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小提琴的基本聲學知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Vanitas Still Life with Spinario, Pieter Claesz, 1628
聲音如同生命一般,沒有空氣,便無法活命。
  • 為什麼小提琴會發出聲音?
當琴弦通過拉奏或撥奏時,它會激發周圍的空氣顆粒以相同的頻率振動。想像吉他是一個以撥奏為主的樂器,小提琴的弓毛就是演奏無數撥奏的指甲 - 因為弓毛上有無數個鋸齒,因而產生無數個撥奏 (pizzicato)。
這就是所謂的傾斜振動 (Kippschwingung) 或稱鋸切振動 (Sägeschwingung)。
撥弦的震動波度
  • 如何讓琴弦的音調變高?
  1. 縮短弦
  2. 增加弦的緊張度
根據物理定律,基本音調會隨著弦線長度的縮短以及弦線的張力而變高。如果需要讓琴弦拉奏高八度,頻率會增加兩倍,張力會增加八倍。
然而,每條弦在提琴上都是一樣長的,所以一條產生較低音的弦,上面會纏繞更多的黃銅或鋼,以增加質量達到振動頻率降低。
  • 泛音 (Flageolet)
如果將手指放在琴弦和弦枕之間正中央,您可以演奏出高八度的音。
同樣,如果您將手指放在 2/3 處,則得到高五度的音;3/4 處,則得到高四度的音;4/5 處,高大三度;5/6 則高小三度;3/5 處高大六度,依此類推。這個知識可以追溯到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B.C. 582)公元前582年的古代。
如果您用手指在這些節點上輕輕觸摸琴弦,即未將琴弦用力按在指板上,手指的兩側琴弦都會震動 ( 實音則是只有一邊震動 ),因此創造了特殊的浮動音響效果。這些音調稱之為泛音,在小提琴的技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如果在現場演奏中聽到泛音,會覺得比實音低一些,那是因為人耳在高頻率的範圍,會尋找比物理純律 8 度更寬的間距,進而感知音調變低。這也是為什麼小提琴家總要克服高把位的音準間距。
  • 好琴的定義?
“The Francesca” Violin, A.Stradivari, 1694
泛音對樂器的發聲至關重要,所以好琴總是能共振 (Resonanz) 出很多泛音,原理就像銅管樂器使用同樣指法,就可以依嘴唇的緊張度吹出泛音列其中好幾個音。 有趣的是,如果小提琴發出的泛音數少一點,整體音響聽起來就更接近長笛的音色。
在泛音列中,第 7、9、11 號泛音屬於不協和音程。
然而,如果泛音過多,又會讓人不舒服,因為第 7、9、11 號泛音屬於不協和音程。另一方面,僅包含前六個泛音的聲音則對人耳沒有吸引力。
所以製琴師的工作就在於,通過調整樂器,找到合適的協和音數量,才能製造出具有和諧泛音的 { 共鳴好琴 }。
最後,我們來聽聽上面那把“好琴”的聲音。
  •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在下方幫我點按拍手五次,鼓勵我創作喔!! 謝謝您:)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14內容數
一直以來德國樂理在古典體系裏都是自成一格,在亞洲很少接觸,本專題將提供基本的德國樂理知識,不定期更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岱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曲手法只是創作的手段,最重要的還是音樂本身的呈現。
音階是所有音樂人的愛與恨,組織成古典曲調的最基本元素。
音程是音樂橫向的流動,和弦則是縱向的。
變化七和弦的音響是神祕多變的,每個組成音都有不同的效果,差半音,差很多。
作曲手法只是創作的手段,最重要的還是音樂本身的呈現。
音階是所有音樂人的愛與恨,組織成古典曲調的最基本元素。
音程是音樂橫向的流動,和弦則是縱向的。
變化七和弦的音響是神祕多變的,每個組成音都有不同的效果,差半音,差很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和樂友聊音樂和鋼琴調音,結廬人境,感斯人言。
Thumbnail
唱的響亮非常重要,當聲音中2000Hz以上的頻率佔比較多,人聲會具有穿透性,原因之一是人類聽覺在2000~5000Hz的聽覺最敏銳,會得到更多的聲量擴大。再者,樂器音色的泛音結構,往往呈現較多的中低頻比例,唱的響亮才能由伴奏的聲響中”穿透”出來。 上圖是鋼琴彈下C4音高所呈現的泛音結構,1000H
Schradieck No.4,我拉了一行一弓給老師聽。老師說改從只用下半弓先練一小節一弓慢拉平均,之後可以D弦加重音。 DONT No.2,右手上下弓都要平均長度,音色要紮實的平均。老師說第二面那邊音準比較好,問我是不是比較多練,我說沒有。回家想想,可能是因為第二面都是A、E弦,第一頁都是G、D
