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台灣出發的太平洋戰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說目前白宮的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被視為是對中政策的鷹派,他在數年前的著作『美、中開戰的起點』中,討論了中國崛起後對美國的各種威脅,其中有一整章就談到了美、中可能爆發衝突的地點,而這當然少不了台灣海峽,畢竟在西太平洋地區最有可能爆發衝突危機的,除了朝鮮半島,就屬台灣了。朝鮮半島是進入亞洲大陸的橋樑,過去日本入侵中國,也是先奪取朝鮮半島,而台灣是整個第一島鏈的樞鈕,誰控制台灣,就能扼守西太平洋地區的數個重要水道,兩者都有無法取代的戰略價值,因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彼得.納瓦羅在書中舉了珍珠港事變來說明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這看起來似乎毫不相關的兩個地點,其實在這場歷史事件中同時登場。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時,駐紮在台灣的日本陸軍,也計畫同時出動,越過巴士海峽,襲擊在台灣南方的菲律賓。當時隸屬於日本陸軍的戰機,本來預計在同一個時間,從台灣南部與澎湖馬公出發,只是當時台灣天候不佳,大霧籠罩了整個南台灣,而讓日軍的戰機被迫延遲了數個小時才起飛。日本在偷襲珍珠港時,還同步在亞洲發動太平洋戰爭,戰史上的記錄會晚了一天,那是因為國際換日線的關係。珍珠港在12月7日時,西太平洋已是12月8日。

珍珠港在遭到日本偷襲後,日軍戰機從台灣出動攻擊菲律賓的作戰規劃圖。(圖片取自美國陸軍戰史網站)

珍珠港在遭到日本偷襲後,日軍戰機從台灣出動攻擊菲律賓的作戰規劃圖。(圖片取自美國陸軍戰史網站)

日本的企圖是在偷襲珍珠港時,在西太平洋的日軍部隊同時傾巢而出,率先偷擊英美兩國部隊,以攻其不備。在中國南方戰場的日軍越過邊界攻入香港,在泰國南部的日軍則南下攻入馬來半島,在海上則由台灣出發奪取菲律賓,並從當時已是日軍基地的塞班島出擊,奪下關島。在這幾場戰役中,最重要的首推拿下菲律賓。原因在於一旦可以同時掌握台灣與菲律賓,就能徹底控制巴士海峽,阻斷美軍從西太平洋進入南海的航道,使其無法救援盟友英國在香港、新加坡、馬來半島的部隊。只要能拿下菲律賓,馬來半島就如囊中之物,接下來繼續往南推進到荷屬印尼,取得最關鍵的戰略物資石油,那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美國其實也深知這一點,更知道日軍已在巴士海峽北側的台灣積極備戰,因此特別選派了熟悉菲律賓又戰功彪炳的麥克阿瑟來坐鎮。麥克阿瑟的任務是積極強化菲律賓的防禦,訓練菲律賓的部隊,使其能與美軍並肩作戰,在日軍南侵之時擋住第一擊。雖然說珍珠事件被定位為偷襲,但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看得出來,日本與美國開戰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看在哪裡先爆發衝突而已。雖然說日軍原本協調海軍、陸軍要一起出擊,但事實上,日軍進攻香港、關島與馬來半島時所開的第一槍,算起來都比珍珠港被偷襲要早了十幾分鐘。唯一的例外就是在台灣的日軍,因為濃霧,導致日軍的戰機難以起飛。

所以麥克阿瑟其實很幸運,在知道珍珠港被偷襲時,還沒有見到日軍來襲的蹤影,當時麥克阿瑟司令部的參謀們,在第一時間就建議應該立刻起飛攻擊台灣南部的各個軍用機場,以搶得先機。但情報單位回報,當天台灣的不良天候極不利作戰,就算美軍戰機可以抵達台灣,在大霧嚴重影響能見度下,空襲的效果可能也很差。結果等到大霧散去,日軍戰機立刻大舉起飛,攻擊菲律賓各處的美軍基地,地面部隊也隨後渡過巴士海峽,兵分多路登陸菲律賓,擊敗麥克阿瑟的部隊,讓麥克阿瑟只能狼狽撤退到澳洲,徐圖反攻。

