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視:【畢祿山】中高海拔植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篇彙整「2019.11.03~04 【畢祿山】、〖820林道〗」行程的植物。

【畢祿山】遊記會彙整到:2019.11.03~04 【畢祿山】

820林道、【畢祿山】行程海拔在2550m~3371m之間,所以這次紀錄的花草,都算是「高山花草」範圍之內。

這篇是將植物集中在一起,所以有些會分佈在不同海拔,像是「玉山抱莖籟簫」,從820林道到接近稜線叉路(已經超過3000m),都可以看到「玉山抱莖籟簫」,另外像是「冷杉」,要接近3000m才會出現。

FB:【好野遊 賞台灣

Part A、820林道

820林道從入口到營地,約8.2km,海拔都在2550m上下100m內。

『裂葉蔓黃菀』

這張是在820林道入口停車處看到的,鮮豔的黃色非常吸引人。

高山出現這樣一叢鮮豔黃花,以前只知道不是「#黃菀」就是「#一枝黃花」這兩類,

沒想到「黃菀」還有分:「小黃菀」、「蔓黃菀」和「裂葉蔓黃菀」,後兩者差異主要在於葉型有沒有分裂。

其實,在整理照片過程,只想到這是「黃菀」,沒有想到還可以細分三種,一直整理到下面這照片,看到背後模糊裂葉身影,才注意到網路資料所提到的「裂葉蔓黃菀」。

『紫花鳳仙』

久違的「紫花鳳仙」,好像都是在2000以上的山區,才會看到它。

『台灣紅榨槭』

有別於低海拔的青楓楓紅,「台灣紅柞槭」楓紅是台灣中級山區才會比較常見的楓紅。

一進入820林道,就讓我感到驚喜,一路上滿滿的都是「台灣紅柞槭」落葉,從中橫入口一直到營地,都有著厚厚 「台灣紅柞槭」陪伴。

雖然一般所謂的楓紅,通常是指青楓或是掌葉槭,不過,這豐厚的紅柞槭落葉還是讓人開心。

回程在820林道途中,看到這一對「台灣紅柞槭」小嫩葉,槭的典型對生葉序。

這嫩葉清脆綠色和尖葉槭好像,一開始還以為自己看到尖葉槭。


『玉山抱莖籟簫』

一直對這「玉山抱莖籟簫」很有好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在冷冷的高山上,看到會聯想到熱熱的蜜菊花茶,哈哈。也有可能是因為這名字「抱莖籟簫」,覺得蠻酷的。

「籟簫」兩個字,聽起來就是會唱歌的名字,抱著脖子在唱歌,真是很有個性的花。

Part B、畢祿山步道

〖畢祿山步道〗從海拔2550m的營地,開始到海拔約3350m的稜線叉路,約2km爬升800m,針葉林的變化比較大。

『台灣刺柏』

結實累累的「台灣刺柏」,滿滿的果實看起來很有幸福感,哈哈,可惜都沒有看過紅噗噗的成熟模樣。

常走百岳的人應該不太喜歡「台灣刺柏」,葉子真的會扎進皮膚裡面。(我只是想掰開拍一下果實,就被扎一針,哈哈)

『華山松』

每次高山上,看到一束五針的松樹,都很困擾這到底是「華山松」?還是「五葉松」?

一般有三種方式,可以去分辨松針同樣是「一束五針」的華山松、五葉松 :

  1. 樹皮裂紋深淺:年邁的松樹,可以看樹皮,很深龜裂紋的是「五葉松」,淺淺鱗片紋的是「華山松」 ,這方式很容易看出差異,所以年邁的松樹比較容易分辨,但是對於年幼的「一束五針」松樹就不太容易分辨了。
  2. 松針長短:「華山松」松針會超過10公分,「五葉松」松針會短於10公分,不過這點很不容易分辨,因為兩種松樹松針長短有重疊範圍。
  3. 生長海拔: 「華山松」生長範圍在2000~3000m之間,「五葉松」生長範圍在300~2500m之間,【畢祿山】步道上接近三千米高山,這裡的一束五針松樹是「華山松」。(在820林道海拔約2550m,「五葉松」還是有機會生長,所以一束五針松樹就不太能確認是「華山松」。)


『台灣冷杉』

很久很久沒有見著「冷杉」,也是因為自己有兩年沒到3000m以上的高山,有點老朋友的感覺。

每次緩慢爬行,初見到冷杉,就好像聽到她親生細語地說:已經3000m囉,小心不要冷著..............

