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國防疫觀察筆記 十六 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6月22日
  三個月以來第一次搭地鐵。除了必須要戴口罩以外,地鐵站跟地鐵內都貼上請保持距離的標示。車站的地圖被曬到退色沒有換,本來好像應該一陣子就換一張的。雖然我們是特別挑了人會比較少的下午時段搭車,但是車廂乘客數確實也比以前類似時段還要少,搭配口罩跟乾洗手,搭地鐵好像真的沒有這麼恐怖了。
  搭車是為了要去市中心的中國城跟一些只有市中心有的商店。平常擠滿觀光客的市中心人潮也是少到很訝異。商店也是,去某高級雜貨店,店員都要比客人還要多,可能因為平常這種店還是觀光客光顧,現在沒觀光真的差很多。市中心一些路口搭起叫做洗手站的帳棚,棚裡有一個工作人員,棚門口有兩架乾洗手。工作人員在你經過的時候會鼓勵你洗手。看到這樣的裝置出現在L市實在是太酷了。
  今天寫信告知要離開志工團隊,志工阿姨叔叔們紛紛送來暖心訊息與祝福,覺得好感動。晚上還是有收到這間博物館對於接下來要開門的規劃。基本上是安排成兩間段開放,而且看起來花了大把時間去安排新的博物館參觀模式,開門之後應該真的會跟以前的博物館經驗完全不一樣了。真可惜沒有辦法親眼見證這些改變。

6月23日
  早上早起去郵局辦事,順便再去河邊運動一下,本來以為河邊走道是不能跑步的,但其實早上十點前是可以跑的,難怪整個河邊步道都是跑者,旁邊的草皮也都是運動的人。
  下午再去做志工的博物館歸還志工物品,搭地鐵去人也是很少,回來的時候人就多了一點,還是跟平常差很多就是。原本就連平日都滿滿是人的博物館區完全沒有人,附近的書店、食物外帶倒是開了幾間但也沒甚麼客人的樣子。館外的特展廣告還未拆下,一個大展只開幕了不到半個月就關閉了,另一個則是縮短了一個月,後面原本計畫今年的展覽也是大幅刪減。最難過的就是這幾個被迫縮短關閉的特展,我都沒有抓緊機會看到......總之還是希望博物館們可以好好撐下去,等著我過幾年再回來參觀。
  早上就看到B新聞發出一條說首相今天會在國會發表七月初解禁的相關規劃,看起來基本上是全面解禁,除了現場演出的舞台劇跟演唱會還是不能進行(因為表演人員之間的距離太近),其他所有場所都可以開門營業了。並且也提出如果沒辦法保持兩公尺距離時,一公尺也是可以的,這個政策我不太懂,現在也沒人在路上抓別人沒有保持兩公尺啊......,可能是要讓商店開門變的更簡單一點吧。不過根據上週開門的零售業看起來,即使政府宣布政令解除,也不會一夕之間就回到以前的生活。全國的博物館們不會當天全部開門,甚至即使開了門也會是縮減時段、縮減開放區域的狀態。要建立起新的生活模式可能還需要花一點時間。

6月24日
  搭上一個小時的車去L市北邊的大荒野(其實也是公園啦) 做個天氣好的最後巡禮。公園內人很多,但因為占地遼闊的關係還蠻分散的,保持社交距離不難。很多人穿很少在公園曬太陽,也看到烈日底下做肌力運動的男子,我都只想說真的不怕中暑嗎!
