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檢舉內容

《六祖法寶壇經》〈機緣品第七〉淺釋0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機緣品第七〉
原文:
「師住九月餘日。又為惡黨尋逐。師乃遁於前山。被其縱火焚草木。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師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因名避難石。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遂行隱於二邑焉。」
淺譯:
「師住九月餘日」:六祖大師在這兒住了九個多月。
啊!你看,「又為惡黨尋逐」:惡黨,就是神秀那一班人。
你們想一想,當時在黃梅那兒,幾百人出去追趕六祖大師,追到大庾嶺。黃梅到大庾嶺,跑兩個多月的路,要不是想把六祖殺了,追一兩天追不上,就回去了嘛!那幾百人都不回去。可見當時對衣缽,他們特別重視,都想要搶著做祖師。
六祖大師,在這兒九個多月,道場也建成了,又被神秀的黨徒找來了。那已經過了十六、七年的時間,六祖到這兒來,他們還來找他。你們大家想一想,做祖師不是這麼容易的;你除非是假祖師,真祖師啊,很危險的。
又追來了,「師乃遁於前山,被其縱火焚草木」:六祖大師聽說惡黨來了——你要知道,這惡黨不是一個人、兩個人,他們也是幾百人,就要捉六祖大師。
六祖大師因為有神通,在他們沒有來之前,他就跑了。藏到前邊山裏。這些惡黨,就神秀這一班的徒眾,火焚草木,縱火把整個山都燒了。你想他人若不多,廟上有一、兩千人,怎麼會讓他們燒山呢?就因為人太多了。
「師隱身挨入石中」:在山上有一個避難石;我不是對你們講過?一個人在裏邊坐著,可以直著腰。在山裏,就那個石頭有這麼一個窟窿。六祖大師就硬擠到石頭裏。
「得免」:所以燒也沒有燒死他。因為他們找不著六祖大師,就把山點著,燒了。
「石今有師趺坐膝痕」:石頭上,現在還有大師結跏趺坐的痕跡。
「及衣布之紋」:大概六祖大師用力很大,把布的紋,都印到石頭上。那個地方,我也到過,並且也在那兒坐了一下,但是我可不是避難,我只是試一試。坐到裏邊,外邊的人,是看不見的。
「因名避難石」:所以這個窟窿,就叫避難石。
「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就是五祖告訴他:「逢懷則止,遇會則藏。」這個話。
「遂行隱於二邑焉」:所以六祖大師又藏起來一個時期,到新會和懷州去避難。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机缘品第七〉
原文:
「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浅译:
「师住九月余日」:六祖大师在这儿住了九个多月。
啊!你看,「又为恶党寻逐」:恶党,就是神秀那一班人。
你们想一想,当时在黄梅那儿,几百人出去追赶六祖大师,追到大庾岭。黄梅到大庾岭,跑两个多月的路,要不是想把六祖杀了,追一两天追不上,就回去了嘛!那几百人都不回去。可见当时对衣钵,他们特别重视,都想要抢着做祖师。
六祖大师,在这儿九个多月,道场也建成了,又被神秀的党徒找来了。那已经过了十六、七年的时间,六祖到这儿来,他们还来找他。你们大家想一想,做祖师不是这么容易的;你除非是假祖师,真祖师啊,很危险的。
又追来了,「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六祖大师听说恶党来了——你要知道,这恶党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他们也是几百人,就要捉六祖大师。
六祖大师因为有神通,在他们没有来之前,他就跑了。藏到前边山里。这些恶党,就神秀这一班的徒众,火焚草木,纵火把整个山都烧了。你想他人若不多,庙上有一、两千人,怎么会让他们烧山呢?就因为人太多了。
「师隐身挨入石中」:在山上有一个避难石;我不是对你们讲过?一个人在里边坐着,可以直着腰。在山里,就那个石头有这么一个窟窿。六祖大师就硬挤到石头里。
「得免」:所以烧也没有烧死他。因为他们找不着六祖大师,就把山点着,烧了。
「石今有师趺坐膝痕」:石头上,现在还有大师结跏趺坐的痕迹。
「及衣布之纹」:大概六祖大师用力很大,把布的纹,都印到石头上。那个地方,我也到过,并且也在那儿坐了一下,但是我可不是避难,我只是试一试。坐到里边,外边的人,是看不见的。
「因名避难石」:所以这个窟窿,就叫避难石。
「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就是五祖告诉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这个话。
「遂行隐于二邑焉」:所以六祖大师又藏起来一个时期,到新会和怀州去避难。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給個喜歡
