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越南河內做個淘氣選物人(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Medium文章請按此】⇣ ⇣ ⇣ ⇣ ⇣

「旅遊最重要的不只是為了觀光,也不僅是為了拍下手機裡成千張的網美照 ; 而是能為自己生命裡的某段旅程寫一篇故事。爾後,都能如此記憶猶新。」

我不會說這是個「漂亮」的城市,但我深愛它的「真性情」

我不會說這是個「漂亮」的城市,但我深愛它的「真性情」

2019年夏天河內舊城區

2019年夏天河內舊城區

初訪越南河內

會選擇出發前往越南河內,是因為一個日本朋友的邀約。他在日本擁有古董商執照,會定期的在自家民宿或是市集活動裡販售、展示從世界各地帶回日本的收藏。而我也因為本身就喜愛日本的市集文化,加上原本就不太能享受「只有觀光」的旅遊型態,便一口答應了和他一起前往。

其實早在2018年我們就曾經一起到過泰國的清邁和曼谷(之後也會分享泰國的經驗),在那次的旅程中也觀摩到了許多泰國的市場哲學。而這次在河內,除了市區中的老市場之外,我們最期待的就是能到「缽場陶瓷村」「藤編村」一探究竟了。

對我來說,一個地方的魅力取決於它的美食ー牛肉河粉

對我來說,一個地方的魅力取決於它的美食ー牛肉河粉

河粉當早餐是當地的文化

河粉當早餐是當地的文化

咖啡文化也是越南的特色之一。越式的歐風建築,著實迷人

咖啡文化也是越南的特色之一。越式的歐風建築,著實迷人

這幾年河內的時尚趨勢是:穿上成套的水果裝(請繼續看下去,有亮點!)

這幾年河內的時尚趨勢是:穿上成套的水果裝(請繼續看下去,有亮點!)

同春市場裡的可愛人們

為期一週的旅程,我大概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這裡渡過的。河內市區裡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批發市集,但就屬同春市場的規模最大了。舉凡服裝、家庭用品、食品、到我們在尋找的陶器等等,應有竟有。我們在這裡認識了一位當地的阿姨,她的小店舖是以販賣陶器小皿為主,在不到三坪的小空間裡擺滿了零瑯滿目的陶製品。

一次有趣的小插曲是,某天和在民宿認識的日本朋友們一起再次光顧阿姨的店,突然隔壁有位不認識的越南小姐抓住了我的手,用一堆我聽不懂的語言,就好像鄰居閒聊般的和我說了一堆話。我表現了一下我聽不懂她說的語言,她才用英文跟我說到:「我知道他們都是日本人,但我以為妳是當地人,帶他們來玩。」我聽完了哈哈大笑,回應她:「可能因為我是台灣人吧?」「喔!台灣!難怪,妳的氣質跟我比較像喔!」然後我們便像是認識已久的好姐妹一樣熱絡的聊了起來。原來,她是想跟我們推薦當地在星期六晚上才會開張的限定型夜市。

阿姨非常熱情,堅持一定要請我們吃她們手工做的「越式豆花」

阿姨非常熱情,堅持一定要請我們吃她們手工做的「越式豆花」

「小板凳」習慣好像也是他們特有的文化之一

「小板凳」習慣好像也是他們特有的文化之一

陶藝村ー缽場裡的隱世藝術家

缽場村(Bat Trang)是越南最大的陶瓷村,以擁有500多年製陶的歷史而聞名。這裡的陶器不但種類繁多、外型出眾,最重要的是價格都很親民。我也是後來才知道,其實很多世界知名品牌的產品都是在這裡生產製造的,換了標籤,加上Logo,價格瞬間飆漲幾十倍。

我們騎機車從河內的市區前往,單趟大約30到40分鐘的路程。村莊範圍比想像中的還要大,像是一個小社區被打造成陶器遊樂園一樣,一家又一家的製陶廠比鄰皆是。這裡還盛行觀光,所以有些工廠也會開放課程讓觀光客體驗製陶的樂趣。

