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美軍為什麼沒有在二戰時攻打台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說在前文「從台灣出發的太平洋戰爭」中,談到了台灣戰略地位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性,與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所扮演的角色。相信很多人應該會開始質疑一件事,那就是台灣的位置既然如此重要,為什麼美軍在二戰後期時,沒有選擇登陸台灣,而在跳島作戰中跳過台灣,最後還交由蔣介石政府來佔領呢?這原因其實還蠻複雜的,部份的考量在之前「未成真的戰役:美軍攻台計畫」中就已經談過,包括美軍認為台灣太靠近中國,在登陸台灣時很可能遭到來自中國戰區的日軍部隊從背後夾擊。同時台灣是個大型島嶼,山地廣闊,日軍殘部可以輕易退入山區死守,不易清剿。日本佔領台灣已經五十幾年,進行過長時間的皇民化教育,台灣人不一定會歡迎美軍,反而可能會協助日軍死守,造成美軍更大的傷亡。。

麥克阿瑟從登陸艇下來,涉水踏上菲律賓的畫面,是太平洋戰爭中最為經典的一幕。

麥克阿瑟從登陸艇下來,涉水踏上菲律賓的畫面,是太平洋戰爭中最為經典的一幕。

再加上政治上的原因,蔣介石政府認為台灣是中國被日本佔據的領土,計畫在二戰結束後收回台灣。所以美軍最後選擇從菲律賓登陸,畢竟麥克阿瑟是在菲律賓被擊敗而揭開了太平洋戰爭,如果麥克阿瑟能率兵打回菲律賓,那將會很有象徵意義。而在這些理由之外,軍事戰略上的考量,則與跳島戰術的基礎理論有關。跳島戰術主張,在大洋之中作戰,島嶼是最重要的戰略據點,但只要能切斷島嶼的補給線,圍困這個島嶼,就能瓦解這個島嶼的戰略功能。在這個理論下,美軍已佔領菲律賓與關島,幾乎能控制整個巴士海峽與菲律賓海,因此只要再佔領台灣北邊的沖繩群島,封鎖台灣周邊水道,台灣的重要性就會大幅降底。從事後來看,美軍的這個選擇是正確的,登陸沖繩雖然也是一場血戰,但能以最小的代價,控制一大片包括台灣與澎湖在內的重要水域,是非常有價值的。

在這個理論下,也建構了從冷戰時期到今天的西太平洋防禦架構,雖然美國與台灣斷交後,美軍撤離台灣,但由於美軍仍駐紮在沖繩,在關島也有重要的美軍基地,菲律賓又是美國的傳統盟國,美國仍然可以輕易地控制台灣北東南三邊水域,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的戰略地位就被淡化與取代。再加上台灣政府過去長期親美為主,仰賴美國的軍售支持,因此對美國來說,雖然台灣仍是潛藏的衝突點,但是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不必太過擔心的地區。這就是美國人明明知道台灣的戰略地位重要,在二戰時吃過苦頭,卻仍然可以在斷交後,限制台灣取得先進武器,弱化台灣的國防能力,而不擔心台灣真的被中國統一,失去這個重要戰略據點的原因。簡而言之,當美國人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可以完全控制台灣的周邊海域時,台灣的重要性就會下降。

所以當中國的軍艦或戰機,從東海進入宮古海峽,從南海進入巴士海峽,最後再從宮古海峽與巴士海峽這兩個通道進入菲律賓海時,就代表美國對台灣周邊海域的控制力量已經衰退,畢竟中國的軍艦或戰機過去不曾如此公開挑戰美國的勢力範圍。在傳統武器的性能與數量上,雖然中國還差美國一大截,但中國一樣擁有核武,這就會讓美國在反制中國時,必需考慮是否會擦槍走火而引發核子戰爭,投鼠忌器。一旦台灣周邊海域的情勢改變,不再由單一一個國家所控制,台灣就會變成兵家必爭之地。因為誰控制了台灣,誰就擁有控制這片海域的優勢與主動權,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因此開始快速提升,真正變成麥克阿瑟口中的不沉航空母艦。

