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情書》-上個世紀的浪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在的小朋友應該都沒聽過數據機撥接上網的聲音吧?七年級生其實處於一個很美麗又很哀傷的年代,我們看著很多新奇的產品被創造出來,也看著許多東西快速殞落。撥接、MD(MiniDisc)、LD(LaserDisc)、黑金剛大哥大、錄音帶、錄影帶、3.5磁片等,都是被時代淘汰的產品,現在應該只能在某些懷舊產物展覽才能看見了吧!《電子情書》上映的時候,用E-mail寫信真的很新潮又很浪漫。經過了二十年再回頭看,依舊浪漫,但裡面的新潮元素早已變成某個年代的特定回憶。現在的網路方便快速,手機打開就有一堆通訊軟體可以選擇。不管對方是不是正在使用APP,總之訊息先傳再說。不過就是幾秒鐘的事情,對方手機馬上就會有通知。但那個需要撥接上網的時代,聽見機器撥號的聲音心裡就會湧現一股難以壓抑的興奮跟期待。你不知道有沒有人寄E-mail給你,你不知道奇摩即時通上有沒有朋友上線。等待網路接通的過程就好像在走隧道一樣,你會希望趕快通過,因為你很期待出口那些未知的風景。相較於過去,現在上網就是個任意門,打開門就是全世界了。


  在這麼多的通訊方式中,我最喜歡手寫信。國小的時候流行交筆友,從雜誌上的自我介紹中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對象,寫下當時最不為人知的心情,寄送給遠方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人真的很奇妙,有些對親近的人難以啟齒的事情,反而能夠對陌生人侃侃而談。長大後細想就覺得很恐怖,這世上有位從未謀面的陌生人知道你最深層的秘密,而且他知道你住哪裡。(小時候還不知道郵政信箱的妙用)幸運的是當時遇見的筆友也都很單純,大家都是聊聊心事而已。我總是看著對方的來信,透過不同的字跡幻想著對方是什麼模樣、怎樣的性格。


  到了國中大家開始流行交換日記,當時不只跟班上的好友一起寫,還找了高中部的學姐一起寫。現在想想都覺得有趣,一天見面八小時,連下課都一起行動的同班同學,還有什麼對方不知道的非得寫在日記裡面?但當時真的是怎樣寫都不會膩,還真的有些話選擇寫下來而不是說出口。心情沒什麼好寫了就換寫散文、新詩,最後甚至還一起創作接龍。同一個時期跟兩位以上的對象寫交換日記,寫到後來好像在交作業。一個人哪來這麼多心事能講?同樣的煩惱寫兩三次,早就沒心情等對方開導,自己先想開了。但這些文字紀錄,卻在多年以後的現在,成為一種慰藉。青澀時期的自己將那些煩惱當成世界末日,現在看著卻覺得微不足道。一邊自嘲小時候太中二,一邊又對朋友真心實意的回應感到寬慰。