一直很喜歡 #冷杉 這種肥美豐厚的葉型,有種溫暖的味道。也有可能是因為停下來拍照,立刻感受到低溫。

『黃菀?』(尚不確定)

目前是以兩個特徵:葉緣鋸齒、瘦果的繖型花序,來猜測這是黃菀。

常常看到黃花盛開的黃菀,有花比照,相對好辨認,

但是花已經全都結成瘦果的情形下,反而不太敢確認。

旁邊有比較矮的植株,近拍一點鋸齒葉緣。


從箭竹林竄出的瘦果棉絮,軟綿綿的感覺,會聯想到厚厚的被子,很溫暖的感覺。

近拍一點瘦果的繖型花序,來增加特徵對比。

目前只有想到這兩個特徵:葉緣鋸齒、瘦果的繖型花序,來輔助判斷是「黃菀」,不過不太敢完全確認。

『阿里山龍膽』

「阿里山龍膽」是百岳上常見的小花朵,幾乎每次到百岳都會遇到它。

一路上都沒有看到 龍膽家族,本來以為無緣了,已經接近3000m,才看到這一小株、稀疏兩三朵花苞。

『矮菊』

像身長脖子小紐扣的矮菊,雖然沒有辦法一整片那樣的漂亮,不過,這樣一顆一顆也蠻像糖果的。

祿山半山腰上很多矮菊,上山時不太敢拍,因為路徑小怕堵到後面的人。一直惦記著下山要拍,

還好大家先衝回營地,可以停下來拍。

中高海拔上,黃花的菊科實在很多,光是看一朵花,常常分辨不出來,都要看葉序或花序,才有機會進一步分辨確認。

這棵黃色花朵花梗很長、每一梗單花,加上葉梗花梗上都有明顯濃濃茸毛,幾乎可以確定是高海拔的毛蓮菜。

【畢祿山】遊記:2019.11.03~04 【畢祿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野遊賞台灣的沙龍
17會員
32內容數
以【缸爐碳烤】這道工法烘烤出來的蔥燒餅,外皮酥脆,彈性咬勁麵體內裡襯托出蔥末濃郁香氣,相對於目前電爐、瓦斯烘烤出來的蔥燒餅,【缸爐碳烤】蔥燒餅口感提升許多。【缸爐碳烤】蔥燒餅,一些店家會稱作三角餅、大燒餅、黃橋燒餅。
2023/06/07
陶缸碳烤燒餅店(沒有招牌) 記錄相簿:〖烤餅:缸爐炭燒〗陶缸碳烤燒餅店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221巷2弄3號 營業時間:06:00–10:00(老闆體力無法負荷天天營業,一週只有營業週六週日兩天) 品項:蔥花燒餅 品項: 缸爐: 燒餅口味: 蔥:濃厚。 油:正常。 鹽甜:正常。 酵母:氣孔豐
Thumbnail
2023/06/07
陶缸碳烤燒餅店(沒有招牌) 記錄相簿:〖烤餅:缸爐炭燒〗陶缸碳烤燒餅店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221巷2弄3號 營業時間:06:00–10:00(老闆體力無法負荷天天營業,一週只有營業週六週日兩天) 品項:蔥花燒餅 品項: 缸爐: 燒餅口味: 蔥:濃厚。 油:正常。 鹽甜:正常。 酵母:氣孔豐
Thumbnail
2023/04/23
目前在雙北桃宜搜查到的【缸爐碳烤】店家資料大約30家,截至2023.04月,已經品嚐調查了約莫20家缸爐炭烤蔥燒餅,持續進行記錄中。 目前紀錄過的缸爐碳烤蔥燒餅,以面體彈Q韌度來區分,大約可以分成幾種大類型:「蓬鬆、彈Q、厚實、爆蔥、清淡」,以這幾種大類型組合出數種不同小組別: 蓬鬆彈Q組:和記、合
Thumbnail
2023/04/23
目前在雙北桃宜搜查到的【缸爐碳烤】店家資料大約30家,截至2023.04月,已經品嚐調查了約莫20家缸爐炭烤蔥燒餅,持續進行記錄中。 目前紀錄過的缸爐碳烤蔥燒餅,以面體彈Q韌度來區分,大約可以分成幾種大類型:「蓬鬆、彈Q、厚實、爆蔥、清淡」,以這幾種大類型組合出數種不同小組別: 蓬鬆彈Q組:和記、合
Thumbnail
