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視:【無耳茶壺山】【半屏山】【燦光寮山】(黃金三稜「茶壺山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是【半屏山】往「草山戰備道」【燦光寮山】方向的芒花隧道。
黃金三稜「茶壺山稜」的秋芒,現在的知名度不亞於陽明山的擎天崗、魚路古道以及草嶺古道。
芒花季節,黃金三稜「茶壺山稜」這條路線每到假日,人潮絡繹不絕。
其實「茶壺山稜」中段:【半屏山】稜線並沒有芒花,反而是以瘦稜岩壁美景取勝,有點類似劍龍稜,在其他飛芒花時節,【半屏山】稜線也是非常漂亮,值得在非芒花季節前來遊玩。(只是沿路沒有遮蔽樹蔭,太熱的夏季,要小心中暑補充水分)
這篇匯集三次黃金三稜「茶壺山稜」行程的植物紀錄,但是實際上紀錄的不多,今年希望可以記錄清楚「短毛菫菜」。

2019.10.27 無耳茶壺山、半屏山


第一段:【勸濟堂】【無耳茶壺山】登山口

台灣波紋蛇目蝶

「台灣波紋蛇目蝶」是很常見的蝴蝶,在好多路線都曾經遇到它。

某種「桫欏」?

看下方的莖,感覺很像某種「桫欏」,但是又不確定是不是「觀音蓮座」?

台灣山菊

〖台灣山菊〗殘存的花,10月花季應該已經過了。

〖倒地蜈蚣〗(釘地蜈蚣)

〖倒地蜈蚣〗是古老的藥草。
  1. 特徵:
  • 葉片十字對生。
  • 單向花序。
  • 花萼萼片披針形
  • 花冠長
  1. 〖倒地蜈蚣〗:單向花序、花冠長、花萼萼片披針形。

    側面、正面兼顧的角度。
    過去都只拍到這樣的正面,反而沒有什麼特色,側面好看多了。

    花萼


    拍一下側面花冠模樣,同時拍另外一面,非常對稱。

  2. 〖倒地蜈蚣〗
    十字對生的葉子,喜歡鋪伏在地面,有點蔓藤味道,可能因此像是個蜈蚣。


第二段:【無耳茶壺山】

〖刀傷草〗

每次都分不清楚,這到底是:刀傷草?兔兒菜?黃鵪菜?
網路資料說,花瓣只有10片的就是〖刀傷草〗。
這幾張照片,沒拍清楚葉子。
曾經在竹子湖(https://reurl.cc/b58Rbr)和巴拉卡公路(https://reurl.cc/exl8bR)上拍到葉子,葉行變化有點大。

第三段:【半屏山】

〖油茶花〗

三次分別在秋季的10~12月來,都看到盛開的「油茶花」,小小的山茶花,還蠻可愛的。
植株不小,比一個人高大許多,希望有機會看到油茶籽。

寒莓
「寒莓」相簿。

〖寒莓〗真是分布很廣的懸鉤子,在許多山區都遇到,花季約在11月,可是非常少見到〖寒莓〗的花些望有機會。

芒草

紅色花穗,應該是芒草,不是田跟紫草。

2018.12.04 黃金三稜【無耳茶壺山】【半屏山】【燦光寮山】

第一段:【勸濟堂】【無耳茶壺山】登山口

〖短毛堇菜〗

一折返,往【無耳茶壺山】前進,就注意到路旁這紫色小花朵。
看這心型葉子,應該是「菫菜科」,只是還不知道名稱(「菫菜科」數量好多),這是看過的,第四種菫菜科。
目前根據三點:紫色、低海拔、花梗短,猜測在無耳茶壺山步道拍到的這幾棵應該是「短毛堇菜」或是「小堇菜」(還要進一步分辨,依葉形,個人覺得是「短毛堇菜」)。
(喃喃細語心聲:總是忘了拍攝花冠側面的花萼模樣和是否帶毛??(這兩點是重要分辨依據)因為爬山都習慣帶廣角鏡頭,下次若只是觀察花朵,應該要帶微距鏡的。
備註一:
個人目前(2018.12前),只拍到四種,請見:「堇菜」相簿彙整
備註二:
「福星花園」這一系列20種「堇菜」應該是目前看到搜集最齊全的網站,可以參考:「福星花園」20種「堇菜」

