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人體泛音可以唱出兩個音高!?
付費限定

人體泛音可以唱出兩個音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中亞的一些國家,例如蒙古、圖瓦共和國、西伯利雅等地區,有一種非常特殊的唱歌方式,也就是利用人的喉嚨來製造泛音,但...泛音是什麼啊?

泛音(Harmonics)

先講結論,《泛音就是「基礎音」加上「跟著基礎音同時震動的其他音高」》

每個聲音,只要發出來之後,就會跟著跑出「泛音列」,泛音列的每個音高不用特別去記他,但可以簡單說明一下。

當你彈奏鋼琴的中央A(也就是La~)之後,其實在這個A的音高上,你也同時聽到了:

第一泛音: A再高八度

第二泛音: 第一泛音再高五度,也就是E

第三泛音: 第二泛音再高四度,又到A

第四泛音: 再高大三度,到了C#

…..blah blah blah這樣下去組成的泛音列。

當我們聽到一個鋼琴彈的La時,我們其實同時聽到了以上這些不同的泛音音高,但因為La這個「基礎音」的音量是最大的,我們的腦袋就會自動過濾,把這個音高分類為La。

泛音的原因

會產生泛音的原因就是因為震動的方式,例如在弦上,你彈奏中央A,弦的振動頻率基本上就是440hz,但事實上,弦不會只有在440Hz的頻率上震動,他還會有兩倍、三倍、四倍…的頻率同時在一根弦上震動。

而兩倍就是第一個泛音、三倍就是第二泛音、四倍就是第三泛音…依此類推。

泛音就是音色

看完簡單介紹,你應該發現,幾乎所有的聲音都存在泛音了對吧? 而這些泛音的大小聲,其實就是我們所聽到的「音色」。

像吉他的中央A和鋼琴的中央A,明明都是中央A的音高,但為什麼我們聽得出樂器的不同?

因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4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Film Music 101每週輕鬆學作曲專欄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Film Music 101
20.8K會員
229內容數
成為Film Music 101會員即可收到【每週輕鬆學作曲電子報】&【每週作曲練習】 讓你學配樂和作曲的同時和其他作曲家交流作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ilm Music 101 的其他內容
在一些預算比較小的案子,或分工沒有這麼明顯的情況下,我們作曲家就不太可能再把配器、編曲、混音這些工作發包出去,幾乎都是要一條龍自己做出來。 而這每個環節都會牽涉到你的創意成分,但靈感又不是天天都有!那該怎麼辦呢?
一般來說,配樂工作都是在整個影片製作流程的後期,畢竟我們常常要等最終的剪輯版本出現之後,才能開始對著影片寫配樂。 當然,也有很多時候已經號稱是最終剪輯了,但影片又被導演或其他參與者修改了一下,就算只修改一秒,跟著影片對點的音樂就會因此亂掉。 不過剛剛只是突然抱怨了起來,這不是今天的重點,雖然我們
從20世紀初開始到今天的一百多年來,管弦樂團常常都是配樂的主要聲響,雖然近年多了更多電子、實驗音樂等不同的音樂風格,但管弦樂的配器法都還是配樂課程中必修的項目。 以往要寫管弦樂,作曲家一定要會讀與寫總譜,但當今隨著MIDI的出現,許多作曲家不用會讀總譜也能寫出很棒的音樂來,所以今天的主題就是討論:
在一些預算比較小的案子,或分工沒有這麼明顯的情況下,我們作曲家就不太可能再把配器、編曲、混音這些工作發包出去,幾乎都是要一條龍自己做出來。 而這每個環節都會牽涉到你的創意成分,但靈感又不是天天都有!那該怎麼辦呢?
一般來說,配樂工作都是在整個影片製作流程的後期,畢竟我們常常要等最終的剪輯版本出現之後,才能開始對著影片寫配樂。 當然,也有很多時候已經號稱是最終剪輯了,但影片又被導演或其他參與者修改了一下,就算只修改一秒,跟著影片對點的音樂就會因此亂掉。 不過剛剛只是突然抱怨了起來,這不是今天的重點,雖然我們
從20世紀初開始到今天的一百多年來,管弦樂團常常都是配樂的主要聲響,雖然近年多了更多電子、實驗音樂等不同的音樂風格,但管弦樂的配器法都還是配樂課程中必修的項目。 以往要寫管弦樂,作曲家一定要會讀與寫總譜,但當今隨著MIDI的出現,許多作曲家不用會讀總譜也能寫出很棒的音樂來,所以今天的主題就是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