  高中時部落格崛起,無名小站成了大家交流匯集之處。手寫信,彷彿是上個世紀的產物,稀有又珍貴。手寫信對我來說就是種偏執的浪漫,是專屬於我人生的記號。我還是經常寫信給朋友,寫信給自己。那些信件彷彿是人生中的書籤,在某個時刻留下標記。朋友們給我的回信,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收藏。偶爾拿出來讀一讀,重溫那些時刻。心情低落的時候,讀著這些信就會覺得風雨都會過去。有空的話,不妨提筆寫信給自己或朋友,也許你也會喜歡上這種懷舊的浪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nemore玩墨的家常話
14會員
273內容數
習慣用文字記錄生活,抒發情緒。被文字療癒,希望也能透過文字溫暖他人。幽默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即使越寫越嚴肅,也不忘提醒自己保持點幽默感。分享影劇心得多少會涉及劇情,不想被爆雷的讀者們請看過作品再來同樂。偶爾會放閃,請自備墨鏡。
2025/04/28
「來,現在開始,注意!」最近把《家族計畫》看完了,短短6集,蠻過癮的。整體來說算是爽劇,但第一集的鋪陳感覺有點略長。(會覺得略長就表示劇情不太紮實,才會看著看著覺得時間過得有點太慢。)很多人不是會說甚麼「熬過前面幾集就好看了!」這種話嗎?這部劇還真的有點給我這種感覺,好險只有第一集是這樣。
Thumbnail
2025/04/28
「來,現在開始,注意!」最近把《家族計畫》看完了,短短6集,蠻過癮的。整體來說算是爽劇,但第一集的鋪陳感覺有點略長。(會覺得略長就表示劇情不太紮實,才會看著看著覺得時間過得有點太慢。)很多人不是會說甚麼「熬過前面幾集就好看了!」這種話嗎?這部劇還真的有點給我這種感覺,好險只有第一集是這樣。
Thumbnail
2025/04/21
這也是我感謝日記中很重要的一環,結婚這十幾年對我婆婆的感謝。結了婚的女人誇獎老公那是曬恩愛,但我今天想曬婆婆。對,我就是想炫耀一下我的婆婆。她是神隊友,讓我在婚姻這條路上心無旁鶩地愛我老公。不必跟長輩在那邊神仙鬥法,拚個你死我活。
Thumbnail
2025/04/21
這也是我感謝日記中很重要的一環,結婚這十幾年對我婆婆的感謝。結了婚的女人誇獎老公那是曬恩愛,但我今天想曬婆婆。對,我就是想炫耀一下我的婆婆。她是神隊友,讓我在婚姻這條路上心無旁鶩地愛我老公。不必跟長輩在那邊神仙鬥法,拚個你死我活。
Thumbnail
2025/04/14
人的適應力真是不能小看。在能力範圍內,活出最舒適的樣子,是我們的目標。
Thumbnail
2025/04/14
人的適應力真是不能小看。在能力範圍內,活出最舒適的樣子,是我們的目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那天夜裡我思念著告訴我宇宙真相的妳」充滿著許多有趣的事情,以第一人稱視角寫作,每篇文章以一張A4紙約500個字左右創作,每周一篇,希望陪伴妳(你)一起成長,一起愉快的度過這富足、喜樂、雅緻的美好人生。
Thumbnail
「那天夜裡我思念著告訴我宇宙真相的妳」充滿著許多有趣的事情,以第一人稱視角寫作,每篇文章以一張A4紙約500個字左右創作,每周一篇,希望陪伴妳(你)一起成長,一起愉快的度過這富足、喜樂、雅緻的美好人生。
Thumbnail
念書的時候,常聽到所謂 那些在學校學的東西,當你畢業的時候,可能都不適用了... 未來的工作,現在都還出現... 細細得體會,時代巨輪是越轉越快的 對於1990後半或者2000年以後的年輕人 可能已經沒有經歷過使用電話IC卡的時代,黑白螢幕的傻瓜手機...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
Thumbnail
念書的時候,常聽到所謂 那些在學校學的東西,當你畢業的時候,可能都不適用了... 未來的工作,現在都還出現... 細細得體會,時代巨輪是越轉越快的 對於1990後半或者2000年以後的年輕人 可能已經沒有經歷過使用電話IC卡的時代,黑白螢幕的傻瓜手機...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
Thumbnail
我是一位八零後 記憶中,小學的電腦課可以用一堂課講解如何註冊一個e-mail帳號、練習中打和英打...。在那個年代,身上都還會帶著電話卡。 高中時期,正好是傳統手機與智慧型手機交替的時候...。 大學之後,更多的線上、網路,無遠弗屆。 世界的轉動很快,未來的世界是現在的想法、創作等等所構成
Thumbnail
我是一位八零後 記憶中,小學的電腦課可以用一堂課講解如何註冊一個e-mail帳號、練習中打和英打...。在那個年代,身上都還會帶著電話卡。 高中時期,正好是傳統手機與智慧型手機交替的時候...。 大學之後,更多的線上、網路,無遠弗屆。 世界的轉動很快,未來的世界是現在的想法、創作等等所構成
Thumbnail
寫作的路,一直在前進,我們在追求更佳的工具,好讓寫作得進行更順利,從「寫」這個動作,進化為現在的「敲」或「打」鍵盤,我們的行為也改變了。兩者沒有所謂的好與壞,它都是一個過程,都會將我們帶到寫作的境界。就像前男友和現任男友,過去跟現在的陪伴是兩個人,他們都見證了那些不同的時光。
Thumbnail
寫作的路,一直在前進,我們在追求更佳的工具,好讓寫作得進行更順利,從「寫」這個動作,進化為現在的「敲」或「打」鍵盤,我們的行為也改變了。兩者沒有所謂的好與壞,它都是一個過程,都會將我們帶到寫作的境界。就像前男友和現任男友,過去跟現在的陪伴是兩個人,他們都見證了那些不同的時光。
Thumbnail
      現在流行故事力,每個人的故事都跟大時代緊緊相扣,收集每一刻的書信就像留存兩個人的日常生活,容易找到生活細節與場景,這就是書信的魅力。   書信精神,深藏在我們的文化中,能帶來無限遐想,同時也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
Thumbnail
      現在流行故事力,每個人的故事都跟大時代緊緊相扣,收集每一刻的書信就像留存兩個人的日常生活,容易找到生活細節與場景,這就是書信的魅力。   書信精神,深藏在我們的文化中,能帶來無限遐想,同時也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
Thumbnail
在這個什麼都要「回到自己」的「自媒體」時代,許多「微小」的個人,究竟要不要使用這個「能夠把消息直達讀者、消費者、支持者」的電子發報機制呢?我想從「行銷」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在訊息爆炸的時代中,可以考慮執行的選項之一,「可能會被看見」的選項之一!
Thumbnail
在這個什麼都要「回到自己」的「自媒體」時代,許多「微小」的個人,究竟要不要使用這個「能夠把消息直達讀者、消費者、支持者」的電子發報機制呢?我想從「行銷」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在訊息爆炸的時代中,可以考慮執行的選項之一,「可能會被看見」的選項之一!
Thumbnail
     21世紀發展使文化的普及率達到高鐵一樣速度,現在人人幾乎皆識字,以前那厚到爆的大部頭書被遺忘在舊紙堆中,人們討厭又臭又長的裹腳布文章。一秒便可定網路貼文的生死(還好你還願意停留在我貼文3秒)。
Thumbnail
     21世紀發展使文化的普及率達到高鐵一樣速度,現在人人幾乎皆識字,以前那厚到爆的大部頭書被遺忘在舊紙堆中,人們討厭又臭又長的裹腳布文章。一秒便可定網路貼文的生死(還好你還願意停留在我貼文3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