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封為「臺灣恐怖電影天花板」,入圍2022年金馬獎13項大獎的《咒》,靈感來自2005年在高雄發生的真實事件(張喆崴、柯孟融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咒》(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講述女主角李若男(蔡亘晏 飾,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因為六年前誤觸宗教禁忌,除了接觸、知曉此事的人皆死於非命外,她也因此精神失常,在生下男友阿東(林敬倫 飾)的遺腹女朵朵(黃歆庭 飾,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後,被判決喪失監護權,由寄養家庭的謝啟明(高英軒 飾,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中途照顧。
祝福與意念
《咒》的故事就從六年後若男精神狀態恢復正常,將朵朵接回到自己身邊卻開始一連串怪事,繼而帶領觀眾回到那個禁忌的由來。
電影一開頭,若男以第一人稱拍攝的方式詢問觀者:「你相信祝福嗎?」
你相信嗎?
我是相信的,所以即便是不熟的臉友,在對方生日那天我仍是會送上文字祝福。
「人的意識能控制世間所有事物」,若男以摩天輪、列車行進方向來告訴觀眾這件事。
但你發現了嗎?這個視覺暫留的現象卻因為你不由自主地跟隨著她的陳述而產生行動,包含那八字咒語也默默地在心裡讀誦。
人云亦云或眼見為憑
有沒有覺得這樣的行為很熟悉?校園裡、職場中、選舉時、網路世界,當那位領頭羊或擅於帶風向的人一開口,反正我們就是信了,反正轉分享只是一鍵小事,全然無察覺這樣跟「人云亦云」有何區別?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宇宙,哪來的時間「眼見為憑」,還在那邊「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心存敬畏,心存善念
這也是為什麼當《咒》後面的劇情翻轉,讓許多中國的觀眾都因此給了負評,原來劇情一開始的「祝福與意念」到最後發現其實是「詛咒與意念」,人們原本發自內心想給予的祝福到頭來成為一種詛咒自己,如何不在當下咒罵一番?善心頓時轉為惡罵,也不過就是人性。
我們常說「吸引力法則」可以帶來財富、健康、愛情…等等美好的人事物,這與意念有關,但也常忽略不好的意念也會帶來吸引力,誠如觀眾跟著唸的那八字咒語。
近期學習動物溝通的關係,我了解到為什麼有人會將動物溝通師與通靈劃上等號,這是因為「間接溝通」確實是透過「呼請」的方式,而我學習的是心理派的「直接溝通」,老師一再提醒,對於該信仰若沒有足夠的熟悉程度,學「直接溝通」會是比較安全的,因為世界之大,一定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對於信仰要存著敬畏之心。
八字咒語,八字箴言
所以我並沒有跟著《咒》的劇情讀那八字咒語,但耳朵和眼睛畢竟還是接收了訊息,儘管我再怎麼抗拒,一如我從小就抗拒看這類型的影劇,但身為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的評審,仍是得盡責的觀看完畢。
必須說,有些媒體像...
金馬59 │ 最佳劇情片
入圍的還有:
看完上半段的文章,是否意猶未盡呢?
邀請你
陪我織情網,一次解鎖百篇文章 ლ(╹◡╹ლ)
- 登入會員按❤️(以精神支持我繼續創作)
- 以實質鼓勵斗內 Me(唸起來好像 Do Re Mi )
我有五個房間:
給電影人的情書
給音樂人的情歌
給戲劇人的情話
給文字人的情詩
給旅行人的情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