第二段:【無耳茶壺山】

〖火炭母草〗

「火炭母草」的花朵,一路上滿滿的火炭母草,這是第一次拍到它的花朵。


「火炭母草」開花的花朵,可以看到裡面深色小小花蕊,真是好小一朵。
把焦移向後方的葉梗,可以看到「火炭母草」V型花紋葉子是互生,不是對生,花苞的花序應該是「複繖型花序」。

第三段:【半屏山】

〖油茶花〗

在郊山常常遇到大頭茶(葉片比較大片長條)。
但這是第一次注意到這種小型山茶花(花型大約兩三個食指指頭大小,算是非常小型的花),其實還蠻常在郊山看到這種葉子的樹,只是沒有開花,實在不知道這也是山茶之一。
查一下資料,這好像是榨苦茶油的「油茶花」。

〖紅星杜鵑〗

這是「紅星杜鵑」
「紅星杜鵑」的特徵除了大型長條、捲曲葉子之外,重要特徵還有:花苞帶有紫紅色。
網路資料是說,「紅星杜鵑」是「玉山杜鵑」的旁支。
「紅星杜鵑」的長型大葉子以及捲曲的型態,和「玉山杜鵑」非常像,不開花,不看海拔,會很難分辨。
【半屏山】這裡大約海拔700m,不太可能是「玉山杜鵑」。
另外,還有一點差異就是:「玉山杜鵑」花朵內,上方有塊明顯紅斑,而「#紅星杜鵑」花朵內則沒有紅斑。
(「玉山杜鵑」又名「#氏杜鵑」,是百岳上最常看到的杜鵑,合歡東峰、雪山圈谷、小奇萊步道上,幾乎都是「玉山杜鵑」,「玉山杜鵑」花集請見這篇「高山植物花草」相片集

〖金毛杜鵑〗

「金毛杜鵑」:小型葉子、葉子微捲曲、葉面有明顯的毛。
生長海拔250至2700公尺,範圍很廣,大都出現在稜線上,花季大約在三月。
【半屏山】稜線上茂盛的「金毛杜鵑」樹叢,非常纖細的樹幹。
【半屏山】稜線上滿滿「金毛杜鵑」樹叢(可惜現在不是花季),只看到幾株大葉子的「紅星杜鵑」,數量少了許多。
這次行程,遇到的杜鵑大都分布在【半屏山】稜線,【無耳茶壺山】路線上沒有看到杜鵑(記得三年在【燦光寮山】路徑上看到些「金毛杜鵑」)。

〖桔梗蘭〗

查到,這是桔梗蘭(又名山管蘭,但不是蘭科),低海拔山區常見植物。可惜現在不是花季。

〖牛軛草〗(細竹篙草)



第四段:【燦光寮山】

〖火炭母草〗

接近【燦光寮山】 幾點附近,終於看到「火炭母草」果實,紫色漿果。

〖台灣馬醉木〗

(後面查到這是「台灣馬醉木」,稜線向陽坡植物。以前對馬醉木花苞的印象都是一串鈴,這株台灣馬醉木花苞還小,沒有一串鈴模樣,一直沒有聯想到台灣馬醉木)


〖紅星杜鵑〗

在這潮濕環境竟然也看到「紅星杜鵑」小苗,也看到稜線岩壁上那不知名的草,以為這兩種都是喜歡稜線嚴酷環境,不像旁邊的生根卷柏、蕨類都是喜歡潮濕環境的植物。

2015.11.07 黃金三稜O行:無耳茶壺山、半平山、燦光寮山

第一段:【勸濟堂】【無耳茶壺山】登山口

大蝗蟲

夥伴在石階梯上發現一個大蝗蟲遺骸。

第二段:【無耳茶壺山】

黃腹鹿子蛾

這兩隻明顯的鹿子蛾特徵,身體鮮黃加上黑色環紋,翅膀中間的紋路是半透明的。
這澤蘭花上,現身的是蜜蜂和一隻看似樁象的蟲(沒好好拍到正面,無法確認)

