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黃軒醫師說:COVID19病毒,使人耗大量氧氣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我個人常常說:「一個病人錯過了自己的黃金治療時間,犧牲的只是自己生命,而一個國家決策者,萬一錯過了防疫的黃金時間,那得賠上千萬名自己國民生命呢!」

在covid19 病毒重災區歐洲國家,第一缐醫療人員前繼後倒,當我看到西班牙每十個染疫中有一人可能是醫療人員!天啊!這真的是醫療漰潰。當然大家都以為醫療物資不足,只有會口罩,防護衣,手套,護目鏡⋯⋯呼吸器等等不足,其實有一種叫「氧氣」,也正在大量開始不足,在慘重的歐洲諸國:

raw-image

全世界在和covid19 冠狀病毒的鬥爭中,氧氣供應,已成為最新的瓶頸,得小心突破:

raw-image

重症病患需要氧氣治療

在之前醫療資訊,我們得知covid19 冠狀病毒 重症病患幾乎都需要氧氣治療:

在武漢加護病房接受治療中,50個covid19 冠狀病毒重症患者有41位都需要氧氣的治療。在新加坡醫院也發現18個covid19 冠狀病毒重症的患者住院,不管輕重,就有6位covid19 冠狀病毒重症患者需要氧氣治療的。為什麼用氧氣治療比例那麼的高呢?

raw-image

為什麼氧氣治療很重要

covid19 病毒一般常常見的症狀就是咳嗽和飛燒,但是對於需要住院的中重度病患,其實最要命的就是呼吸困難,當病患開始有急性呼吸窘迫情況,

raw-image

依臺灣疾管著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臨床處置暫行指引,就知道了:

對於那些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病人,我們都會盡早給予支持性治療與監控病情變化。如果病患出現呼吸窘迫,低血氧症或休克狀態,我們皆會給予氧氣治療。

備註:開始建議以 5 L / min 的速度給予氧氣治療,並適時調整流速,目標血氧飽和度 為非懷孕之成年患者 SpO2 ≥ 90%和懷孕患者 SpO2 ≥ 92–95%。

raw-image

大量的氧氣消耗在醫院

許多因COVID-19感染住院的患者,病情不佳,肺功能也受損,需要補充氧氣。這時,如果呼吸器維生設備不夠,仍然要求氧氣供應要足夠。

raw-image

醫院通常,都有大型的中央儲罐,用於儲存液態氧,然後將其蒸發成氣體,並通過管道輸送到整個設施。有些不便,或需要轉運重症病患,還得使用較小的液氧氣瓶隨行。

raw-image

但是在意大利,有些醫院竟然報告說,由於需要呼吸器和其他形式的輔助氧氣的患者數量大量的激增,在covid19 病毒🦠大流行期間,他們醫院每天的氧氣消耗增加了兩倍多。該國北部(爆發中心例如倫巴底)的一些醫院,被迫安裝額外的大型儲罐,以確保,所有重症患者的氧氣是有充足的供應。

raw-image

在英國倫敦,當他們國家衛生局,接收到有一家主要醫院,上週末幾乎耗盡了氧氣供應。迫使英國政府開始發出一封緊急信,指示各醫院,計算他們院內一次可以支持的最多氧氣患者數量,並呼籲前線醫生,可以先使用的持續氣道正壓(CPAP)機器輔助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患者,以防降低呼吸器供應的吃緊。