陶瓷工廠兼賣店,二樓以上為住家。住家和公司合併的商業模式在這裡很常見

陶瓷工廠兼賣店,二樓以上為住家。住家和公司合併的商業模式在這裡很常見

在這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其中的隱世陶藝家了。那天,在艷陽下奔走於各大工廠的途中,有一棟用紅磚蓋成的建築吸引了我的目光。本來以為是咖啡廳或是藝廊,走進店裡後,發現也是間陶藝店。除了店面外觀和其他地方不同之外,陶藝風格也是獨樹一幟。對比其他店面或工廠的清一色同色調、同設計,我的心瞬間就被這裡的特殊原創給擄獲了。在這裡展示的,已經不是商品,而是藝術品。

正當我拿起眼前的陶器賞玩時,有個看起來像是店主的中年人走向前來,比手畫腳的像是想和我說些什麼,經過了一番肢體語言的溝通,我總算看懂了他是要說:這些都是我畫的。又過了幾分鐘,他示意我們往房子的最裡端走去,我有種像是闖進了陌生人家的心情,畏畏縮縮的跟在他後面走了進去。穿過了婁空的庭院,最裡面的空間裡有個神明桌,神明桌上擺著一些作品,房間裡還有位老人。老人躺在床上看電視,看到我們走進去,他不慌不忙的坐起來,沒有說任何一句話,卻對我們微微笑並伸手將電風扇的方向轉向我們。可能是看到了我們有點不知所措的樣子,店主指著老人微笑說到:father。原來這裡真的是他們的家。

因為價格高出了預算許多,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像大量購入其他地方的商品一樣買下他的作品。不過在能力所及範圍內,我們還是挑了幾樣最喜歡的,送給了自己。回想起來,這趟旅程能欣賞到他的作品和這棟特殊的建築,即便是大老遠跑來,也不虛此行了。

陶藝家與他的自畫像

陶藝家與他的自畫像

因為是原創藝術作品,價格比其他工廠型的店家高出許多

因為是原創藝術作品,價格比其他工廠型的店家高出許多

中庭婁空的傳統造房,悠哉的氣氛像極了隱士

中庭婁空的傳統造房,悠哉的氣氛像極了隱士

越南受過法國殖民,又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造就了現在獨一無二的生活方式

越南受過法國殖民,又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造就了現在獨一無二的生活方式

陪著我們到處跑的小黃。背景為缽場村

陪著我們到處跑的小黃。背景為缽場村

藤編Phu Vinh村

藤編製品在很多產業上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原料,尤其是近幾年來藤編包等等更是成為了重要的時尚配件。而河內的藤織技術也是在海內外都非常知名的手工藝。

Phu Vinh村從河內市區過去單趟約需一個半小時。路程途中的道路幾乎是還沒鋪上柏油路的黃土,機車的重力加速度時常會使黃土濺起,潑汲全身,若是再加上和我們遇到一樣的豔陽高照大晴天,即會是一段非常需要耐心的路程。

我們終於找到了村裡最大的工廠,但可能因為鮮少有外國人到訪,所以一開始員工們也因為不知道怎麼和我們對應而面面相覷。等了十來分鐘,來了一位會說簡單英文的年輕女生。我們和她說明了來歷以後,她便表示歡迎,請我們自由參觀。

又過了幾分鐘,一位年輕的男士走了過來,問了一下我們從哪裡來的,我們說:「日本和台灣」,他便非常興奮的拿起了手機,秀了幾個畫面給我們看,原來是前一年他到日本橫濱參展的照片以及同一年要到台北受獎的e-mail通知。他笑著說:「日本跟台灣我都喜歡,你們慢慢看,我會給你們最好的價格。」

又過了一陣子,我突然發現,員工們好像正在討論著什麼,還面有難色的看向我們。後來我發現原來是中午休息時間到了。我和朋友討論了一下決定過一小時後再回來,但老闆(年輕男士)揮揮手說:「沒關係不用走,一起吃吧。」(從中途開始我們都用翻譯app,所以溝通很順利)同一時間,陸陸續續有七八個人走進工廠,加上工廠裡原本就在的員工,合計起來十幾個人,大家圍成了大圈圈開始用餐。原來這裡的習慣是,中午休息時間一到,家人們都會回家用餐。而工廠的員工大部分都是家人,所以造就了讓我和朋友大吃一驚的午餐盛況。