2023/02/01
手撕開「老宜記」蔥燒餅麵體,可以看到麵體裡面的酵母發麵的麵筋和氣孔, 看起來真是可口。 麵糰呈現這樣的麵筋彈性Q度,和擀麵步驟比較有關聯, 麵筋Q度雖然和是否採用「缸爐碳烤」、「老麵酵母發麵」比較沒有直接關連性,但是依然受到缸爐碳烤的影響,加重了麵筋Q度。 這引發個人一個好奇心: 如果「擀麵到有麵
Thumbnail
2023/02/01
手撕開「老宜記」蔥燒餅麵體,可以看到麵體裡面的酵母發麵的麵筋和氣孔, 看起來真是可口。 麵糰呈現這樣的麵筋彈性Q度,和擀麵步驟比較有關聯, 麵筋Q度雖然和是否採用「缸爐碳烤」、「老麵酵母發麵」比較沒有直接關連性,但是依然受到缸爐碳烤的影響,加重了麵筋Q度。 這引發個人一個好奇心: 如果「擀麵到有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山毛欅變秀已在北桃屋脊盛大展開,把握稍縱即逝的賞葉期間,趁著天氣放晴的天氣空檔,把握良機,選擇不用申請的樂佩巫山步道,快閃出發,一訪藍天版的黃金山毛欅。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山毛欅變秀已在北桃屋脊盛大展開,把握稍縱即逝的賞葉期間,趁著天氣放晴的天氣空檔,把握良機,選擇不用申請的樂佩巫山步道,快閃出發,一訪藍天版的黃金山毛欅。
Thumbnail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隨著時序進入深秋,一期一會的山毛櫸變裝秀又即將在太平山與插天山的山毛櫸棲地盛大演出。台灣山毛櫸,乃是古老珍貴的孑遺植物,在台灣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山區,包包含北桃山脊插天山自然保留區內的拉拉山至魯培山之稜線、新竹尖石的內鳥嘴山及宜蘭縣太平山區望洋山至銅山的稜線等。
Thumbnail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隨著時序進入深秋,一期一會的山毛櫸變裝秀又即將在太平山與插天山的山毛櫸棲地盛大演出。台灣山毛櫸,乃是古老珍貴的孑遺植物,在台灣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山區,包包含北桃山脊插天山自然保留區內的拉拉山至魯培山之稜線、新竹尖石的內鳥嘴山及宜蘭縣太平山區望洋山至銅山的稜線等。
Thumbnail
九月底在玉山主峰步道上,遇見成片成片盛開中的玉山抱莖籟簫,簇擁著來此圓夢或回味的各色登山者。原本抱著已經錯過高山花卉極盛期心情前來的我,啟程沒幾步便看見許多仍在努力綻放的高山野花們,不禁感到雀躍歡欣,今年也抓到了夏天的尾巴。
Thumbnail
九月底在玉山主峰步道上,遇見成片成片盛開中的玉山抱莖籟簫,簇擁著來此圓夢或回味的各色登山者。原本抱著已經錯過高山花卉極盛期心情前來的我,啟程沒幾步便看見許多仍在努力綻放的高山野花們,不禁感到雀躍歡欣,今年也抓到了夏天的尾巴。
Thumbnail
三到五月是油桐花紛紛飄飛的季節,那似棉絮般輕盈,又像雪花般白皙的花朵,很是迷人。彰化員林的藤山園,此刻總會吸引一波波的賞花民眾前來朝聖。
Thumbnail
三到五月是油桐花紛紛飄飛的季節,那似棉絮般輕盈,又像雪花般白皙的花朵,很是迷人。彰化員林的藤山園,此刻總會吸引一波波的賞花民眾前來朝聖。
Thumbnail
從流龍頭出發,登山口的觀景台有雲海美景,而經茶園陡上到快沒水的忘憂森林,只好很假掰的借位淺淺的沼澤倒影看白木林。在金柑樹山頂幸運的看到2公1母藍腹鷳,循著稜線享受柳杉林的森林浴下到杉林溪園區內,散步於園區內欣賞各色花木,稀稀落落繡球花,尚未變色落羽松,遇到一兩株楓葉已轉紅,期待紅葉季來臨。
