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不當媽會怎樣?》無後生活的N種可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妳有對象了嗎?要不要幫妳介紹?」
「怎麼認識的?在一起多久了?」
「有沒有考慮結婚啊?什麼時候結婚?」
「打算生小孩嗎?」

圖為《不當媽會怎樣?》一書封面

圖為《不當媽會怎樣?》一書封面

「妳有小孩嗎?」

這可能是在看起來應當是媽媽的年紀,週遭的朋友都結婚生小孩時,你最常聽見的一句招呼語。

初經來臨後,你就具備了生育能力,你開始被教導各種女性必須知道的事。而當到了適婚年齡後,耳朵旁開始接到越來越多看似關心的問句,你可能不再被當成女孩看待,介於少女與應當要步入婚姻的女人之間,有可能在你自己還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時,就先被主流的社會框架釘住,內心也慌亂起來,可能開始覺得自己的步調是不是需要做什麼調整?這也是我曾經陷入的迷思。

「不當媽會怎樣?」

坦白說,我自己還沒想過這個問題。過去,我可能只有想過「以後我會(要)成為一位媽媽」,但在成為母親之前,我還必須經歷這些過程:「從女孩蛻變成女人、遇見對象、交往、進入婚姻,接著和伴侶討論是否生小孩?討論多久之後生小孩?又或是一切順其自然?」,這些曾在腦海中閃過的問題,都好像已將自己放在「女孩長大、懷孕生子、成為母親」的主流文化。但是,關於「不當媽會怎樣?」的問題,我們有想過嗎?又或我們如何做選擇?


不是媽媽的我們,是誰?

不當媽媽的原因可能有很多,關於沒有生小孩的女性,這群人是誰?為什麼不生小孩?作者一開始就先聊這些稱呼的用字遣詞,潛藏許多的負面標籤。

引用書中一段原文:

在英文裡,沒有生小孩的女性沒有好的稱呼,每個稱呼都讓人聯想到我們不具備的身分,而非我們是誰。
不孕、不生、無後。
這些字詞透露出批評的意味。
非媽媽、沒有孩子的女性、非人母。
沒有一種稱呼我們這些女性的方式不帶否定詞。我們只不過被當作母親的相對面。

這些一點也不中性的稱呼方式,將女性困在無後不生這類的用語裡,一個是生不出孩子的傷心人,另一個則是悠然自得的逍遙人。

就連在醫學上,也只有沒有生過小孩的「未產婦」,沒有更適當且中性的詞彙來稱呼這群女性。以下,只好先稱作「非媽媽」


非媽媽指導手冊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市面上通常都是有關於孕婦、親子育兒、教養等手冊,從懷孕流程一直到育兒教養的問題,都能從眾多的書籍中找到你想知道的答案,即使書上沒有告訴你的事情,也可以找到許多有經驗的媽媽們來回答。可是,非媽媽又該怎麼做?你可以反問你的母親嗎?但你的母親她本身自己是位媽媽,又有多少經驗可以回答你的問題呢?

而目前沒有一本書來告訴你,關於非媽媽該怎麼樣?講白話一點,這或許是第一本《非媽媽指導手冊》。作者訪問了跨越五個世代、數百位無後女性,分享與整理她們與她自己的人生閱歷,包含了各個層面:職場生活、家庭、社交、身體、宗教、老年、遺產等。關於非媽媽的問題,這可能也是現代社會裡,許多女性必須開始面對的其中一個課題,畢竟現在不婚、晚婚的女性比例也逐漸提高。


令我有感觸的五個層面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第一本談論沒有孩子議題的書,但閱讀後確實可以讓自己提早瞭解,關於當媽媽或不當媽媽的狀態下,可能需要面對的問題。