這裡雖然是個小型的村莊,人民的生活也非常樸素,但從一些細節上其實不難看出他們的經濟條件是相對優渥的。藤編產業撐起了整個家庭的經濟,乃至整個社區的繁榮。

這幾年從歐美開始流行回亞洲的藤編物

這幾年從歐美開始流行回亞洲的藤編物

到了中午休息時間,家族成員紛紛回到工廠(家)一起用餐的景象

到了中午休息時間,家族成員紛紛回到工廠(家)一起用餐的景象

藤編包製作中

藤編包製作中

每一物都是純手工製造

每一物都是純手工製造

這趟河內採購之旅裡的每個細節、每個畫面,對我來說都是既新奇又震撼。當地人的熱情好客以及樸實的個性都讓我很難不喜歡上他們。雖然因為先天條件不夠優秀(比起我們一般認知的歐美國家等),但人民對於「美」的意識和要求都非常的高,在我看來他們真的是個非常「懂生活」的民族呢。

「旅遊最重要的不只是為了觀光,也不僅是為了拍下手機裡成千張的網美照 ; 而是能為自己生命裡的某段旅程寫一篇故事。爾後,便能如此記憶猶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ku Lin的沙龍
21會員
18內容數
「GOKAN」是日文「五感」的發音。 期許著透過放大自己的每種感官,去用心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不需要刻意地提倡美好生活,只是那些關於日常中的每件大小事, 都能使我澎湃不已。 期待能與那個質量及重量都相仿的你相遇,並一同創造屬於我們的Later Wow!
Iku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18
「走近,在這個世代 ; 走遠,就成為了那個時代。」
Thumbnail
2020/12/18
「走近,在這個世代 ; 走遠,就成為了那個時代。」
Thumbnail
2020/08/23
為什麼駐海外的台灣人都特別喜歡挑起台灣議題?不是因為我們自認知識宏闊,而是因為在異地生存的每一刻,都會有各種人、各種事件、用各種方法在提醒你,應該要認得自己到底是誰。
Thumbnail
2020/08/23
為什麼駐海外的台灣人都特別喜歡挑起台灣議題?不是因為我們自認知識宏闊,而是因為在異地生存的每一刻,都會有各種人、各種事件、用各種方法在提醒你,應該要認得自己到底是誰。
Thumbnail
2020/08/06
「問我鎌倉的魅力是什麼?其實也沒有什麼,就是什麼都有,僅此而已。」
Thumbnail
2020/08/06
「問我鎌倉的魅力是什麼?其實也沒有什麼,就是什麼都有,僅此而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登陸越南至今剛好滿半年,儘管正式在西貢生活的年資不長,但在搬到西貢前,我已到過越南出差旅遊過 4 次。聽過不少越南前輩說過,剛到越南的甜蜜期約一到兩個月,之後就會開始討厭這邊的生活,但隨著待在這邊的日子越久,我發現我竟然越來越喜歡這座城市,甚至興起直接定居越南的念頭。
Thumbnail
登陸越南至今剛好滿半年,儘管正式在西貢生活的年資不長,但在搬到西貢前,我已到過越南出差旅遊過 4 次。聽過不少越南前輩說過,剛到越南的甜蜜期約一到兩個月,之後就會開始討厭這邊的生活,但隨著待在這邊的日子越久,我發現我竟然越來越喜歡這座城市,甚至興起直接定居越南的念頭。
Thumbnail
在越南的第一天,我們品嚐了傳統的越南河粉,並體驗了陸龍灣的美麗景色。在這裡,我們學習到越南的小費文化,享受了獨特的餐飲體驗。古廟的遊覽讓我們感受到越南的歷史文化,而各種具地方特色的紀念品則為旅程增添了樂趣。這是一個充滿美食、文化與歷史的難忘旅程。
Thumbnail