第三段:【半屏山】

〖金毛杜鵑〗

以【缸爐碳烤】這道工法烘烤出來的蔥燒餅,外皮酥脆,彈性咬勁麵體內裡襯托出蔥末濃郁香氣,相對於目前電爐、瓦斯烘烤出來的蔥燒餅,【缸爐碳烤】蔥燒餅口感提升許多。【缸爐碳烤】蔥燒餅,一些店家會稱作三角餅、大燒餅、黃橋燒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陽明山大縱走東段三顆小山頭串連的路徑:〖擎天崗-石梯嶺-頂山-風櫃嘴〗,曾經走過這條路線數次,過去多半都是去欣賞有名的景色,如第一張照片頂山附近的柳杉森林或是第二張石梯嶺大草原。 2018年這一次是為了要探索三月盛開的「大屯尖葉槭」(盛開時節的「大屯尖葉槭」很容易分辨出來)。 多次訪「擎
這是冷水坑生態池,池邊有幾棵大屯尖葉槭,非常方便於觀察。 石梯嶺草原的步道旁也有一整排的大屯尖葉槭。 已經多次走過這條像公園一般的路線,每一次吸引目光的焦點都不太一樣。 這次行程主要是為了大屯尖葉槭花季,所以從冷水坑服務中心出發,先到冷水坑生態池欣賞大屯尖葉槭,再前往〖風擎步道〗觀察大屯尖葉
這是【土庫岳】,雙北地區五個一等三角點之一。 (雙北地區其他四個一等三角點,分別是:【七星山】、【燦光寮山】、【大棟山】、【獅子頭山】) 只是,我們走上【土庫岳】之後,發現視野都被樹擋住了,反而不如【七星山】、【燦光寮山】、【大棟山】那般的遼闊。 完整遊記:〖2018.05.04 〖更寮古道〗
這篇先彙整植物部分。 2019年 Hike攝影旅程:2019.11.20 〖合歡溪步道〗 FB:【好野遊 賞台灣】 「福壽山農場」:「福壽山農場」楓紅 〖合歡溪步道〗植物篇:〖合歡溪步道〗中高海拔植物 2010年第一次來到〖合歡溪步道〗欣賞的是台灣鐵杉,2019年第三次來
這張是在【大崙頭山】觀景台(二樓)上,往【觀音山】方面望去的View,天氣不錯,空氣還算乾淨,可以看得很清楚【觀音山】。 這張是著名的【剪刀石山】岩石山頭,因為交通方便成為熱門打卡點。 這篇遊記紀錄前後間隔五年的【大崙頭山】之行。 完整遊記:〖二訪【大崙頭山】(【金面山】【剪刀石山】【論劍山
這篇紀錄2019年秋季太平山 〖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的中高海拔植物紀錄。 〖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本身是個簡單短行程,雖然一般都是為了步道末端最後六百公尺台灣山毛櫸而去。 不過,這次除了台灣山毛櫸,還認識許多新的植物,像是高山白珠樹、暖地泥炭蘚、玉山肺形草、三爪假生鬼筆,非常滿足,所以這篇反而山毛
陽明山大縱走東段三顆小山頭串連的路徑:〖擎天崗-石梯嶺-頂山-風櫃嘴〗,曾經走過這條路線數次,過去多半都是去欣賞有名的景色,如第一張照片頂山附近的柳杉森林或是第二張石梯嶺大草原。 2018年這一次是為了要探索三月盛開的「大屯尖葉槭」(盛開時節的「大屯尖葉槭」很容易分辨出來)。 多次訪「擎
這是冷水坑生態池,池邊有幾棵大屯尖葉槭,非常方便於觀察。 石梯嶺草原的步道旁也有一整排的大屯尖葉槭。 已經多次走過這條像公園一般的路線,每一次吸引目光的焦點都不太一樣。 這次行程主要是為了大屯尖葉槭花季,所以從冷水坑服務中心出發,先到冷水坑生態池欣賞大屯尖葉槭,再前往〖風擎步道〗觀察大屯尖葉
這是【土庫岳】,雙北地區五個一等三角點之一。 (雙北地區其他四個一等三角點,分別是:【七星山】、【燦光寮山】、【大棟山】、【獅子頭山】) 只是,我們走上【土庫岳】之後,發現視野都被樹擋住了,反而不如【七星山】、【燦光寮山】、【大棟山】那般的遼闊。 完整遊記:〖2018.05.04 〖更寮古道〗
