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道家的老子與莊子,是春秋戰國時期最有趣的兩個人。
老子是圖書館館長,博覽群書、融會貫通,因此能寫出玄之又玄的道德經。莊子,我猜他鐵定是個動物園園長,因此他的著作中常常用動物做比喻,讓人讀來一點也不玄,而是感到十分親切。老莊本是哲學家,認真追求真理(他們稱之為「道」),其偉大不輸西方的亞里斯多德與蘇格拉底。可惜咱們後世子孫硬將他們抬上神壇,他們就如此莫名其妙的成了神明。
話說有次東郭子問莊子:「道在哪裏?」莊子的回答十分有智慧:「道無所不在。」但是東郭子不滿意,因此要莊子舉個實例。想不到莊子說:「道在小螞蟻裡。」東郭子很驚訝,說:「道怎麼能在這麼渺小的動物裡面?」於是莊子一次次的舉例:在雜草中、在磚瓦中,東郭子越來越驚訝,最後莊子說:「道在大小便裡面。」這次東郭子連理都不想理莊子了。
我猜東郭子大概還是單身,沒照顧過孩子,凡是照顧過孩子的人都會知道,在那一團「臭臭的廢棄物」裡是有道理的(莊子肯定有結婚,太太死去時莊子打著臉盆唱歌是有紀錄、有證人的,詳見《莊子.至樂》)。
嬰兒也是人,是人就會產出那一團「臭臭」,但是嬰兒沒辦法自己處理它,所以需要父母代勞。我十分感謝太太,女兒無花果出生後太太選擇親餵母乳。吃母乳的寶寶產生的「臭臭」是比較不臭的,因此我處理尿布時還可以忍受。但好景不長,當無花果開始吃副食品的時候,「臭臭」的味道就越趨濃烈。
包了「臭臭」的尿布不是丟掉就好,在累積多時的經驗之後,我和太太都會在丟掉無花果的「臭臭」前看一下,看它的形狀是否完整、顏色如何,以確定無花果沒有拉肚子。看它的裡面有沒有一些沒能消化的食物,這些可能是無花果還沒辦法消化的食物,暫時先別再給她吃。
我從來沒有那麼認真的觀察自己的「臭臭」,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我每天都願意去看她的「臭臭」;只是她不一定每天都會生產「臭臭」給我看。醫生說,小孩一天「臭臭」兩三次,或兩三天才「臭臭」一次都算正常。
無花果還不會表達自己已經「臭臭」需要換尿布的需求,因此她常常無聲無息的就「臭臭」了。為了讓她的小屁屁不致和那團廢棄物相處太久,我們嘗試教無花果表達自己已經「臭臭」了,也試著教她如何順利「臭」出來。於是無花果學會一種可愛的動作,就是身體微微蹲低、雙手握拳,嘴巴用力的發出:「嗯!嗯!」
每次她這樣做,我們就會檢查她的尿布。可是好幾次都撲了空,她只是裝模作樣而已。我們也學習在有可疑情況發生時去聞她的小屁屁,看是否有臭味產生。但是常常被花果放的臭屁誤導。
最後,雖然我們已能接近百分百的即時處理她的「臭臭」,但為了以防萬一,我們設定鬧鐘,定時替她換尿布。這樣能確保她的小屁屁,不會被我們漏失處理的「臭臭」污染太久。
每次替花果換尿布,我們都選擇親手用水洗,盡量不用濕紙巾擦,以照顧無花果嬌嫩的小屁屁。因此我的手常翻聖經、查註釋書、寫文章,也常碰觸無花果的「臭臭」。我不相信「為父則強」,我自己為父之後還是常懦弱。但是「為父需勇」,為了這麼可愛的孩子,我不得不勇敢面對一切以前不願意、不喜歡面對的事,包括處理她的「臭臭」。
我認為這也是一種試煉,我相信上帝讓孩子如此的無助,甚至需要父母為她處理「臭臭」,是要幫助我們。透過親手處理孩子的「臭臭」,讓我們學習謙卑與捨己。
如果耶穌可以彎下腰,像奴隸一樣輪流為不長進的門徒、背叛他的門徒洗腳。我們為人父母者也一定可以捨棄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以及驕傲自大的心理,謙卑、捨己地去為孩子處理「臭臭」。畢竟,我們的孩子鐵定比耶穌的門徒要可愛一百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