中國的盲點就在於解放軍沒有意識到,過去的文攻武嚇大多只是停留在嘴炮階段,影響台灣民心士氣的效果不錯,卻不用付出太大的代價,但真正派遣戰艦與軍機,穿越宮古海峽與巴士海峽,進入菲律賓海,就是十足的真實威脅了,也等於是直接挑戰美國對這片海域的控制能力。這一定會引來美國的注意與反制,畢竟美國比誰都清楚這片海域的重要性。隨著這幾年解放軍進出這片海域越來越頻繁,台灣也從美國獲得越來越多的軍事支持,隨後進一步在外交與政治取得突破。憑良心說,這只靠蔡英文是萬萬辦不到的,解放軍與習近平才是台灣的最大助力。

而美國目前的盲點在於已經確立未來的戰略競爭對手是俄羅斯與中國,其中又以中國為最大威脅,要扼止中國在西太平洋擴張的最重要一張關鍵王牌就是台灣,卻又受困於過去的一中架構。雖然美國政府再三強調,美國所遵守的是自己定義下的「一中政策」,而不是中國的「一中原則」,但在美國已經決定要改採圍堵政策時,卻還是繼續延續過去接觸政策下的外交框架,形成彼此矛盾的結果。或許美國政界是覺得仍有機會再回到過去的美中蜜月時期,只要教訓一下中國,讓共產黨知所收斂,北京就會回到過去韜光養晦、不與美國競爭的發展軌道上,讓美國企業能繼續享有中國的龐大市場。但問題在於美、中兩個的根本矛盾,恐怕不只是台灣問題這麼簡單。

