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醫師說:鮭魚體内,沒有COVID 19喜歡的「特殊天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北京傳出鮭魚有驗出嘩然。倒楣的魚,被人類宰殺了,還要被人類誣陷啊!

原來這是群眾還在大流行恐懼中,只要魚有驗出COVID 19 ,就是魚有COVID 19感染 ?

raw-image

跨物種的COVID19

好奇怪,當時有新聞在水果上和羊都驗出病毒、怎麼沒有人懷疑跨物種的COVID19?

更何況,這次是在魚市場一塊砧板驗出微弱的病毒🦠呢!

其實,人類就是人類,魚類是魚類,水果是水果,羊就是羊

除了非常少部分的微生物可能跨物種感染

更何况

我們現在這個COVID19,是很死忠的,很挑剔的,它只愛一種天菜而已。

COVID 19 的天菜

新冠病毒較易發生在人身上,究其原因,人類的呼吸系統中,有新冠病毒的「特殊天菜」,稱為ACE2。我們知道,病毒一般由核酸內核與蛋白外殼構成,它們是沒有自主複製能力,沒法自力更生的。所以病毒需要侵染細胞(宿主),借宿主的核酸合成系統以及蛋白表達系統來完成複製和擴散。

raw-image

2020年1月21日,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對2019-nCoV(即現今的COVID 19) S-蛋白結構的模型分析,率先推測 COVID 19 與SARS-CoV一樣,通過人細胞表面ACE2受體的介導作用進行入侵,來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其後,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世於2月3號在《Nature》發表文章證實新型COVID 19 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使用相同的細胞受體ACE2。

所以,新型COVID 19冠狀病毒,只有在人類體內有大量的「特殊天菜」ACE2接受器豐富的地方,才會發生致命的感染。

魚類體内幾乎找不到「天菜」

病毒必須依靠宿主細胞表面的ACE 2 受體來感染細胞。沒有ACE 2 受體,病毒就無法成功進入細胞

到目前為止,所有已知的證據都發現這種【ACE 2 受體大部分存在於哺乳動物中,而少存在於魚類中

即使魚類中找到了ACE 2 ; 已有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新冠COVID 19病毒仍無法结合魚類的 ACE2 ,也就意味着魚類不具備結合COVID 19 病毒的条件。

COVID 19 可以感染多種哺乳動物,但不太會感染魚類,鳥類或爬行動物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進一步研究証實,新型COVID 19 冠狀病毒可以感染多種哺乳動物,但不太感染魚類,鳥類或爬行動物。(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ARS-CoV-2 can infect a broad range of mammals, but few fish, birds or reptiles.) https://doi.org/10.1101/2020.05.01.072371

所以,【魚自然不會在體內攜帶COVID19冠狀病毒】


為什麼大家都會指説是鮭魚?

raw-image

有人不老實

中國人媒體可能報導錯了,是弄【鮭魚的砧板,驗出弱的陽性反應。寫成是鮭魚】了。要不然就是要有個聳動的標題,就是以「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汚染的砧板,不是新聞、感染的鮭魚,才是新聞】。

raw-image

萬物之靈,責任不靈

你問問巿場上老闆,你的砧板有病毒,他會誠實的告訴你,他不會告訴你:我是人類,我是萬物之靈,我要承擔責任,我沒有勤洗手,我沒有戴上口罩,咳嗽時飛沫咳上砧板上。最簡單的,就是【把責任推給已經死掉的魚類吧】!這一定是這枇貨出了問題?

raw-image

而且,還告訴你,直接【推給從海外進口的鮭魚】了。當然最後自己又爆發,這枇貨是國內的,市場上,又40處有病毒🦠蹤跡。

我們還能吃鮭魚嗎?