raw-image

可以想像疫情大面積爆發,這些患者的數量需要的氧氣量,也正威脅著醫院,原來我們認為這是地球上最自然,最需要的氧氣,也會有一天供不應求的時候,悲哀嗎?人類的醫療歷史寫下新的慘痛教訓,來自國家決策者,錯過了防疫的黃金時間的傷痛代價!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7會員
57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糖尿病患的抵抗力較差,感染肺炎鏈球菌後,出現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的機會較高。」歐弘毅醫師說,「這些患者發病後常常是兵敗如山倒,相當危險,可能住院超過一個月。事先做好預防措施,才是最佳的策略!」
Thumbnail
「糖尿病患的抵抗力較差,感染肺炎鏈球菌後,出現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的機會較高。」歐弘毅醫師說,「這些患者發病後常常是兵敗如山倒,相當危險,可能住院超過一個月。事先做好預防措施,才是最佳的策略!」
Thumbnail
7+7開始,走過該走的病程,配合用藥、多喝水、多休息、多補充營養。 居隔生活關懷電話、關懷包都有...等7天解隔,相信會康復的!!
Thumbnail
7+7開始,走過該走的病程,配合用藥、多喝水、多休息、多補充營養。 居隔生活關懷電話、關懷包都有...等7天解隔,相信會康復的!!
Thumbnail
由於COVID 19 病毒大流行 我們都將醫學注意力集中在治療受影響的COVID 19 患者和保護他人免受COVID 19感染上但是 我們如何照顧非COVID 19 相關重病患者? 最近愈来愈多文章告知我們,在疫情流行的國家,醫院急診的急性冠心病的病例變少了、中風住院下降了、取而代之 是心臟驟停
Thumbnail
由於COVID 19 病毒大流行 我們都將醫學注意力集中在治療受影響的COVID 19 患者和保護他人免受COVID 19感染上但是 我們如何照顧非COVID 19 相關重病患者? 最近愈来愈多文章告知我們,在疫情流行的國家,醫院急診的急性冠心病的病例變少了、中風住院下降了、取而代之 是心臟驟停
Thumbnail
醫療人員緊急插管,就是和病患一樣,一起靠近了 【死亡最近的地方】。 在4月份,國際期刊JAMA  JAMA.2020;323(20):2027-2028. doi:10.1001/jama.2020.6627 研究人員模擬在緊急情況下,在病人的緊急插入呼吸管過程中,病人反射的咳了兩次,看看共有8名
Thumbnail
醫療人員緊急插管,就是和病患一樣,一起靠近了 【死亡最近的地方】。 在4月份,國際期刊JAMA  JAMA.2020;323(20):2027-2028. doi:10.1001/jama.2020.6627 研究人員模擬在緊急情況下,在病人的緊急插入呼吸管過程中,病人反射的咳了兩次,看看共有8名
Thumbnail
不知不覺,人類和COVID19 交往半年了。記得剛開始,歐美媒體以為香港🇭🇰和臺灣,會是全球最嚴重的 慢慢的韓國,日本🇯🇵大爆發⋯⋯歐美國家似乎仍然在隔岸觀火,到了意大利🇮🇹、整個歐洲國家,已經摳成病毒🦠之家,美國🇺🇸仍然只是輕呼籲大家加油吧! 美國🇺🇸,又成功追上成功病毒�
Thumbnail
不知不覺,人類和COVID19 交往半年了。記得剛開始,歐美媒體以為香港🇭🇰和臺灣,會是全球最嚴重的 慢慢的韓國,日本🇯🇵大爆發⋯⋯歐美國家似乎仍然在隔岸觀火,到了意大利🇮🇹、整個歐洲國家,已經摳成病毒🦠之家,美國🇺🇸仍然只是輕呼籲大家加油吧! 美國🇺🇸,又成功追上成功病毒�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20個人中就有1人需要重症治療,其中可能包括葉克膜、鎮靜和需要呼吸器。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那些COVID-19病情較輕的人應在兩週內恢復,嚴重的病例可能需要六週的時間。 但英國專家,卻認為在任何COVID 19重症期過後,可能需要12到18個月才能恢復正常生活。即使是那些被認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20個人中就有1人需要重症治療,其中可能包括葉克膜、鎮靜和需要呼吸器。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那些COVID-19病情較輕的人應在兩週內恢復,嚴重的病例可能需要六週的時間。 但英國專家,卻認為在任何COVID 19重症期過後,可能需要12到18個月才能恢復正常生活。即使是那些被認
Thumbnail
第五日 『大概要死了吧?』 在劇烈的咳嗽之後的喘息間,腦中突然浮現了這個想法。 雙手因撐在洗手台邊緣而泛白,心臟快速的跳動著,瞥了鏡中的自己一眼,似乎消瘦了少許。 感受著頭部的熱量,以及那宛若要突破皮膚表層的脹痛感,緩緩閉上眼睛。 我想活下去。
Thumbnail
第五日 『大概要死了吧?』 在劇烈的咳嗽之後的喘息間,腦中突然浮現了這個想法。 雙手因撐在洗手台邊緣而泛白,心臟快速的跳動著,瞥了鏡中的自己一眼,似乎消瘦了少許。 感受著頭部的熱量,以及那宛若要突破皮膚表層的脹痛感,緩緩閉上眼睛。 我想活下去。
Thumbnail
黃軒醫師說:洗腎,是COVID19 重症存活的支柱,但歐美開始洗腎機缺貨了⋯⋯ 這個要小心。當疫情重症風暴一開始,全世界可以看到美國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會為「呼吸器」大搶購,因為我們知道COVID 19🦠重症病患,需要這些「呼吸器」,予他們最需要的氧氣供應。 大家以為只要有呼吸,就一定可以活下來了
Thumbnail
黃軒醫師說:洗腎,是COVID19 重症存活的支柱,但歐美開始洗腎機缺貨了⋯⋯ 這個要小心。當疫情重症風暴一開始,全世界可以看到美國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會為「呼吸器」大搶購,因為我們知道COVID 19🦠重症病患,需要這些「呼吸器」,予他們最需要的氧氣供應。 大家以為只要有呼吸,就一定可以活下來了
Thumbnail
COVID19 的病程,10見生死 我們知道一個COVID19感染後,一般都是7天見真象,你有明顯症狀了,決定了你到底要不要住院治療?如果你硬撐到,9天天左右時間,你會開始喘的感覺、因為敗血症可能在進行中,隔天忽然病情急轉直下,變成了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這篇國際醫療期刊論文lancet
Thumbnail
COVID19 的病程,10見生死 我們知道一個COVID19感染後,一般都是7天見真象,你有明顯症狀了,決定了你到底要不要住院治療?如果你硬撐到,9天天左右時間,你會開始喘的感覺、因為敗血症可能在進行中,隔天忽然病情急轉直下,變成了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這篇國際醫療期刊論文lancet
Thumbnail
我個人常常說:「一個病人錯過了自己的黃金治療時間,犧牲的只是自己生命,而一個國家決策者,萬一錯過了防疫的黃金時間,那得賠上千萬名自己國民生命呢!」 在covid19 重災區歐洲國家,第一缐醫療人員前繼後倒,當我看到西班牙每十個染疫中有一人可能是醫療人員!天啊!這真的是醫療漰潰。當然大家都以為醫療物資
Thumbnail
我個人常常說:「一個病人錯過了自己的黃金治療時間,犧牲的只是自己生命,而一個國家決策者,萬一錯過了防疫的黃金時間,那得賠上千萬名自己國民生命呢!」 在covid19 重災區歐洲國家,第一缐醫療人員前繼後倒,當我看到西班牙每十個染疫中有一人可能是醫療人員!天啊!這真的是醫療漰潰。當然大家都以為醫療物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