  • 工作
    從最貼近每日的職場生活,當女性教育程度與工作年資提高時,工作可能成為他的小孩,他沒有結婚或是不生小孩的機率也跟著提高。而生了小孩的女性,可能需要面對的是,該如何家庭與事業兩者兼顧?以及職位升遷的機會可能也相較男性來的低。
  • 家庭
    決定選擇單身生活的人,「家庭」對他來說是什麼?誰是他的家人?當原生家庭的兄弟姐妹們都成立屬於自己家的時候,在身為姑姑、阿姨的身分裡,他們會和我繫在一起嗎?還是我只能是處於原生家庭的隔代親戚?
  • 社交
    如果你的朋友都成為母親,而你沒有孩子呢?友誼間的話題是否該圍繞在孩子身上?朋友可能會擔心你,盡量不跟你提孩子的事情,但共通點是否變得少之又少?又或你可能開始期待哪一天,朋友的孩子都長大了,友誼會再恢復原來的親密,沒有距離。
  • 身體
    不生小孩的女性,獲得婦女病(像是:子宮頸癌、卵巢癌、乳癌)的機率相較生小孩的女性來的高,這件事以前大學讀生物學時就知道了,但在現實生活中,當女性的子宮、卵巢與乳房產生病變時,究竟該以什麼樣的心情來面對?
  • 老年
    若選擇獨居,是否該學習和鄰居社交?是否該開始研究關於自己的長照?可能年邁的哪天,一不小心跌倒或生場大病,誰可以在第一時間給予幫助?又以生命存在的意義來說,如果沒有小孩的話,你是誰?你的一切又如何延續?


結語

這本書,打破了女性必須成為母親的第一刻板印象,在女性的不同人生選擇裡,沒有小孩究竟代表著什麼?看到這裡,對此議題有興趣的你,歡迎到書店走一趟,試著閱讀《不當媽會怎樣?》,希望你也能有所收穫,也可以開始思考,無論自己當媽媽或不當媽媽時,在不同身分底下,還會遇到多少差異與問題呢?

但願有一天,女性不會被理想化,女性可以選擇自己的角色,清楚知道自己是誰,決定成為自己心中的模樣。


書籍資訊

《不當媽會怎樣?:無後生活的N種可能》
原文名稱:Do You Have Kids?: Life When the Answer Is No
作者:凱特・考夫曼 Kate Kaufmann
譯者:趙盛慈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20/04/30
ISBN:9789869760386