依WHO : 沒有證據表明新型COVID 19 冠狀病毒可以通過食物和飲料直接傳播給人類,因為主要的傳播途徑仍然是呼吸道飛沫和緊密接觸。

raw-image

COVID 19病毒可以在物體表面存活數小時至數天,冷凍的鮭魚在低溫下通過空氣運輸,在這種情況下理論上COVID 19 病毒可以存活,但要傳給人類可能性很低

除非那個人,手指頭,剛好沾黏病毒,又不洗手,又去挖鼻孔,病毒🦠就會進入身體內...

世界無奇不有,只要你乖乖【戴上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安全】,這才是在大流行未解除前,真正的有效防疫生活。

至於在大流行下,吃什麽,就記得煮一下吧。

raw-image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88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新冠疫情開始爆發已經是2019的事,剎那間全世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才將疫情控制下來,各國重新通航,旅客們紛紛出境,最近在臺北街頭常聽到字正腔圓的日語、韓語,每次都嚇我好大一跳。能達到如此成果,有賴於防疫措施,以及發揮效用的疫苗跟藥物,還有絕不可忘的,是那些在人體試驗前受試的實驗動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新冠疫情開始爆發已經是2019的事,剎那間全世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才將疫情控制下來,各國重新通航,旅客們紛紛出境,最近在臺北街頭常聽到字正腔圓的日語、韓語,每次都嚇我好大一跳。能達到如此成果,有賴於防疫措施,以及發揮效用的疫苗跟藥物,還有絕不可忘的,是那些在人體試驗前受試的實驗動物
Thumbnail
你大概聽過基因定序或DNA定序,但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
Thumbnail
你大概聽過基因定序或DNA定序,但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
Thumbnail
最近這十年來,對於人類來說,「冠狀病毒」可以說是在傳染病學上寫下了一頁又一頁的可貴記錄。 《冠狀病毒的發現》 冠狀病毒早在1920年代就被發現,當時是在被傳染急性支氣管炎的雞隻中發現的,當時被感染的小雞約有40-90%的高死亡率,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雞瘟之一。1940年代晚期,發現在老鼠身上發現也有一
Thumbnail
最近這十年來,對於人類來說,「冠狀病毒」可以說是在傳染病學上寫下了一頁又一頁的可貴記錄。 《冠狀病毒的發現》 冠狀病毒早在1920年代就被發現,當時是在被傳染急性支氣管炎的雞隻中發現的,當時被感染的小雞約有40-90%的高死亡率,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雞瘟之一。1940年代晚期,發現在老鼠身上發現也有一
Thumbnail
昨天,臺灣國家衛生研究院宣布,在致力推動四種疫苗研發, 1.DNA疫苗 2.胜肽疫苗 3.重組病毒疫苗 4.次單位疫苗等。 E 其中,選擇了,DNA疫苗被選定為開發主軸!為什麼呢? 在這些4大疫苗中 1.不需麻煩去培養病毒本體 2.也就不需購置太多特殊設備 3.開發的成本低 4.可短時間內大量製造
Thumbnail
昨天,臺灣國家衛生研究院宣布,在致力推動四種疫苗研發, 1.DNA疫苗 2.胜肽疫苗 3.重組病毒疫苗 4.次單位疫苗等。 E 其中,選擇了,DNA疫苗被選定為開發主軸!為什麼呢? 在這些4大疫苗中 1.不需麻煩去培養病毒本體 2.也就不需購置太多特殊設備 3.開發的成本低 4.可短時間內大量製造
Thumbnail