  結束公園野餐去另外一個靠近市中心的公園跟朋友見面,此友表示Lockdown期間與伴侶感情增溫並感到非常平靜,大概是我認識的朋友裡最享受lockdown的人了吧。我雖然也覺得有其好處,例如治療了我的擔心錯過事情症候群(FOMO),但心靈大部分時間並沒有到達平靜的狀態。
  在現在這個所有食物都要外帶的狀態下在外面吃飯真的很困難。想了半天想吃一間連鎖速食,朋友表示有開門因為有在外送app上點到過。我們一行人於是浩浩蕩蕩往走路十分鐘左右的分店前進。沒想到!到了店門口研究半天才發現他們不提供外帶,只能用外送app點餐送到家裡。只好站在店門口點外送到朋友家門,再走回去家門等,也因為朋友的宿舍不能有訪客,因此取到餐之後還得移駕公園開吃。也算是疫情走到現在這個半開放狀態下才會出現的特殊情境吧。

6月25日
  鄰居家的wifi在大家都還是在家工作的時候再次壞掉。這次鄰居受不了了直接來找我們求救,於是我家短暫變身共同工作空間。我則是很認真在收拾行李。
  新聞報導因為天氣好有很多人跑到沙灘去玩,照片看起來是真的有點密集。只能說E國的海邊確實有其獨特的魅力,天氣一熱大家就想往海邊衝。今天出門看到M速食店可以進去外帶而不只是外送,深感安心,確認M速食作為世界的錨點(?)的地位。

6月26日
  D-Day
  今天要離開E國。正是個觀察機場及機上狀況的好時機。
  計程車將我放在出境大廳的入口,前人的經驗是其實要到樓下排隊,他們會一次放一些人進入樓上的大廳。不過因為這次托很多人的福,我的機票跟平常不太一樣,可能有機會可以有優先通行。低頭看看樓下非常-----長的隊伍,我決定還是直接去問入口處的兩位服務人員,他們問我我是哪間航空公司的,回答完就讓我進去,不知道他們是誤解了什麼,還是真的可以放我進去XD 一路直衝我的登機櫃台,排入短短的櫃檯前隊伍前有一位服務人員再次確認我的機票艙等。整個出境大廳人不多,另一個很多人也在check-in的櫃台是飛往中國,起飛時間也安排的差不多所以同時有這兩個地點的人在大廳。除此之外還有零星的別的櫃台在辦手續。出發資訊上看起來今晚的班機都是飛往亞洲的。出發資訊版上的班機訊息居然排不滿一頁,真的跟以前要翻兩三頁有巨大的差異。候機區的人大部分都戴著口罩,也有很多帶上手套的,戴護目鏡的稍微少一點。有看到幾位全身防護衣包緊緊的似乎是要搭往中國的班機。
  貴賓室沒開,櫃台特別提醒只有一間雜貨店可以買食物。上周朋友出發時還沒開的免稅店倒開了。繞了兩圈,本來想買點食物填肚子,最後還是沒買。
  上機時因為也可以優先,所以其實沒有太多機會觀察其他乘客(哎呀這種參與觀察方法有夠老派白人人類學家的) 我搭的艙等沒有人穿防護衣,口罩則因為是強制,也因為是最基本的東西所以大家都戴好戴滿,有一兩位也戴著護目鏡的。餐點時間大部分的人都有吃有喝,只是因為疫情服務縮減,沒有過去傳說中的不停餵食秀可以參加XD 上機倒還是有空服員跪蹲在座位旁打招呼就是了,但空服員都戴口罩眼鏡穿防護衣,我整個認不出誰是誰......
