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如何吸引香港的金融人才?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本文同步發表於吳嘉隆的VIP論壇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專題,訂閱不同專題將可進一步閱讀不同的付費內容。

有電視台記者來採訪,問我台灣可以怎麼做,來吸引香港的金融人才轉來台灣?

我說,這很簡單,你把外資金融機構吸引來台北設點,擴大業務量,他們就會創造就業機會,把香港的金融人才引過來,不勞你費神。

raw-image

想吸引外資金融機構來台北?首先要減稅

那麼,要如何吸引外資金融機構來台北呢?首先當然是要減稅,把稅減到香港、新加坡這個水平!所以,表面上是金管會的事,但背後是財政部的事。

如果我們老是看到政大財稅幫的財稅觀點,老是要課人家稅,名義上叫做租稅公平,叫做縮減社會貧富差距,但是也有可能是把整個市場壓縮了,讓外資銀行把業務直接轉到香港或新加坡去了,到頭來你在台北反而課不到稅。

有錢人會聘請會計師來幫他們節稅,也就是合法的避稅,如果政府要跟他們鬥,那應該不會贏,因為他們可以請更高明的會計師,來找出各種節稅的辦法。這一點,全世界都一樣。

raw-image

所以,與其一直強調分餅,不如先一步把餅做大。所以,透過減稅,以及放寬一些金融管制,創造出有利於國際金融機構來台北的環境,我們就有機會把香港的金融專業人才大量吸引過來。

這一點為什麼重要?是因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至少有三大重要條件,第一個是香港的法規與制度有其英國傳統,讓金融市場有信心;第二個是香港允許資金的自由進出;第三個是香港有高水準的金融人才族群。所以,一旦香港的金融人才跑掉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就結束了。

放寬管制,經營適合的金融文化

台灣不但要爭取一般香港人來移民,更要主動吸引國際金融機構來台北設點,或增加業務量。因為至少有一些海外台商的國際資金調度,可以找台北的國際銀行來合作。所以,要學川普放寬金融管制。