從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巴士海峽的重要性。在承平時期,如果巴士海峽的兩側都握在同一邊的手裡,則巴士海峽就是風平浪靜的一片海域而已。而如果巴士海峽的兩側,分屬於敵對勢力手中,則巴士海峽將進入多事之秋。巴士海峽是連結菲律賓海與南海的關鍵航道,美國如果想從菲律賓海進入南海,就一定要握有巴士海峽,中國如果要藉道菲律賓海進入太平洋,則控制南海之後,下一步就是要掌握巴士海峽。台灣是控制巴士海峽的重要關鍵之一,這也是台灣被稱為第一島鏈樞鈕的原因。彼得.納瓦羅在書中就談到日本如何從台灣出擊並迅速奪下菲律賓,並預言如果美國再度失去台灣,則第一島鏈馬上會被截成兩截,美國將再度被趕到澳洲去。

中國近日頻頻從南方出海,直抵巴士海峽演訓,想反制美國介入的意圖非常濃厚。

中國近日頻頻從南方出海,直抵巴士海峽演訓,想反制美國介入的意圖非常濃厚。

以台灣來說,過去的空防重點一直擺在北部,因為這是台灣的政經中樞,同時也是離中國較近的地點,中國如果要突襲台灣本島,勢必會採取最近的航線空襲台北。台灣空軍會將攔截性能最佳的幻象2000戰機部署在新竹空軍基地,其著眼點也在於從新竹起飛爬升,可以最有效率地攔截威脅台北的敵方戰機。但意外的是這一陣子中國不斷侵擾台灣的航線,卻是從中國南方出海,飛入台灣西南方的防空識別區附近,甚至進一步穿越台灣南方的巴士海峽,直接進入菲律賓海以後,再循相同航道返航,或向北穿越宮古海峽返回中國。中國一方面加強在南海的勢力擴張,另一方面頻頻在巴士海峽出現。似乎是希望把第一島鏈西側視為中國的勢力範圍,再一次把美軍擋於第一島鏈之外。

或許從某種程度來說,中國可能認為,若是直接攻打台灣,勢必要面臨美國武力介入的問題,遠不如直接執行「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集中力量把美國的勢力擋在第一島鏈之外,若能成功,則不止台灣問題不戰自解,南海與整個東南亞也將全數落入中國的控制範圍中,中國師法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故智,想直接先控制戰略要道巴士海峽。這也可以解釋了為什麼中國的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會部署在海南島的海軍基地,這除了是要加強對南海的控制力道,更重要的是能快速支援緊鄰南海的巴士海峽。而如果這個理論可以成立,那中國的戰略野心可能比外界所想像的還要大,不止希望統一台灣,更打算學習過去的日本,想要控制整個東南亞與西太平洋。