這篇先彙整植物部分。 2019年 Hike攝影旅程:2019.11.20 〖合歡溪步道〗 FB:【好野遊 賞台灣】 「福壽山農場」:「福壽山農場」楓紅 〖合歡溪步道〗植物篇:〖合歡溪步道〗中高海拔植物 2010年第一次來到〖合歡溪步道〗欣賞的是台灣鐵杉,2019年第三次來
這張是在【大崙頭山】觀景台(二樓)上,往【觀音山】方面望去的View,天氣不錯,空氣還算乾淨,可以看得很清楚【觀音山】。 這張是著名的【剪刀石山】岩石山頭,因為交通方便成為熱門打卡點。 這篇遊記紀錄前後間隔五年的【大崙頭山】之行。 完整遊記:〖二訪【大崙頭山】(【金面山】【剪刀石山】【論劍山
這篇紀錄2019年秋季太平山 〖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的中高海拔植物紀錄。 〖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本身是個簡單短行程,雖然一般都是為了步道末端最後六百公尺台灣山毛櫸而去。 不過,這次除了台灣山毛櫸,還認識許多新的植物,像是高山白珠樹、暖地泥炭蘚、玉山肺形草、三爪假生鬼筆,非常滿足,所以這篇反而山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屏風山,一座因名列百岳素有中橫四辣之一而小有名氣的山峰 早期攀登屏風山舊路-合歡金礦山屋路線,因危險性因素山友另開一條從松針營地越過塔次基里溪沿稜而上的路,也意外發現一處紅檜巨木群落,也就是本文紀錄對象屏風山神木群。
Thumbnail
臺北出發,前往牡丹車站,再前往牡丹休憩區、三貂嶺隧道、猴桐、瑞芳,最後返回臺北。隧道採預約制,需官網預約。參加上午9:00或14:00的免費導覽。需注意在牡丹車站下車前往隧道,不是在三貂嶺車站。這趟一日遊充滿美景,建議遊玩隧道後騎YouBike到猴桐站,最後搭乘火車去瑞芳車站品嚐當地美食。
Thumbnail
小葉欖仁、鳳凰木、桃花心木、粉紅花旗木......原來在永康還能看見這樣的風景,還有其中有一段路大花紫薇和阿勃勒一起盛開,大概是今年五月看見的風景,還有好幾次的雨過天青,遠方的山變得好清晰。
Thumbnail
紫花脈葉蘭 多生長在林下和溝谷陰濕處,紫紅色花瓣高貴優雅、神秘浪漫。  密毛魔芋 具有圓球狀的地下球莖,通常冬天都在地下休眠,約在5月間才陸續冒出頭,從球莖與葉柄,總花梗間長出細長白色的鬚根,新芽先開花後長葉。 花梗形狀像長槍是目前臺灣最高的花
Thumbnail
從山頂看潭子市區,霧濛濛,就知道空污有多嚴重。 看過站在高山往下看的照片,再回到潭雅神綠園道。 這一段步道除了艷紫荊和羊蹄甲外,還有石斑木。 黃鐘花。 烈日下拍花,算苦差事。 石斑木(學名:Rhaphiolepis indica),又名假厚皮香木、台灣白杏花木、 白杏花木、印度石斑木、春
Thumbnail
走到產業道盡頭改走原始小徑,經過好漢坡中間站,奇妙谷外面小徑,再往木玫瑰方向,來到大峽谷。 老師邊走邊找稀有植物,找到後會向大家說明
Thumbnail
8:45由龍泉寺登山口起步,走木棧道後切入菜剉路陡坡山徑,來到傅家溝,再往盤榕休息。 老師在木棧道旁發現極為小株的黃唇脂柱蘭,小錦蘭,通常經過的人不太可能會發現,有幸老師特地向我們介紹。 黃唇脂柱蘭 台灣原生蘭花,蘭科,線柱蘭屬,是最近幾年前發現的蘭花,記錄不完整。生低海拔山區闊葉林下,喜好多
Thumbnail
