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新冠病毒的最大兇手找到了?!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Image: CDC
本文為捏捏蘇打NeneSoda獨立評論,不代表任何團體或特定組織
新冠病毒(Covid-19)持續在全世界各地肆虐,不但造成愈來愈多確診及死亡人數,更造成人們恐慌,全世界整體經濟活動大幅下降,企業裁員、倒閉,股市震盪,彷彿是世界末日降臨。
於此同時,科學家們也在與時間賽跑,企圖找出新冠病毒的來源,以及研發治療的疫苗,以遏阻人們持續遭受病毒威脅。科學家們曾在17年前的SARS找出果子狸(Civets)是把病毒傳給人類的中間宿主(intermediate host),現今的新冠病毒則尚未完全確認仲介的動物體為何,但目前已有研究指出穿山甲(pangolins)是可能的中間宿主,因為科學家在穿山甲中發現了與新冠病毒在基因上相似的冠狀病毒。
各國民情不同,有些地方民眾仍有吃「野味」的習慣。以華人社會為例,我們都知道,有一句俗語是在形容中國民眾好吃「野味」的境界: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路上走的、水裡遊的,中國人什麼都吃!雖然穿山甲在中國是屬於第二級保育類動物,禁止捕殺及食用,不過在中國許多省份,穿山甲是民眾最喜愛的「野味」之一。事實上,全世界有超過100萬隻穿山甲遭到濫捕及非法貿易。目前中國則是世界上最大的穿山甲最大的非法走私市場。根據國際野生動物貿易研究組織的報告,從2007年到2016年間,中國共查獲209起穿山甲走私案件,其中活體2405隻,死體11419隻。這個單一數據已經顯示出人類與自然界互動模式是不平衡、不平等、甚至是予取予求的。
當大家不斷在怪罪野生動物造成病毒傳給人類造成巨大傷害時,其實我們應該反思,這是不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反撲?自從17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後至今的260年間,人類開始利用浥注資本投入不斷創新製造過程,自然資源不斷被人類利用,然後人類又製造許多無法輕易被自然分解的垃圾。可想而知,自然生態平衡漸漸的被破壞了。更有論者道,這200年間人類對大自然造成的破壞程度超過過去幾萬年的人類發展歷史。
近日美國的疾病管制專家Robert F. Breiman即直言,我們人類與自然界及動物的互動模式是造成此次大規模公衛事件的主因。我們許多作為除了已經造成自然生態的危機外,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而捕殺、販運及食物野生動物是壓垮生態平衡的最後一根稻草,最後造成病原體傳播給易感染的人群。
我們常說自己是萬物之靈,這隱含著人類的地位是高於自然界其他的生物,但這次的新冠病毒大規模公衛事件發生之後,我們還要繼續忽視大自然的怒吼嗎?此次病毒雖然從中國境內開始大規模傳播,但因為全球化的影響,造成歐美主要工業國家均深受其害。各國邊境管制再如何強化,都無法阻止病毒的持續傳播,即便是皇親國戚,位居要津的各國政府官員亦陸續遭殃。
在世界各國政府忙於防疫之際,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共同的思考,就是人類的行為是否就是造成此次病毒威脅的最大因素?東方宗教講「因果報應(karma)」,西方學界講「因果機制」(causal mechanism)。如果各國政府仍然以禍留子孫的方式進行經濟活動,砍伐森林,濫捕濫殺,及無限度使用自然資源,那麼我們未來還是會面臨另一次的公衛危機。
17年前SARS,今年的Covid-19,那麼未來呢?此次事件是全球的危機,但也是讓我們反思的時刻。發明小兒痲痹疫苗的美國科學家Jonas Salk有個名言,他說:「如果昆蟲從地球上消失,50年內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會滅絕;但是,如果人類從地球上消失,50年內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會繁盛茁狀」(If all the insects were to disappear from the Earth, within 50 years, all life on Earth would end. If all human beings disappeared from the Earth, within 50 years, all forms of life would flourish)。 這對我們而言,是多麼大的諷刺,但卻又如此真實。
病毒無國界,大自然的怒吼聲都不絕於耳了,我們豈能再裝聾作啞?現在是我們要共同面對這個嚴肅課題的時候了。
本文原址:捏捏蘇打NeneSoda
3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