的太陽眼鏡。馬躍不是耍酷,也不是要唱搖滾樂(今早警察來拆,一向靦靦的老兄他,卻開口用族語慷慨激昂地唱了一早的歌)、前些日子他一邊駐守凱道,一邊到醫院白內障開刀,墨鏡是為了保護剛開過刀的眼睛。我出門
波特萊爾寫道「戲劇是水晶枝形吊燈」。這個光輝奪目、複雜和環形的人造水晶體把四周的光芒折射到它的中心,使我們沈浸在那神奇的光環之中,倘若我們要用另一個象徵與之對立,就可以說,電影是帶位員拿著的小手電筒,那搖曳的燈光像閃爍不定的彗星,劃過我們醒著作夢的黑板:那是銀幕周圍向四面擴展的漫無邊際的空間。 ──
我們觀賞一幅畫的時候,能直接抓住其總體結構──但是我們在小說裡必須以想像構造每一個樹,逐漸穿越廣袤的森林,這樣我們才能到達總體結構,獲得那種「超越時間」的美。 是這種將把要走的一整個自行摸索出來的路徑變成圖畫的慾望,決定了往寫字或是畫圖的路走;又或許這種不想要讓人一開始整個摸清你的企圖的頑性,自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