#不當媽會怎樣 #無後生活的N種可能
#大塊文化 #試讀活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iwi的沙龍
1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這本書看了很久,想法排山倒海而來,該從哪裡開始說起呢,關於這點也想了很久。 我深信每一位擁有生育能力的女人都獲得了此生僅有的生產體驗券,這是非常難得,而且只有自己才能親身感受的經驗,但是,只有自己擁有使用權! 你聽過過度熱情的路人或親戚問候肚子裡的消息嗎? 什麼時候生啊?為什麼不生呢?
Thumbnail
這本書看了很久,想法排山倒海而來,該從哪裡開始說起呢,關於這點也想了很久。 我深信每一位擁有生育能力的女人都獲得了此生僅有的生產體驗券,這是非常難得,而且只有自己才能親身感受的經驗,但是,只有自己擁有使用權! 你聽過過度熱情的路人或親戚問候肚子裡的消息嗎? 什麼時候生啊?為什麼不生呢?
Thumbnail
自己到底有沒有母愛?相信這是不少女性存在的疑問,特別是面對是否要生孩子時,更會反覆思考這個問題。
Thumbnail
自己到底有沒有母愛?相信這是不少女性存在的疑問,特別是面對是否要生孩子時,更會反覆思考這個問題。
Thumbnail
「不確定性是一種自由。」 看了BBC專訪【新聞中國人口首次出現萎縮,兩位年輕女性解釋為何不願意結婚生育後】,坦白說,這雖然是很讓人驚訝的新聞,但我沒有太意外。
Thumbnail
「不確定性是一種自由。」 看了BBC專訪【新聞中國人口首次出現萎縮,兩位年輕女性解釋為何不願意結婚生育後】,坦白說,這雖然是很讓人驚訝的新聞,但我沒有太意外。
Thumbnail
今天瑜伽課聽老師和其他大姐聊孩子的事 我有什麼感覺? 我覺得有一種壓力或壓抑? 他們只是在講一些日常狀況 比如要不要給孩子定國語日報?還是要買點讀筆? 或是孩子因為哥哥不去學校,自己也不想去了 也有聽到兒子正在打工,因為年底就要去日本留學 這些女性,每個人都能提到一些自己兒女的事 他們聊得很順暢 是
Thumbnail
今天瑜伽課聽老師和其他大姐聊孩子的事 我有什麼感覺? 我覺得有一種壓力或壓抑? 他們只是在講一些日常狀況 比如要不要給孩子定國語日報?還是要買點讀筆? 或是孩子因為哥哥不去學校,自己也不想去了 也有聽到兒子正在打工,因為年底就要去日本留學 這些女性,每個人都能提到一些自己兒女的事 他們聊得很順暢 是
Thumbnail
成為媽媽的過程是很「隨緣」和「不在計畫」中的。 成為了媽媽,那我自己在哪邊?
Thumbnail
成為媽媽的過程是很「隨緣」和「不在計畫」中的。 成為了媽媽,那我自己在哪邊?
Thumbnail
這本書剛出版的時候我就立刻注意到,很想讀但沒有勇氣,深怕翻攪起一些平常不太面對的深層議題。但年初轉念後陸陸續續讀了幾個月,邊讀邊深思沈澱,有時邊哭然後再繼續讀下去。 「我沒有特別想要當媽媽,雖然可以想像有小孩後,生活中可能會交織不安與快樂,而變得多彩多姿,卻沒有強烈到讓我想要去冒險的動機。」
Thumbnail
這本書剛出版的時候我就立刻注意到,很想讀但沒有勇氣,深怕翻攪起一些平常不太面對的深層議題。但年初轉念後陸陸續續讀了幾個月,邊讀邊深思沈澱,有時邊哭然後再繼續讀下去。 「我沒有特別想要當媽媽,雖然可以想像有小孩後,生活中可能會交織不安與快樂,而變得多彩多姿,卻沒有強烈到讓我想要去冒險的動機。」
Thumbnail
作者是美國女性,成書時間是1990年代。至今30年過去,對於現今社會對於未產婦(書中的用詞,未有產子女的女性),我認為社會觀感有進步一些些但仍有很大的可以努力的空間。
Thumbnail
作者是美國女性,成書時間是1990年代。至今30年過去,對於現今社會對於未產婦(書中的用詞,未有產子女的女性),我認為社會觀感有進步一些些但仍有很大的可以努力的空間。
Thumbnail
成為母親之後,儘管在婚姻裡孤獨,還是能找回媽媽的自由。 《成為母親之後》 還記得,自己在驗到兩條線的那一刻,根本無法想像成為媽媽的模樣,現在的我納悶著,怎麼學校都沒有告訴我們成為母親之後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我讀了6年的女校,我為我是女生感到自豪,我們什麼都能做,只要我們想要的,老師總是鼓勵我們去面對
Thumbnail
成為母親之後,儘管在婚姻裡孤獨,還是能找回媽媽的自由。 《成為母親之後》 還記得,自己在驗到兩條線的那一刻,根本無法想像成為媽媽的模樣,現在的我納悶著,怎麼學校都沒有告訴我們成為母親之後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我讀了6年的女校,我為我是女生感到自豪,我們什麼都能做,只要我們想要的,老師總是鼓勵我們去面對
Thumbnail
「妳有對象了嗎?要不要幫妳介紹?」 「怎麼認識的?在一起多久了?」 「有沒有考慮結婚啊?什麼時候結婚?」 「打算生小孩嗎?」 「妳有小孩嗎?」 這可能是在看起來應當是媽媽的年紀,週遭的朋友都結婚生小孩時,你最常聽見的一句招呼語......
Thumbnail
「妳有對象了嗎?要不要幫妳介紹?」 「怎麼認識的?在一起多久了?」 「有沒有考慮結婚啊?什麼時候結婚?」 「打算生小孩嗎?」 「妳有小孩嗎?」 這可能是在看起來應當是媽媽的年紀,週遭的朋友都結婚生小孩時,你最常聽見的一句招呼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