  第一次搭比較高級的艙等,雖然沒有餵食秀,但單就搭乘體驗來說真的就舒服超級多。雖然不到享受的程度,但至少長達13小時的旅程變成可以忍受的程度了。以前以為自己受不了長途飛機是因為沒有搭高級艙等的關係,但其實就是單純討厭長途飛行這件事而已。
  從來沒有想過我會是在這種狀況底下離開E國,在我能好好與所有東西告別之前、在使整個世界幾乎都因此而停擺的疫情當中。大概要到飛機真正起飛那一刻,一切才變的真實起來,在可見的未來裡應該暫時是回不去了。

  人生還很長,E國也算是個大國,未來總還是有機會的。不過寫了16周的E國防疫觀察筆記,現在得要畫下句點了。如果讀者諸君能感受到那怕一點點與臺灣超級不同的E國現場氣氛,那我就成功了。

  接下來可能會有番外篇,敬請期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C的沙龍
31會員
34內容數
總之我想寫的東西就寫在這裡。 關於我 人類學/藝術史作為名義上的背景。從新店溪畔搬到泰唔士河畔,2020年遷居鹽水溪旁,2024年回到碧潭橋邊。在各地的博物館偶爾打滾偶爾掙扎的生存著。 熱衷於所有在日常生活中打造非日常體驗的事物,博物館、閱讀或是偶像。
S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5/30
算起來距離第一次臺灣宣告疫情警戒升級(5/15宣布雙北升三級警戒),也過了半個月。 這半個月間(包括前面隱隱約約感受到疫情蠢蠢欲動的幾天),我覺得自己好像被迫簽約續訂加入COVID這部影片的第二季。
Thumbnail
2021/05/30
算起來距離第一次臺灣宣告疫情警戒升級(5/15宣布雙北升三級警戒),也過了半個月。 這半個月間(包括前面隱隱約約感受到疫情蠢蠢欲動的幾天),我覺得自己好像被迫簽約續訂加入COVID這部影片的第二季。
Thumbnail
2021/05/15
不是啊,為什麼我的生活好像又繞回2020年3月?所以我們還有幾集可以逃R
Thumbnail
2021/05/15
不是啊,為什麼我的生活好像又繞回2020年3月?所以我們還有幾集可以逃R
Thumbnail
2020/07/05
觀察筆記的最後一篇有寫到一些搭機當天的觀察,不過落地台灣之後又是另外一回事,以往落地出境領行李家人接機的過程,在這疫情特殊狀況下全部都不一樣了。
Thumbnail
2020/07/05
觀察筆記的最後一篇有寫到一些搭機當天的觀察,不過落地台灣之後又是另外一回事,以往落地出境領行李家人接機的過程,在這疫情特殊狀況下全部都不一樣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疫情解封後,因為沒有確診過,還是小小害怕搭飛機,從國內高鐵開始接近人群,台北到台南、台南到台中、台中到埔里、在回台北輕旅行,以前還會客運火車換,現在時間就是金錢,只能高鐵計程車交換著,以前還會計算這次出去花費多少,現在就是預算內就好,其實也沒設預算,要的是心情的完全放鬆與放空。 和朋友聊聊天,吃吃在
Thumbnail
疫情解封後,因為沒有確診過,還是小小害怕搭飛機,從國內高鐵開始接近人群,台北到台南、台南到台中、台中到埔里、在回台北輕旅行,以前還會客運火車換,現在時間就是金錢,只能高鐵計程車交換著,以前還會計算這次出去花費多少,現在就是預算內就好,其實也沒設預算,要的是心情的完全放鬆與放空。 和朋友聊聊天,吃吃在
Thumbnail
疫情完結後第一次出走,五天首爾。濶別四年,相隔一個疫情,重新認識這個城巿。
Thumbnail
疫情完結後第一次出走,五天首爾。濶別四年,相隔一個疫情,重新認識這個城巿。
Thumbnail
原本每年都會有一次的旅行 因為疫情 只能暫停 只是沒想到這次一停 就是好幾年持續封鎖的狀態下 即使是在這自由的寶島上 都覺得不自由 直到近期 政府慢慢地開始對各項原本禁止的規定鬆綁 呼~~~能鬆口氣了 終於 好好休息之後 準備繼續向前行了 或許下篇再來說說 途中的一些趣事 或是插曲
Thumbnail
原本每年都會有一次的旅行 因為疫情 只能暫停 只是沒想到這次一停 就是好幾年持續封鎖的狀態下 即使是在這自由的寶島上 都覺得不自由 直到近期 政府慢慢地開始對各項原本禁止的規定鬆綁 呼~~~能鬆口氣了 終於 好好休息之後 準備繼續向前行了 或許下篇再來說說 途中的一些趣事 或是插曲
Thumbnail
解除隔離後,邊辦事邊探索城市(玩),體會上海灘風情
Thumbnail
解除隔離後,邊辦事邊探索城市(玩),體會上海灘風情
Thumbnail
台灣在西元2021年五月爆發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全面升級到三級警戒,官員建議民眾除必要的工作、採買、篩檢,沒事就別出門。 但部分民眾不知是長期待在家中太無聊,還是覺得此時遊客較少,道路不會塞車,且較容易訂到旅館、找到停車位或其他原因,仍出門到知名戶外景點......