Thumbnail
從流龍頭出發,登山口的觀景台有雲海美景,而經茶園陡上到快沒水的忘憂森林,只好很假掰的借位淺淺的沼澤倒影看白木林。在金柑樹山頂幸運的看到2公1母藍腹鷳,循著稜線享受柳杉林的森林浴下到杉林溪園區內,散步於園區內欣賞各色花木,稀稀落落繡球花,尚未變色落羽松,遇到一兩株楓葉已轉紅,期待紅葉季來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清大自然保育社每年都會去位於新竹尖石鄉的霞喀羅步道尋訪,最多從養老登山口走到白石吊橋,因為沿路解說玩耍所以不一定會走到底,直至今年我已經連續去了四年,每次都有不同的景色,也都會聽不同的人介紹生態,感覺收穫滿滿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清大自然保育社每年都會去位於新竹尖石鄉的霞喀羅步道尋訪,最多從養老登山口走到白石吊橋,因為沿路解說玩耍所以不一定會走到底,直至今年我已經連續去了四年,每次都有不同的景色,也都會聽不同的人介紹生態,感覺收穫滿滿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這是冷水坑生態池,池邊有幾棵大屯尖葉槭,非常方便於觀察。 石梯嶺草原的步道旁也有一整排的大屯尖葉槭。 已經多次走過這條像公園一般的路線,每一次吸引目光的焦點都不太一樣。 這次行程主要是為了大屯尖葉槭花季,所以從冷水坑服務中心出發,先到冷水坑生態池欣賞大屯尖葉槭,再前往〖風擎步道〗觀察大屯尖葉
Thumbnail
這是冷水坑生態池,池邊有幾棵大屯尖葉槭,非常方便於觀察。 石梯嶺草原的步道旁也有一整排的大屯尖葉槭。 已經多次走過這條像公園一般的路線,每一次吸引目光的焦點都不太一樣。 這次行程主要是為了大屯尖葉槭花季,所以從冷水坑服務中心出發,先到冷水坑生態池欣賞大屯尖葉槭,再前往〖風擎步道〗觀察大屯尖葉
Thumbnail
這篇先彙整植物部分。 2019年 Hike攝影旅程:2019.11.20 〖合歡溪步道〗 FB:【好野遊 賞台灣】 「福壽山農場」:「福壽山農場」楓紅 〖合歡溪步道〗植物篇:〖合歡溪步道〗中高海拔植物 2010年第一次來到〖合歡溪步道〗欣賞的是台灣鐵杉,2019年第三次來
Thumbnail
這篇先彙整植物部分。 2019年 Hike攝影旅程:2019.11.20 〖合歡溪步道〗 FB:【好野遊 賞台灣】 「福壽山農場」:「福壽山農場」楓紅 〖合歡溪步道〗植物篇:〖合歡溪步道〗中高海拔植物 2010年第一次來到〖合歡溪步道〗欣賞的是台灣鐵杉,2019年第三次來
Thumbnail
這篇彙整「2019.11.03~04 【畢祿山】、〖820林道〗」行程的植物。 【畢祿山】遊記會彙整到:2019.11.03~04 【畢祿山】 820林道、【畢祿山】行程海拔在2550m~3371m之間,所以這次紀錄的花草,都算是「高山花草」範圍之內。 這篇是將植物集中在一起,所以有些會分佈在不同
Thumbnail
這篇彙整「2019.11.03~04 【畢祿山】、〖820林道〗」行程的植物。 【畢祿山】遊記會彙整到:2019.11.03~04 【畢祿山】 820林道、【畢祿山】行程海拔在2550m~3371m之間,所以這次紀錄的花草,都算是「高山花草」範圍之內。 這篇是將植物集中在一起,所以有些會分佈在不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