在越南的第一天,我們品嚐了傳統的越南河粉,並體驗了陸龍灣的美麗景色。在這裡,我們學習到越南的小費文化,享受了獨特的餐飲體驗。古廟的遊覽讓我們感受到越南的歷史文化,而各種具地方特色的紀念品則為旅程增添了樂趣。這是一個充滿美食、文化與歷史的難忘旅程。
Thumbnail
2018年12月,是進三普後一年,與三普同事們去趟小型員工旅,七天六夜的越南,從台灣到越南1700多公里的航程,第一天的我們幸運的體驗到廉價航空的延遲有多痛苦,在機場苦等好幾小時,越式咖啡一喝再喝,終於在河內搭上往峴港的班機。
Thumbnail
2018年12月,是進三普後一年,與三普同事們去趟小型員工旅,七天六夜的越南,從台灣到越南1700多公里的航程,第一天的我們幸運的體驗到廉價航空的延遲有多痛苦,在機場苦等好幾小時,越式咖啡一喝再喝,終於在河內搭上往峴港的班機。
Thumbnail
好友丹丟來一個連結,廉航前往越南蜆港Đà Nẵng來回只要三千多台幣,跟高鐵北高來回差不多價錢了,所以手刀訂票,也成為疫情爆發前的最後國外旅行。
Thumbnail
好友丹丟來一個連結,廉航前往越南蜆港Đà Nẵng來回只要三千多台幣,跟高鐵北高來回差不多價錢了,所以手刀訂票,也成為疫情爆發前的最後國外旅行。
Thumbnail
因參展三訪越南,二訪胡志明市,距離上次到胡志明市已經有四年之久,參展對海外業務來說是開發市場的管道之一,展期雖然只有短短四~七天,但從展前一個月緊鑼密鼓的忙碌到展後一個月的收尾,每次參展結束都有種耗盡元氣的感覺,依舊喜歡這樣站到前線感受市場脈動的感覺,這是從事國外業務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Thumbnail
因參展三訪越南,二訪胡志明市,距離上次到胡志明市已經有四年之久,參展對海外業務來說是開發市場的管道之一,展期雖然只有短短四~七天,但從展前一個月緊鑼密鼓的忙碌到展後一個月的收尾,每次參展結束都有種耗盡元氣的感覺,依舊喜歡這樣站到前線感受市場脈動的感覺,這是從事國外業務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Thumbnail
首先看是哪一國人。 日本人來台灣多找懷舊,首要廟宇,所以像是這幾年很熱鬧的艋舺,可以邊解釋青山王宮特殊的夜巡遶境和鹹光餅,然後走到旁邊華西街也許郭家炒一盤牛肉,喝碗濃純牛雜湯,或吃個源芳割包,再喝碗熬煮到綿密軟爛的阿猜嬤花生湯;當然也可以早起,先在龍山寺前面來碗無名鱸魚湯,再沿著啟天宮說著當年從福建
Thumbnail
首先看是哪一國人。 日本人來台灣多找懷舊,首要廟宇,所以像是這幾年很熱鬧的艋舺,可以邊解釋青山王宮特殊的夜巡遶境和鹹光餅,然後走到旁邊華西街也許郭家炒一盤牛肉,喝碗濃純牛雜湯,或吃個源芳割包,再喝碗熬煮到綿密軟爛的阿猜嬤花生湯;當然也可以早起,先在龍山寺前面來碗無名鱸魚湯,再沿著啟天宮說著當年從福建
Thumbnail
抵達位在河內老城區的旅館後,我有點迷失,我是為了追求什麼而來的呢。當初的我只是對河內的街頭飲食文化有執念而已,並沒有做太多行前功課。等到一切安頓下來,該出門探索的時候,反而無所適從。總而言之,先填飽肚子再說。 同行的友人有個越南同事,給了她很多建議,像是「路邊攤超過五
Thumbnail
抵達位在河內老城區的旅館後,我有點迷失,我是為了追求什麼而來的呢。當初的我只是對河內的街頭飲食文化有執念而已,並沒有做太多行前功課。等到一切安頓下來,該出門探索的時候,反而無所適從。總而言之,先填飽肚子再說。 同行的友人有個越南同事,給了她很多建議,像是「路邊攤超過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