三段崎古道為清代新埔石頭坑與芎林鄉下山村兩鄉鎮的捷徑,昔日芎林地區大量種植的柑桔,都經由這條古道挑到新埔販賣,是條百年古道石階古樸,沿路竹林,茶花,柚子花跟橄欖樹各有時序發出香味,附近都是田地也是竹北僅有的農地未被徵收. 附近農地種滿蘿蔔、油菜...白菜跟花椰菜都是白紋蝶愛吃的食物,此此季節可以看
Thumbnail
大一時,和同學從瑞芳火車站出發,經過北36線、臺2線,抵達陰陽海,再走金水公路、瑞金公路回去,當時,不知道附近有座「無耳茶壺山」。 和朋友聊到這座山時,已是多年以後,到了體力越來越差的年紀,爬山經驗很少的我,一邊擔心爬不動造成朋友的負擔,一邊想著風景、心動地答應下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屏風山,一座因名列百岳素有中橫四辣之一而小有名氣的山峰 早期攀登屏風山舊路-合歡金礦山屋路線,因危險性因素山友另開一條從松針營地越過塔次基里溪沿稜而上的路,也意外發現一處紅檜巨木群落,也就是本文紀錄對象屏風山神木群。
Thumbnail
臺北出發,前往牡丹車站,再前往牡丹休憩區、三貂嶺隧道、猴桐、瑞芳,最後返回臺北。隧道採預約制,需官網預約。參加上午9:00或14:00的免費導覽。需注意在牡丹車站下車前往隧道,不是在三貂嶺車站。這趟一日遊充滿美景,建議遊玩隧道後騎YouBike到猴桐站,最後搭乘火車去瑞芳車站品嚐當地美食。
Thumbnail
小葉欖仁、鳳凰木、桃花心木、粉紅花旗木......原來在永康還能看見這樣的風景,還有其中有一段路大花紫薇和阿勃勒一起盛開,大概是今年五月看見的風景,還有好幾次的雨過天青,遠方的山變得好清晰。
Thumbnail
紫花脈葉蘭 多生長在林下和溝谷陰濕處,紫紅色花瓣高貴優雅、神秘浪漫。  密毛魔芋 具有圓球狀的地下球莖,通常冬天都在地下休眠,約在5月間才陸續冒出頭,從球莖與葉柄,總花梗間長出細長白色的鬚根,新芽先開花後長葉。 花梗形狀像長槍是目前臺灣最高的花
Thumbnail
從山頂看潭子市區,霧濛濛,就知道空污有多嚴重。 看過站在高山往下看的照片,再回到潭雅神綠園道。 這一段步道除了艷紫荊和羊蹄甲外,還有石斑木。 黃鐘花。 烈日下拍花,算苦差事。 石斑木(學名:Rhaphiolepis indica),又名假厚皮香木、台灣白杏花木、 白杏花木、印度石斑木、春
Thumbnail
走到產業道盡頭改走原始小徑,經過好漢坡中間站,奇妙谷外面小徑,再往木玫瑰方向,來到大峽谷。 老師邊走邊找稀有植物,找到後會向大家說明
Thumbnail
8:45由龍泉寺登山口起步,走木棧道後切入菜剉路陡坡山徑,來到傅家溝,再往盤榕休息。 老師在木棧道旁發現極為小株的黃唇脂柱蘭,小錦蘭,通常經過的人不太可能會發現,有幸老師特地向我們介紹。 黃唇脂柱蘭 台灣原生蘭花,蘭科,線柱蘭屬,是最近幾年前發現的蘭花,記錄不完整。生低海拔山區闊葉林下,喜好多
Thumbnail
三段崎古道為清代新埔石頭坑與芎林鄉下山村兩鄉鎮的捷徑,昔日芎林地區大量種植的柑桔,都經由這條古道挑到新埔販賣,是條百年古道石階古樸,沿路竹林,茶花,柚子花跟橄欖樹各有時序發出香味,附近都是田地也是竹北僅有的農地未被徵收. 附近農地種滿蘿蔔、油菜...白菜跟花椰菜都是白紋蝶愛吃的食物,此此季節可以看
Thumbnail
大一時,和同學從瑞芳火車站出發,經過北36線、臺2線,抵達陰陽海,再走金水公路、瑞金公路回去,當時,不知道附近有座「無耳茶壺山」。 和朋友聊到這座山時,已是多年以後,到了體力越來越差的年紀,爬山經驗很少的我,一邊擔心爬不動造成朋友的負擔,一邊想著風景、心動地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