只有這個理論才能比較合理解釋,中國的戰機為什麼會如此頻繁地出現在台灣的西南方與巴士海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hia-Min Lin-avatar-img
2020/07/09
我個人認為中國的野心沒有那麼大,但是要取台灣或是稱霸南海,都直接跟美國的利益衝突,這是不歸路,強硬這麼久,一旦放軟,共產黨統治地位不保,這跟當年的日本一樣,是惡性循環。要稱霸南海,就如同作者所說的,一定要能控制巴士海峽,另外,台灣北邊的宮古海峽,在日本與琉球美軍的掌握中,菲律賓不僅比日本弱很多,而且目前沒有美軍部隊駐紮。
Conan Yang-avatar-img
2020/07/08
我失去了台灣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11a54797-8186-4eb9-900a-d98bd84899b1
donald trump-avatar-img
2020/07/08
王臻明這篇文章太高估中共統治階層的能力和意願,「反美是工作,留美是生活」的中共統治階層與美國的對立是假象,中共配合美國菁英階層唱雙簧換取歐美縱容其偷竊科技維持經濟成長鞏固極權才是事實,中共若真想武統台灣早該動手又怎會等到歐美各國群起反對的現在?中共在美國川普政府壓力下削減一帶一路計畫其實對於其鞏固極權統治而言反而是好事,因為一帶一路原本就是配合美國菁英階層唱雙簧的計畫。
李四郎-avatar-img
2020/07/08
中共不滅,臺灣不安,世界不寧。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27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是說即使中國目前在經濟、內政、外交上,都出現一些困境,但中國仍未放緩對太平洋地區的滲透與擴張。最新的動作是透露收買這些島國的媒體,來強化中國的影響力,據澳洲媒體報導,「組織犯罪與貪腐舉報計畫(OCCRP)」揭露中國曾企圖收購帛琉的報紙,還以金援索羅門群島媒體的方式,來換取對中國有利的報導與宣傳...
Thumbnail
是說即使中國目前在經濟、內政、外交上,都出現一些困境,但中國仍未放緩對太平洋地區的滲透與擴張。最新的動作是透露收買這些島國的媒體,來強化中國的影響力,據澳洲媒體報導,「組織犯罪與貪腐舉報計畫(OCCRP)」揭露中國曾企圖收購帛琉的報紙,還以金援索羅門群島媒體的方式,來換取對中國有利的報導與宣傳...
Thumbnail
是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偷襲珍珠港,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雖然美軍是被偷襲的一方,但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個理論在流傳,認為美軍是故意讓珍珠港被偷襲的,以此對日本宣戰。這個論點的證據,包括美軍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在被偷襲前,剛好離開了珍珠港,而在珍珠港被偷襲當天........
Thumbnail
是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偷襲珍珠港,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雖然美軍是被偷襲的一方,但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個理論在流傳,認為美軍是故意讓珍珠港被偷襲的,以此對日本宣戰。這個論點的證據,包括美軍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在被偷襲前,剛好離開了珍珠港,而在珍珠港被偷襲當天........
Thumbnail
是說雷伊泰灣海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戰役,也是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最為關鍵的戰事之一。日軍在雷伊泰灣海戰慘敗後,不止徹底失去了制海權,接下來再丟掉呂宋島,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Thumbnail
是說雷伊泰灣海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戰役,也是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最為關鍵的戰事之一。日軍在雷伊泰灣海戰慘敗後,不止徹底失去了制海權,接下來再丟掉呂宋島,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Thumbnail
美軍受到海權論的影響頗深,雖說是出口英國再轉內銷,但英國戮力奉行,之後繼承的美國海軍其思維也不會差太多。用簡單易懂,不需要文謅謅學術用語的講法就是:「點線面。」
Thumbnail
美軍受到海權論的影響頗深,雖說是出口英國再轉內銷,但英國戮力奉行,之後繼承的美國海軍其思維也不會差太多。用簡單易懂,不需要文謅謅學術用語的講法就是:「點線面。」
Thumbnail
是說在前文「從台灣出發的太平洋戰爭」中,談到了台灣戰略地位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性,與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所扮演的角色。相信很多人應該會開始質疑一件事,那就是台灣的位置既然如此重要,為什麼美軍在二戰後期時,沒有選擇登陸台灣,而在跳島作戰中跳過台灣,最後還交由蔣介石政府來佔領呢?這原因其實還蠻複雜的.....
Thumbnail
是說在前文「從台灣出發的太平洋戰爭」中,談到了台灣戰略地位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性,與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所扮演的角色。相信很多人應該會開始質疑一件事,那就是台灣的位置既然如此重要,為什麼美軍在二戰後期時,沒有選擇登陸台灣,而在跳島作戰中跳過台灣,最後還交由蔣介石政府來佔領呢?這原因其實還蠻複雜的.....
Thumbnail
是說目前白宮的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被視為是對中政策的鷹派,他在數年前的著作『美、中開戰的起點』中,討論了中國崛起後對美國的各種威脅,其中有一整章就談到了美、中可能爆發衝突的地點,而這當然少不了台灣海峽,畢竟在西太平洋地區最有可能爆發衝突危機的,除了朝鮮半島,就屬台灣了.......
Thumbnail
是說目前白宮的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被視為是對中政策的鷹派,他在數年前的著作『美、中開戰的起點』中,討論了中國崛起後對美國的各種威脅,其中有一整章就談到了美、中可能爆發衝突的地點,而這當然少不了台灣海峽,畢竟在西太平洋地區最有可能爆發衝突危機的,除了朝鮮半島,就屬台灣了.......
Thumbnail
菲律賓海海戰(英語: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 ; 日本則稱為馬里亞納海戰,日語:マリアナ沖海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美國海軍與日本海軍間的一次海戰,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對決。
Thumbnail
菲律賓海海戰(英語: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 ; 日本則稱為馬里亞納海戰,日語:マリアナ沖海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美國海軍與日本海軍間的一次海戰,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對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