美國是因為韓戰爆發而開始協防台灣,但韓戰結束後遺留來下的南北韓問題,卻也是中國用來制衡美國的重要手段。美國打台灣牌時,中國就打北韓牌,形成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恐怖平衡。但隨著台灣戰略地位越來越重要,北韓的核武問題又已經逐漸失控,金正恩到底還能不能有效掌握北韓政權,也成為了國際謎團,美國勢必要重新考量新的印太戰略,是否還要遵循過去的這種平衡。因為目前的情勢似乎是朝向打破這種平衡,讓台灣問題與北韓問題脫勾處理,對美國較有利。不過為什麼讓台灣問題與北韓問題脫勾處理,不要再理會中國打的北韓牌,對美國來說會是短空長多,長遠來看會是更務實的策略,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留待下回分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hia-Min Lin-avatar-img
2020/07/24
另外,跳島戰略是海軍Nimitz先採用的,但是台灣的教育卻把這戰略完全歸功於MacArthur。太平洋戰區總指揮是Nimitz,MacArthur是範圍小很多的西南太平洋戰區總指揮,但是國民黨的教育與宣傳體系也是把MacArthur變成整個太平洋的總指揮,Nimitz也是五星上將,一生只指揮過美國部隊,這跟國民黨說五星上將一定要指揮過多國部隊而且是國際公認的假話不一樣。--小時候的教育真是,唉
Chia-Min Lin-avatar-img
2020/07/24
二戰時,海軍計畫登陸台灣,麥克阿瑟(MacArthur)計畫登陸菲律賓。因為菲律賓是美國殖地民,為了滿足政治與戰爭宣傳,羅斯福總統採取陸軍的建議。基於跳島戰略,登陸菲律賓後,跳過台灣,直接登陸沖繩,我一直不知道這是台灣幸或不幸,台灣是避開了戰火的衝擊,但是如果當年美軍登陸佔領,台灣戰後會成為1. 美國的託管地-有如目前的波多黎各,2. 成為獨立國家,在美國的支持下,成為聯合國會員與各項國際組織的成員 (這個可能性最大),3. 成為美國的一州(這個可能性比較小)。
Conan Yang-avatar-img
2020/07/17
二戰台灣島駐紮20萬日軍,為何美軍卻選擇放棄台灣而去打沖繩?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3o2v8l.html
donald trump-avatar-img
2020/07/15
在美國菁英階層縱容中共竊取科技換取中共扮演國際惡棍腳色的美中雙簧前提下所謂美中對立是假對立,美中雙簧前提下台獨與中共的對立也是假對立,一旦中共垮台則美中雙簧與共獨雙簧(台獨與中共唱雙簧)都會消失,中國民主化是美國菁英階層和中共政權再加上台獨的共同末日。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27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台灣戰力是要用來打甚麼的?如果是海空戰,那長期型募兵才有辦法操縱複雜的高科技兵器,去搶奪台灣海峽的海空權。如果你是想打陸戰,就需要一大堆拿步槍的阿兵哥去面對面互射,那徵兵制才OK。以前蔣介石想要反攻中國,所以需要一大堆陸軍去登陸中國,現在台灣要防衛國家,海空戰才是重點戰力。
Thumbnail
台灣戰力是要用來打甚麼的?如果是海空戰,那長期型募兵才有辦法操縱複雜的高科技兵器,去搶奪台灣海峽的海空權。如果你是想打陸戰,就需要一大堆拿步槍的阿兵哥去面對面互射,那徵兵制才OK。以前蔣介石想要反攻中國,所以需要一大堆陸軍去登陸中國,現在台灣要防衛國家,海空戰才是重點戰力。
Thumbnail
是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偷襲珍珠港,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雖然美軍是被偷襲的一方,但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個理論在流傳,認為美軍是故意讓珍珠港被偷襲的,以此對日本宣戰。這個論點的證據,包括美軍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在被偷襲前,剛好離開了珍珠港,而在珍珠港被偷襲當天........
Thumbnail
是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偷襲珍珠港,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雖然美軍是被偷襲的一方,但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個理論在流傳,認為美軍是故意讓珍珠港被偷襲的,以此對日本宣戰。這個論點的證據,包括美軍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在被偷襲前,剛好離開了珍珠港,而在珍珠港被偷襲當天........
Thumbnail
美軍受到海權論的影響頗深,雖說是出口英國再轉內銷,但英國戮力奉行,之後繼承的美國海軍其思維也不會差太多。用簡單易懂,不需要文謅謅學術用語的講法就是:「點線面。」
Thumbnail