北京,有一對夫妻得到確診感染。查到他們沒有到過熱區,新發地巿場。怎麼得感染?這時,就是要疫調了: 有新發地巿場的,確診病例的攤販去過公厠,夫妻又去了該公廁,就成了’三手傳播者‘。(1.㰙販去新發地批貨,2㰙販去了公廁,3.老夫妻🎎又去公廁) 一時之間,媒體大批報導:公厠傳染COVID19 ?
Thumbnail
北京,有一對夫妻得到確診感染。查到他們沒有到過熱區,新發地巿場。怎麼得感染?這時,就是要疫調了: 有新發地巿場的,確診病例的攤販去過公厠,夫妻又去了該公廁,就成了’三手傳播者‘。(1.㰙販去新發地批貨,2㰙販去了公廁,3.老夫妻🎎又去公廁) 一時之間,媒體大批報導:公厠傳染COVID19 ?
Thumbnail
北京傳出鮭魚有驗出嘩然。 倒楣的魚,被人類宰殺了,還要被人類誣陷啊! 原來這是群眾還在大流行恐懼中,只要魚有驗出COVID 19 ,就是魚有COVID 19感染 ?  跨物種的COVID19 好奇怪,當時有新聞在水果上和羊都驗出病毒、怎麼沒有人懷疑跨物種的COVID19? 更何況,這次是在魚市場一
Thumbnail
北京傳出鮭魚有驗出嘩然。 倒楣的魚,被人類宰殺了,還要被人類誣陷啊! 原來這是群眾還在大流行恐懼中,只要魚有驗出COVID 19 ,就是魚有COVID 19感染 ?  跨物種的COVID19 好奇怪,當時有新聞在水果上和羊都驗出病毒、怎麼沒有人懷疑跨物種的COVID19? 更何況,這次是在魚市場一
Thumbnail
Image: CDC 本文為捏捏蘇打NeneSoda獨立評論,不代表任何團體或特定組織。 新冠病毒(Covid19)持續在全世界各地肆虐,不但造成愈來愈多確診及死亡人數,更造成人們恐慌,全世界整體經濟活動大幅下降,企業裁員、倒閉,股市震盪,彷彿是世界末日降臨。 於此同時,科學家們也在與時間賽跑,企圖
Thumbnail
Image: CDC 本文為捏捏蘇打NeneSoda獨立評論,不代表任何團體或特定組織。 新冠病毒(Covid19)持續在全世界各地肆虐,不但造成愈來愈多確診及死亡人數,更造成人們恐慌,全世界整體經濟活動大幅下降,企業裁員、倒閉,股市震盪,彷彿是世界末日降臨。 於此同時,科學家們也在與時間賽跑,企圖
Thumbnail
有學者認為,人類永遠無法根絕不斷突變的病毒,因為人口愈來愈多,為了開發更多土地,人與自然爭地,入侵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讓許多原本在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跳到人類身上,當然,也可能有人喜歡吃野味,捕捉野生動物販售與宰殺烹調過程中,從動物身上得到。    假如我們無法根絕病毒,那只能學習與它們共處,或許
Thumbnail
有學者認為,人類永遠無法根絕不斷突變的病毒,因為人口愈來愈多,為了開發更多土地,人與自然爭地,入侵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讓許多原本在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跳到人類身上,當然,也可能有人喜歡吃野味,捕捉野生動物販售與宰殺烹調過程中,從動物身上得到。    假如我們無法根絕病毒,那只能學習與它們共處,或許
Thumbnail
我有個聯想,純屬個人猜測。覺得這個疑似捲土重來的SARS,是豬瘟的變形延續。因為大陸幅員遼闊,豬瘟長期控制不下來。所謂豬瘟就是豬隻的流感。  照理人畜不會交叉感染,但在看早期西班牙流感的資料,當時的疫苗即採自病死馬匹的病源當成分。  而現代的疫苗,沒幾個人(消費者)看過全成份,處於無知的狀態。然而很
Thumbnail
我有個聯想,純屬個人猜測。覺得這個疑似捲土重來的SARS,是豬瘟的變形延續。因為大陸幅員遼闊,豬瘟長期控制不下來。所謂豬瘟就是豬隻的流感。  照理人畜不會交叉感染,但在看早期西班牙流感的資料,當時的疫苗即採自病死馬匹的病源當成分。  而現代的疫苗,沒幾個人(消費者)看過全成份,處於無知的狀態。然而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