你已經讀了 2 篇文章, 快登入支持創作者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廣結善緣帶來好人緣」─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中提到:「今生沒有廣結人緣的人,來生只會是個愚蠢的人。如果能將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與人分享,來生才會增長福慧。」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上週日,我終於將欠兒子的因果債:前二世欠他八十三兩白銀未還,以經文各168部迴向圓滿。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兩篇文章為同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二月底流行疾病爆發後,我搬到東部鄉下小鎮,號稱要寫論文。但三月份都在和身體的重金屬毒物對抗,用昂貴的西藥治療,讓自己能有一點清醒的頭腦。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廣結善緣帶來好人緣」─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中提到:「今生沒有廣結人緣的人,來生只會是個愚蠢的人。如果能將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與人分享,來生才會增長福慧。」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上週日,我終於將欠兒子的因果債:前二世欠他八十三兩白銀未還,以經文各168部迴向圓滿。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兩篇文章為同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二月底流行疾病爆發後,我搬到東部鄉下小鎮,號稱要寫論文。但三月份都在和身體的重金屬毒物對抗,用昂貴的西藥治療,讓自己能有一點清醒的頭腦。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要五比丘去陪 釋迦牟尼佛,隨侍在側伺候祂、保護祂,五個人後來都跑到鹿野苑去。後面三個人,當釋迦牟尼佛修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正常的飲食、洗澡(在河水裡洗澡),說:「哎!我跟你苦行,你竟然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羊奶稀飯)」也離棄祂。是不是很沒道理?所以,「修行」要行不苦不樂中道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拜祖先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用佛法超渡祖先。」今生我們有幸值遇佛法,應該要懂得行孝,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脫離痛苦。觀音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十年前常常分享的故事 湖中有座寺廟,廟中供奉著一串佛祖戴過的佛珠而聞名。 老和尚7個大弟子都很有悟性,老和尚覺得將來把衣鉢傳給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光大佛法。 不想……那串佛珠突然不見了。 老住持問七個大弟子:「你們誰拿了佛珠,只要放回原處,我不追究,佛祖也不會怪罪。」弟子們都搖頭。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烈日當空頻頻揮汗,青天亮麗耀眼金光,今天休假一天與弟兄同遊彰化八卦山,因為他邀請我到他家裏看看,同時也是尋訪童年記憶中對大佛的振撼,於是我們來到了八卦山。   「佛說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訴說著人人都有佛性,莫向身外求啊!山門過後,迎面而來的是一尊尊的塑像,每一個法相盡不相同,似乎說著菩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要五比丘去陪 釋迦牟尼佛,隨侍在側伺候祂、保護祂,五個人後來都跑到鹿野苑去。後面三個人,當釋迦牟尼佛修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正常的飲食、洗澡(在河水裡洗澡),說:「哎!我跟你苦行,你竟然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羊奶稀飯)」也離棄祂。是不是很沒道理?所以,「修行」要行不苦不樂中道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拜祖先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用佛法超渡祖先。」今生我們有幸值遇佛法,應該要懂得行孝,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脫離痛苦。觀音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十年前常常分享的故事 湖中有座寺廟,廟中供奉著一串佛祖戴過的佛珠而聞名。 老和尚7個大弟子都很有悟性,老和尚覺得將來把衣鉢傳給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光大佛法。 不想……那串佛珠突然不見了。 老住持問七個大弟子:「你們誰拿了佛珠,只要放回原處,我不追究,佛祖也不會怪罪。」弟子們都搖頭。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烈日當空頻頻揮汗,青天亮麗耀眼金光,今天休假一天與弟兄同遊彰化八卦山,因為他邀請我到他家裏看看,同時也是尋訪童年記憶中對大佛的振撼,於是我們來到了八卦山。   「佛說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訴說著人人都有佛性,莫向身外求啊!山門過後,迎面而來的是一尊尊的塑像,每一個法相盡不相同,似乎說著菩