最後,當然要放寬一些移民法規,讓各種專業人才都願意來台灣發展,讓台北更國際化,這也是保護台灣的一個辦法。

最後的最後,台灣不要用製造業的文化,去經營金融業,因為不同的文化,需要不同的心態:搞製造業的,通常搞不起金融業。所以,加州矽谷有風險創投,但不會把曼哈頓的金融生意搶過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嘉隆的沙龍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吳嘉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31
我們看到國外媒體在說,鄧小平的時代結束了,意思是改革開放的時代結束了,這一方面是感傷,另一方面也是警惕!從政治路線來講,鄧小平的五個政治遺產都被習近平推翻了,根源在於習近平沒有信心,也沒有能力,去治理一個發展與繁榮的社會,他沒有辦法領導一個改革開放的社會,擔心人民不再依賴政府,不需要共產黨了。
Thumbnail
2022/10/31
我們看到國外媒體在說,鄧小平的時代結束了,意思是改革開放的時代結束了,這一方面是感傷,另一方面也是警惕!從政治路線來講,鄧小平的五個政治遺產都被習近平推翻了,根源在於習近平沒有信心,也沒有能力,去治理一個發展與繁榮的社會,他沒有辦法領導一個改革開放的社會,擔心人民不再依賴政府,不需要共產黨了。
Thumbnail
2022/08/06
裴洛西這次來,等於是給蔡英文一個測試,看看她有沒有當總統的能力與架勢,也看看她在大國博弈當中能不能信得過。從這張合照來看,蔡英文應該有順利過關,可以加入美國隊了。左邊掌鏡者是美國在台協會的處長。你看,蔡英文懂得讓自己的頭在三個人當中最低,謙卑但不自卑。
Thumbnail
2022/08/06
裴洛西這次來,等於是給蔡英文一個測試,看看她有沒有當總統的能力與架勢,也看看她在大國博弈當中能不能信得過。從這張合照來看,蔡英文應該有順利過關,可以加入美國隊了。左邊掌鏡者是美國在台協會的處長。你看,蔡英文懂得讓自己的頭在三個人當中最低,謙卑但不自卑。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發展金融科技因應金融民主的風潮更會強化金融民主與正義,也有助於全民團結於民主與正義,而因應的法治作法,也讓台灣能往創新經濟往下發展。新加坡傾國家力量結合了自己的主權基金、全球資本、VC等,並利用加速器協助新創與世界接軌,確實在亞洲產生明確的吸引效益。
Thumbnail
發展金融科技因應金融民主的風潮更會強化金融民主與正義,也有助於全民團結於民主與正義,而因應的法治作法,也讓台灣能往創新經濟往下發展。新加坡傾國家力量結合了自己的主權基金、全球資本、VC等,並利用加速器協助新創與世界接軌,確實在亞洲產生明確的吸引效益。
Thumbnail
台灣跟新加坡到底差距在哪裡? 每回來到新加坡都讓我懷疑到底台灣政府到底有沒有有效的長期計劃跟執行能力,還是只追求短期的成效?
Thumbnail
台灣跟新加坡到底差距在哪裡? 每回來到新加坡都讓我懷疑到底台灣政府到底有沒有有效的長期計劃跟執行能力,還是只追求短期的成效?
Thumbnail
把眼光放在爭取國際專業人才來台灣,把各種配套條件做好,就可以見證台灣經濟全新的30年好光景!
Thumbnail
把眼光放在爭取國際專業人才來台灣,把各種配套條件做好,就可以見證台灣經濟全新的30年好光景!
Thumbnail
把眼光放在爭取國際專業人才來台灣,把各種配套條件做好,就可以見證台灣經濟全新的30年好光景!
Thumbnail
把眼光放在爭取國際專業人才來台灣,把各種配套條件做好,就可以見證台灣經濟全新的30年好光景!
Thumbnail
台北如果能夠在這一方面站在美國這邊,出一點力,設法容納許多香港的金融專業人才,不要讓他們全跑去倫敦,那麼在美國眼中,台灣就是很好的戰略合作伙伴。要知道,大國博弈是國家利益的計算與較量,不是請客吃飯,不是溫良恭儉讓!
Thumbnail
台北如果能夠在這一方面站在美國這邊,出一點力,設法容納許多香港的金融專業人才,不要讓他們全跑去倫敦,那麼在美國眼中,台灣就是很好的戰略合作伙伴。要知道,大國博弈是國家利益的計算與較量,不是請客吃飯,不是溫良恭儉讓!
Thumbnail
台北如果能夠在這一方面站在美國這邊,出一點力,設法容納許多香港的金融專業人才,不要讓他們全跑去倫敦,那麼在美國眼中,台灣就是很好的戰略合作伙伴。要知道,大國博弈是國家利益的計算與較量,不是請客吃飯,不是溫良恭儉讓!
Thumbnail
台北如果能夠在這一方面站在美國這邊,出一點力,設法容納許多香港的金融專業人才,不要讓他們全跑去倫敦,那麼在美國眼中,台灣就是很好的戰略合作伙伴。要知道,大國博弈是國家利益的計算與較量,不是請客吃飯,不是溫良恭儉讓!
Thumbnail
台灣可以怎麼做,來吸引香港的金融人才轉來台灣?這很簡單,你把外資金融機構吸引來台北設點,擴大業務量,他們就會創造就業機會,把香港的金融人才引過來,不勞你費神。那麼,如何吸引外資金融機構來台北設點?首先要⋯⋯
Thumbnail
台灣可以怎麼做,來吸引香港的金融人才轉來台灣?這很簡單,你把外資金融機構吸引來台北設點,擴大業務量,他們就會創造就業機會,把香港的金融人才引過來,不勞你費神。那麼,如何吸引外資金融機構來台北設點?首先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