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厲陰宅2》:在愛之前的惡靈

2020/05/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者論的擁護者認為,電影應由其「如何處理」(how)而非「什麼題材」(what)來判斷其價值,而控制「如何處理」的就是導演─作者,因此,作者論者崇拜大部分的通俗電影導演。
  《厲陰宅2》導演溫子仁完全無愧他「鬼王」的封號,把這部片拍得超級無敵可怕,將恐怖片這個通俗類型玩得精采無比。《厲陰宅2》除了運用音效、剪接效果等常見嚇人方法以外,在鏡頭的運動及視角(有很精彩的主觀鏡頭),以及技巧性地讓觀眾「看見劇中角色不知道的」,其多樣化的嚇人方法,令人目眩神迷─其實是嚇得半死。
  一部真正恐怖的恐怖片,會讓人不想要在故事裡看到黑夜,因為你知道,只要燈光暗下來,就有可能被嚇到閃尿─尤其是那些突然安靜,發現四下無人的時刻。另外,恐怖片裡白天與黑夜比例的拿捏,是個深奧的學問,觀眾受不了永遠繃緊著神經,他們需要令人放心、不會被嚇的時候,讓疲憊的心臟休息片刻,「迎接」更驚悚的體驗。《厲陰宅2》將嚇與不嚇的場次比例拿捏得很好,前面的偶一為之,到後來隨著衝突的升溫,令人繃緊神經的時刻才越來越長─令人幾乎有永夜的錯覺。
  在《厲陰宅2》裡,不斷出現「真與假」、「相信與不相信」的討論與辯證。當通靈之人撞鬼,又無法用科學方式向他人證明所言為真的時候,他們除了必須單獨面對恐懼之外,還必須忍受外界的質疑,質疑他們是真的看到鬼,還只僅是裝神弄鬼。電影裡,懷疑哈吉森家鬧鬼事件是子虛烏有的調查員艾妮塔提出一個問題:「我都不知道,到底是惡靈可怕,還是那些裝神弄鬼,企圖謀取利益之人可怕?」
  常人到底該如何面對那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說詞,如果沒有證據,我們還應該相信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該建立在「我相信你,因為我看見了事實」還是「我相信你,因為你這麼說」?前者理性,後者則感性地過分,後者的信任,是盲目的,它可能讓你受傷,讓你身敗名裂(看社會上,有多少人是靠騙取信任維生,詐騙集團?愛情騙子?政客?)。因此基於保護自己的立場,我們總希望,別人先向我們證明他的「真」,再來談「信任」。
  但世間又有多少是無法透過科學方法證明或量化的?比如鬼神、比如善良、比如愛情…。有太多太多事情,是必須先選擇「信任」,才能讓時間告訴我們它的「真」(或「假」)。身為驅魔師的華倫夫妻檔(羅琳和艾德),自然很能體會那「不被相信,卻又無法證明自己」的痛苦,因此他們寧可錯信,也不願在一開始就斷然論斷,因為無論如何,總比讓可憐的一家人獨自面對惡靈來的好。
  天知道,有個人無條件的相信你,是多麼珍貴的一件事。
  要摧毀一個人的信仰與希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摧毀會無條件相信他的人,所以要摧毀珍妮(被惡靈糾纏的小女孩),就要先摧毀華倫夫妻,要摧毀羅琳,就要先摧毀艾德;影片中的惡靈雖不是人,但卻深諳人性。
  幸好,在絕境中,總是能凸顯那些良善的價值,在令人戰慄的恐怖中,總能看見溫暖與希望;我真的超愛這部片。
  最後點播一首(片中不斷響起的)貓王的《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獻給我最愛的銀幕夫妻檔羅琳華倫和艾德華倫。
    吳瑞克
    吳瑞克
    這裡通常是自己胡思亂想的故事,和偶爾一些電影和書的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