美軍受到海權論的影響頗深,雖說是出口英國再轉內銷,但英國戮力奉行,之後繼承的美國海軍其思維也不會差太多。用簡單易懂,不需要文謅謅學術用語的講法就是:「點線面。」
Thumbnail
是說在前文「從台灣出發的太平洋戰爭」中,談到了台灣戰略地位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性,與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所扮演的角色。相信很多人應該會開始質疑一件事,那就是台灣的位置既然如此重要,為什麼美軍在二戰後期時,沒有選擇登陸台灣,而在跳島作戰中跳過台灣,最後還交由蔣介石政府來佔領呢?這原因其實還蠻複雜的.....
Thumbnail
是說在前文「從台灣出發的太平洋戰爭」中,談到了台灣戰略地位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性,與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所扮演的角色。相信很多人應該會開始質疑一件事,那就是台灣的位置既然如此重要,為什麼美軍在二戰後期時,沒有選擇登陸台灣,而在跳島作戰中跳過台灣,最後還交由蔣介石政府來佔領呢?這原因其實還蠻複雜的.....
Thumbnail
是說目前白宮的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被視為是對中政策的鷹派,他在數年前的著作『美、中開戰的起點』中,討論了中國崛起後對美國的各種威脅,其中有一整章就談到了美、中可能爆發衝突的地點,而這當然少不了台灣海峽,畢竟在西太平洋地區最有可能爆發衝突危機的,除了朝鮮半島,就屬台灣了.......
Thumbnail
是說目前白宮的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被視為是對中政策的鷹派,他在數年前的著作『美、中開戰的起點』中,討論了中國崛起後對美國的各種威脅,其中有一整章就談到了美、中可能爆發衝突的地點,而這當然少不了台灣海峽,畢竟在西太平洋地區最有可能爆發衝突危機的,除了朝鮮半島,就屬台灣了.......
Thumbnail
是說「台灣沖空戰」其實左右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與結局,雖然這並不是一場重要的戰役,或者更精確一點來說,這是美軍所發動的一場牽制性佯攻,沒有海上艦艇的交鋒,也沒有陸上的殊死戰,單純就是五天的空戰與轟炸,但其結果卻讓日軍出現嚴重的誤判,進而影響到接下來的戰事,讓太平洋戰場有了不一樣的發展......
Thumbnail
是說「台灣沖空戰」其實左右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與結局,雖然這並不是一場重要的戰役,或者更精確一點來說,這是美軍所發動的一場牽制性佯攻,沒有海上艦艇的交鋒,也沒有陸上的殊死戰,單純就是五天的空戰與轟炸,但其結果卻讓日軍出現嚴重的誤判,進而影響到接下來的戰事,讓太平洋戰場有了不一樣的發展......
Thumbnail
取得台灣,中國更有直接威脅美日韓等國的軍事潛力和談判籌碼。臺灣海峽變成內海,南海和釣魚臺,都會成為囊中之物,大舉擴張經濟海域和資源利益。臺灣會是中國走向這些利益的重要門匙。哪怕是一個人都死光、大半產業都毀掉的島,他都能發揮以上的所有戰略好處。
Thumbnail
取得台灣,中國更有直接威脅美日韓等國的軍事潛力和談判籌碼。臺灣海峽變成內海,南海和釣魚臺,都會成為囊中之物,大舉擴張經濟海域和資源利益。臺灣會是中國走向這些利益的重要門匙。哪怕是一個人都死光、大半產業都毀掉的島,他都能發揮以上的所有戰略好處。
Thumbnail
雖然太平洋戰役已經結束超過半個世紀,但其實最後的結果仍然深深影響著今日的西太平洋局勢與台灣。本文希望就太平洋戰爭末期所遺留來下的架構對問題,來進一步討論目前台海的戰略局勢。
Thumbnail
雖然太平洋戰役已經結束超過半個世紀,但其實最後的結果仍然深深影響著今日的西太平洋局勢與台灣。本文希望就太平洋戰爭末期所遺留來下的架構對問題,來進一步討論目前台海的戰略局勢。
Thumbnail
美國以兩顆原子彈結束了戰爭,中華民國的接收部隊在沒有渡海能力下,由美國海軍協助運送登陸台灣,確保日軍遵守投降命令並解除武裝。只是後來的情勢出乎兩國意料,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中一敗塗地,倉皇逃來台灣...
Thumbnail
美國以兩顆原子彈結束了戰爭,中華民國的接收部隊在沒有渡海能力下,由美國海軍協助運送登陸台灣,確保日軍遵守投降命令並解除武裝。只是後來的情勢出乎兩國意料,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中一敗塗地,倉皇逃來台灣...
Thumbnail
美軍攻擊台灣南部地區的軍用機場與碼頭,並針對高雄港與附近的軍事設施進行轟炸,史稱「高雄大轟炸」。14日時,美軍更派出130架B-29轟炸機攻擊日本海軍兵工廠,不止重創日軍的生產能力,也使附近的台灣百姓死傷慘重.....
Thumbnail
美軍攻擊台灣南部地區的軍用機場與碼頭,並針對高雄港與附近的軍事設施進行轟炸,史稱「高雄大轟炸」。14日時,美軍更派出130架B-29轟炸機攻擊日本海軍兵工廠,不止重創日軍的生產能力,也使附近的台灣百姓死傷慘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