Thumbnail
三味線根本是種格鬥技吧? 對手是細細的三條琴弦。 這是我上過第一次課後,第一次自主練習時的心情。老師不在旁邊指導,怎樣都打不出預期的聲音。 三味線只有簡單三條弦,最粗到最細分別是一、二、三弦。最細的第三弦聲音最清亮、中間第二弦的音色則比較圓潤。彈奏歌曲時,這也是最常會用到的兩條弦,肩負起主要旋
日前與先生外出用餐,沒想到餐聽出菜比預期更慢,等著等著,我發覺餐廳播放的音樂很特殊,隨口問先生那是什麼樂器,先生說是獨弦琴。一根弦便能演奏流行歌曲,我覺得很神奇。非琴非箏的音色,素樸而有古意,彷彿自遙遠的年代傳來,向聽眾娓娓訴說好久好久以前的故事。 隔天先生找來獨弦琴的演奏影片,琴音悠揚婉轉,比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古琴吉他音程調弦互動。瞬間演作內功 逆著練。倒著練。反著練。 為了不再現不練習以應付當下瞬間無限。反而必須事先將各種可能障礙排除。 趨向完整。修習各種調性音程互動完整至少十五大調十五小調。 吉他音程互動空弦調音色彩。心耳必須聽見。四度圈循環 362573。Em7sus4和弦。C大調 62
Thumbnail
古琴吉他彈琴課題。指頭與指甲 指甲與指頭音樂上有甚多課題需探討。使用指甲與否就是學問? 古琴七弦。吉他一般六弦。 指甲與指頭課題不同無法比較。不使用指甲要彈出聲響就非常難。 指頭要彈出指甲聲響更難。柔和不刺耳無指甲恰恰聲。 彈琴需運全身氣勁。指甲做不到。指頭方能。 吉他尼龍弦用指頭彈彈出指甲聲難上
Thumbnail
Schradieck No.3 第四指伸出去時候,小心手腕又往外凸出去了。No. 4 上課我拉從弓根一個小節一弓(一整行一弓還沒有練成)。第一指降記號時往再後伸張,手不要移位置。Tchaikovsky最新的那面有些段落速度不對,靠最後面的地方還沒有練完,老師聽了也知道,所以就沒聽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和樂友聊音樂和鋼琴調音,結廬人境,感斯人言。
Thumbnail
唱的響亮非常重要,當聲音中2000Hz以上的頻率佔比較多,人聲會具有穿透性,原因之一是人類聽覺在2000~5000Hz的聽覺最敏銳,會得到更多的聲量擴大。再者,樂器音色的泛音結構,往往呈現較多的中低頻比例,唱的響亮才能由伴奏的聲響中”穿透”出來。 上圖是鋼琴彈下C4音高所呈現的泛音結構,1000H
Schradieck No.4,我拉了一行一弓給老師聽。老師說改從只用下半弓先練一小節一弓慢拉平均,之後可以D弦加重音。 DONT No.2,右手上下弓都要平均長度,音色要紮實的平均。老師說第二面那邊音準比較好,問我是不是比較多練,我說沒有。回家想想,可能是因為第二面都是A、E弦,第一頁都是G、D
Thumbnail
三味線根本是種格鬥技吧? 對手是細細的三條琴弦。 這是我上過第一次課後,第一次自主練習時的心情。老師不在旁邊指導,怎樣都打不出預期的聲音。 三味線只有簡單三條弦,最粗到最細分別是一、二、三弦。最細的第三弦聲音最清亮、中間第二弦的音色則比較圓潤。彈奏歌曲時,這也是最常會用到的兩條弦,肩負起主要旋
日前與先生外出用餐,沒想到餐聽出菜比預期更慢,等著等著,我發覺餐廳播放的音樂很特殊,隨口問先生那是什麼樂器,先生說是獨弦琴。一根弦便能演奏流行歌曲,我覺得很神奇。非琴非箏的音色,素樸而有古意,彷彿自遙遠的年代傳來,向聽眾娓娓訴說好久好久以前的故事。 隔天先生找來獨弦琴的演奏影片,琴音悠揚婉轉,比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古琴吉他音程調弦互動。瞬間演作內功 逆著練。倒著練。反著練。 為了不再現不練習以應付當下瞬間無限。反而必須事先將各種可能障礙排除。 趨向完整。修習各種調性音程互動完整至少十五大調十五小調。 吉他音程互動空弦調音色彩。心耳必須聽見。四度圈循環 362573。Em7sus4和弦。C大調 62
Thumbnail
古琴吉他彈琴課題。指頭與指甲 指甲與指頭音樂上有甚多課題需探討。使用指甲與否就是學問? 古琴七弦。吉他一般六弦。 指甲與指頭課題不同無法比較。不使用指甲要彈出聲響就非常難。 指頭要彈出指甲聲響更難。柔和不刺耳無指甲恰恰聲。 彈琴需運全身氣勁。指甲做不到。指頭方能。 吉他尼龍弦用指頭彈彈出指甲聲難上
Thumbnail
Schradieck No.3 第四指伸出去時候,小心手腕又往外凸出去了。No. 4 上課我拉從弓根一個小節一弓(一整行一弓還沒有練成)。第一指降記號時往再後伸張,手不要移位置。Tchaikovsky最新的那面有些段落速度不對,靠最後面的地方還沒有練完,老師聽了也知道,所以就沒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