Thumbnail
台灣在西元2021年五月爆發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全面升級到三級警戒,官員建議民眾除必要的工作、採買、篩檢,沒事就別出門。 但部分民眾不知是長期待在家中太無聊,還是覺得此時遊客較少,道路不會塞車,且較容易訂到旅館、找到停車位或其他原因,仍出門到知名戶外景點......
Thumbnail
我工ㄎ噁縣 在防疫旅館安頓好,洗了一個充滿HERMÈS香味的澡。 4/30夜間接到新航通知,5/2起有孟加拉旅遊/轉機史的旅客,不可在新加坡轉機/入境,公民除外。原本我的機票是5/6的新航飛回台灣,這下緊張了,好在5/3終於訂到5/6從吉隆坡轉機的機票,我才匆匆開始收行李。防疫旅館我直接連絡上次回台
Thumbnail
我工ㄎ噁縣 在防疫旅館安頓好,洗了一個充滿HERMÈS香味的澡。 4/30夜間接到新航通知,5/2起有孟加拉旅遊/轉機史的旅客,不可在新加坡轉機/入境,公民除外。原本我的機票是5/6的新航飛回台灣,這下緊張了,好在5/3終於訂到5/6從吉隆坡轉機的機票,我才匆匆開始收行李。防疫旅館我直接連絡上次回台
Thumbnail
這一切日見開放寬鬆,看似就要回到常軌的北京出遊日常,卻在幾天內再度宣告中止,正如那日前往故宮途中一路武警透出的微妙戒備感,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小區回到封閉式管理,很久不見的出入證又得翻出來用,跨省行程全面取消,非必要不得離京,需有核酸檢測證明才能進機場等等
Thumbnail
這一切日見開放寬鬆,看似就要回到常軌的北京出遊日常,卻在幾天內再度宣告中止,正如那日前往故宮途中一路武警透出的微妙戒備感,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小區回到封閉式管理,很久不見的出入證又得翻出來用,跨省行程全面取消,非必要不得離京,需有核酸檢測證明才能進機場等等
Thumbnail
至今為止出門四次,四次的目的都有些不同,有出遠門也有在家附近的餐廳用餐的經驗,提供給大家未來(也不知道是何時)來土耳其旅遊該注意或是需要先懂的一些疫情標語、入境規則、日常防疫。
Thumbnail
至今為止出門四次,四次的目的都有些不同,有出遠門也有在家附近的餐廳用餐的經驗,提供給大家未來(也不知道是何時)來土耳其旅遊該注意或是需要先懂的一些疫情標語、入境規則、日常防疫。
Thumbnail
觀察筆記的最後一篇有寫到一些搭機當天的觀察,不過落地台灣之後又是另外一回事,以往落地出境領行李家人接機的過程,在這疫情特殊狀況下全部都不一樣了。
Thumbnail
觀察筆記的最後一篇有寫到一些搭機當天的觀察,不過落地台灣之後又是另外一回事,以往落地出境領行李家人接機的過程,在這疫情特殊狀況下全部都不一樣了。
Thumbnail
最終回!劇情最高潮!不容錯過!
Thumbnail
最終回!劇情最高潮!不容錯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